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综述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较成熟的环境会计研究来说,我国环境会计研究起步较晚,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完善。本文针对我国环境会计研究领域的主要成果,从环境会计的确认与计量、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的现状并对此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建议。
  关键字:环境会计 计量 披露 建议
  
   一、环境会计发展历程
   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
   20世纪70年代开始,部分西方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环境学家等开始着手研究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问题。1971年,比蒙斯(F.A.Beams)发表了《控制环境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1973年,马林(J.T.Marlin)发表了《污染的会计问题》,从此,环境会计的研究和发展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环境会计作为会计一个新的分支开始登上世界会计研究的舞台。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环境会计研究起步较晚。1992年,葛家澍在《会计研究》上发表一篇名为《九十年代西方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的文章,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环境会计的理论和方法,首次将环境会计理论引入我国。此后,我国学者开始广泛关注环境会计问题。2001年1月我国成立了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并于同年11月召开了首次学术研讨会。环境会计的研究在我国逐渐蔓延开来。
   二、环境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是环境会计研究的基础。关于环境会计的确认问题主要集中在环境成本的内容及环境成本如何资本化和费用化的问题上。焦婷(2004)提出环境成本应当包括环境预防成本、环境损害成本、损害准备成本、事后处理成本、社会形象成本以及潜在影响成本,并认为其中前五个成本应该资本化,而社会形象成本应该费用化。许家林、王昌锐(2006)依照会计确认标准对环境资产和成本的内涵进行了研究,提出只有符合资产确认标准而被资本化的环境成本才构成环境资产的主张。
   关于环境会计的计量问题,学者们主要集中在如何对环境会计要素进行计量即计量方法的问题上进行讨论。孙兴华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将计量方法分为市场价值或生产率法、人力资本或收入损失法、防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或重置成本法等四类。张思纯、孙兴华(2008)以绿色会计环境成本核算为切入点,围绕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的核算内容,阐释了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计量方法之间的矛盾,并以资源定价模型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绿色会计测度方法。
   总的来看,学者们对环境会计要素的内容及其计量方法上可谓百家争鸣,没有一致认可的企业环境会计核算模式。多数文章在谈到环境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时,只是简单地提到环境会计报告要素的计量要结合现有的计量方法与环境学的技术评价方法,并没有进行细致的分析。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
   学者们对于环境会计披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披露的内容和形式上。对于环境会计应该披露的内容,孟凡利(1999)认为应该包括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和环境绩效。耿建新(2002)分析了上海证券市场中部分强污染行业的有关情况,认为应包括环境问题及影响、环境对策方案、在财务报表及附注中应当重点披露环境支出和环境负债。董延安、姜琳敏(2011)借鉴了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环境会计的经验,指出我国环境会计的披露仍然没有真正进入实践,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对企业所耗用的自然资源和造成的环境污染与治理进行充分披露。
   对于环境信息披露的模式,学者们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补充环境会计报告;二是编制专门的独立环境会计报告。孟凡利(1999)认为可以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完全可以在现有的基本框架中加以调整后予以披露;环境绩效既可以在现有的信息中披露,也可以编制单独的环境报告,披露可以采用文字叙述、表格和图形等方法。孙兴华(2002)主张采用补充报告模式进行披露,并建议环境会计报表应包括环境资产负债表、环境利润表和环境会计报表附注三个部分。范永太、乔引华(2005)研究了国内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发现独立报告模式是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披露模式,并提出鉴于环境会计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因此可以采取“阶梯式”的发展战略,即从补充报告模式逐步过渡到独立报告模式。
   总的来看,由于我国环境会计的理论体系还不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应披露的内容不同的学者提出的意见各不相同,但大多还是围绕着环境污染给企业造成的财务影响来论述。而对于披露的模式,大多数学者在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环境会计的披露模式之后,认为独立报告模式是未来环境会计披露的发展方向。我国应该加快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形成统一的完整的信息披露体系。
   四、我国环境会计研究评述
   从文献研究结果来看,环境会计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其结构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理论与时间还未能有效的融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环境会计进行进一步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1)加强不同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环境会计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涉及会计学、环境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应当充分吸收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渗透融合,以有效地解决环境会计发展中的问题。
   (2)注重规范性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的有效结合,并且将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有效的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与规律,不断丰富理论。
   (3)加快建立统一的、完整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完善环境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以指导环境会计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永太,乔引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05(10)
  [2]孟凡利.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J].会计研究,1999(4)
  [3]孙兴华.中国企业绿色会计指南初探[J].会计之友,2008(10)
  [4]徐贵丽.国外环境会计研究:综述、特征及对我國的启示[J].财会通讯,2011(10)
其他文献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面临着较大的投资需求,同时各级地方政府的收支缺口却在不断扩大。新预算法的出现更是对地方政府的融资规模进行了限制,PPP模式的出现则刚好弥补了这一缺点,随后其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和发展。由于PPP模式前期投入大、经营周期长以及缺乏资金的退出机制,社会资本面临较大的投资压力,从而影响其参与的积极性。而资产证券化则可以以证券化的方式让缺乏流动性的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建设,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食品工业也已经成为了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其中食品加工机械设计的发展也成为了影响食品产业的重要
<正>海门山歌剧是江苏的新兴剧种之一。它流行在南通地区的海门、启东和上海的崇明等地。因为它最初产生于海门,所以叫海门山歌剧。海门位于黄海之滨,长江口区,这里素以棉乡
会议
历史教学从方式方法、教学结构等方面都是比较单一陈旧,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很多时候都是"一言堂",老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通过
全球生产网络的分工形式日趋细化,欠发达地区或国家依据自身的要素禀赋参与全球生产的某个片段。“低端锁定”与“世界工厂”已经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欠发达地区在嵌入全
针对当前大地景观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解析乡村风貌的概念入手,对大地景观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阐述,提出大地景观在田园综合体中的三点作用,一是保障生态安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