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OS理论在圆锥曲线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angs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APOS理论强调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建构要经过“活动”、“过程”、“对象”、“图式”四个阶段。文章基于该理论提出了圆锥曲线概念教学的几点建议: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并精心设计学习活动;要体现概念的形成过程并抓住概念的本质;要通过练习、反复和总结来加深概念的理解;要重视信息技术工具的作用。
  关键词:APOS理论 圆锥曲线 概念教学
  
  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相当重要的内容,而圆锥曲线概念本身不好理解,还包括许多复杂的层次和许多相关的下层概念,所以圆锥曲线就成了中学数学中最难教、最难学的概念之一。本文以美国教育学家杜宾斯基关于数学概念学习的APOS理论为基础,考察和分析学生对圆锥曲线概念的理解,并就圆锥曲线概念的教学做出了一些探讨。
  
  一、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并精心设计学习活动
  
  APOS理论强调在学习数学概念中首先处理的数学问题要具有社会现实背景,并要求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数学活动,活动中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通过思维运算和反省抽象,对概念所具有的直观背景和形式定义进行必要的综合,从而达到建构数学概念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建构数学概念。
  案例1:椭圆概念教学的问题情境设计
  (1)以“神州七号”飞船飞天为引例,用多媒体演示宇宙飞船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录像(设计意图:通过录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调动起好奇心,激发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使学生对椭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请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椭圆的实例(设计意图:使同学们发挥想象,充分调动起学习椭圆的兴趣,使学生对椭圆的认识能得到进一步加深,同时在学生的举例中也能澄清椭圆与椭球这两个不同的几何图形,如有同学认为鸡蛋是椭圆形的,实质上它为椭球体)。
  (3)实例演示:将西瓜垂直切下得到的截面是圆;改变角度倾斜切下得到的截面是椭圆(设计意图:使椭圆更贴近日常生活,提高学生对椭圆的感性认识,活跃课堂气氛)。
  在学习双曲线、抛物线概念之前,也可设计一些与之相关的生活情境,通过这种活动(或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圆锥曲线概念的意义,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概念教学也不能仅仅停留于活动(操作)层面,对活动阶段花大力气、多时间,而对其他阶段草草收场,这也是不符合理论的,甚至是舍本逐末的。
  
  二、教学中要体现概念的形成过程,并抓住概念的本质
  
  从学习心理学角度分析,APOS理论的四个学习层次分析反映了学生学习数学概念过程中真实的思维过程,而过程阶段在概念建立中的价值十分有意义。杜宾斯基等人认为,学生建立概念不能跨越“过程”这一阶段。对“过程”,我们可以有三种理解:将数学概念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本身需要一段过程;将思考的结果,再以“过程”的形式呈现,这就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APOS理论最大的创新在于,将数学概念视为从一个实例到另一个实例的某种过程。这样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概念也有一个新的认识,从而改变对整个数学的看法。教师在过程阶段诱导学生对过程的理解也有益于学生成长过程中价值观的形成。
  案例2:椭圆概念形成过程(经历活动——过程——对象阶段)的教学设计
  (1)教师演示画椭圆(请两位学生协助按住绳子两端),边画边强调画椭圆的步骤,并请同学们注意在画椭圆过程中笔尖一定要绷紧绳子(意图:教师演示可向学生说明椭圆的具体画法,同时也向学生展示了较标准的椭圆形)。
  (2)全班同学以同桌为小组,合作亲自动手去尝试、去感受画椭圆。
  (3)展示学生画的椭圆,并请学生用自己画的椭圆说明:椭圆上的点到两定点的距离跟绳长有什么关系?(意图: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对“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下的点的集合为椭圆”有深刻的理解。一旦学生在此过程中认识到椭圆上的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绳长,他就已经完成了过程模式的建构。)
  (4)用多媒体验证学生归纳的结论:打开《几何画板》,请学生观察M点在运动过程中|MF1|、|MF2|、|MF1+MF2|这些数值如何变化。
  设问1:通过上述的实际操作和动画演示,请问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让学生归纳。)
  (5)归纳出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距离之和等于常数l(l>|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F1、F2叫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焦距。
  设问2:为什么要|MF1|+|MF2|>|F1F2|?反之,若|MF1|+|MF2|=|F1F2|、|MF1|+|MF2|<|F1F2|会怎样?(强调常数l>|F1F2|,并请同学课后思考当常数l≤|F1F2l时这些点的轨迹是什么?)
  (意图:通过上述的学生实验操作后,先请学生大胆探究、想象,再由教师动画演示,揭示出椭圆形成的本质,突出动点与两定点的距离之和必须满足大于两定点的距离,加深对椭圆定义条件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对椭圆概念的理解从过程上升为对象。)
  
  参考文献
  [1]唐艳 基于APOS理论的数学概念教学设计[J].上海中学数学,2005.12。
  [2]濮安山 从APOS理论看高中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J].数学教育学报,2007.2。
其他文献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某一问题的能力,它是多种思维形式综合作用的结果。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培养人才,提高人才素质,关键在于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观念的改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便成了“课堂教育素质化,素质教育课堂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数学创新思维的含义    创新思维一般
期刊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主要措施之一,而充分利用学具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仅就使用小学数学学具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所起的作用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使用学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其中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利用学具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
期刊
现在的高中生物教学,与初中学生学习的知识跨度很大。一些知识点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所以教师在课前制作相关的教具应用于实际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下是我在教学当中应用自制教具的实例:  新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细胞增殖”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之后,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其中有丝分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期刊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反映,也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纽带,它蕴含于数学概念、规律等基础知识之中。数学思想与方法是数学知识内容和数学素质的精髓,它会对学生的思维与文化素质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使学生终生受益。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质,就得重视培养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思想方法。因此,教学中应认真挖掘所教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数学思想对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作用  初中阶段常用的数学思
期刊
进入初中的学生由于教材、环境、个人心理、教师及教法等因素的变化,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这是学生产生两级分化很重要的因素。为了使学生很顺利地从这个“困难时期”渡过去,初中数学参与式教学则成为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着力点。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新观念,转换角色     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把教书育人的任务放在首位,将自己的单一角色变为多重角色,成
期刊
七年级是学生知识奠定的根基时期,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相结合,学法与教法相结合,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日后进一步进行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浅谈我是如何引导七年级新生学习数学的:  一、帮助学生弄清算术数与有理数的联系  算术数与有理数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不能截然割裂开来。有理数是在算术数的加深、内容的丰富、知识的扩展和延续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们
期刊
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科技的飞越进步,都无不讲求效率,学校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而教师如何发挥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呢?下面就我个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中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人常说“贪多嚼不烂”,如果教学中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就形不成教学重点,难点也难于解决。所以从一篇课文的内容中,要舍弃零碎的、不明显的、易理解的、非重点的,应筛选
期刊
记得有一次我借班教一年级《统计》一课: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汇报,把各个小组统计的数据合并起来:喜欢吃西瓜的同学有18人,喜欢吃苹果的同学有12人,喜欢吃梨的同学有4人,喜欢吃桃子的同学有6人。总数刚好是44人,是当天该班学生的人数。正当我为学生学会小组合作、认真统计而高兴,新课标的“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也在我的脑海里不停地浮现着。这时,一个同学突然冒出:“老师,我们班
期刊
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掌握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准确而灵活地运用数学语言研究和表述问题,是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迫切要求,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都应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加大应用问题的教学力度。     一、高中数学新教材中的应用问题     1、每一章的序言,都编排了一个现实中的应用问题,引入该章的知识内容,以突出知识的实际背景。  
期刊
摘 要:新一轮初中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逐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合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是,从目前的历史教育教学现状可以看出,由于受传统教与学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与新课程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面临许多困境。为此,现阶段对其进行思考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学科 学习方式 探讨    一、对传统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