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任务驱动”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已普遍应用,其关键在于确定什么任务、如何有效地驱动。而要有效地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最关键的是教学中任务的设置。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任务驱动 任务设置
“任务驱动”是以任务为中心,一方面指导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结构,带动知识和技能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另一方面“任务驱动”法也是一种最为灵活、新颖、主动性强的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已普遍应用,其关键在于确定什么任务、如何有效地驱动。而要有效地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最关键的是教学中任务的设置。如何设置任务呢?以下几方面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获得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任务设置要有可操作性
“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任务时,要注意任务的大小要适当、要求要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以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操作中掌握知识。如:教师将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归纳,然后设置出一个个任务,通过具体任务的完成,让学生学到了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内容,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设置要有趣味性
任务的设置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务呈现的初衷,就是要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做”过渡发展到“我要做”,从而达到通过完成任务并掌握知识结构的效果。教师的任务设置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维的迸发,发展个性化学习。这种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诱学生对任务产生好奇心。同时也要兼顾任务的系统性,各个任务之间有机结合、纵横交错、相互渗透。另外,还要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性,任务设计要具有兼顾性,并有一定的过渡性、阶梯性、递进性,既要让有些学生吃得饱,还要让有些学生吃得好。
三、任务设置的呈现形式要有多样性
我国古代的《学记》中有句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说:一个人学习,不与别人进行交流,会使自己的理解受到限制。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事先提出有争议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讨论教学是最古老、最基本的一种任务呈现方式,可选取一些较小的主题,在课堂上用10分种的时间即可完成对主题的讨论。比如在给五年级学生讲电子邮件的使用前,教师可用一些因写错地址或查无此人等而返回的信件,对学生提出问题:如何使我们的通信更有效呢?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先对传统信件的优缺点进行讨论,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同学就会对电子邮件产生一种求知欲望,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同学们在学习电子邮件时,会结合讨论的结果对电子邮件的使用进行学习,同时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求知的乐趣。知识掌握得好的同学,还会进行知识间的纵向比较,发现QQ电子邮件更具便捷快速的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近几年来全国中小学电脑作品大赛的举行,任务的主题也有了更好的呈现方式,如画图、动画、多媒体简报、视频录像,还有网页。
学生在进行电脑作品创作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探索与创新。教师在设置这样主题的任务时,应注意学生的动机,比如有许多的同学在看公益广告时得到灵感,想对自己身边的事情所发的感悟进行表达,在方式上,用电脑作品的形式呈现就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教师也可以设置与其它学科相整合的任务,比如在语文课上,学生学完一课以后,要对主人公进行描述时,就可以写人物传记。让学生们写一本书,要求有封面、有目录、有章节,在页面设置中要求有页码、有页眉、有页脚,当中还要有插图,同学们就会有很高的积极性。
四、任务设置要有开放性
“任务驱动”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目的是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获得科学研究的亲身体验,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让学生围绕一个大的主题去解决某一任务,在解决的过程中可以分步实施、分层处理,各小任务形成有机的整体。例如,在教学多媒体作品模块时,可以通过欣赏优秀作品,让学生了解多媒体作品的元素和构成,让学生设想如何来表现主题,然后针对“我最爱的……”这一主题,可选择音乐、美术、旅游等各方面内容。教师预先设置任务,对学生进行提示、点拨和指导,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过程。所以说教学只是提供处理的策略,教師要提前针对某节课的要点准备所需资源,组建小任务。例如,以学生喜欢的歌曲处理为例来教学生怎样处理音频技术,其他学生在做诸如“最爱大自然”时也能处理鸟鸣、虫叫,注重体现音效等媒体的感染力,而不再单纯讲制作。这样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总之,任务设计可以服务于教学,如果设置不当,也可能阻碍教学。因此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开动脑筋,在有效地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提高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培养目标,才能真正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教给他们今后勇于面对和挑战这个信息时代的勇气和本领。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任务驱动 任务设置
“任务驱动”是以任务为中心,一方面指导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结构,带动知识和技能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另一方面“任务驱动”法也是一种最为灵活、新颖、主动性强的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已普遍应用,其关键在于确定什么任务、如何有效地驱动。而要有效地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最关键的是教学中任务的设置。如何设置任务呢?以下几方面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获得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任务设置要有可操作性
“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任务时,要注意任务的大小要适当、要求要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以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操作中掌握知识。如:教师将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归纳,然后设置出一个个任务,通过具体任务的完成,让学生学到了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内容,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设置要有趣味性
任务的设置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务呈现的初衷,就是要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做”过渡发展到“我要做”,从而达到通过完成任务并掌握知识结构的效果。教师的任务设置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维的迸发,发展个性化学习。这种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诱学生对任务产生好奇心。同时也要兼顾任务的系统性,各个任务之间有机结合、纵横交错、相互渗透。另外,还要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性,任务设计要具有兼顾性,并有一定的过渡性、阶梯性、递进性,既要让有些学生吃得饱,还要让有些学生吃得好。
三、任务设置的呈现形式要有多样性
我国古代的《学记》中有句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说:一个人学习,不与别人进行交流,会使自己的理解受到限制。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事先提出有争议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讨论教学是最古老、最基本的一种任务呈现方式,可选取一些较小的主题,在课堂上用10分种的时间即可完成对主题的讨论。比如在给五年级学生讲电子邮件的使用前,教师可用一些因写错地址或查无此人等而返回的信件,对学生提出问题:如何使我们的通信更有效呢?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先对传统信件的优缺点进行讨论,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同学就会对电子邮件产生一种求知欲望,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同学们在学习电子邮件时,会结合讨论的结果对电子邮件的使用进行学习,同时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求知的乐趣。知识掌握得好的同学,还会进行知识间的纵向比较,发现QQ电子邮件更具便捷快速的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近几年来全国中小学电脑作品大赛的举行,任务的主题也有了更好的呈现方式,如画图、动画、多媒体简报、视频录像,还有网页。
学生在进行电脑作品创作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探索与创新。教师在设置这样主题的任务时,应注意学生的动机,比如有许多的同学在看公益广告时得到灵感,想对自己身边的事情所发的感悟进行表达,在方式上,用电脑作品的形式呈现就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教师也可以设置与其它学科相整合的任务,比如在语文课上,学生学完一课以后,要对主人公进行描述时,就可以写人物传记。让学生们写一本书,要求有封面、有目录、有章节,在页面设置中要求有页码、有页眉、有页脚,当中还要有插图,同学们就会有很高的积极性。
四、任务设置要有开放性
“任务驱动”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目的是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获得科学研究的亲身体验,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让学生围绕一个大的主题去解决某一任务,在解决的过程中可以分步实施、分层处理,各小任务形成有机的整体。例如,在教学多媒体作品模块时,可以通过欣赏优秀作品,让学生了解多媒体作品的元素和构成,让学生设想如何来表现主题,然后针对“我最爱的……”这一主题,可选择音乐、美术、旅游等各方面内容。教师预先设置任务,对学生进行提示、点拨和指导,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过程。所以说教学只是提供处理的策略,教師要提前针对某节课的要点准备所需资源,组建小任务。例如,以学生喜欢的歌曲处理为例来教学生怎样处理音频技术,其他学生在做诸如“最爱大自然”时也能处理鸟鸣、虫叫,注重体现音效等媒体的感染力,而不再单纯讲制作。这样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总之,任务设计可以服务于教学,如果设置不当,也可能阻碍教学。因此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开动脑筋,在有效地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提高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培养目标,才能真正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教给他们今后勇于面对和挑战这个信息时代的勇气和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