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羊脂球》的人物形象分析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5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代表的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群体。小说《羊脂球》是他的成名作,一经发表,便轰动巴黎。《羊脂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以及深刻的主题意义在莫泊桑众多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体现了强烈的对比风格。本文将对《羊脂球》进行研究,以羊脂球与其余九人的对比,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一、羊脂球——性格中的单纯质朴与精神上的反抗意识
  女主人公羊脂球心思敏感但又不缺乏教养,有着与身份不符的单纯、质朴,并不屈服于命运,展现出精神之勇。在一次新生儿洗礼仪式上,羊脂球深受触动,想到了自己寄养在别人家里的孩子,勾起了她的满腹柔情,因此落泪。回去后,她怀着激动的心情将这个神圣与庄重的活动向大家进行描述,足见其虔诚之心,非常敬畏生命,对于信仰的崇拜十分严肃而诚恳。
  羊脂球虽然身为妓女,但是在与别人说话的时候是礼貌而谦卑的,从她与车上绅士的礼貌交谈可以看出,她是一个非常明事理、懂规矩的人。身为底层人士的她并未显露粗鄙无礼,反而是身处上层的人士丑态毕现。在同行一群人的对比之下,羊脂球的人物形象得到了读者的赞扬。
  羊脂球是作者在小说中塑造的唯一一个正面的人物形象,她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底层家庭,备受欺侮与歧视,但是却有着马车上九人都没有的优势,那就是强烈的爱国之心、正义感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她为了同胞而作出妥协、牺牲,对待敌人始终不屈不挠,虽然小说中并未花费大量的笔墨正面描述羊脂球的人物形象,但是在多重对比中突出羊脂球这一角色的真、善、美。
  小说中,伯爵夫人雍容华贵,却有着丰富的情史,是个不安分的贵妇形象;伯爵十分注重外表,看似高贵,实则内心虚伪;拉马东夫人娇憨美丽,但是却一向是军官们的“安慰品”,俨然是个娼妇的形象……可是这些“体面”人,却觉得与羊脂球同车而行是受到了玷污,并悄声辱骂羊脂球,但是却在咀嚼羊脂球施予的食物时没有任何的嫌弃,而且内心并未有丝毫的感激。“民主人士”科尔尼代也是如此,看似爱国,可是他的种种行径与爱国根本沾不上边。反观羊脂球,她一开始就没有掩饰自己的职业,不喜欢撒谎也痛恨谎言,只是友好地与大家问好,虽然不参与他们的高谈阔论,却总能在危及关头施以援手。
  小说刻画羊脂球这个人物形象的高明之处在于羊脂球的言行是有据可循的,羊脂球的行为是基于她爱国抗敌的思想以及坚强不屈的内心。作者在将羊脂球与其他九人的对比中,升华了羊脂球的人物形象,凸显了羊脂球的闪光点。
  “戰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现实的地狱与心灵的地狱都将同时打开,把身体的杀害与被杀害,精神的残害与被残害,以及人性的沦丧都拧结一处,撕心裂肺。”在战争年代,人们无奈、悲伤。羊脂球的人生悲剧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命运悲剧使得她沦为妓女,性格悲剧又使她无法摆脱妓女这一身份所带来的阴影。因此,羊脂球的反抗精神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羊脂球遭遇了诸多苦难,她试图寻找一个能够安身立命的小环境,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换取安稳平和的生活,但正是由于她过于理想化,对这些虚伪的上层人士抱有一丝幻想,使得自己的善良不仅没有得到认可,反而遭人利用。
  羊脂球的反抗精神贯穿了她的一生,正因为如此,羊脂球身上的高贵品质才没有被磨灭,反而升华为一种隽永的美,触及读者的心灵。
  二、其余九人在羊脂球对比之下更凸显人性之恶
  小说《羊脂球》中,战争爆发,一行十人乘坐一辆马车出逃,除羊脂球之外,另外九人分别为葡萄酒批发商鸟先生及夫人,棉纺厂厂主拉马东和夫人,贵族贝尔伯爵夫妇,“民主人士”科尔尼代,以及两位教会修女。相对于羊脂球来说,这些人是所谓的上流阶层,只有羊脂球处于社会底层。在刻画这九个人的人物形象时,作者特意交代了他们来到港口的背景,鸟先生等三对夫妇是为了转移财产,并适当地捞钱,便于之后在战争中逃生;科尔尼代说是为国效劳而来,但是事实上却是为了逃命;两位修女认为自己的逃命行为是救死扶伤;只有羊脂球诚实地讲述了自己来到此地的原因——打了一位普鲁士士兵。
  战争期间,一伙衣冠整齐、将自己定义为正人君子的上流人士,却妄图发国难财或者临阵脱逃,这显然都是国家的败类,而一位被他们瞧不起的底层妓女,却有着一颗炙热的爱国之心。这种强烈对比凸显了人性的美丑。面对敌人时,这些上流人士十分恐惧、谄媚,不惜出卖自己的同胞,卑劣无比。羊脂球对饥肠辘辘同胞的同情以及作出的牺牲,更加凸显了他们的自私冷酷、丑恶残忍、卑劣阴险。
  作者在描写鸟先生等人时,并未一味表现其性格中的共同之处,而是通过一些更加详细的描写,表现各个人物不同的特征。例如,作者描写这一行人打呵欠时,有的人是张大嘴巴,有的人发出了声音,有的人很注意形象,用手遮住嘴巴,挡住往外冒的热气。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作者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对比,揭示了人物的共性与不同个性,羊脂球是作者笔下真、善、美的象征,而其余的九个人则是假、恶、丑的典型。马车上的十个人可以说是当时社会不同人群的一个缩影,展现了当时法国社会的状况。
  三、结语
  从文学创作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来看,《羊脂球》无疑是十分典型且成功的。小说《羊脂球》中,羊脂球兼具底层人士以及弱势女性群体等形象元素,人物形象十分鲜明,且具有一定的映射意义。在浓烈的战争悲歌之下,作者挖掘人性中的美与丑,是具有时代价值的。作品结尾,羊脂球的呜咽声与科尔尼代哼的《马赛曲》令人久久回味,引人深思。
  (江西科技学院)
  作者简介:宋雅婷(1995-),女,江西宜春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其他文献
20世纪20年代初,导演吉加·维尔托夫作为早期蒙太奇学派重要的一员,提出了著名的“电影眼睛”理论,该理论成为欧洲先锋电影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眼睛派”。本文在结合相关作品的基础上,阐释了“电影眼睛派”的相关理论及其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实践应用,并对纪录片的本质、拍摄手法进行了探讨与思考。  一、“电影眼睛派”理论与纪录片理论的关系  纪录片这一称呼,最早是由英国纪录片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
期刊
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城邦建设而努力,但是在他临近70岁的时候,却被指控信奉新神、败坏青年,最后被判处死刑。在面对生命的选择时,苏格拉底无所畏惧,镇定而漫不经心地饮下毒酒,结束了他的一生。正是因为这样,苏格拉底的生命观成为西方文化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  一、苏格拉底的生平  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城邦最繁华的伯利克里时代,但他的生活十分简朴。他热爱哲学,一生都在从事“爱智”
期刊
鲁迅的《呐喊》与狄更斯的《雾都孤儿》都是极富现实主义色彩的文学著作。关注底层社会里小人物的生存状况和精神发展是鲁迅与狄更斯作品的共同点,他们敢于对底层儿童的悲惨处境进行揭露。本文以《呐喊》中的名篇《药》与《雾都孤儿》为对象,通过比较鲁迅与狄更斯笔下遭遇生活不幸且性格不尽相同的儿童形象,感受两位文坛巨匠对儿童成长的关注,以及对善良人性、思想觉醒的真切呼唤。  鲁迅与狄更斯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
期刊
反讽是西方文艺理论重要的诗学范畴,研究艾略特诗歌离不开反讽诗学。艾略特诗歌的反讽诗学不断发展,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艾略特反讽诗学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自我反讽”;中期反讽“作为一种结构式”;晚期“反讽走向了哲学和宗教的抽象思辨”。《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以下简称为《情歌》)是艾略特早期反讽诗学的开篇之作及代表作,因此本文以《情歌》为研究对象,从主题、人物、意向、结构、语言五个方
期刊
《特命公使》是英国文学家威廉·戈丁尔创作的短篇小说,曾经被改编成剧本,并在电视上播放。这部短篇小说展示了戈尔丁常用的艺术手法,其主旨与长篇小说相同,是人们了解戈尔丁小说世界的通道,这对分析英美短篇小说“病态”文明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特命公使》简介  《特命公使》是一个趣味十足的寓言故事,作者通过轻松诙谐的口吻,讲述了罗马帝国时期,一位皇帝与天才发明家之间的故事。发明家和妹妹一起带着
期刊
电影《一曲难忘》中引用了大量的肖邦钢琴作品,这些钢琴作品对于推动情节的发展,表达主人公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电影中钢琴作品的分析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本文对《一曲难忘》中肖邦钢琴作品的美学特征和情感体验进行详细的分析。  电影《一曲难忘》描述的是肖邦先生的故事,讲述了其经历爱情、事业、国家等事情后所领悟到的人生真谛,因为该电影引用了大量的肖邦先生钢琴作品,因此不仅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也具有很
期刊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自问世以来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并多次被拍成电影,深受世界各国、各个年龄层的喜爱与欢迎。《绿山墙的安妮》因清新流畅又幽默的写作手法、通俗易懂的词句为儿童读者所喜爱。书中引人入胜的景色描写和体现出来的温暖情怀独具魅力,主人公安妮的性格魅力更加不容忽视。安妮以其独特的性格魅力,成为西方文学中继《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之后第二受欢迎的儿童形象。 
期刊
家庭,对于幸运儿,常常意味着温暖和幸福;但对于不幸者,则是人间炼狱。厚厚的四堵墙,不仅隔绝了呐喊的声音,也扼杀了希望与觉悟。  《声音》出自意大利女作家达契亚·玛拉依妮之手,这部侦探小说旨在揭露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受到的侵害,以引发社会关注和思考这一沉重却普遍的话题。  当前,女性遭受暴力的新闻时常占据头版头条,骇人听闻的各类时事刷新着人们的认知。但在大概20年前,敏感成熟的玛拉依妮就已经在用流畅细
期刊
《我弥留之际》是一部由威廉·福克纳创作的文学经典,是与荷马《奥德赛》、乔伊斯《尤利西斯》、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相提并论的一部史诗作品。如今,对这部文学经典的研究不胜枚举,其中,多以意识流、存在主义的虚无观和神话原型研究为主。本文从解构主义角度对文本进行探析,借以消除以往对该文本形而上的人性本恶诠释观。  1930年,福克纳的意识流经典之作《我弥留之际》出版,自此,中西方学者开始对这部作品进行各个角
期刊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是一位南非作家,其作品多次在国际上获得奖项,2003年,库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人们对其作品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当前学术界对库切创作的《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这部作品的叙事角度展开分析,从而帮助人们了解库切的文本创作风格。  一、文本结构的开放式叙述  (一)实验性  针对作品实验性的研究主要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讨论,一方面是从文本类型的角度进行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