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谈到捷克,映入人们脑海的大多是波西米亚王国与布拉格广场。而作为一个中欧地区的内陆小国,其民族乐派发展对19世纪欧洲民族乐派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历史上捷克斯洛伐克是由捷克、斯洛伐克和摩拉维亚三个区域构成。由于长期以来它所处的地理地位,它的音乐文化的发展同诸邻国的政治、宗教、文化都有密切关系。捷克音乐受西欧的影响较多。
捷克音乐节奏较为规则;和声以大三和弦的构成为主;它采用的调式除一般大小调之外,也有多里亚、吕底亚、密克索吕底亚等古教会调式。在音乐的性格上舞曲的因素较多。斯洛伐克以及南摩拉维亚的民歌,则与捷克的民歌有很大不同。它受东方民歌因素的影响较多,曲调比较自由,节奏也不规整,没有明显的重音,结构上也颇独特,收束感不明显。在调式上小调占优势,但也常使用吕底亚、密克索吕底亚调式。音乐的性格常常是忧郁、压抑的,很富于情感表现,但另一些作品也始终保持着健康、热情、朝气及质朴、新颖的民族特征。例如捷克颇为有名的两位作曲家分别为安东·德沃夏克(Antonín Dvorák,生于布拉格,原名:安东宁·利奥波德·德沃夏克1841年9月8日——1904年5月1日)的创作,澎湃且富有激情,代表作为《自新大陆》、《安魂曲》等。贝多伊齐·斯美塔那(捷克语:Bedrich Smetana,1824年3月2日-1884年5月12日),捷克古典音乐的奠基者、捷克民族歌剧的开路先锋,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代表作为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My Fatherland),其中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最为著名。
捷克在9世纪时建立大摩拉维亚帝国,受拜占廷音乐文化的影响。这在当时的教会歌曲中表现得很明显。10世纪大摩拉维亚帝国覆灭。罗马教会的势力加强,随之而来的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愈来愈强烈。13世纪与14世纪布拉格宫廷中世俗音乐开始发展,盛行德国歌曲。这也说明当时的捷克音乐受到德国世俗音乐影响很深。到了15世纪,胡斯教派的歌曲创作非常繁荣,特别是塔博尔人的宗教歌曲具有独特的个性。此后这种歌曲一直延续下来,在19世纪的整个欧洲专业音乐创作中仍存在它的身影。
之后布拉格成为欧洲音乐文化重要交流中心,随着西欧音乐影响力的增强,在捷克的音乐史中出现了一个复调音乐的兴盛时期,形成了捷克的复调音乐乐派;有经文歌,牧歌等复调声乐体裁等。当时最重要的捷克作曲家有:波尔日茨人K.哈兰特(1564—1621)、T.图尔诺夫斯基(1550—1595) 、B.M.切尔诺霍尔斯基(1684—1742)等人。切尔诺霍尔斯基的作品有复杂的复调音乐技巧,又具有捷克的民族特点。与此同时,在贵族的宫邸中意大利式的歌剧很盛行。可见外国音乐文化的地位在捷克也随之加强。
一直到20世纪,捷克仍然延续着在19世纪对欧洲民族乐派的影响,代表作曲家有:约瑟夫·吉拉内克(Josef Jiranek,1855-1940年),卡雷尔·史特列克(Karel Strecker,1861-1918年),维捷斯拉夫·诺瓦克(Viteslav Novak,1870-1949年),约瑟夫·苏克(Joseph Suk,1874-1935年),而其中作为德沃夏克学生维捷斯拉夫·诺瓦克及女婿约瑟夫·苏克的作品更加富有个性,苏克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家,他的作品更多倾向于浪漫主义及民族主义的性格小品,代表作有波西米亚风格的《牧歌》(Eclogues,,Op.11 1896年)、《黎明》(Twilight,4首,Op.13,1896年)以及《小品曲》(Bagatelles,Op.5,1899年)。
更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为莱奥什·亚纳切克(Leos Janacek,1854-1928年),波哈斯拉夫波哈斯拉夫·马尔蒂努(Bohuslav Martinu,1980-1959年)。亚纳切克最与众不同,他的创作生涯起初平静且默默无闻,直到1916年因为一部歌剧而走红,成为捷克最有名的作曲家。和印象派作曲家以及勋伯格,巴托克一样,亚纳切克自我总结发展了一套独家创作理念,并发表论文谈及个人创作方式,例如,侧重和弦与侧重和声在作品当中的影响。在亚纳切克的作品中,调性是“流动的”,而避免传统的终止。在晚年作品中,他放弃使用调号。代表作有《变奏曲》,三部性格小品———《为印第安摇摆俱乐部而作的音乐》(Hudba ke krouzeni Kuzely,发表于1895年),亚纳切克的钢琴作品不多,但都独具民族性及个人特征,此外,亚纳切克在创作生涯早期作有两首奏鸣曲,遗憾的是这两部作品均已遗失。
独树一帜的波哈斯拉夫波哈斯拉夫·马尔蒂努,可谓为捷克民族乐派又增添了一道独特光彩。马尔蒂努创作的钢琴作品较多,因其在巴黎及美国纽约生活及工作过,所以他的作品总是充满着法国风格及美国派的特性,有时还带有“六人团”以及新古典主义的风格,大大的淡化了捷克音乐的特色及形式。但这也并不能说明,他的作品当中,已丢失了捷克本土音乐的元素。例如他在1926年创作的《捷克舞曲》,又重新将捷克风情融入作品。
而对捷克音乐体系具有重大贡献的非阿洛伊斯·哈巴(Alois Haba,1893—1973年)莫属,他以创作四分之一音体系的音乐以及制作四分之一音的钢琴而闻名,钢琴作品在他的创作生涯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分为传统音阶体系和四分之一音体系两大类。哈巴是一位多方位创作的作曲家,他不但创作传统作品例如:《赋格曲》(Op.1a.1918年)《舒曼卡农变奏曲》(Variations on a Canono of Schumann,Op.1b,1918年),同时也有四分之一体系作品,《组曲》,《幻想曲》(10首)以及两首《奏鸣曲》(Op.3,1918年;Op.62,1946——1947年)。虽然四分之一音体系这种新型的创作手法并不能代表当时的捷克音乐主流,但哈巴在这之后创建的微分音体系却具有先锋派(avant-garde)的倾向,而先锋派后来成为一种不仅在捷克,乃至欧洲都尤为重要的音乐流派,也令后辈借鉴在音乐创作中。
综上而论,捷克音乐不仅仅传承了本土音乐流派,也融合了欧洲,尤其西欧,甚至美国流派特性,在发扬本国音乐民族性的基础上,大大的增加了作品的创新性及影响力,是民族音乐发展史上很好的典范。
谈到捷克,映入人们脑海的大多是波西米亚王国与布拉格广场。而作为一个中欧地区的内陆小国,其民族乐派发展对19世纪欧洲民族乐派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历史上捷克斯洛伐克是由捷克、斯洛伐克和摩拉维亚三个区域构成。由于长期以来它所处的地理地位,它的音乐文化的发展同诸邻国的政治、宗教、文化都有密切关系。捷克音乐受西欧的影响较多。
捷克音乐节奏较为规则;和声以大三和弦的构成为主;它采用的调式除一般大小调之外,也有多里亚、吕底亚、密克索吕底亚等古教会调式。在音乐的性格上舞曲的因素较多。斯洛伐克以及南摩拉维亚的民歌,则与捷克的民歌有很大不同。它受东方民歌因素的影响较多,曲调比较自由,节奏也不规整,没有明显的重音,结构上也颇独特,收束感不明显。在调式上小调占优势,但也常使用吕底亚、密克索吕底亚调式。音乐的性格常常是忧郁、压抑的,很富于情感表现,但另一些作品也始终保持着健康、热情、朝气及质朴、新颖的民族特征。例如捷克颇为有名的两位作曲家分别为安东·德沃夏克(Antonín Dvorák,生于布拉格,原名:安东宁·利奥波德·德沃夏克1841年9月8日——1904年5月1日)的创作,澎湃且富有激情,代表作为《自新大陆》、《安魂曲》等。贝多伊齐·斯美塔那(捷克语:Bedrich Smetana,1824年3月2日-1884年5月12日),捷克古典音乐的奠基者、捷克民族歌剧的开路先锋,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代表作为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My Fatherland),其中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最为著名。
捷克在9世纪时建立大摩拉维亚帝国,受拜占廷音乐文化的影响。这在当时的教会歌曲中表现得很明显。10世纪大摩拉维亚帝国覆灭。罗马教会的势力加强,随之而来的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愈来愈强烈。13世纪与14世纪布拉格宫廷中世俗音乐开始发展,盛行德国歌曲。这也说明当时的捷克音乐受到德国世俗音乐影响很深。到了15世纪,胡斯教派的歌曲创作非常繁荣,特别是塔博尔人的宗教歌曲具有独特的个性。此后这种歌曲一直延续下来,在19世纪的整个欧洲专业音乐创作中仍存在它的身影。
之后布拉格成为欧洲音乐文化重要交流中心,随着西欧音乐影响力的增强,在捷克的音乐史中出现了一个复调音乐的兴盛时期,形成了捷克的复调音乐乐派;有经文歌,牧歌等复调声乐体裁等。当时最重要的捷克作曲家有:波尔日茨人K.哈兰特(1564—1621)、T.图尔诺夫斯基(1550—1595) 、B.M.切尔诺霍尔斯基(1684—1742)等人。切尔诺霍尔斯基的作品有复杂的复调音乐技巧,又具有捷克的民族特点。与此同时,在贵族的宫邸中意大利式的歌剧很盛行。可见外国音乐文化的地位在捷克也随之加强。
一直到20世纪,捷克仍然延续着在19世纪对欧洲民族乐派的影响,代表作曲家有:约瑟夫·吉拉内克(Josef Jiranek,1855-1940年),卡雷尔·史特列克(Karel Strecker,1861-1918年),维捷斯拉夫·诺瓦克(Viteslav Novak,1870-1949年),约瑟夫·苏克(Joseph Suk,1874-1935年),而其中作为德沃夏克学生维捷斯拉夫·诺瓦克及女婿约瑟夫·苏克的作品更加富有个性,苏克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家,他的作品更多倾向于浪漫主义及民族主义的性格小品,代表作有波西米亚风格的《牧歌》(Eclogues,,Op.11 1896年)、《黎明》(Twilight,4首,Op.13,1896年)以及《小品曲》(Bagatelles,Op.5,1899年)。
更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为莱奥什·亚纳切克(Leos Janacek,1854-1928年),波哈斯拉夫波哈斯拉夫·马尔蒂努(Bohuslav Martinu,1980-1959年)。亚纳切克最与众不同,他的创作生涯起初平静且默默无闻,直到1916年因为一部歌剧而走红,成为捷克最有名的作曲家。和印象派作曲家以及勋伯格,巴托克一样,亚纳切克自我总结发展了一套独家创作理念,并发表论文谈及个人创作方式,例如,侧重和弦与侧重和声在作品当中的影响。在亚纳切克的作品中,调性是“流动的”,而避免传统的终止。在晚年作品中,他放弃使用调号。代表作有《变奏曲》,三部性格小品———《为印第安摇摆俱乐部而作的音乐》(Hudba ke krouzeni Kuzely,发表于1895年),亚纳切克的钢琴作品不多,但都独具民族性及个人特征,此外,亚纳切克在创作生涯早期作有两首奏鸣曲,遗憾的是这两部作品均已遗失。
独树一帜的波哈斯拉夫波哈斯拉夫·马尔蒂努,可谓为捷克民族乐派又增添了一道独特光彩。马尔蒂努创作的钢琴作品较多,因其在巴黎及美国纽约生活及工作过,所以他的作品总是充满着法国风格及美国派的特性,有时还带有“六人团”以及新古典主义的风格,大大的淡化了捷克音乐的特色及形式。但这也并不能说明,他的作品当中,已丢失了捷克本土音乐的元素。例如他在1926年创作的《捷克舞曲》,又重新将捷克风情融入作品。
而对捷克音乐体系具有重大贡献的非阿洛伊斯·哈巴(Alois Haba,1893—1973年)莫属,他以创作四分之一音体系的音乐以及制作四分之一音的钢琴而闻名,钢琴作品在他的创作生涯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分为传统音阶体系和四分之一音体系两大类。哈巴是一位多方位创作的作曲家,他不但创作传统作品例如:《赋格曲》(Op.1a.1918年)《舒曼卡农变奏曲》(Variations on a Canono of Schumann,Op.1b,1918年),同时也有四分之一体系作品,《组曲》,《幻想曲》(10首)以及两首《奏鸣曲》(Op.3,1918年;Op.62,1946——1947年)。虽然四分之一音体系这种新型的创作手法并不能代表当时的捷克音乐主流,但哈巴在这之后创建的微分音体系却具有先锋派(avant-garde)的倾向,而先锋派后来成为一种不仅在捷克,乃至欧洲都尤为重要的音乐流派,也令后辈借鉴在音乐创作中。
综上而论,捷克音乐不仅仅传承了本土音乐流派,也融合了欧洲,尤其西欧,甚至美国流派特性,在发扬本国音乐民族性的基础上,大大的增加了作品的创新性及影响力,是民族音乐发展史上很好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