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讯逼供的成本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是经济学上常用的方法,是一种对投入和产出进行估算和衡量的方法。将该种方法引入到刑讯逼供的理论研究上,可以促使侦查办案人员在首次侦查讯问之前充分考虑到如果采取刑讯逼供将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反之,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在充分衡量了代价和收获后做出正确的选择,从根本上杜绝刑讯逼供的发生,切实保障和尊重人权。
  关键词 刑讯逼供 成本 收益
  作者简介:曹加仁、韩少冲,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4-263-02
  作为一种量入为出的经济理念,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是指对投入和产出进行估算和衡量的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该方法作为一种计划方案,一般是由经济主体在实施某项活动之前预先做出。经济主体在充分考虑到具体经济活动的得失和投入产出关系后,得出一个尽可能科学的估算,争取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是经济学上的常用的方法,笔者认为,将该方法引入到刑讯逼供的研究上,必定会为我们在相关理论问题研究上打开新的视域。
  所谓刑讯逼供,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侦查办案人员对犯罪嫌疑人在讯问时所采取肉体或精神折磨等方法逼其供认犯罪的行为。虽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刑讯逼供,但是由于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在查明案件事实及准确定罪量刑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司法实践中侦查办案人员为了获取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而采取刑讯逼供的现象屡禁不止。笔者认为,如果将我们的侦查办案人员设想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主体,会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考虑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收益,具体到刑事案件侦查上,在严厉打击犯罪、提高破案率的激励下,我们的侦查办案人员也应当在首次侦查讯问之前充分考虑到如果采取刑讯逼供将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反之,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在充分衡量了代价和收获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刑讯逼供的成本分析
  (一)因殴打犯罪嫌疑人造成人身伤害而支付的医药费用的现实成本
  刑讯逼供一般是采用肉刑、变相肉刑或者精神折磨,逼迫并获取其口供的行为。“肉刑”指殴打、捆绑、吊起、用警棍电击等。“变相肉刑”指罚站、罚冻、罚晒、罚饿等。“精神折磨”指长时间不让睡眠等。《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明确刑讯逼供的表现为殴打、捆绑、违法使用械具,或者较长时间冻、饿、晒、烤等手段。犯罪嫌疑人常常因肉刑、变相肉刑或者精神折磨而导致身体和精神受到伤害,轻则划伤淤青,重则脏器破损伤及筋骨,更甚者导致精神失常和死亡。通常情况下,侦查办案人员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讯问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保证讯问过程顺利进行和讯问安全,会对在讯问过程中出现的人身损伤进行应急医疗处理和及时医疗诊治,因此,刑讯逼供将会发生一部分的医疗费用损失,该损失理所当然的由侦查机关来负担。
  (二)刑讯逼供极容易导致冤假错案发生的可能成本
  贝卡利亚说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缺乏实施重大犯罪所必须的气魄,就象缺乏表现伟大美德所必须的气魄一样。从罪犯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够经得起刑讯的考验就可能无罪获释,如果刑讯的考验严厉得使自己无法忍受,只能说明自己是罪有应得;从无辜者的角度看,一般人无法忍受刑讯所带来的肉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况且,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在刑讯折磨的面前,唯有招供才能摆脱皮肉之苦。从两者的对比可以看出,弱势的无辜者最容易成为冤假错案的替罪羊,杜培伍、佘祥林等人的冤错案就是最好的例证。
  (三)侦查办案人员有可能被查出犯刑讯逼供罪的风险成本
  1984年12月联合国通过《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我国于1988年10月4日签署并批准了该公约。除此之外,我国还积极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均规定:以刑讯逼供或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取得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供述,不能作为指控犯罪或定案的根据。我国刑法第247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这些规定,对侦查办案人员起到了震慑作用,使侦查办案人员自觉的规范自己的侦查行为,如若不然,将会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影响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四)可能降低刑事诉讼的效率和价值的损害成本
  刑訊逼供常常出现“屈打成招”的现象,无辜者要面临无端的牢狱之灾,其亲属朋友上访、上诉和申诉不断,客观上增加了案件的诉讼成本,占用了大量的司法资源,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导致刑事诉讼的效率和效益降低。另外,刑事诉讼法的价值之一就是保障人权,刑讯逼供使用最野蛮的非人道的方式侵害了人的人身尊严和自由意志,是对人权的粗暴践踏和极端藐视,使刑事诉讼法的价值意义荡然无存。
  二、刑讯逼供的收益分析
  (一)对案件本身来说,通过刑讯逼供可以使案件尽快得以侦破
  刑讯逼供现象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通过刑讯逼供获得的供述可以证实业已掌握的犯罪线索和证据,可以使侦查工作多走捷径,不走或少走弯路,可以突破没有口供就难以认定的犯罪案件,可以深挖余案,扩大战果,把小案办成大案,一案办出窝案串案,可以有效获取犯罪证据和赃款赃物的下落。因为刑讯逼供可以结下“累累硕果”,在实际操作中比较“物美价廉”,所以也在无形当中驱动着侦查办案人员的侦查活动。
  (二)对办案人来说,最大的实惠莫过于通过顺利侦破案件获得工作上的肯定
  案件的顺利侦破尤其是大案要案的侦破,不光可以丰富办案人的工作业绩,积累办案经验,还可以因此拓宽自身的职业生涯道路,得到领导的赏识和提拔。但是,随着冤假错案终身追责制度的完善,由于刑讯逼供等原因造成冤假错案的干警严厉的责任追究,将视情节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还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即使已经退休,也可能会降低或取消已享受的退休待遇。
  (三)对被害人来说
  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刑讯逼供可以尽快将其绳之以法,暂时可以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得到精神上的抚慰,受伤害的精神可以得到补偿,另外,案件的侦破可以提升公众对司法工作的信任感和社会安全感。但是一旦发生冤假错案,不光会对被害人及其近亲属造成巨大心理冲击,还将对司法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社会安全感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也就变成了空谈。
  通过以上对刑讯逼供的成本和收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如若在侦查办案过程中采用刑讯逼供的方式来获取口供,将要付出医药损失的现实成本、冤假错案的可能成本、刑讯逼供罪罚的风险成本和损害刑诉法保障人权价值的损害成本,而获得的收益仅仅是一个充满瑕疵的司法过程和个人私利的一时满足。在刑事侦查活动过程中,侦查办案人员应该作为“理性经济人”,遵循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收益的基本规律,不仅要注意法律行为所获取收益的大小,还要将获得的收益与付出的成本进行比较,最终选择效益最大化途径。所以,作为一个理智的侦查办案人员,要在侦查办案过程中自觉地规范自己的侦查活动,在有限的司法资源供给下,将侦查成本进行高效配置和科学管理,转变刑事司法理念,推动侦查办案取证活动方式方法的改进,实现侦查行为的成本最小化与收益最大化,从根本上杜绝刑讯逼供的发生。
其他文献
摘 要 自《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颁布以来,关于我国夫妻财产制的争论不断涌现,特别是该司法解释中第四条首次提出了有关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财产分割的规定,打破了婚内夫妻共有财产只有在夫妻关系终止时才可分割的模式。但在适用该解释中却存在大量现实问题,因此本文分析了我国婚内财产分割的立法缺陷,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理念,从婚内财产分割的原则、婚内财产分割的法定情形和婚内财产分割的法律效力等三个方面提出了
摘 要 本文在《公正该如何做是好》这本书的研究基础上,对法哲学中的公正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从公正的内涵、公正的分配方法两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 法哲学 公正 道德反思  作者简介:吴凯蕾,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2-001-02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开篇就举了一些人们感到左右为难的案例,例如战争中的心理后遗症患
摘 要 生命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是首要的人权。地方政府“禁讨区”的划定与设置阻断了乞讨者获得帮助的主要来源,导致的结果就是乞讨者的生命权受到威胁,政府所设置的“禁讨区”涉嫌违宪。我国宪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生命权制度,应当修正宪法,将公民生命权的保护明文写进宪法。为了实现对生命权的有效保护,我国需要建立起有效的针对包括公民生命权等基本权利在内的宪法救济制度,设置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明确宪法监督机构的
摘 要 随着我国新一轮城市化进程的开始,大规模的征地工作也拉开序幕。伴随这一过程的是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失去原有土地,进而丧失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本文以河南洛阳地区为例,通过对失地农民合法权益保障现状的研究,找出一条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有效路径。同时,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维护农民利益和稳定农村社会秩序,完善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立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征地制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
摘 要 由于产品责任的特殊性,我国《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适用法》第45条对涉外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进行了单独规定,本文拟结合日本《法律适用通则法》和《罗马规则II》中对产品责任的规定,从社会控制及其成本角度探究涉外产品责任不同连结点(主营业地,经常居所地,产品取得地,侵权结果发生地)选择的法理依据,并分析我国对侵权人的可预见性保护规则的运用。  关键词 涉外产品责任 连结点 可预见性保护  作者简介:鲍
摘 要 新疆伊犁新源县农村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是农业污染、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污染。本文对伊犁新源农村环境进行了深入调查,阐述了农村环境出现的主要污染问题,分析了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新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新疆 农村环境 法治保护  作者简介:赵娜娜、黄丹艳,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
摘 要 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心环节”和“生命线”是我党党群关系的宝贵经验之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人民群众观教育和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利益格局的新变化、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导致了党在一定程度存在脱离群众的危险,给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文章立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密切党群关系为落脚点,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进一步加强人民观教育和主旋律教育,牢牢把握意识形
摘 要 本文指出,和解息诉是民行检察法律监督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行检察监督要树立抗诉、息诉均是实现有效监督的执法理念,凸显办案法律、社会效果。我院在办案过程中,通过和解息诉工作解决了一批缠诉案件,这些案件在和解息诉工作的方式、手段、关键点等方面等都开展了有益的实践,形成了一些经验做法。  关键词 民行检察 和解息诉 办案实践  作者简介:赵凤伟,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6.
摘 要 精准扶贫工作是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机制,如何推进驻村精准扶贫,进一步把扶贫资源精准利用到贫困村和贫困户,激活贫困村和贫困户内生发展潜力,降低贫困人口比例是扶贫工作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驻村 精准扶贫 农村经济  作者简介:杨胜平,湖南省凤凰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唐承安,凤凰县人民检察院扶贫办主任。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
摘要信贷担保兼具经济、法务、管理属性,界定其风险,应符合经济之理、法律之理、管理之理、三学科交汇之理。本文主张从担保自身运行的角度,将所有的信贷担保风险划归为资格、价值、实现三大缺陷的风险形态,以解决长期困扰全球金融业计量和界定信贷担保风险的难题。  关键词信贷 担保 风险形态  中图分类号:D9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9-058-02    量化信贷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