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青海省乐都、平安两县,绵延着长约40公里,并由大小23座峰峦连成的山脉,宛若一条巨龙从西到东横亘在两县的南部,这就是阿米吉利山脉,人们习惯地统称为南山。南山北麓风光旖丽、景色迷人。这里除了聚居着汉、回、土等民族外,还点缀着两县以“卓巴仓”藏族为主的25个村落。这一带被称之为南山地区。
居住在南山地区的各族群众,到现在仍然保持着吐蕃人纯正的民俗文化,它的内容特别丰富,既有藏族游牧文化的特征,又有汉族农耕文化的特点,地域文化特色十分明显。
南山地区的各族群众除了生活、生产之外,还特别喜爱射箭这项活动。他们世世代代都有射箭的传统,从而形成了“人人能善射,户户备弓箭”的习俗。就连刚刚懂事的小孩都有自己的弓箭,从小就开始训练拉弓射箭,提高箭术。另外他们对其他箭手的训练也非常认真严格。每年农闲时,在组织者和领导者的统一指挥下,由技术娴熟的老人做教练,并有技术精湛的射手做现场示范。久练才能成材。长期以来,本民族本地区涌现出了好几代“名传南山”、“箭压万人”的神箭手。他们已成为争相传颂的英雄,以致有的神箭手离世多年,可人们还常忆不忘,乐道其英名、乐传其神技。另外还相传,在清朝,因箭术出众,在这里还出过三名“武先生”,即“武秀才”。
除训练之外,南山射箭比赛活动从过去的每年农历五、六月份举行发展到现在一年四季都在举行。这里处处是箭场,经常可以看到村与村之间比、乡与乡之间比、县与县之间比的赛事。现在此项活动的范围已由南山地区走向国外。还邀请国外的射箭爱好者到乐都南山参加比赛,进行交流。由此可见,乐都南山射箭不但是乐都县每年夏季体育活动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它已成为贯穿全年,并且成为全民参与的一项国际性的体育运动。
一、比赛习俗
乐都南山地区的射箭比赛,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它富有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他们的比赛器械、记分方式、比赛过程等都很奇特。这与常见的射箭比赛有很大的不同。请看:弓是牛角弓;箭是木杆铁簇的羽尾箭(至今依然弓不软,弦不松、箭不弯);杨柳条编成的靶(用馒头花簇编制成的靶心,靶上首左、中、右各插一面小彩旗,用以辨方向、看风力);记分用的材料是捡来的蛋状圆石,俗称(羊儿)。由此可见,所有的射箭器械,即简单又实用。他们将这种原始的就地取材的传统沿袭下来,而且发扬光大。
南山射箭一般以村为单位进行比赛,实行主客场赛制。整个射箭活动分祭弓、请箭、布排箭场、比赛、置公馆、送箭手等几个环节。本文主要以独特的射箭习俗为例,来简要传述其赛制程序。
祭弓(箭)乐都南山群众对弓箭非常尊重,平常不用时就供在家中最显要的地方,不容亵渎。一旦要参加比赛,要举行祭弓(箭)仪式。为什么呢?他们认为箭是神的标志,是英雄的代名词。传说格萨尔生下来是一个肉蛋,用箭划开后才显出孩子的模样,出生后做拉弓的姿态,他的出生得力于箭。因此,箭是他成为英雄的标志和权利的象征。
祭弓(箭)一般是每年的正月十三举行。据说这天是格萨尔出征并取得胜利的日子。这天箭手们穿着漂亮的民族服饰,背上弓箭,带上食物、酒、祭品等来到俄博,吹响海螺,接着,将一支缠有羊毛的箭(据说,这只箭象征着胜利,象征着凯旋而归)插在俄博上,虔诚叩拜,并围着俄博高喊着按顺时针方向转三圈。仪式结束之后,箭手们一边高吼着,一边直奔村里集合点烧箭茶、做饭。可以说祭弓(箭)是拉开射箭活动的序幕。
请箭请箭仪式类似战争中的下战书。主方选两名优秀队员,背上弓箭,带上礼品,到客方邀请参加射箭比赛,确定比赛时间、参赛人数等事宜。约定妥当后,双方队员还要当场比试一番。
布排箭场箭场一般设置在较为平坦的开阔地。长度为70米左右,靶根培土为堆。箭手射中靶子和土堆即为命中。
比赛比赛采用主客场制,在双方场地各赛一天。为了给本民族、本村庄争光,双方都精心打扮自己的射手和坐骑。他们穿上新衣,风度翩翩、气宇轩昂。若客队临到对方的村界,便齐声大吼,以一长两短为一节拍,间隔数十秒后重复一遍。这时,严阵以待的主队箭手虽不见对方的人,也以同样的方式做以回应。如此一唱一和,直到互相看见为止。这时,突然看见客队箭手以势如破竹的态势纵马冲击主队赛场,只见主队全体箭手及观众迎上去排成人墙,奋勇向前,把客队箭手拉下马来,双方的冲击和反冲击即告结束。其实,这是双方早已安排好了的双簧戏,意在给人一个非常热闹的场面。
双方箭手会合后,互献哈达、互致“扎西德勒”、互敬下马接风酒。这时,若有姑娘互嫁到对方村庄的,双方亲戚便走到一起相互问候、祝福。整个箭场荡漾着浓浓的亲情和友情。
稍事休息后,比赛正式开始。双方有开靶者先上场射箭。开靶者属德高望重的、但必须是属虎或属龙且箭技高超之人。要求第一箭一定要准,意味着开门红,希望为全天的比赛开个好头。然后五人为一轮。每一轮以一对一形式轮流上场,每一轮射两支箭。上下午各射两轮。
比赛过程中,只要射中一箭,本队全体箭手都要庆祝一番。射中者一手举弓,一手叉腰,欢呼着向箭场中央冲去,其他箭手也欢呼雀跃,紧随其后,同声吆喝一个调,脚踏相同步,将箭手迎回队列。你方唱罢我登场,精彩一幕接一幕。比赛到最后,往往请箭技较高、年龄较长、众所望归的神箭手出场盖靶子。这个最后三箭是整个赛场上最为精彩的场景,是箭赛的压轴戏。这时,赛场上所有的人屏声敛气、鸦雀无声。每射中一箭,便会欢声雷动,山呼海啸,久久不能平静。最后,依上下午每轮的总成绩判定全局胜负。
置公馆乐都南山地区极为重视宴请招待客方箭手。这一习俗当地人称之为“置公馆”。每当开赛前夕,主方就开始杀鸡宰羊,备食材、美酒、干果等。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招待。“公馆”的丰盛与否,不仅表明了主方的热情程度,而且反映出主方村庄的经济、生活、精神面貌等。这成了整个射箭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之一。
置公馆分两种类型:一是单置,即主方的箭手将自己的射箭对手(即“对摹子”)请到家中摆宴席招待。二是联合置公馆,即有几个箭手的家庭联合起来宴请对方。在午饭和晚饭期间箭手们到门前时,这家男女老少则要出来迎接,敬献哈达、致以诚挚的问候。待大家依次坐好,主人便将精心准备的宴席摆上桌,并敬客人(藏语称之为“官却森”)三杯酒。在这里,如果箭手箭射得好,酒喝得好,话喧得好,才能算是真正的好箭手。宴席上大家猜拳行令,好不热闹。 送箭手送箭手是射箭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一环节只是女人们的事,与其他人无关。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要求女人们用自己的热情和歌声把客方的箭手们“礼送出境”。当比赛结束,当客方箭手用过餐,带着醉意踏上回乡的路时,主方村的妇女们就去“送箭手”。那些身着艳服、帽插鲜花、打扮的如花似玉的姑娘们早早等候在村外不远处,拦住客方箭手的马头,对唱“拉伊”(类似“花儿”的一种山歌)告别。这时,主方的男人们一律不准干涉,否则就意味着失礼,遭责骂。“送箭手”是一种礼节,是射箭比赛必有的内容和程序。这种“唱拉伊”的送别方式,与传统的射箭活动融汇在一起,实在是妙趣横生、意味深长!他们即兴编词,一唱一和,直到夜幕降临,才跃马扬鞭,挥手告别。
你邀我请,一来一往。第二天,主方的箭手们也应客方的邀请,背弓跨马,英姿勃勃地去客方的庄子里比箭做客。以同样的礼仪和规则参加射箭比赛。
这就是奇特的、充满激情和极富刺激的乐都南山射箭场面。在这里极具挑战又充满友谊、极具竞争又互相谦让。在这里没有身份和地位、没有矛盾和隔阂,有的只是天、地、人之间的自然和谐。
二、历史探源
射箭,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就有羿射九日的神话传说。不论羿是确有其人,还是善射者之名,都说明射箭在我国由来已久。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之初,弓箭早已被我们的祖先所采用并普遍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那么,乐都南山地区的射箭活动又是源于何时呢?据《西宁府新志》记载:“红帽儿族,河州番也,一云安定王部落,正德中为海敌(亦卜刺等部)残破,流河州外。善射,海敌畏之。”就是说,红帽儿族虽败,但特别能射箭,敌人都怕他们。大明正德四年(公元1508年),当时蒙古左翼封建主亦卜刺和满都赉阿固勒呼起兵反抗新兴贵族达延汗失败后,进入甘青一带,将居住在沙洲(今敦煌)的红帽儿番逼迫迁至青海河湟流域。红帽儿番迁入河湟流域后被当地部落所接纳,并融入到当地民族之中。当地人学到了红帽儿番高超的箭术,使其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还有一种说法,南山射箭,是从唐朝吐蕃的一位射手手持弓箭,驰马逐猎于此地开始的。从那时起,射箭活动便在南山各民族中逐渐开展起来。
乐都所在的河湟谷地介于中原、西藏、蒙古、突厥四大文化圈的交融地带,历史上曾有多个民族部落在这里竞相逐鹿,曾经历了南凉建都、赵充国屯田、隋炀帝狩猎、唐设鄯州等历史风云。其中,有隋炀帝乙亥大猎与拔延山,长围竟达200里(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5年)的记载。也许,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大概是对乐都南山射箭影响最大也是最早的佐证吧。
三、传承发展
乐都南山射箭活动是各民族同胞共享的一项体育大餐。在群众眼里它既是一个传统节日,又是一个人们访亲会友、广交朋友的集会;既是展示民族服饰、表现地方文化、反映风土人情和餐饮文化的平台,又是各民族情感交流、物资交流和信息交流的一大盛会。
南山射箭已成为国际性的体育活动。它从最初的几个乡镇已扩展到了多个县的100多个自然村及西宁、海东等一些机关、团体等。他们的箭队已走出了县门、省门、国门参加比赛。2004年,南山射箭队应邀到中国香港参加了比赛和交流;2007年5月,应韩国民间射箭协会的邀请,赴韩国参加了世界传统射箭节。另外,中国香港民间射箭队、韩国民间射箭代表队曾五次应邀来乐都南山参加过射箭比赛。
2012年7月,韩国、日本、荷兰、美国、英国、土耳其、俄罗斯等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的射箭队应中国青海南山国际射箭机构的邀请,到乐都参加了比赛。这次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参加的代表之多、规模之大,在乐都南山射箭活动史上是空前的。
2006年,南山射箭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随着历史的车轮,南山射箭焕发出了民族生机。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引起了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它是和平的使者,是连结东、西亚各国和地区的纽带;它是友谊的象征,是通向欧、美等地的桥梁。我们期待,乐都南山射箭这朵民间艺苑中独特的民族奇花也在异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绚烂、芳香。
参考文献:
[1]乐都县志编纂委员会援乐都县志[z]援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2]尕让·杭秀东珠,尕让·尚玛杰援卓仓藏族源流考[M]援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02.
[3]赵世昌.简谈乐都南山地区民间射箭活动[J].青海社会科学,1981,04:90-91.
[4]方协邦.青海少数民族民间体育活动[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5,01:117-123.
[5]乐都政协文史委援乐都文史资料选(第四辑)[z]援
1995援
居住在南山地区的各族群众,到现在仍然保持着吐蕃人纯正的民俗文化,它的内容特别丰富,既有藏族游牧文化的特征,又有汉族农耕文化的特点,地域文化特色十分明显。
南山地区的各族群众除了生活、生产之外,还特别喜爱射箭这项活动。他们世世代代都有射箭的传统,从而形成了“人人能善射,户户备弓箭”的习俗。就连刚刚懂事的小孩都有自己的弓箭,从小就开始训练拉弓射箭,提高箭术。另外他们对其他箭手的训练也非常认真严格。每年农闲时,在组织者和领导者的统一指挥下,由技术娴熟的老人做教练,并有技术精湛的射手做现场示范。久练才能成材。长期以来,本民族本地区涌现出了好几代“名传南山”、“箭压万人”的神箭手。他们已成为争相传颂的英雄,以致有的神箭手离世多年,可人们还常忆不忘,乐道其英名、乐传其神技。另外还相传,在清朝,因箭术出众,在这里还出过三名“武先生”,即“武秀才”。
除训练之外,南山射箭比赛活动从过去的每年农历五、六月份举行发展到现在一年四季都在举行。这里处处是箭场,经常可以看到村与村之间比、乡与乡之间比、县与县之间比的赛事。现在此项活动的范围已由南山地区走向国外。还邀请国外的射箭爱好者到乐都南山参加比赛,进行交流。由此可见,乐都南山射箭不但是乐都县每年夏季体育活动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它已成为贯穿全年,并且成为全民参与的一项国际性的体育运动。
一、比赛习俗
乐都南山地区的射箭比赛,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它富有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他们的比赛器械、记分方式、比赛过程等都很奇特。这与常见的射箭比赛有很大的不同。请看:弓是牛角弓;箭是木杆铁簇的羽尾箭(至今依然弓不软,弦不松、箭不弯);杨柳条编成的靶(用馒头花簇编制成的靶心,靶上首左、中、右各插一面小彩旗,用以辨方向、看风力);记分用的材料是捡来的蛋状圆石,俗称(羊儿)。由此可见,所有的射箭器械,即简单又实用。他们将这种原始的就地取材的传统沿袭下来,而且发扬光大。
南山射箭一般以村为单位进行比赛,实行主客场赛制。整个射箭活动分祭弓、请箭、布排箭场、比赛、置公馆、送箭手等几个环节。本文主要以独特的射箭习俗为例,来简要传述其赛制程序。
祭弓(箭)乐都南山群众对弓箭非常尊重,平常不用时就供在家中最显要的地方,不容亵渎。一旦要参加比赛,要举行祭弓(箭)仪式。为什么呢?他们认为箭是神的标志,是英雄的代名词。传说格萨尔生下来是一个肉蛋,用箭划开后才显出孩子的模样,出生后做拉弓的姿态,他的出生得力于箭。因此,箭是他成为英雄的标志和权利的象征。
祭弓(箭)一般是每年的正月十三举行。据说这天是格萨尔出征并取得胜利的日子。这天箭手们穿着漂亮的民族服饰,背上弓箭,带上食物、酒、祭品等来到俄博,吹响海螺,接着,将一支缠有羊毛的箭(据说,这只箭象征着胜利,象征着凯旋而归)插在俄博上,虔诚叩拜,并围着俄博高喊着按顺时针方向转三圈。仪式结束之后,箭手们一边高吼着,一边直奔村里集合点烧箭茶、做饭。可以说祭弓(箭)是拉开射箭活动的序幕。
请箭请箭仪式类似战争中的下战书。主方选两名优秀队员,背上弓箭,带上礼品,到客方邀请参加射箭比赛,确定比赛时间、参赛人数等事宜。约定妥当后,双方队员还要当场比试一番。
布排箭场箭场一般设置在较为平坦的开阔地。长度为70米左右,靶根培土为堆。箭手射中靶子和土堆即为命中。
比赛比赛采用主客场制,在双方场地各赛一天。为了给本民族、本村庄争光,双方都精心打扮自己的射手和坐骑。他们穿上新衣,风度翩翩、气宇轩昂。若客队临到对方的村界,便齐声大吼,以一长两短为一节拍,间隔数十秒后重复一遍。这时,严阵以待的主队箭手虽不见对方的人,也以同样的方式做以回应。如此一唱一和,直到互相看见为止。这时,突然看见客队箭手以势如破竹的态势纵马冲击主队赛场,只见主队全体箭手及观众迎上去排成人墙,奋勇向前,把客队箭手拉下马来,双方的冲击和反冲击即告结束。其实,这是双方早已安排好了的双簧戏,意在给人一个非常热闹的场面。
双方箭手会合后,互献哈达、互致“扎西德勒”、互敬下马接风酒。这时,若有姑娘互嫁到对方村庄的,双方亲戚便走到一起相互问候、祝福。整个箭场荡漾着浓浓的亲情和友情。
稍事休息后,比赛正式开始。双方有开靶者先上场射箭。开靶者属德高望重的、但必须是属虎或属龙且箭技高超之人。要求第一箭一定要准,意味着开门红,希望为全天的比赛开个好头。然后五人为一轮。每一轮以一对一形式轮流上场,每一轮射两支箭。上下午各射两轮。
比赛过程中,只要射中一箭,本队全体箭手都要庆祝一番。射中者一手举弓,一手叉腰,欢呼着向箭场中央冲去,其他箭手也欢呼雀跃,紧随其后,同声吆喝一个调,脚踏相同步,将箭手迎回队列。你方唱罢我登场,精彩一幕接一幕。比赛到最后,往往请箭技较高、年龄较长、众所望归的神箭手出场盖靶子。这个最后三箭是整个赛场上最为精彩的场景,是箭赛的压轴戏。这时,赛场上所有的人屏声敛气、鸦雀无声。每射中一箭,便会欢声雷动,山呼海啸,久久不能平静。最后,依上下午每轮的总成绩判定全局胜负。
置公馆乐都南山地区极为重视宴请招待客方箭手。这一习俗当地人称之为“置公馆”。每当开赛前夕,主方就开始杀鸡宰羊,备食材、美酒、干果等。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招待。“公馆”的丰盛与否,不仅表明了主方的热情程度,而且反映出主方村庄的经济、生活、精神面貌等。这成了整个射箭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之一。
置公馆分两种类型:一是单置,即主方的箭手将自己的射箭对手(即“对摹子”)请到家中摆宴席招待。二是联合置公馆,即有几个箭手的家庭联合起来宴请对方。在午饭和晚饭期间箭手们到门前时,这家男女老少则要出来迎接,敬献哈达、致以诚挚的问候。待大家依次坐好,主人便将精心准备的宴席摆上桌,并敬客人(藏语称之为“官却森”)三杯酒。在这里,如果箭手箭射得好,酒喝得好,话喧得好,才能算是真正的好箭手。宴席上大家猜拳行令,好不热闹。 送箭手送箭手是射箭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一环节只是女人们的事,与其他人无关。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要求女人们用自己的热情和歌声把客方的箭手们“礼送出境”。当比赛结束,当客方箭手用过餐,带着醉意踏上回乡的路时,主方村的妇女们就去“送箭手”。那些身着艳服、帽插鲜花、打扮的如花似玉的姑娘们早早等候在村外不远处,拦住客方箭手的马头,对唱“拉伊”(类似“花儿”的一种山歌)告别。这时,主方的男人们一律不准干涉,否则就意味着失礼,遭责骂。“送箭手”是一种礼节,是射箭比赛必有的内容和程序。这种“唱拉伊”的送别方式,与传统的射箭活动融汇在一起,实在是妙趣横生、意味深长!他们即兴编词,一唱一和,直到夜幕降临,才跃马扬鞭,挥手告别。
你邀我请,一来一往。第二天,主方的箭手们也应客方的邀请,背弓跨马,英姿勃勃地去客方的庄子里比箭做客。以同样的礼仪和规则参加射箭比赛。
这就是奇特的、充满激情和极富刺激的乐都南山射箭场面。在这里极具挑战又充满友谊、极具竞争又互相谦让。在这里没有身份和地位、没有矛盾和隔阂,有的只是天、地、人之间的自然和谐。
二、历史探源
射箭,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就有羿射九日的神话传说。不论羿是确有其人,还是善射者之名,都说明射箭在我国由来已久。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之初,弓箭早已被我们的祖先所采用并普遍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那么,乐都南山地区的射箭活动又是源于何时呢?据《西宁府新志》记载:“红帽儿族,河州番也,一云安定王部落,正德中为海敌(亦卜刺等部)残破,流河州外。善射,海敌畏之。”就是说,红帽儿族虽败,但特别能射箭,敌人都怕他们。大明正德四年(公元1508年),当时蒙古左翼封建主亦卜刺和满都赉阿固勒呼起兵反抗新兴贵族达延汗失败后,进入甘青一带,将居住在沙洲(今敦煌)的红帽儿番逼迫迁至青海河湟流域。红帽儿番迁入河湟流域后被当地部落所接纳,并融入到当地民族之中。当地人学到了红帽儿番高超的箭术,使其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还有一种说法,南山射箭,是从唐朝吐蕃的一位射手手持弓箭,驰马逐猎于此地开始的。从那时起,射箭活动便在南山各民族中逐渐开展起来。
乐都所在的河湟谷地介于中原、西藏、蒙古、突厥四大文化圈的交融地带,历史上曾有多个民族部落在这里竞相逐鹿,曾经历了南凉建都、赵充国屯田、隋炀帝狩猎、唐设鄯州等历史风云。其中,有隋炀帝乙亥大猎与拔延山,长围竟达200里(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5年)的记载。也许,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大概是对乐都南山射箭影响最大也是最早的佐证吧。
三、传承发展
乐都南山射箭活动是各民族同胞共享的一项体育大餐。在群众眼里它既是一个传统节日,又是一个人们访亲会友、广交朋友的集会;既是展示民族服饰、表现地方文化、反映风土人情和餐饮文化的平台,又是各民族情感交流、物资交流和信息交流的一大盛会。
南山射箭已成为国际性的体育活动。它从最初的几个乡镇已扩展到了多个县的100多个自然村及西宁、海东等一些机关、团体等。他们的箭队已走出了县门、省门、国门参加比赛。2004年,南山射箭队应邀到中国香港参加了比赛和交流;2007年5月,应韩国民间射箭协会的邀请,赴韩国参加了世界传统射箭节。另外,中国香港民间射箭队、韩国民间射箭代表队曾五次应邀来乐都南山参加过射箭比赛。
2012年7月,韩国、日本、荷兰、美国、英国、土耳其、俄罗斯等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的射箭队应中国青海南山国际射箭机构的邀请,到乐都参加了比赛。这次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参加的代表之多、规模之大,在乐都南山射箭活动史上是空前的。
2006年,南山射箭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随着历史的车轮,南山射箭焕发出了民族生机。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引起了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它是和平的使者,是连结东、西亚各国和地区的纽带;它是友谊的象征,是通向欧、美等地的桥梁。我们期待,乐都南山射箭这朵民间艺苑中独特的民族奇花也在异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绚烂、芳香。
参考文献:
[1]乐都县志编纂委员会援乐都县志[z]援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2]尕让·杭秀东珠,尕让·尚玛杰援卓仓藏族源流考[M]援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02.
[3]赵世昌.简谈乐都南山地区民间射箭活动[J].青海社会科学,1981,04:90-91.
[4]方协邦.青海少数民族民间体育活动[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5,01:117-123.
[5]乐都政协文史委援乐都文史资料选(第四辑)[z]援
1995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