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分析张崾先乡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基本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在生活、教育、心理、道德行为、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关键词陕北;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404-03
留守儿童是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 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 200万,据调查有84%留守儿童由祖辈照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日渐庞大。陕北地区留守儿童问题与其他地方有着诸多的不同,从数量上看并不显著但是具有很强的地方代表性。笔者主要研究对象是6~14岁的陕北留守儿童群体。他们从小便与父母两地分隔,大多数孩子是与祖父母一起生活,祖輩通常倾向于溺爱式的教育方式,不能及时纠正孩子身上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错误认识,因而“隔代教育”问题也随之产生。笔者主要采用实地调研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对陕北地区张崾先乡留守儿童基本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及反思。
1张崾先乡基本概况和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状况
定边县张崾先乡地处陕北西南山区,与甘肃省华池县、环县相接壤,属于国家级的贫困乡。全乡所辖16个行政村,83个村民小组,115个自然村共计1 314户约7 000人,有小学23所,教师128名,学生1 500多名。1997~1998年全乡才陆续实现通电,目前一些地方用水来源靠的还是雨水。主要作物以荞麦、高粱、土豆、玉米等耐旱作物为主,土地分散无法进行现代化的大机器生产,农产品的商品率低。这种贫困落后的情况导致许多年轻父母外出务工,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引起了隔代教育问题的产生。
隔代教育有利有弊,一般认为,弊大于利。陕北边远山区相对落后,早婚早育的现象较为普遍。很多年轻人自身还未完全独立即开始为人父母,教育下一代的任务自然落到了祖辈身上。隔代教育的弊病主要在于祖辈的知识文化水平与教育方式相对落后,造成了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关注,产生了学习积极性不高、心理人格不健全等多方面的问题。
2张崾先乡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隔代教育下的留守儿童在生活状况、学习状况、人格心理状况、道德行为状况及自身安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
2.1生活状况调查了解到陕北张崾先乡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对比较低下,饮食结构不合理。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副食购买极不方便,副食供应不足,导致孩子成长所需的营养不足。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祖辈的文化水平较低,没有太多关于营养健康方面的知识,所以并不在意孩子的营养均衡问题。大多数祖父辈简单地认为只要能将孩子们带大就可以了。而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还体现在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许多留守儿童都没有养成饭前洗手这个卫生习惯,在勤洗澡、勤换衣服这些问题上,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都有较为显著的差异。
2.2学习状况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留守儿童还伴有一定程度的失学和迟于正常年龄入学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陕北地区地广人稀、家庭与学校之间路程较远,加之陕北地区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许多村子还是以土路为主,这样的自然环境很不适合年龄较小的孩子上学。父母在孩子教育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陕北山区的年轻夫妇缺乏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留守儿童通常由祖辈全权照顾。祖辈的思想观念、教育方法相对落后,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往往不高,有时耽误了留守儿童的正常入学。在祖辈中,文盲所占比重大,孩子在遇到不懂问题时无人指导,问题越积越多,导致跟不上学习进度,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厌学心理。
留守儿童进入学校学习,教师实际承担着实施学校教育和弥补家庭教育的双重职责。但陕北地区师资紧缺,教师往往会因为人数多、个人情况不一等客观因素而无法注意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由于教师缺乏关注,许多留守儿童失去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行为,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对待学习。在调查中发现,陕北留守儿童孤僻、内向、心理自卑感强烈,他们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与肯定,一些儿童为了引起老师注意甚至会扰乱课堂纪律,这些情况反映出陕北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2.3人格心理状况 “从心理-社会学上看,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亲子间心理-社会关系就无法有效确立,无法向健康方向发展。”而陕北留守儿童他们大都因为缺乏家庭温暖及心理的关心而变得很敏感、孤独、无助,遇到问题不知如何处理,烦恼情绪频繁出现,脾气变得暴躁不安,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在祖父母辈的长期放纵溺爱型的教育下,他们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蛮横、霸道,这些性格上的不足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交际能力,使其不能很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同时,攀比心理在这些孩子中较为普遍地存在。陕北地区由于拥有石油、煤矿等资源,外出打工明显比在家务农更能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留守儿童在父母的影响下表现出过多的物质依赖和金钱崇拜。若教师对他们给予积极地帮助,他们则可能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实际情况是,教师通常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心理和人格发展,结果一些儿童的不良行为非但未能得到改善,还可能因为复杂的大环境而变得更加恶劣。笔者在与孩子们进行沟通时发现,他们的内心深处渴望融入集体,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学习得到老师的重视,证明自己。但是这些心理诉求通常没有得到重视和回应。
2.4道德行为状况多数外出打工父母会选择以物质的方式来弥补对孩子的愧疚感。这些孩子的父母大都年纪轻轻,也没有什么照看孩子的经验,反倒认为将孩子丢给祖辈照看更为稳妥。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发现,这些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缺乏联系,缺少父母的关爱,语言敏感、喜欢攻击别人、自我约束能力差。在处理孩子间争执时,有些祖辈不仅不纠正孩子的错误,反而袒护孩子的不良行为。在这种错误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自我为中心、娇纵任性,缺乏团体意识成为很多留守儿童的标签。当被问到对上课迟到、上课逃课的看法时,许多儿童认为是无所谓的,还有些孩子对课堂甚至老师都抱有敌意。根据教师反映,许多留守儿童在校期间经常会发生说脏话、打架的行为。这些留守儿童从小就缺少正确道德行为习惯的引导,对于道德认识还存在偏差,容易受到其他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甚至会在不良社会青年的引导下误入歧途。 2.5安全状况缺乏父母陪伴和关爱的留守儿童群体,通常自身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又不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祖辈对其日常行为缺乏科学的引导和监管,很容易在玩耍时受意外事故伤害,危及其生命安全。一方面,他们经常会和小伙伴一起去深沟里玩耍,当被问及如何在危险的情况下救助自己以及小伙伴时,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另一方面,自制能力较弱、对待问题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导致留守儿童容易被社会上的一些问题青年引入歧途,成为不法分子攻击和侵害的对象,进而会产生遗弃感、自暴自弃的情况。一些留守儿童甚至会慢慢迷失自己,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问题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陕北地区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存在很大的风险,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3陕北地区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低效的原因分析
3.1陕北地区社会整体发展相对落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城乡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人口的城乡间流动已日趋频繁。在陕北,仅靠种地来获取微薄收入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城市的发展需要以大量劳动力作为支撑。因此,在推拉力的共同作用下,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首先,陜北地区土地贫瘠,自然气候因素很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地理条件偏僻,土地分散利用率低,很难形成规模经济。为了更好满足包括教育、养老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是许多父母外出打工的直接原因。其次,城乡户籍制度所带来的差别,使得这些父母无心也无力支撑其子女在城市上学,所以将孩子留在家中由祖辈照看是理性选择的结果。最后,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发育不健全,社会的扶助制度还不完善。针对留守儿童的健康、安全、心理等方面的讲座宣传少之又少,社会公众长期以来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忽视导致留守儿童对社会较为冷漠。一些组织如妇联、共青团委等对留守儿童提供了一定援助,但并未持续关注,只是暂时缓解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和心理诉求,但留守儿童的现状还是没有发生改变。久而久之,留守儿童对这种带有行政化的关怀变得麻木不仁,更加重了他们的失落感和心理的压抑。
3.2陕北地区家庭教育观念落后留守儿童的父母当中一方年龄在23岁以下的占到了半数以上,他们经济条件落后,文化水平较低,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常年在外务工。这些年轻的父母自己还并未完全独立,对于孩子更是无心也无力顾及,大多父母认为祖辈有更多带孩子的经验,把孩子交给祖辈既能省钱又可以保证年轻人安心工作。这些父母受自身教育程度限制,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忽视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诉求。很多祖辈的教育方式较为传统,只是一味地套用自己以往的经验,也不懂得如何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来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彼此之间不理解、少交流,造成了留守儿童心理发生一系列变化以致出现问题而老人还察觉不到,更谈不上及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许多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只知道一味满足孩子的种种要求,使儿童无法形成基本的是非观念。过分的溺爱,偏爱和迁就甚至是纵容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的意识。这种管教方式很难使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3.3陕北地区学校教育水平较低我国教育资源城乡、地区间分配不平衡,农村教育资源存在严重不足,在陕北地区体现尤为明显。首先,教师结构不合理及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无法顾及到太多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成长问题,同时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不足,也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条件,使得原本存在各种各样心理健康问题的留守学生更加孤独与无助。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农村学校只重视数学、语文等传统科目的教学,忽视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以及一些自然科学知识、生活常识的传授。虽然一些学校进行了相关课程的设置,但其匮乏的师资力量使得相关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最终被束之高阁。再次,在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上,学校缺乏人性化的管理与引导以及心理的疏通渠道,只是一味地通过惩罚的方式来管理学生,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理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得不到释放,一些学生因为逆反心理而引起师生间的冲突,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最后,学校仅仅只关注学生在校行为的管理而忽视了其离校后跟踪监管,使得学校与家庭之间产生了空白区域,为一些不法分子带来了可趁之机,影响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
4对陕北地区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反思
陕北各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对于解决陕北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我们不能搞一刀切,而应当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加以区分。在一些生活、交通条件比较便利的地方,由于居住相对集聚,便于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整合资源来改善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然而具体到地处偏僻的山区,类似张崾先乡这样的特殊地域,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往往直面的是一种“无力感”,令人深思。
第一,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很少能够在节假日回到家中,他们一般还在为生计而奔波,加上来回路途颠簸遥远,本来几天假期仅来回路上便会耽搁两天时间,基本上只有在过年时才能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最真切的关怀。也由于家庭条件的不允许,孩子在外上学住校基本没有手机或者电话等通讯工具,很少能够与父母交流谈心。同时,老人接受育儿教育的可行性比较小。主观上,由于观念的问题,老人对育儿教育的接受度比较低,积极性、参与性不高。对待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家庭更多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客观上,对于整个陕北地区而言,由于地理条件因素的限制,其居住并不像平原地带的集中式的村落居住,而是会选择在离自家开垦的山头不远的地方,所以各个家庭间的距离比较远,对留守儿童的祖辈进行培训、教育等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限制在解决陕北偏远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时,家庭的作用非常微弱,而父母的教育却又不可替代。
第二,学校在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也困难重重。在调查中发现,陕北地区师资力量严重匮乏、教师结构不合理,使得教师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也成为极其困难的事情,更谈不上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而留守儿童也不会主动找老师倾诉,导致心理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硬件设施的缺乏以及教师讲课的方法落后等都是导致留守儿童对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的原因,而这些状况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改善。学校师资人才的流失还在继续,教育的平等性俨然大打折扣。
第三,政府作为社会问题的责任主体,也面临一系列制约瓶颈。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没有通盘考虑,缺乏有效性和连贯性。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其实是有利于吸引留守儿童父母回到家乡工作,减少了父母与孩子的分离,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大有裨益。但是,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不可逆趋势,城市化的浪潮下留守儿童父母纷纷涌向了城市(镇),精壮劳力的流失又导致农村建设缺乏主体力量,引发空心村、空壳村的现象。最后引发了一个怪圈,无人建设新农村,所以农村环境不能吸引人才,反而导致更多人才的流失。而这些也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政府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第四,同辈群体也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但这方面的环境大多也是缺乏支持的。同辈群体的关心有时候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暂时缓解生活中的不愉快,但同辈群体的奚落、攀比甚至是歧视亦会加深留守儿童的失落感、引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留守儿童问题的复杂性。
5结语
从陕北的实际情况看,整个社会没有给予留守儿童公平的教育环境,对他们实质性的关怀很少,忽视了他们的生活环境,甚至漠视了他们的生存状态。要改变陕北地区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环境,必须建立完整的社会支持体系。这不仅对解决陕北留守儿童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又能促进陕北人力资源的合理性,对陕北地区的长期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小侠.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机制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7):314-316.
[2] 郭忠玲.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的思考——以河南省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2013,21(3):95-97.
[3] 郭晓霞.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社会学思考[J].教育探索,2012(2):22-23.
[4] 董溯战.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国家责任[J].宁夏社会科学,2011(6):70-74.
[5] 黄丽,邱关军.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现状看我国教育的公平[J],教育科学研究,2013(8):27-30.
关键词陕北;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404-03
留守儿童是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 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 200万,据调查有84%留守儿童由祖辈照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日渐庞大。陕北地区留守儿童问题与其他地方有着诸多的不同,从数量上看并不显著但是具有很强的地方代表性。笔者主要研究对象是6~14岁的陕北留守儿童群体。他们从小便与父母两地分隔,大多数孩子是与祖父母一起生活,祖輩通常倾向于溺爱式的教育方式,不能及时纠正孩子身上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错误认识,因而“隔代教育”问题也随之产生。笔者主要采用实地调研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对陕北地区张崾先乡留守儿童基本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及反思。
1张崾先乡基本概况和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状况
定边县张崾先乡地处陕北西南山区,与甘肃省华池县、环县相接壤,属于国家级的贫困乡。全乡所辖16个行政村,83个村民小组,115个自然村共计1 314户约7 000人,有小学23所,教师128名,学生1 500多名。1997~1998年全乡才陆续实现通电,目前一些地方用水来源靠的还是雨水。主要作物以荞麦、高粱、土豆、玉米等耐旱作物为主,土地分散无法进行现代化的大机器生产,农产品的商品率低。这种贫困落后的情况导致许多年轻父母外出务工,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引起了隔代教育问题的产生。
隔代教育有利有弊,一般认为,弊大于利。陕北边远山区相对落后,早婚早育的现象较为普遍。很多年轻人自身还未完全独立即开始为人父母,教育下一代的任务自然落到了祖辈身上。隔代教育的弊病主要在于祖辈的知识文化水平与教育方式相对落后,造成了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关注,产生了学习积极性不高、心理人格不健全等多方面的问题。
2张崾先乡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隔代教育下的留守儿童在生活状况、学习状况、人格心理状况、道德行为状况及自身安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
2.1生活状况调查了解到陕北张崾先乡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对比较低下,饮食结构不合理。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副食购买极不方便,副食供应不足,导致孩子成长所需的营养不足。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祖辈的文化水平较低,没有太多关于营养健康方面的知识,所以并不在意孩子的营养均衡问题。大多数祖父辈简单地认为只要能将孩子们带大就可以了。而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还体现在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许多留守儿童都没有养成饭前洗手这个卫生习惯,在勤洗澡、勤换衣服这些问题上,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都有较为显著的差异。
2.2学习状况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留守儿童还伴有一定程度的失学和迟于正常年龄入学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陕北地区地广人稀、家庭与学校之间路程较远,加之陕北地区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许多村子还是以土路为主,这样的自然环境很不适合年龄较小的孩子上学。父母在孩子教育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陕北山区的年轻夫妇缺乏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留守儿童通常由祖辈全权照顾。祖辈的思想观念、教育方法相对落后,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往往不高,有时耽误了留守儿童的正常入学。在祖辈中,文盲所占比重大,孩子在遇到不懂问题时无人指导,问题越积越多,导致跟不上学习进度,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厌学心理。
留守儿童进入学校学习,教师实际承担着实施学校教育和弥补家庭教育的双重职责。但陕北地区师资紧缺,教师往往会因为人数多、个人情况不一等客观因素而无法注意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由于教师缺乏关注,许多留守儿童失去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行为,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对待学习。在调查中发现,陕北留守儿童孤僻、内向、心理自卑感强烈,他们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与肯定,一些儿童为了引起老师注意甚至会扰乱课堂纪律,这些情况反映出陕北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2.3人格心理状况 “从心理-社会学上看,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亲子间心理-社会关系就无法有效确立,无法向健康方向发展。”而陕北留守儿童他们大都因为缺乏家庭温暖及心理的关心而变得很敏感、孤独、无助,遇到问题不知如何处理,烦恼情绪频繁出现,脾气变得暴躁不安,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在祖父母辈的长期放纵溺爱型的教育下,他们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蛮横、霸道,这些性格上的不足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交际能力,使其不能很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同时,攀比心理在这些孩子中较为普遍地存在。陕北地区由于拥有石油、煤矿等资源,外出打工明显比在家务农更能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留守儿童在父母的影响下表现出过多的物质依赖和金钱崇拜。若教师对他们给予积极地帮助,他们则可能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实际情况是,教师通常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心理和人格发展,结果一些儿童的不良行为非但未能得到改善,还可能因为复杂的大环境而变得更加恶劣。笔者在与孩子们进行沟通时发现,他们的内心深处渴望融入集体,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学习得到老师的重视,证明自己。但是这些心理诉求通常没有得到重视和回应。
2.4道德行为状况多数外出打工父母会选择以物质的方式来弥补对孩子的愧疚感。这些孩子的父母大都年纪轻轻,也没有什么照看孩子的经验,反倒认为将孩子丢给祖辈照看更为稳妥。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发现,这些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缺乏联系,缺少父母的关爱,语言敏感、喜欢攻击别人、自我约束能力差。在处理孩子间争执时,有些祖辈不仅不纠正孩子的错误,反而袒护孩子的不良行为。在这种错误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自我为中心、娇纵任性,缺乏团体意识成为很多留守儿童的标签。当被问到对上课迟到、上课逃课的看法时,许多儿童认为是无所谓的,还有些孩子对课堂甚至老师都抱有敌意。根据教师反映,许多留守儿童在校期间经常会发生说脏话、打架的行为。这些留守儿童从小就缺少正确道德行为习惯的引导,对于道德认识还存在偏差,容易受到其他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甚至会在不良社会青年的引导下误入歧途。 2.5安全状况缺乏父母陪伴和关爱的留守儿童群体,通常自身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又不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祖辈对其日常行为缺乏科学的引导和监管,很容易在玩耍时受意外事故伤害,危及其生命安全。一方面,他们经常会和小伙伴一起去深沟里玩耍,当被问及如何在危险的情况下救助自己以及小伙伴时,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另一方面,自制能力较弱、对待问题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导致留守儿童容易被社会上的一些问题青年引入歧途,成为不法分子攻击和侵害的对象,进而会产生遗弃感、自暴自弃的情况。一些留守儿童甚至会慢慢迷失自己,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问题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陕北地区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存在很大的风险,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3陕北地区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低效的原因分析
3.1陕北地区社会整体发展相对落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城乡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人口的城乡间流动已日趋频繁。在陕北,仅靠种地来获取微薄收入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城市的发展需要以大量劳动力作为支撑。因此,在推拉力的共同作用下,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首先,陜北地区土地贫瘠,自然气候因素很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地理条件偏僻,土地分散利用率低,很难形成规模经济。为了更好满足包括教育、养老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是许多父母外出打工的直接原因。其次,城乡户籍制度所带来的差别,使得这些父母无心也无力支撑其子女在城市上学,所以将孩子留在家中由祖辈照看是理性选择的结果。最后,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发育不健全,社会的扶助制度还不完善。针对留守儿童的健康、安全、心理等方面的讲座宣传少之又少,社会公众长期以来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忽视导致留守儿童对社会较为冷漠。一些组织如妇联、共青团委等对留守儿童提供了一定援助,但并未持续关注,只是暂时缓解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和心理诉求,但留守儿童的现状还是没有发生改变。久而久之,留守儿童对这种带有行政化的关怀变得麻木不仁,更加重了他们的失落感和心理的压抑。
3.2陕北地区家庭教育观念落后留守儿童的父母当中一方年龄在23岁以下的占到了半数以上,他们经济条件落后,文化水平较低,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常年在外务工。这些年轻的父母自己还并未完全独立,对于孩子更是无心也无力顾及,大多父母认为祖辈有更多带孩子的经验,把孩子交给祖辈既能省钱又可以保证年轻人安心工作。这些父母受自身教育程度限制,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忽视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诉求。很多祖辈的教育方式较为传统,只是一味地套用自己以往的经验,也不懂得如何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来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彼此之间不理解、少交流,造成了留守儿童心理发生一系列变化以致出现问题而老人还察觉不到,更谈不上及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许多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只知道一味满足孩子的种种要求,使儿童无法形成基本的是非观念。过分的溺爱,偏爱和迁就甚至是纵容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的意识。这种管教方式很难使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3.3陕北地区学校教育水平较低我国教育资源城乡、地区间分配不平衡,农村教育资源存在严重不足,在陕北地区体现尤为明显。首先,教师结构不合理及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无法顾及到太多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成长问题,同时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不足,也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条件,使得原本存在各种各样心理健康问题的留守学生更加孤独与无助。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农村学校只重视数学、语文等传统科目的教学,忽视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以及一些自然科学知识、生活常识的传授。虽然一些学校进行了相关课程的设置,但其匮乏的师资力量使得相关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最终被束之高阁。再次,在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上,学校缺乏人性化的管理与引导以及心理的疏通渠道,只是一味地通过惩罚的方式来管理学生,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理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得不到释放,一些学生因为逆反心理而引起师生间的冲突,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最后,学校仅仅只关注学生在校行为的管理而忽视了其离校后跟踪监管,使得学校与家庭之间产生了空白区域,为一些不法分子带来了可趁之机,影响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
4对陕北地区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反思
陕北各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对于解决陕北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我们不能搞一刀切,而应当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加以区分。在一些生活、交通条件比较便利的地方,由于居住相对集聚,便于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整合资源来改善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然而具体到地处偏僻的山区,类似张崾先乡这样的特殊地域,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往往直面的是一种“无力感”,令人深思。
第一,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很少能够在节假日回到家中,他们一般还在为生计而奔波,加上来回路途颠簸遥远,本来几天假期仅来回路上便会耽搁两天时间,基本上只有在过年时才能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最真切的关怀。也由于家庭条件的不允许,孩子在外上学住校基本没有手机或者电话等通讯工具,很少能够与父母交流谈心。同时,老人接受育儿教育的可行性比较小。主观上,由于观念的问题,老人对育儿教育的接受度比较低,积极性、参与性不高。对待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家庭更多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客观上,对于整个陕北地区而言,由于地理条件因素的限制,其居住并不像平原地带的集中式的村落居住,而是会选择在离自家开垦的山头不远的地方,所以各个家庭间的距离比较远,对留守儿童的祖辈进行培训、教育等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限制在解决陕北偏远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时,家庭的作用非常微弱,而父母的教育却又不可替代。
第二,学校在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也困难重重。在调查中发现,陕北地区师资力量严重匮乏、教师结构不合理,使得教师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也成为极其困难的事情,更谈不上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而留守儿童也不会主动找老师倾诉,导致心理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硬件设施的缺乏以及教师讲课的方法落后等都是导致留守儿童对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的原因,而这些状况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改善。学校师资人才的流失还在继续,教育的平等性俨然大打折扣。
第三,政府作为社会问题的责任主体,也面临一系列制约瓶颈。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没有通盘考虑,缺乏有效性和连贯性。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其实是有利于吸引留守儿童父母回到家乡工作,减少了父母与孩子的分离,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大有裨益。但是,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不可逆趋势,城市化的浪潮下留守儿童父母纷纷涌向了城市(镇),精壮劳力的流失又导致农村建设缺乏主体力量,引发空心村、空壳村的现象。最后引发了一个怪圈,无人建设新农村,所以农村环境不能吸引人才,反而导致更多人才的流失。而这些也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政府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第四,同辈群体也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但这方面的环境大多也是缺乏支持的。同辈群体的关心有时候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暂时缓解生活中的不愉快,但同辈群体的奚落、攀比甚至是歧视亦会加深留守儿童的失落感、引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留守儿童问题的复杂性。
5结语
从陕北的实际情况看,整个社会没有给予留守儿童公平的教育环境,对他们实质性的关怀很少,忽视了他们的生活环境,甚至漠视了他们的生存状态。要改变陕北地区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环境,必须建立完整的社会支持体系。这不仅对解决陕北留守儿童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又能促进陕北人力资源的合理性,对陕北地区的长期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小侠.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机制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7):314-316.
[2] 郭忠玲.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的思考——以河南省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2013,21(3):95-97.
[3] 郭晓霞.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社会学思考[J].教育探索,2012(2):22-23.
[4] 董溯战.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国家责任[J].宁夏社会科学,2011(6):70-74.
[5] 黄丽,邱关军.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现状看我国教育的公平[J],教育科学研究,2013(8):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