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劳动教育作为我国五育教育的要素之一,能够帮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劳动方面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教师在这个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劳动和生活方面的理论知识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也要通过道德素养方面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并付出相应的劳动实践。因此,本文将从这劳动能力、劳动素养、劳动习惯三个方面来提出关注幼儿劳动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良好习惯;幼儿劳动教育
幼儿在其成长时期,逐渐具备了独立劳动的能力,这是幼儿在劳动过程中应当具备的硬性指标,而其中的软性要求,即幼儿关于劳动的意识、价值、观念等要素则需要通过教师和家庭的指导来形塑。因此,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时,应当建立在幼儿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深化其劳动素养,进一步培养幼儿在劳动过程中的良好习惯。
一、劳动能力是幼儿进行劳动的根基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自主意识逐渐得到强化,而幼儿的独立行动能力和劳动能力是由其自主意识来进行决定的。因此,自主意识的强化提高了幼儿的劳动能力,而教师对于幼儿的劳动教育首先要建立在幼儿自身所具备的劳动能力和行动能力上,即幼儿的劳动能力是其接受劳动教育的根基。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简单的劳动任务来对幼儿的劳动能力进行考验,进而判断出幼儿在劳动方面所缺乏的元素,以便确定后续的教育方面。此外,幼儿的劳动能力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教师在对幼儿基础劳动能力进行检验时,也就是对其劳动能力的初始值进行记录,而当幼儿接受一段时间的劳动教育后,其劳动能力应当会有所变化。幼儿劳动能力的提升,也正是教师高质量劳动教育的印证之一。
因此,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教师应当适当设计一些保持幼儿劳动能力,培养幼儿劳动意识的环节。例如,在就餐之前自行整理好自己的餐桌、餐具,并在就餐结束后,将自己的碗筷放置到相应的地方。再如,教师可以将幼儿分为不同的小组,各个小组轮流负责班级的卫生打扫。此外,教师还需要家长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实施劳动教育来进行配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将家务中与幼儿劳动能力相匹配的部分让幼儿进行负责。
二、劳动素养是幼儿进行劳动的辅助
在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劳动能力是硬性指标。但幼儿在劳动过程中所展现的素养,更是劳动教育中应当关注的重要部分。幼儿在劳动素养方面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劳动中的自觉意识、分配意识、合作意识和对自身劳动能力的良好判断,这些要素都是幼儿在集体劳动中应该得到提升的素养。首先,幼儿在集体劳动中应当具备高度自觉性,积极参与劳动过程,不逃避、不偷懒是集体劳动的基本准则。其次,分配意识和合作意识是集体劳动中幼儿所能展现的高阶素养。事实上,不论是在任何场合。有团队的地方就有分工和合作,良好的分工合作意識能够帮助实现团队作业的高效进行。最后,幼儿对于自身劳动能力的判断,决定了其在集体劳动中处在哪一个位置,执行哪一方面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只有当团队中的每个人负责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工作时,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各司其职。而自己对自己劳动能力的了解是最为透彻的。因此,幼儿的自我判断是否准确,在这个过程中至关重要。
教师在幼儿参与集体劳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对幼儿的观察来判定其各个方面的劳动素养是否符合要求。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幼儿进行劳动素养的深化。同时,当幼儿逐渐适应幼儿园中的集体劳动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自主安排和决定集体劳动中的任务分配和合作,以此进一步激发幼儿在团队中的分工与合作意识。
三、劳动习惯帮助幼儿在劳动中成长
除了集体劳动之外,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进行个人的劳动。例如在班级中保持个人卫生和场地的整洁;在个人日常生活中负责保持自己的房间、生活用品的干净。对于一些自己能够完成的劳动任务,幼儿需要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因此,在个人劳动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十分重要。一方面,良好的劳动习惯能够帮助幼儿快速养成独立劳动的能力和对自己负责的意识;另一方面,在集体生活中保持个人整洁既是对集体的尊重,同时也是个人良好形象的外在表现因素。总之,幼儿的个人劳动过程,本质上就是幼儿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成长历程。
对于幼儿个人劳动习惯的培养,教师与家长之间应当形成教育合作,并同时对幼儿在园内和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个人劳动习惯和整洁程度进行监督和引导,由此来帮助幼儿纠正个人在劳动过程中的不良习惯,进而实现幼儿在劳动教育中的进步与成长。
结束语:劳动教育是幼儿进行初步社会化进程中,必须经历的教育过程。而教师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幼儿在劳动方面的能力培养和价值形塑。
参考文献:
[1]易潇琳,王彦峰.幼儿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1):99-100.
[2]郭玉珍.传统手工艺课程在春节假期的落地与延伸——基于农村传统手工艺的幼儿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研究[J].山西教育:幼教,2021(3):17-19.
[3]师梦真,张万珍,丁亮亮.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的价值、原则及实施策略[J].时代教育:下旬,2021(4):0212-0213.
关键词:立德树人;良好习惯;幼儿劳动教育
幼儿在其成长时期,逐渐具备了独立劳动的能力,这是幼儿在劳动过程中应当具备的硬性指标,而其中的软性要求,即幼儿关于劳动的意识、价值、观念等要素则需要通过教师和家庭的指导来形塑。因此,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时,应当建立在幼儿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深化其劳动素养,进一步培养幼儿在劳动过程中的良好习惯。
一、劳动能力是幼儿进行劳动的根基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自主意识逐渐得到强化,而幼儿的独立行动能力和劳动能力是由其自主意识来进行决定的。因此,自主意识的强化提高了幼儿的劳动能力,而教师对于幼儿的劳动教育首先要建立在幼儿自身所具备的劳动能力和行动能力上,即幼儿的劳动能力是其接受劳动教育的根基。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简单的劳动任务来对幼儿的劳动能力进行考验,进而判断出幼儿在劳动方面所缺乏的元素,以便确定后续的教育方面。此外,幼儿的劳动能力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教师在对幼儿基础劳动能力进行检验时,也就是对其劳动能力的初始值进行记录,而当幼儿接受一段时间的劳动教育后,其劳动能力应当会有所变化。幼儿劳动能力的提升,也正是教师高质量劳动教育的印证之一。
因此,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教师应当适当设计一些保持幼儿劳动能力,培养幼儿劳动意识的环节。例如,在就餐之前自行整理好自己的餐桌、餐具,并在就餐结束后,将自己的碗筷放置到相应的地方。再如,教师可以将幼儿分为不同的小组,各个小组轮流负责班级的卫生打扫。此外,教师还需要家长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实施劳动教育来进行配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将家务中与幼儿劳动能力相匹配的部分让幼儿进行负责。
二、劳动素养是幼儿进行劳动的辅助
在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劳动能力是硬性指标。但幼儿在劳动过程中所展现的素养,更是劳动教育中应当关注的重要部分。幼儿在劳动素养方面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劳动中的自觉意识、分配意识、合作意识和对自身劳动能力的良好判断,这些要素都是幼儿在集体劳动中应该得到提升的素养。首先,幼儿在集体劳动中应当具备高度自觉性,积极参与劳动过程,不逃避、不偷懒是集体劳动的基本准则。其次,分配意识和合作意识是集体劳动中幼儿所能展现的高阶素养。事实上,不论是在任何场合。有团队的地方就有分工和合作,良好的分工合作意識能够帮助实现团队作业的高效进行。最后,幼儿对于自身劳动能力的判断,决定了其在集体劳动中处在哪一个位置,执行哪一方面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只有当团队中的每个人负责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工作时,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各司其职。而自己对自己劳动能力的了解是最为透彻的。因此,幼儿的自我判断是否准确,在这个过程中至关重要。
教师在幼儿参与集体劳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对幼儿的观察来判定其各个方面的劳动素养是否符合要求。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幼儿进行劳动素养的深化。同时,当幼儿逐渐适应幼儿园中的集体劳动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自主安排和决定集体劳动中的任务分配和合作,以此进一步激发幼儿在团队中的分工与合作意识。
三、劳动习惯帮助幼儿在劳动中成长
除了集体劳动之外,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进行个人的劳动。例如在班级中保持个人卫生和场地的整洁;在个人日常生活中负责保持自己的房间、生活用品的干净。对于一些自己能够完成的劳动任务,幼儿需要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因此,在个人劳动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十分重要。一方面,良好的劳动习惯能够帮助幼儿快速养成独立劳动的能力和对自己负责的意识;另一方面,在集体生活中保持个人整洁既是对集体的尊重,同时也是个人良好形象的外在表现因素。总之,幼儿的个人劳动过程,本质上就是幼儿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成长历程。
对于幼儿个人劳动习惯的培养,教师与家长之间应当形成教育合作,并同时对幼儿在园内和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个人劳动习惯和整洁程度进行监督和引导,由此来帮助幼儿纠正个人在劳动过程中的不良习惯,进而实现幼儿在劳动教育中的进步与成长。
结束语:劳动教育是幼儿进行初步社会化进程中,必须经历的教育过程。而教师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幼儿在劳动方面的能力培养和价值形塑。
参考文献:
[1]易潇琳,王彦峰.幼儿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1):99-100.
[2]郭玉珍.传统手工艺课程在春节假期的落地与延伸——基于农村传统手工艺的幼儿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研究[J].山西教育:幼教,2021(3):17-19.
[3]师梦真,张万珍,丁亮亮.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的价值、原则及实施策略[J].时代教育:下旬,2021(4):021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