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在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中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meng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一直以来,残疾人职业教育大多停留在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何选择适合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有效方法是摆在为数不多的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院校面前的主要任务。有效的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极大地弥补了残疾人职业教育中的不足,使残疾人职业教育教育质量大大提高。
  关键词: 残疾人 高等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一、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残疾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并且大多数学生是通过单考单招入学的,出现了一些与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不同的问题。
  1.残疾人大学生整体文化基础薄弱
  我国残疾人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知识基础薄弱。我国残疾人大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首先是与其残障有着密切关系的,由于视听障碍使得他们在学习时遇到较大的困难,无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我国残疾人基础教育质量不高,高等教育阶段没能及时为残疾学生补课,导致部分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滑坡。
  2.师资结构及教师职业能力薄弱
  孔子的教育具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实践和效仿的。更适合残疾人职业教育,但是要想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表现,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目前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而且有一部分双师型教师还停留在双证的水平。听障学生的实训管理涉及教学生活思想等很多方面,他们与健全人的沟通也是很大问题,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3.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出口不畅
  专业办得好不好,主要看学生就业好不好。残疾人学生从高等学校毕业后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社会就业排斥。由于我国在残疾人劳动就业保障方面的法制建设相对落后,用人单位的法制观念滞后,经常会出现排斥残疾人大学毕业生就业现象。另外,部分残疾学生中也存在好高骛远的错误就业观。由于要求的条件很高,对职业的选择过于挑剔,也会错失不少就业机会。
  二、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在残疾人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1.校企合作建专业
  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将工作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过程和岗位能力总结概括至学习领域,以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教学项目;以岗位能力标准确定教学模块;以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综合要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计划和课程体系。明确“教﹑学﹑做”三方面的针对性内容和相互的关系;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分析测试不同残疾类别的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岗位胜任性,教会其学习方法,教学以“任务实践”为主线,运用“标准化”、“流程化”的模式,结合情境的创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仿真软件的应用、实训装备的完善更贴近企业岗位实际,使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的针对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增强。
  与企业的紧密结合,加强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吸收了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得到了企业对专业建设的具体指导。
  2.校企合作强专业
  引企业、培训机构入校,实施三方协同培养。三方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开发教材资源。首先学校与企业校企合作,确定人才培养订单;之后企业考察,选定行业标准作为其企业人才标准,企业出资引入行业专业人才组织专业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在选取人才培养所需的课程内容时,充分依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三方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满足几方面的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创新适合特殊学生的课程体系,从而使专业建设在校企合作中得到有效强化。
  3.突出企业文化
  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内涵和文化,学生在职业技能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渗透企业文化。在残疾人的职业教育中,我们根据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对其沟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职业素质等进行针对性培养。如听障学生职业心态较为浮躁,职业责任感低;视障学生职业心态保守,缺乏创业激情;肢体学生职业心理较为悲观,工作积极性不高等职业心理,为此,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分别给予针对性的强化设计,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准职业人素质。
  4.依托校企合作完善实践教学过程
  实践课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在实践课程能力目标方面,从残疾学生未来岗位职业基本能力、专业技能和岗位综合能力三方面要求出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一步融合,教室逐步被实训室取代。引进行业和企业的技术高手进入课堂,认真吸取行业、企业技术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习实训与职业素养、学生身心特点密切联系。
  三、在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中继续深化校企合作
  1.招生与招工一体化
  校企联合培养,根据行业岗位需求,对每一名新入学的残疾学子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开展招生与招工一体化,应用现代学徒制模式推进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方案,改革考核方式、内容和录取办法,在残疾学生入学考试的过程中适当加入面试、心理筛查,职业适应性的考核。
  2.校企共建师资队伍
  校本的师资队伍是很难独自完成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的,打造一支有校企共建的师资队伍,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可以借鉴台湾的双师模式,一名学校教师和一名企业教师联合教学称之为双师。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学校教师要下企业实践,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纳入考核。
  3.形成弹性学制
  根据教学和企业需要,合理安排学生岗位,分配工作任务。学生可以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实行弹性学制或学分制,创新和完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探索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多种实现形式。
  总之,从实际解决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实现校企的一体化建设是关键,与企业共建专业,课程从实际岗位中来,与企业一起开发,同时考虑到残疾学生的生理差异,因材施教,选择适合的岗位,做到理论、技能、顶岗的校企一体。
  参考文献:
  [1]蒋家响.韩国职业教育的一体化特色[J].职教论坛,2014(07).
  [2]刘书梅.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的分析及思考[J].职教论坛,2011(20).
其他文献
摘 要: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明确方向、实现职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实践活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和要求,研究提出针对学生不同阶段开展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旨在为高校更好地开展实践育人工作提供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实践活动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
摘 要: 教学设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特殊认识活动,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以达到教学目的。本文从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阐述了基于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下的《产科学及护理》中妊娠生理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关键词: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 《妊娠生理》  教学设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特殊认识活动,为达到教学活动的预期目的,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
摘 要: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在探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和真实文本的翻译教学模式,认为翻译教学中的选材要具有多样性与真实性,教师要通过创设真实的翻译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翻译问题的解决中,并重视翻译的过程,旨在通过让学生相互合作学习以获取解决现实翻译问题的能力和提高翻译综合能力,最终培养满足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翻译人才。  关键词: 网络 真实文本 翻译教学  一、引言  根据近年来
二十五年的教学生涯,我已渐渐有了职业倦怠感,步入中年不再有激情,有的是中庸之心,平淡之境。课堂中的我还在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教师的职责,通过这次“示范性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国培,回想学习中,多位专家的讲座为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教学理论链接起我们犹如散落珍珠的教学经验,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鲜活的案例使我震撼,我接受了思想上的洗礼,深深意识到“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知道了怎样更好地爱学
摘 要: 面对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个人的实践能力和敢于挑战的精神,反观当下对青少年实践能力和受挫折能力的教育并不尽如人意。作者通过生活与哲学的学习,结合中学生教育提出新的观点和看法,结论如下:当今社会应该重视个人的兽性教育,培养个人敢于对社会不良现象说“不”并能付诸实践的能力;兽性教育既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又能增强其意志力丰盈其“魄力”,敢于创新。  关键词: 兽性教育 儒家思想 思想教育  
摘 要: 本文基于作者实际讲授《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经历、依据小学期实践授课调研结果、采用智慧教学、通过方法实践,阐明智慧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 《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 智慧教学 实践研究  1.《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介绍  《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由八部分组成,分别是招募并留住伙伴、财务表现、工作环境、资源配置、客户与质量、项目管理、决策管理、变革管理八个单元
目的:通过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体外癫痫样放电模型,探讨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受体)激动剂(氯硝西泮、蝇蕈醇、异孕烷醇酮)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的影响。评估γ-氨基
摘 要: 为了探讨PBL小讲课结合C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本研究将84名2011级临床本科生随机分为PBL教学法和PBL小讲课结合CBL教学法,教学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及考试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PBL小讲课结合CBL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查阅文献能力、案例分析能力明显高于单纯PBL教学法,其理论及案例分析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研究方法。(1)PBL组教学实施: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