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隐士名利榜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61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在深山更深处?隐士文化里谁声名更胜?隐又有哪些分类?
  “隐”出来的盛名:陶渊明的诗画灵魂
  代表人物:陶渊明、林逋
  说起中国的隐士,似乎陶渊明当排第一,就像元曲里说的:“……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就连一向看不起隐士的鲁迅先生也说“陶渊明先生是我们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陶翁二十多岁时开始出仕,之后时仕时隐,隐隐仕仕,且做的都是些小官。四十一岁(按当时年龄计算已经算是老年了)时还出任彭泽县的县令,想想还是不爽,于是谢任,自此彻底归隐田园。做官做到老年才归隐,能算得上第一隐士吗?陶翁有如此美名,皆源于他那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及《归去来辞》太有名了。甚至,“隐”的名气超过其诗名。
  另一位有些名气的隐士是宋代的林逋。林倒是未曾做过官,当然他是不屑做官,一个人在杭州的小孤山上种梅养鹤。揽清风赏明月,宠“梅妻”护“鹤子”,水清浅处疏影横斜,月黄昏时暗香浮动。观庭前花开花落,看天外云卷云舒,活脱脱一个神仙。只可惜他隐的不是地方,隐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杭州,能隐得住吗?越隐名气越大,越隐拜访的人越多,最后连皇帝都知道了他,在他死后,赠给他个谥号“和靖先生”,试想,有哪个隐士能像林先生“隐”得这样轰动?
  “钓”出来的功名:从姜太公到孟浩然
  代表人物:姜太公、诸葛亮、孟浩然、李白、唐伯虎等
  隐士大都先仕而后隐,不然百姓一个,已落至尘埃,何须去隐?但凡做隐士的男人当初没有不想“仕”的,因为“仕”在当时是体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想当年姜老太公,七八十了还没有放弃这个追求,天天提溜个渔杆到渭水边琢磨事。还别说,最终还真“钓”出了一番功名。
  唐代山水诗派的大腕孟浩然,刚出道时很清高,就想一生做个“隐士”,漫游江河,放情山水。但隐着隐着隐不住了。三十六岁时到洛阳求仕,“居三年无所得”。四十岁时,到长安应试,“考试落第,继续谋求仕进”。“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首《临洞庭》是他献给张九龄的一首“入仕”的“敲门砖”。虽然诗的后几句有些露骨和肉麻,但“敲门砖”都能弄得如此气势磅礡,不让老孟当官天理不容,可他最终也没有实现自己的夙愿。
  明代的唐寅,科考遭冤,从此便与官场无缘。二十多岁就对人生有了彻悟:“……世上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由此他便给自己的人生定了位: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就写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唐寅三十六岁时搬进了桃花坞,从此他在“桃花坞里桃花庵”,成了“桃花庵里桃花仙”。“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在花下眠”。“别人笑我忒疯颠,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这时的唐寅可以说把花花世界看了个透,按说对名利二字应该很漠然了。但不然,这时皇帝的一个叔叔(还不是皇帝)——一个想阴谋篡权的王爷(当然唐寅当时并不知道他的阴谋)的一声召唤,他还是别妻弃女一路奔波投靠了王爷。本来想捞个一官半职,没想到王爷只是让他当“毛延寿”——为送给皇帝的美女们画像。后来王爷事发,唐寅差点受到牵连,九死一生才逃回桃花坞。这时他才算彻底死了“功名”之心。他去世时的“绝笔诗”可谓大气:人生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唐寅一生虽然形式上没有“隐”,但如果不是“晚节”上的那点瑕疵,倒真不失为一大隐士。
  “隐”的“道德审判”:没有故事才是故事
  代表人物:严光等
  东汉,严光,拒绝了汉武帝的亲自征召和封赏,而隐居富春江。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中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据说这“风”,原写作“德”。
  而朱元璋则击中要害,他在《严光论》一文中说:“汉之严光,当国家中兴之初,民生凋敝,人才寡少,为君者虑,恐德薄才疏,致民生之受患,礼贤之心甚切,是致严光、周党于朝。何期至而大礼茫然无所知,故纵之,飘然而往。却仍凄岩滨水以为自乐……假使赤眉、王郎、刘盆子等辈混淆未定之时,则光钓于何处?”——用人之际,隐居的人德就高吗?
  那么,究竟有没有真正的隐士呢?当然有,在哪呢?在深山更深处,真正的隐士就是那些“隐于野”的“小隐”。你看——“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字的渔樵士大夫,他两个笑哈哈地谈今论古。”果真渔、樵二大夫不识字吗?不是,要不怎么会谈今论古。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是不屑,他们只想“雨来分畦种瓜,旱来引水浇麻”,“闲来几句渔樵话,困了一枕葫芦架”,“蓑笠纶竿钓今古,一任他斜风细雨”,这,才是真正的隐士。真正的隐士隐得很深,所以没有多少故事流传。
其他文献
重读济南战役·文化  这是1948年前后一帮知识分子的命运变迁。一场战争在他们身上投下了无比深重的阴影。这是“华北第一学府”最后的时光,有“南齐北燕”之谓的齐鲁大学,在济南战役前后上演了一场千里大迁徙,校长、教授、学人分崩离析,百年老校的辉煌,从此只剩下传说。  逃离济南:  大变革中的流亡岁月  抗战期间,齐鲁大学南迁成都华西坝,至1947年夏天才最终返回济南。而在1948年春又再次南迁,席不暇
期刊
单独品饮固然风雅,但与友人共进下午茶也是乐事一桩。红茶温顺兼容,宜室宜家,英国人喜欢加玫瑰、蜂蜜,中国人则更喜欢贯彻“药食同源”的原则加以温补。  牛奶红茶:  功效:补充气血,强身健体。  材料:红茶3克,牛奶100克,食盐2克。  调制:将红茶放入锅中,加水煎煮5分钟。茶叶过滤,另起锅煮牛奶。将牛奶煮沸后加入茶汁,加入食盐揽拌。  甘蔗红茶:  功效:清热生津,预防咽干口渴,喉痒咳嗽,适于过食
期刊
如果时光可以重现,我希望自己永远都是那个玉米田里的守望者。  月光如水,万象空明,刚刚剥去外皮的玉米堆成了小山。  奶奶、父亲、母亲,安宁地围坐在玉米旁,父亲握一把生了锈的螺丝刀,将一个个玉米剜出几道纵沟,奶奶和母亲的双手,灵巧麻利地转动着父亲抛过来的一个个玉米,那金黄饱满的玉米粒,纷纷扬扬,便散落了一簸箩新鲜粮食的清新的气息。  二十年前的仲秋八月,一幅这样的图景刻进了我记忆的内核,任时间的磨砺
期刊
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这一天的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每当风清月朗、桂香沁人之际,家家户户都会在月光下品尝月饼,月饼作为应时应景的时令食品,寓意着家人团圆,寄托着远方亲人相思之情。如今的中秋节,不单单是华人的节庆,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在日本、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盛行,甚至是千里之外的欧洲人也开始庆祝原属于中国人的这一古老
期刊
最近,记者的一个朋友到美国旅游,或许是由于水土不服,全身过敏起了红疹,刺痒难耐。记者带他去看医生,但最终却因囊中羞涩而作罢。这似乎颠覆了一些人的想像。但事实是,即使在美国这样的世界头号经济大国,也有不少人会遇到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如果没有加入医保,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收入可能只够交一天的住院费。  综观全球,除少数经济富裕且人口有限的高福利国家外,国民医保对于各国政府来说依然是“烫手的山芋”。原
期刊
就在周一放量大涨让市场人士对于后市预期升温之际,A股市场周二又给投资者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沪深股指周二一度出现大幅下行,上证指数一度跌幅超过了周一的涨幅。不过午后在上海自贸区、互联网金融等概念股再度上涨带动下,股指收复部分跌幅,上证指数险守2200点,最后报收2207.53点,下跌13.51点;深成指报收8664.80点,跌幅为0.62%,两市成交量则放大至275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再度大增
期刊
本刊讯 如果你没有听过陈焕昌这个名字,那你一定听说过小虫;如果你没听说过小虫,那你一定听过《爱江山更爱美人》、《心太软》……如果这些都没有听过,那你有可能来自火星。  2013年12月25日圣诞节,台湾音乐制作人小虫带着自己的专辑《有你真好》和门徒Joseph王,在雾霾中光临济南。这次来济南,小虫除了以音乐人的身份亮相慈善晚宴,还以全新的身份——山东台FM99.1广播节目《城市有你真好》的DJ出现
期刊
本书是俄国诗人奥西普·曼德施塔姆遗孀娜杰日达的回忆录,这本回忆录不仅是成熟的文学作品,还带有深刻的政论性质,它对于苏联大清洗时代的社会众生相的描绘穷形尽相,入木三分。  五月之夜  这一天十分漫长。翻译家大卫·勃罗茨基大卫·勃罗茨基,诗歌译者。傍晚过来,他屁股坐得很稳,几乎无法让他挪动地方。家里一无所有,什么吃的也没有。奥·曼去邻居家,想找点东西给安娜·安德烈耶夫娜当晚餐……勃罗茨基跟着他冲出门去
期刊
我们对性别的想象不应该这么贫乏  1999年9月,我到美国田纳西州南方大学呆了一个学年。  第一学期,我一到图书馆,就看到Women’s Studies有好几个专架的书籍,从“同性恋”到“Gender Studies(性研究)”。我大惊:美国的女生好幸福。“十八岁,二十岁啊,她就在心理上准备好了我将来会经历什么,就知道了我的权利是什么,我将来可以怎么应对这一切。”  我亲眼目睹:学生会讨论一些非常
期刊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站着一个女人。”在离婚关系学这里,这句话可以改成:每个成功的离异男人的背后,都站着一个让他想撞墙的前妻。典型的例子就是最近很红的汪峰,还有哈林,以及娱乐圈N位“不靠谱”的摇滚歌手。  摇滚圈里曾流传着一种说法:戏果(泡妞)第一、药和酒第二、音乐在第三位。很多摇滚乐手傍着洋妞或是家境富裕的文艺女青年,谁有钱和谁在一起,并不会长期和一个人死磕。有时候机缘巧合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