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的举办,提出了“生态、低碳和数字化:中国城市的发展模式转型”,并就这个议题展开了相关研讨。本文就中国城市的发展模式转型进行了相关思考,就研究背景、当今中国城市现状、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及国内低碳城市发展的展望进行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规划模式;低碳城市;中国城市转型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UNFCCC第15次缔约国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通过 《哥本哈根协议》后,低碳、生态、绿色等构成了中国城市发展的新语境,也正成为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中国城市规划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中国现在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未来将有更多的人到城市中生活、居住、工作。而城市规划的核心功能是实现资源分配,尤其是土地和空间资源的配置中,反应社会各方面的要求,力求在各个利益集团之间,也是一种以空间为载体的公共政策。
作为发展迅速的中国,面临着许多问题;
1)人均资源少,能源需求增长速度快。
中国对能源的依赖性远远大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带来了能源需求的增加;中国人多地少的现实,以及经济发展带来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使得当今中国各类能源的紧缺。如中国人均石油开采量只有2.6吨,仅为世界平均值的十分之一。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原油消费年均增长5.77%,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长速度仅为1.67%。
2)城镇化进入加速期
城镇化一方面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聚集的过程,同时又带来地域景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多方面 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而中国2008年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45%,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人。如此巨大的经济社会变革带来的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
3)环境的恶化
城市不合理的过度扩张,大大增加了城镇化成本。由于中国巨大的人口规模,自然资源非常有限,导致水土矛盾和环境的恶化,使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3、国际生态城市规划模式的探索及经验
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已经无法局限于具体的某个“城市问题”。城市规划模式不完全在于城市政策本身,而是它所带来的空间影响和城市影响。在探索我国新型城市规划模式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探索,可以借鉴国外生态城市长效规划设计和管理的有关经验和模式寻求更好的方向。
3.1日本生态城市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地少人多的国家,对我国的生态城市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在东京大都市区环境总体规划编制结构中,提出了“成为环境健康安全和向可储蓄社会转变的先锋城市”。以解决东京现在面临的人口、经济发展趋势,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宜居质量,“创造一个成熟与可持续城市的典范,向世界传递”。具体的分领域目标和政策指引有三大方面:
1)建立应对气候变化、资源限制的新的城市模型。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交通;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再利用等。
2)污染物控制的终极解决方案。包括进一步控制空气污染物;有效管理化学物品、降低环境风险;解决居住环境问题等。
3)创建拥有更多绿色和水面的美好城市。包括创建拥有更多绿色空间的城市;水循环系统再开发以及舒适的水岸环境;改善热环境,创造良好城市空间;森林、山区和岛屿的自然环境保护等。
3.2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城
马斯达尔在阿拉伯原文的意思为“资源”。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这个因油而一夜致富的中东酋长国,开始思索“石油之后”的问题,探索完全环保的未来城。
阿斯达尔生态城的理念就是将阿布达比邦发展成为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具有世界研究和发展水平的枢纽。实现从技术的使用者向技术的创造者的转型。创建第一个以碳氢化合物生产型为经济发展模式的城市。
1)城市总体规划
利用再生能源供电,运用沙漠中最充足的阳光进行太阳能发电,作为全城最重要的替代能源。海水淡化与水资源回收等,皆以太阳能发电机械操作,另外尚有风力发电、氢气与绿建筑等。整个城市通过绿色建筑的设计,降低对电力的需求。城市内的建筑将采用传统的麦地那的建筑风格,将有阿拉伯式的露天市场,风塔等能够体现民族特色的象征。大量的植物栽培与水景设施,并利用风塔设施将凉风引入城内以达到降温目的。
2)一座步行的和公交的城市
在城市规划和設计上,以步行的规模为原则,全城禁止汽机车通行。步行出行距离在200米以内能够抵达基本的设施。公共广场通过狭窄的、有树荫的小道与住宅、餐馆、戏院和商店连接起来。城市将建设一个全自动的,电力作为动力的个人捷运体系,取代私人小汽车。马斯达尔市与周边地区,包括阿布达比市中心和机场的交通将通过轨道或磁悬浮建立个人快速运输系统(Personal Rapid Transit)连接。
3)实现零排放
进行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大量建制雨水回收设施,以及高效率的污水回收与再利用减费与减废;这里从开始的建筑营造,到日后的民生用品仅能使用可再生的环保材质;短期内透过回收再利用的机制,减少98%废弃物的产生;预计2020年达到零废弃物、零掩埋。
4、国际生态城对中国的启示和展望
目前低碳城市建设研究的现状来看,在国内大部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城市发展涉及到各个领域,不能没有对整体的把握。尽管在具体实践上做了以建筑节能为代表的“微观层面”的城市建设,和一些城市总图规划层面上做了一定的尝试,但是这些工作往往从更广义的节能减排方面制定了标准和城市发展目标和政策,对于如何测度碳排放的降低、如何制定政策促进减少碳排放、如何通过城市空间布局和组织优化来进行节能生态绿色等方面很少涉及。
但是针对中国的具体国情,我们所面临着更细化的相应问题:
1)建设生态型城市需从公众思想意识和行动上共同着手
我国人口众多、环境压力巨大是现实问题,我们需要西方经验,更需要认清中国发展 阶段的特殊性,探索持续有效的适合中国社会现实的行动方案。“低碳发展模式”也不能完全停留在局部和单体的实验上,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更多的实践去实现这个理念。最重要的是,中国巨大的人口如何走进低碳生活的行动中来,让公众学会如何低碳得生活,而不是学习如何使用技术。
2)城市规划体系特别是城乡关系理论的变革
城乡理论关系中能够重新思考城市化国土布局,超越功能城市,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在政策和资源上为小城镇的发展倾斜,尽可能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本地区的产业人口转型和转移的机会和可能性。而大型城市应控制其城市废物排放,通过鼓励产业的创新和改造。
3)城市规划设计的空间布局及建设根据理论指导进行完善和实施
在中国当前的现状来看,高成本的高技术可能并不适宜于我国的生态城市建成。高技术虽然是一种有效的生态建设模式,但是在近期中国仍然难以支撑一次性高投入,同时也缺少配套技术体系来维持。在明确生态规划技术逻辑的同时,把多层次的信息整合起来,在各种空间尺度上安排各种适宜的生态创新体系:生态化人居体系,循环经济和创新型产业体系,绿色交通体系,环境保护体系,绿色能源体系,资源集约循环利用体系,生态安全和修复体系,创新规划管理体系等。推动不同层面、不同部类的集约循环发展。以生态理念和技术为先导、以科技为支撑,创造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动力机制。
4)针对具体城市的现况,进行相应的改造创新
每个城市有自己相应的现状和改善目标,合理配置当地各种资源要素,在满足其生态供应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加强城市活力和生态效益,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5、结语
低碳发展模式是一条负责任的发展道路,城市转型也是基于中国国情的模式探索。在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将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的高效的城市集体,并使其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关键词:规划模式;低碳城市;中国城市转型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UNFCCC第15次缔约国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通过 《哥本哈根协议》后,低碳、生态、绿色等构成了中国城市发展的新语境,也正成为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中国城市规划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中国现在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未来将有更多的人到城市中生活、居住、工作。而城市规划的核心功能是实现资源分配,尤其是土地和空间资源的配置中,反应社会各方面的要求,力求在各个利益集团之间,也是一种以空间为载体的公共政策。
作为发展迅速的中国,面临着许多问题;
1)人均资源少,能源需求增长速度快。
中国对能源的依赖性远远大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带来了能源需求的增加;中国人多地少的现实,以及经济发展带来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使得当今中国各类能源的紧缺。如中国人均石油开采量只有2.6吨,仅为世界平均值的十分之一。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原油消费年均增长5.77%,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长速度仅为1.67%。
2)城镇化进入加速期
城镇化一方面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聚集的过程,同时又带来地域景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多方面 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而中国2008年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45%,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人。如此巨大的经济社会变革带来的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
3)环境的恶化
城市不合理的过度扩张,大大增加了城镇化成本。由于中国巨大的人口规模,自然资源非常有限,导致水土矛盾和环境的恶化,使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3、国际生态城市规划模式的探索及经验
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已经无法局限于具体的某个“城市问题”。城市规划模式不完全在于城市政策本身,而是它所带来的空间影响和城市影响。在探索我国新型城市规划模式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探索,可以借鉴国外生态城市长效规划设计和管理的有关经验和模式寻求更好的方向。
3.1日本生态城市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地少人多的国家,对我国的生态城市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在东京大都市区环境总体规划编制结构中,提出了“成为环境健康安全和向可储蓄社会转变的先锋城市”。以解决东京现在面临的人口、经济发展趋势,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宜居质量,“创造一个成熟与可持续城市的典范,向世界传递”。具体的分领域目标和政策指引有三大方面:
1)建立应对气候变化、资源限制的新的城市模型。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交通;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再利用等。
2)污染物控制的终极解决方案。包括进一步控制空气污染物;有效管理化学物品、降低环境风险;解决居住环境问题等。
3)创建拥有更多绿色和水面的美好城市。包括创建拥有更多绿色空间的城市;水循环系统再开发以及舒适的水岸环境;改善热环境,创造良好城市空间;森林、山区和岛屿的自然环境保护等。
3.2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城
马斯达尔在阿拉伯原文的意思为“资源”。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这个因油而一夜致富的中东酋长国,开始思索“石油之后”的问题,探索完全环保的未来城。
阿斯达尔生态城的理念就是将阿布达比邦发展成为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具有世界研究和发展水平的枢纽。实现从技术的使用者向技术的创造者的转型。创建第一个以碳氢化合物生产型为经济发展模式的城市。
1)城市总体规划
利用再生能源供电,运用沙漠中最充足的阳光进行太阳能发电,作为全城最重要的替代能源。海水淡化与水资源回收等,皆以太阳能发电机械操作,另外尚有风力发电、氢气与绿建筑等。整个城市通过绿色建筑的设计,降低对电力的需求。城市内的建筑将采用传统的麦地那的建筑风格,将有阿拉伯式的露天市场,风塔等能够体现民族特色的象征。大量的植物栽培与水景设施,并利用风塔设施将凉风引入城内以达到降温目的。
2)一座步行的和公交的城市
在城市规划和設计上,以步行的规模为原则,全城禁止汽机车通行。步行出行距离在200米以内能够抵达基本的设施。公共广场通过狭窄的、有树荫的小道与住宅、餐馆、戏院和商店连接起来。城市将建设一个全自动的,电力作为动力的个人捷运体系,取代私人小汽车。马斯达尔市与周边地区,包括阿布达比市中心和机场的交通将通过轨道或磁悬浮建立个人快速运输系统(Personal Rapid Transit)连接。
3)实现零排放
进行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大量建制雨水回收设施,以及高效率的污水回收与再利用减费与减废;这里从开始的建筑营造,到日后的民生用品仅能使用可再生的环保材质;短期内透过回收再利用的机制,减少98%废弃物的产生;预计2020年达到零废弃物、零掩埋。
4、国际生态城对中国的启示和展望
目前低碳城市建设研究的现状来看,在国内大部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城市发展涉及到各个领域,不能没有对整体的把握。尽管在具体实践上做了以建筑节能为代表的“微观层面”的城市建设,和一些城市总图规划层面上做了一定的尝试,但是这些工作往往从更广义的节能减排方面制定了标准和城市发展目标和政策,对于如何测度碳排放的降低、如何制定政策促进减少碳排放、如何通过城市空间布局和组织优化来进行节能生态绿色等方面很少涉及。
但是针对中国的具体国情,我们所面临着更细化的相应问题:
1)建设生态型城市需从公众思想意识和行动上共同着手
我国人口众多、环境压力巨大是现实问题,我们需要西方经验,更需要认清中国发展 阶段的特殊性,探索持续有效的适合中国社会现实的行动方案。“低碳发展模式”也不能完全停留在局部和单体的实验上,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更多的实践去实现这个理念。最重要的是,中国巨大的人口如何走进低碳生活的行动中来,让公众学会如何低碳得生活,而不是学习如何使用技术。
2)城市规划体系特别是城乡关系理论的变革
城乡理论关系中能够重新思考城市化国土布局,超越功能城市,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在政策和资源上为小城镇的发展倾斜,尽可能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本地区的产业人口转型和转移的机会和可能性。而大型城市应控制其城市废物排放,通过鼓励产业的创新和改造。
3)城市规划设计的空间布局及建设根据理论指导进行完善和实施
在中国当前的现状来看,高成本的高技术可能并不适宜于我国的生态城市建成。高技术虽然是一种有效的生态建设模式,但是在近期中国仍然难以支撑一次性高投入,同时也缺少配套技术体系来维持。在明确生态规划技术逻辑的同时,把多层次的信息整合起来,在各种空间尺度上安排各种适宜的生态创新体系:生态化人居体系,循环经济和创新型产业体系,绿色交通体系,环境保护体系,绿色能源体系,资源集约循环利用体系,生态安全和修复体系,创新规划管理体系等。推动不同层面、不同部类的集约循环发展。以生态理念和技术为先导、以科技为支撑,创造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动力机制。
4)针对具体城市的现况,进行相应的改造创新
每个城市有自己相应的现状和改善目标,合理配置当地各种资源要素,在满足其生态供应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加强城市活力和生态效益,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5、结语
低碳发展模式是一条负责任的发展道路,城市转型也是基于中国国情的模式探索。在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将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的高效的城市集体,并使其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