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意识彼此作用的多元性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wh14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是本刊2012年1月发表的《超出“第二性”的哲理》一文的继续。如有对本文问题不理解之处,请阅读《超出“第二性”的哲理》一文。唯物与唯心的问题,是哲学至今还争论不休的问题,因此有反复探讨的必要。《超出“第二性”的哲理》一文,已经说到过存在与意识彼此作用的多元性。在此,对存在与意识彼此作用的多元性再进行一次深入地探讨。目的在于进一步认识物与心的彼此作用关系,进一步认识物与心的相互作用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存在;横向扩展;纵向升华;多元性;奇性作用;偶性作用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1
  
  在本刊今年1月刊发的《超出“第二性”的哲理》一文中,曾经说道过自然生、人生社会的关系。按照这样的关系,显然,自然存在为第一性,人及其意识为第二性,社会存在为第三性……相对于社会的范畴而言,意识是社会作用的起点,社会属性的一切都是意识反作用的一切。
  一、社会存在的横向扩展
  自然存在,是没被人们开发利用的存在,它不从属于人们及其社会,是社会外围的独立王国。作为人们及其社会,只能依靠自己的意识,不断去对自然存在展开认识与开发的攻势,向自然存在一点一点地侵占,从自然存在中一点一点地俘获,也就是把一性的自然存在,通过二性的意识,一点一点地转化成三性的社会存在,从而来充实自己的社会内容,来丰富和完美人们的生活享受。这种充实社会内容,就是社会存在不断增多的横向扩展。
  二、社会存在的再处理与纵向升华
  社会存在是染上了人们意识的、从属于人们及其社会的存在,是经过了意识进行作用与处理之后的第三性事物。
  但是,社会存在并不是到第三性为止,因为人们需要把社会存在即社会财富,一次又一次地再染意识——再认识、再构思、再设计、再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社会财富的继续和重复;才能够得到社会财富从低级向高级的纵向升华。
  三、存在与意识彼此作用的多元性
  社会存在在染意识的过程,是社会存在与意识在社会内部继续彼此作用的过程。我们以铁矿石到生铁及其之后的升华过程为例:
  铁矿石(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生铁(第三性)——意识(第四性)——钢材(第五性)——意识(第六性)——机械(第七性)——意识(第八性)——更高级的机械(第九性)——意识(第十性)……
  从生铁一次又一次地步步升华之中,按其过程顺序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与意识的彼此作用,是一个元次又一个元次地无限进行。我们把这种存在与意识在社会内部彼此一个元次又一个次地继续作用,称之为存在与意识彼此作用的多元性。
  在这种多元性的作用当中:
  存在作用意识是正面作用,正面作用的元次序数是奇性,是一个正奇数的无限数列,即1,3,5,7,9……其中,自然存在为第一性,是作用的起点。从第三性起,三性和三性之后的每一存在,都是意识反作用的结果,又是后一轮作用的条件和起点。
  意识作用存在是反作用,反作用的元次序数是偶性,是一个正偶数的无限数列,即2,4,6,8,10……每一偶性的意识,都是存在正面作用的结果,又是反作用创造和升华社会财富的起点。
  归纳存在与意识无限个元次的作用性质,就这么两种:一种是奇性的正面作用,这是自然作用;一种是偶性的反作用,这是人为作用。人为作用是社会的起点——是创造和升华社会财富的起点。
  对于社会的范畴而言,不管是社会财富的形成或是继续或是重复或是升华,都是人为的作用,都是相应于人们意识一次又一次地作用而实现的。例如由稻谷到大米到米饭,由棉花到棉布到衣服,由穿衣到洗衣到再穿衣,人们对这等等生活物资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利用与重复利用,始终是相应于意识一次又一次地作用而实现的。如果意识终止,一切将停留在原来的状态之中。
  存在每通过一次意识的作用与处理,它的社会属性就得到一次延续或升华。决不是先产生社会存在,再产生相应的意识(决不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如果不通过意识及其反作用,社会存在决不可能产生、延续、升华和进步。所以说意识及其反作用是社会作用的起点。
  通过这种存在与意识相互之间多元性作用的讨论,所得的结论还是那句话:意识及其反作用是社会作用的起点,社会属性的一切都是意识反作用的一切。这个“一切”包括社会活动及其活动的产物。
  社会活动,就是意识对存在进行作用与处理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由意识到社会产品(产物)的过程和通道。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为科学技术是知识和智慧的结晶,是合乎发展规律的创意。有科学技术,才有社会财富的产生和升华。所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这个理论能够指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
  四、认识多元性所得的结论
  认识了存在与意识相互作用的多元性,从而得知由存在与意识无限个元次的彼此作用,构成着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由此,我们对唯物论与唯心论也就产生了全面认识:唯物论是存在作用意识的奇性元次;唯心论是意识反作用存在而形成社会财富的偶性元次;
  由此,我们也认识到:物与心的彼此作用,都是构成社会发展过程的一部分作用,不可以用“唯物”一概而论,不可以用“唯心”一概而论,也不可以用“一性与二性”一概而论,而应该按照社会发展整体过程中的具体环节,按照物与心整体作用中的具体元次,用奇性的正面作用和偶性的反作用来进行区分,进行定论。例如:
  相对于大自然总体而言,是存在决定意识的、奇性的正面作用,是唯物的环节。
  相对于社会的范畴而言,是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偶性的反作用,是唯心的环节。意识的反作用是社会作用的起点。
  相对于社会存在来说,可以再决定意识,是唯物的环节。
  相对于意识来说,可以再升华社会存在,是唯心的环节。
  总之,应该相对于社会形成与发展整体过程中的具体环节,相对于物与心整体作用中的具体元次,来具体地定论作用关系。只有这样,对于物与心的彼此作用,才能够取得全面的、科学的、正确的认识;相应地,也才能够确切地解答社会问题。
其他文献
摘 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增强党组织先进性、提高党员素质的有效载体。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通过创建基层党组织、发挥党员主体地位和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等方法和途径积极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凝聚党心民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对于促进高校各项工作任务将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凝聚力;高校党组织;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期刊
摘 要:谱牒学之源流可以溯及先秦时代,先秦典籍《世本》之《帝系》、《世家》即为最早之家谱,然其真正盛行,实始自汉魏之纪,南北朝时发展为一门专学。宋代谱学发展,进入系统化阶段。元代因统治者歧视汉人、南人,禁止官私撰刻汉人姓谱,谱牒学无以发展。明清两代,私家修谱之风大盛,现存家谱几乎皆为此时修撰,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谱牒学家。  关键词:谱牒学;源流;《世本》  中图分类号:K22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具体教育活动探讨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创新教学。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 要: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常常会遭遇这样的尴尬:老师辛辛苦苦地教育学生,想让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素养、品格高尚的新一代社会公民,而学生却往往不领情。有的为学生上德育课逃课,有的学生上丢弃课看小说或做其它,有的甚至有还会有抵触情绪。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老师们“一切为了学生”,但为什么得不到学生的回报与理解呢?追根溯源,主要是德育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行为、评价方法需要认真地
期刊
摘 要:六科给事中制度是明代君主在总结借鉴前代给事中制度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和创新的成果,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个体特点,对明朝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它是我国古代监察制度高度发展的时期。本文通过对明太祖时六科给事中制度的产生、组成、职权等进行探讨,进一步了解明朝监察体制的作用、利与弊,从而得出对现今中国监察制度的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明太祖;六科给事中;监察体制  中图分类号:K25
期刊
摘 要:科学和宗教是两种不同的信念体系,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融合力,在某种情况下还会出现激烈的冲突。从人类的整个发展史来看,科学和宗教在很多方面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因此,他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 。  关键词:科学;宗教;冲突;相互促进  中图分类号:B9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考试管理是高职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笔者结合我国目前高职院校中考试管理的现状,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归纳出具体的对策,从而为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全方位提高高职教学质量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考试管理;管理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中,“生产劳动”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在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生产劳动”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回顾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生产劳动演变的主要形式,反思不同历史时期所采取劳动形式的原因及其经验和教训,对于现阶段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产劳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摘 要: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永不落伍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代大学生思想特征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提出高校构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创新教育机制非常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点,以人为本、全方位育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以人为本;全方位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期刊
摘 要:微博渗透着意识形态,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本文结合微博的特点,探讨了科学应对微博,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举措。即转变观念,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勇于接受批评;加强沟通对话,推行实名制;既秉承“学生路线”,又加强意见领袖的管理。  关键词:微博;意识形态;谣言;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