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房屋建筑工程中,结构转换层是房屋建筑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其中的一个难点。本文根据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先简单介绍了建筑工程转换层结构的概念和功能,然后重点探讨了结构转换层施工的工艺流程以及关于模板支撑体系、混凝土、钢筋、预应力施工等这几方面技术问题,希望能有助于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转换层施工;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房屋建筑的结构转换层概念
现在的高层建筑一般是具有多功能的建筑。比如,房屋建筑上部为小开间的居民住房,而下部为大空间的商业用房等。这一类的建筑上部框架或剪力墙的重量必须依靠一定的结构进行承重,此结构即为转换层。转换层结构有多种形式,包括梁式、板式、桁架式或空腹桁架式等。据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建有转换层的房屋建筑,其中87%采用的是梁式。转换层结构一般可采用多种混凝土的组合,比如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劲性钢筋混凝土等。而我国房屋建筑大多数都采用钢筋混凝土建设转换梁。此种方法即把混凝土模板挂在钢结构上,然后进行浇筑。此种转换层结构应用极其广泛,将成为建筑业转换层结构的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2转换层结构的特点
在设计转换层的结构时,由于转换层结构的下部楼层承受的压力较大,上部楼层受力较小,一般把下部布置的刚度大,多设置墙和较密的柱网,到上部应逐渐减少墙,扩大柱之间的距离。转换层一般为以下几种形式:梁式、桁架式、空腹桁架式、箱形和板式。转换层与一般结构层相比具有重量大、刚度大、几何尺寸超大、受力复杂等特点。因此,转换层结构是建筑设计、施工时的一个重点问题。它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安全性、是否经济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工程造价、公司盈利等都有着很大影响。在设计转换层的结构时,一般都是按照强化转换层及其下部、弱化转换层及其上部的顺序进行。这样能使转换层上下主体结构的侧向刚度尽量进行平滑过渡。同时,由于抗震要求,转换层一般应设置在1层及以上。
3结构转換层施工技术
现在,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因此,建筑工程中的厚板转换层工程也越来越多。为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及经济性,国内对这种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大量的研究。近几年来,建筑行业出现了一项新技术,即现代预应力技术,其特别适合建筑行业厚板转换层这类特殊结构。下面探讨一下预应力混凝土在结构转换层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及要点。
3.1施工工艺流程
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工艺流程为:先进行测量放线,然后安装转换层支撑体系及模板,再绑扎暗梁、板底钢筋,再浇筑第一层混凝土,然后处理施工缝并进行养护,然后绑扎板面钢筋,再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最后对其进行养护。
3.2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
在对模板工程施工前, 应制定出完善的施工方案及保证施工安全的一系列措施。钢管脚手架应列入施工组织设计中,当用作模板支撑和满堂脚手架时,应根据实际的荷载搭设高度及其使用面积对其进行结构、构造的重新设计。在进行脚手架的搭设、验收及其使用、拆模等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应先在楼面或地面弹出门架的纵、横位置线并进行抄平后再进行安装;搭设完毕模板高支撑及满堂脚手架后应对其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合格后再使用;在使用模板高支撑及满堂脚手架时应避免产生偏心荷载等。
3.3结构转换层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3.3.1混凝土的配合比。由于结构转换的厚板较大,在浇筑混凝土时一般需分层浇筑。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时,特别是浇筑第二、三层转换层混凝土时,由于水化热较高,需特别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通常情况下,可以在混凝土中掺入矿渣、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以降低水化热,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满足要求。
3.3.2混凝土浇筑。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浇筑混凝土应使每层具有整体连续性的要求,采用从转换板中心开始浇筑,然后对称的向两侧行进浇筑的方法,同时应保证两侧浇筑的速度一致,这样能使下部脚手架受力对称,避免脚手架因受力不均匀而发生侧向位移;浇筑时应先进行斜面分层,采用薄层浇筑,自然流淌的方法,连续的把混凝土浇筑到顶;在选择振捣器时应慎重考虑,不能选用功率过大的振捣器,以防止脚手架受力过大发生移位;同时还应对裂缝进行控制。采用泵送进行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由于表面已经凝固的水泥浆较厚,浇筑后应进行妥善处理。
3.3.3混凝土养护。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有三种方法:蓄热保温法,内降外保法,蓄水养护法。蓄热保温法在混凝土的升温阶段保护混凝土的湿度,在降温阶段主要保护好其温度;内降外保法是先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循环埋管。然后通水进行冷却降温的过程。降低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减少内外的温差;蓄水养护法是在混凝土初凝后先对其表面进行洒水,养护2小时,然后再蓄水养护。养护混凝土时,应根据结构转换层的具体情况选择养护方法。
3.4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厚板转换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含量很大,因此处理好钢筋工程对结构转换层整体工程意义重大。
在进行钢筋安装时,应设计好钢筋之间的穿插避让关系及制作尺寸等,钢筋工程应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安装:先分层铺设暗梁下部纵向钢筋,然后铺放板底双向钢筋,再把钢管支架搭好,在暗梁上部分层吊挂纵向钢筋,套箍筋,穿腰筋,绑扎、固定,然后铺放板面双层双向钢筋。
在建筑工程中,主要采用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套筒冷挤压及锥螺纹进行钢筋的连接。钢筋的型号决定了钢筋的链接方式。一般直径为16~25的柱、墙、梁、板中的钢筋采用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和电弧焊,直径在28~32之间的主筋一般采用套筒冷挤压和锥螺纹连接。
绑扎钢筋时,先按顺序抽走下一排筋支撑面,把下一排钢筋下落到梁底部位,然后绑扎。然后放置横向间距为1500 mm,直径为20的分隔筋,抽走下二排支撑面,把第二排钢筋下落至设计要求部位,并绑扎,按此方法直至下落完钢筋。绑扎上部钢筋时应首先绑扎上第一排钢筋,然后抽走第一排钢筋的支撑面,从梁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
3.5预应力施工技术
转换结构层内一般配置双层双向预应力钢筋。在进行预应力施工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敷设波纹管时,选择的波纹管应符合规格要求,不能使用有凹痕破裂的波纹管,而且其接头处均用套管连接,并用防水带裹缠严密。穿预应力筋时,应在波纹管安装就绪后先采用穿束法,混凝土浇筑前将预应力筋穿入,而且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轻轻的拉动钢筋,以保障孔道通畅,防止波纹管内漏浆而造成封堵事故。为了方便拉动钢筋,把每个孔内的4束预应力筋均进行对称编号。穿筋结束后,应检查波纹管的外观是否完整,然后对其进行灌水试验。张拉预应力筋时采用从中间向两边顺序,进行两端张拉。校核时采用控制应力和张拉伸长值,确保张拉的力度。对其进行道灌浆施工时采用普通42.5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35到0.4,把水泥浆的流动度严格控制在160~180mm这个范围内,并用机械搅拌水泥,用UBJ挤压泵泵送到一端的灌浆孔,然后打入浆液,待另一端垫板浆孔冒出浆液后用木塞塞紧。10分钟后需进行二次压浆,压力为0.5MPa~0.6 MPa,并维持压力3分钟即可结束,灌浆完毕,割除外露筋,然后封头。
结束语:
房屋建筑中的结构转换层是建筑物中不同结构相连接的关键结构,它不仅是下层结构的封顶,也是上层结构的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连接纽带作用,因此,在进行结构层施工时,应认真研究各种施工方法,找到适合工程中结构转换层施工的技术,因地制宜,提高结构转换层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陶,莫志荣.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初探[J].广西工学院学报,2011.
[2] 徐光新.高层建筑框剪结构混凝土厚板转换层的施工[J].建筑施工,2012.
关键词:建筑工程;转换层施工;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房屋建筑的结构转换层概念
现在的高层建筑一般是具有多功能的建筑。比如,房屋建筑上部为小开间的居民住房,而下部为大空间的商业用房等。这一类的建筑上部框架或剪力墙的重量必须依靠一定的结构进行承重,此结构即为转换层。转换层结构有多种形式,包括梁式、板式、桁架式或空腹桁架式等。据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建有转换层的房屋建筑,其中87%采用的是梁式。转换层结构一般可采用多种混凝土的组合,比如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劲性钢筋混凝土等。而我国房屋建筑大多数都采用钢筋混凝土建设转换梁。此种方法即把混凝土模板挂在钢结构上,然后进行浇筑。此种转换层结构应用极其广泛,将成为建筑业转换层结构的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2转换层结构的特点
在设计转换层的结构时,由于转换层结构的下部楼层承受的压力较大,上部楼层受力较小,一般把下部布置的刚度大,多设置墙和较密的柱网,到上部应逐渐减少墙,扩大柱之间的距离。转换层一般为以下几种形式:梁式、桁架式、空腹桁架式、箱形和板式。转换层与一般结构层相比具有重量大、刚度大、几何尺寸超大、受力复杂等特点。因此,转换层结构是建筑设计、施工时的一个重点问题。它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安全性、是否经济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工程造价、公司盈利等都有着很大影响。在设计转换层的结构时,一般都是按照强化转换层及其下部、弱化转换层及其上部的顺序进行。这样能使转换层上下主体结构的侧向刚度尽量进行平滑过渡。同时,由于抗震要求,转换层一般应设置在1层及以上。
3结构转換层施工技术
现在,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因此,建筑工程中的厚板转换层工程也越来越多。为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及经济性,国内对这种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大量的研究。近几年来,建筑行业出现了一项新技术,即现代预应力技术,其特别适合建筑行业厚板转换层这类特殊结构。下面探讨一下预应力混凝土在结构转换层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及要点。
3.1施工工艺流程
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工艺流程为:先进行测量放线,然后安装转换层支撑体系及模板,再绑扎暗梁、板底钢筋,再浇筑第一层混凝土,然后处理施工缝并进行养护,然后绑扎板面钢筋,再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最后对其进行养护。
3.2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
在对模板工程施工前, 应制定出完善的施工方案及保证施工安全的一系列措施。钢管脚手架应列入施工组织设计中,当用作模板支撑和满堂脚手架时,应根据实际的荷载搭设高度及其使用面积对其进行结构、构造的重新设计。在进行脚手架的搭设、验收及其使用、拆模等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应先在楼面或地面弹出门架的纵、横位置线并进行抄平后再进行安装;搭设完毕模板高支撑及满堂脚手架后应对其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合格后再使用;在使用模板高支撑及满堂脚手架时应避免产生偏心荷载等。
3.3结构转换层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3.3.1混凝土的配合比。由于结构转换的厚板较大,在浇筑混凝土时一般需分层浇筑。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时,特别是浇筑第二、三层转换层混凝土时,由于水化热较高,需特别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通常情况下,可以在混凝土中掺入矿渣、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以降低水化热,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满足要求。
3.3.2混凝土浇筑。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浇筑混凝土应使每层具有整体连续性的要求,采用从转换板中心开始浇筑,然后对称的向两侧行进浇筑的方法,同时应保证两侧浇筑的速度一致,这样能使下部脚手架受力对称,避免脚手架因受力不均匀而发生侧向位移;浇筑时应先进行斜面分层,采用薄层浇筑,自然流淌的方法,连续的把混凝土浇筑到顶;在选择振捣器时应慎重考虑,不能选用功率过大的振捣器,以防止脚手架受力过大发生移位;同时还应对裂缝进行控制。采用泵送进行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由于表面已经凝固的水泥浆较厚,浇筑后应进行妥善处理。
3.3.3混凝土养护。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有三种方法:蓄热保温法,内降外保法,蓄水养护法。蓄热保温法在混凝土的升温阶段保护混凝土的湿度,在降温阶段主要保护好其温度;内降外保法是先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循环埋管。然后通水进行冷却降温的过程。降低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减少内外的温差;蓄水养护法是在混凝土初凝后先对其表面进行洒水,养护2小时,然后再蓄水养护。养护混凝土时,应根据结构转换层的具体情况选择养护方法。
3.4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厚板转换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含量很大,因此处理好钢筋工程对结构转换层整体工程意义重大。
在进行钢筋安装时,应设计好钢筋之间的穿插避让关系及制作尺寸等,钢筋工程应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安装:先分层铺设暗梁下部纵向钢筋,然后铺放板底双向钢筋,再把钢管支架搭好,在暗梁上部分层吊挂纵向钢筋,套箍筋,穿腰筋,绑扎、固定,然后铺放板面双层双向钢筋。
在建筑工程中,主要采用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套筒冷挤压及锥螺纹进行钢筋的连接。钢筋的型号决定了钢筋的链接方式。一般直径为16~25的柱、墙、梁、板中的钢筋采用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和电弧焊,直径在28~32之间的主筋一般采用套筒冷挤压和锥螺纹连接。
绑扎钢筋时,先按顺序抽走下一排筋支撑面,把下一排钢筋下落到梁底部位,然后绑扎。然后放置横向间距为1500 mm,直径为20的分隔筋,抽走下二排支撑面,把第二排钢筋下落至设计要求部位,并绑扎,按此方法直至下落完钢筋。绑扎上部钢筋时应首先绑扎上第一排钢筋,然后抽走第一排钢筋的支撑面,从梁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
3.5预应力施工技术
转换结构层内一般配置双层双向预应力钢筋。在进行预应力施工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敷设波纹管时,选择的波纹管应符合规格要求,不能使用有凹痕破裂的波纹管,而且其接头处均用套管连接,并用防水带裹缠严密。穿预应力筋时,应在波纹管安装就绪后先采用穿束法,混凝土浇筑前将预应力筋穿入,而且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轻轻的拉动钢筋,以保障孔道通畅,防止波纹管内漏浆而造成封堵事故。为了方便拉动钢筋,把每个孔内的4束预应力筋均进行对称编号。穿筋结束后,应检查波纹管的外观是否完整,然后对其进行灌水试验。张拉预应力筋时采用从中间向两边顺序,进行两端张拉。校核时采用控制应力和张拉伸长值,确保张拉的力度。对其进行道灌浆施工时采用普通42.5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35到0.4,把水泥浆的流动度严格控制在160~180mm这个范围内,并用机械搅拌水泥,用UBJ挤压泵泵送到一端的灌浆孔,然后打入浆液,待另一端垫板浆孔冒出浆液后用木塞塞紧。10分钟后需进行二次压浆,压力为0.5MPa~0.6 MPa,并维持压力3分钟即可结束,灌浆完毕,割除外露筋,然后封头。
结束语:
房屋建筑中的结构转换层是建筑物中不同结构相连接的关键结构,它不仅是下层结构的封顶,也是上层结构的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连接纽带作用,因此,在进行结构层施工时,应认真研究各种施工方法,找到适合工程中结构转换层施工的技术,因地制宜,提高结构转换层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陶,莫志荣.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初探[J].广西工学院学报,2011.
[2] 徐光新.高层建筑框剪结构混凝土厚板转换层的施工[J].建筑施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