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提问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应该深入研究物理教学中对课堂提问的理解、作用、特点、种类、方法和原则。
一、问题是什么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所谓问题,一般解释为不能即时到达的目标。例如,学习浮沉时,问学生轮船会下沉吗? 轮船为什么会下沉?两个问句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具有问题性,后者学生无法立即作出回答,具有问题性。只有具有问题性的问句才称得上是问题。
二、问题的作用
在物理教学中,问题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问题是促进学习的动力。问题会使学生陷入困境,寻求问题的解答,摆脱问题的困扰,将会激起学生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的强烈愿望,正如科学哲学家波普所说的:“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验,去观察。”其次,问题能激励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思维起始于对困难或问题的认识,是围绕着解决问题而进行的,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波利亚说:“我们大部分有意识的思维都和问题有关。”此外,在教学中,问题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教学活动的成功进行创造良好的氛围。
三、问题的特点:
1探索性。有价值的问题应当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它要求人们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立见解、判断力、能动性和创造精神。
2启示性。有价值的问题应当能启示学生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问题的探索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但它应当有利于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3扩展性。问题应当具有进一步发展的余地,可以由一个母问题引出若干个子问题.
4现实性。根据生产和生活的实际而提出的问题可以使学生感到物理学习的现实意义,认识到知识的价值,例如,讲杠杆时,由许多实际事例出发提出问题.
四、问题的种类
1、激疑性提问。孔子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设疑、释疑是人生追求。由于中学生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探究性提问。这种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发散性提问。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大有好处。这种提问难度较大,必须考虑学生知识的熟练程度。
4、铺垫性提问。这是一种常用的提问方式,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要提问与本课有联系的旧知识,为传授新知识铺平道路。教师应从教材内有规律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在知识联系的“连接点”设计好问题,使学生思维有明确的目的性,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开展学习,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5、激趣性提问。富有趣味性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维,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6、巩固性提问。对于所学知识加以检测和反馈
五、提问的方法
教学过程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学生掌握的知识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
1通过列举有待解释的事例来创设问题,例如讲到功的原理时,提出骑车上坡时,为什么走曲线更省力。
2提出知识实际应用的相关问题创设问题,例如学习杠杆的知识,列举跷跷板,为什么小孩能把大人压起来?
3由旧知识的扩展引出新问题创设问题,例如讲解电磁感应现象时,指出奥斯特实验说明什么?反过来,磁能否产生电呢?
4提出猜想,并加以检验创设问题,例如物体在液体中,一定受浮力吗?用乒乓球加漏斗实验加以检验。
六、提问的原则
1紧扣课堂主题,富有层次性、逻辑性的原则,课堂提问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紧扣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成一个个递进式的有层次、有节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前后衔接、相互呼应的问题,
2启发和激励学生思维的原则。教师要根据物理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课堂教学的阶段性,抓住知识的疑难点发问,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要抓住知识的模糊点提问、点拨,帮助学生将片面的、孤立的和形而上学的认识转化为更全面、更辩证的认知结构。
3问题精练、明确的原则。教师提问时语言应简练,题意要明确。为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好提问内容
4量力性原则。授课中,教师必须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思索后能够回答,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选择提问对象时,也要注意学生的水平不同,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5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原则。提问时态度要亲切慈祥,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要有民主作风,让学生有插话和提问或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对答错者要鼓励、有创见者要鼓励,要善于运用夸张的语气和鼓励的言词去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师绝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褒扬,
七、提问注意的地方
1、提问时不要随心所欲,无目的性和针对性
2、切忌提问不断,提问内容简单,追求有问有答、课堂热闹
3、提问不能笼统或虚无缥缈,含糊不清
4、提问后要停顿,不能立即点名让学生回答
5、提问不能只注意结论,而忽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
如问“对不对?”“答案是什么?”“哪一个错了?”而很少问“为什么这个是对的?”“你为什么这样答?”思路往往比结论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学生学会思考,才能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
教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教学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摸索,授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紧紧抓住学生求知心理进行设疑、导疑和释疑,只有这样,才能允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才能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问题是什么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所谓问题,一般解释为不能即时到达的目标。例如,学习浮沉时,问学生轮船会下沉吗? 轮船为什么会下沉?两个问句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具有问题性,后者学生无法立即作出回答,具有问题性。只有具有问题性的问句才称得上是问题。
二、问题的作用
在物理教学中,问题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问题是促进学习的动力。问题会使学生陷入困境,寻求问题的解答,摆脱问题的困扰,将会激起学生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的强烈愿望,正如科学哲学家波普所说的:“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验,去观察。”其次,问题能激励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思维起始于对困难或问题的认识,是围绕着解决问题而进行的,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波利亚说:“我们大部分有意识的思维都和问题有关。”此外,在教学中,问题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教学活动的成功进行创造良好的氛围。
三、问题的特点:
1探索性。有价值的问题应当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它要求人们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立见解、判断力、能动性和创造精神。
2启示性。有价值的问题应当能启示学生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问题的探索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但它应当有利于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3扩展性。问题应当具有进一步发展的余地,可以由一个母问题引出若干个子问题.
4现实性。根据生产和生活的实际而提出的问题可以使学生感到物理学习的现实意义,认识到知识的价值,例如,讲杠杆时,由许多实际事例出发提出问题.
四、问题的种类
1、激疑性提问。孔子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设疑、释疑是人生追求。由于中学生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探究性提问。这种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发散性提问。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大有好处。这种提问难度较大,必须考虑学生知识的熟练程度。
4、铺垫性提问。这是一种常用的提问方式,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要提问与本课有联系的旧知识,为传授新知识铺平道路。教师应从教材内有规律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在知识联系的“连接点”设计好问题,使学生思维有明确的目的性,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开展学习,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5、激趣性提问。富有趣味性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维,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6、巩固性提问。对于所学知识加以检测和反馈
五、提问的方法
教学过程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学生掌握的知识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
1通过列举有待解释的事例来创设问题,例如讲到功的原理时,提出骑车上坡时,为什么走曲线更省力。
2提出知识实际应用的相关问题创设问题,例如学习杠杆的知识,列举跷跷板,为什么小孩能把大人压起来?
3由旧知识的扩展引出新问题创设问题,例如讲解电磁感应现象时,指出奥斯特实验说明什么?反过来,磁能否产生电呢?
4提出猜想,并加以检验创设问题,例如物体在液体中,一定受浮力吗?用乒乓球加漏斗实验加以检验。
六、提问的原则
1紧扣课堂主题,富有层次性、逻辑性的原则,课堂提问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紧扣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成一个个递进式的有层次、有节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前后衔接、相互呼应的问题,
2启发和激励学生思维的原则。教师要根据物理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课堂教学的阶段性,抓住知识的疑难点发问,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要抓住知识的模糊点提问、点拨,帮助学生将片面的、孤立的和形而上学的认识转化为更全面、更辩证的认知结构。
3问题精练、明确的原则。教师提问时语言应简练,题意要明确。为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好提问内容
4量力性原则。授课中,教师必须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思索后能够回答,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选择提问对象时,也要注意学生的水平不同,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5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原则。提问时态度要亲切慈祥,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要有民主作风,让学生有插话和提问或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对答错者要鼓励、有创见者要鼓励,要善于运用夸张的语气和鼓励的言词去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师绝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褒扬,
七、提问注意的地方
1、提问时不要随心所欲,无目的性和针对性
2、切忌提问不断,提问内容简单,追求有问有答、课堂热闹
3、提问不能笼统或虚无缥缈,含糊不清
4、提问后要停顿,不能立即点名让学生回答
5、提问不能只注意结论,而忽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
如问“对不对?”“答案是什么?”“哪一个错了?”而很少问“为什么这个是对的?”“你为什么这样答?”思路往往比结论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学生学会思考,才能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
教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教学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摸索,授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紧紧抓住学生求知心理进行设疑、导疑和释疑,只有这样,才能允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才能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