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常态教学体现的是一个教师正常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学的过程,在教学前,教师应有充分的准备,事先对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对孩子的实际水平有透彻的了解,在满足孩子对学习需要的基础上进行认真有效的教学活动,从而真正让学生得到发展的课堂。
【关键词】常态课堂 信息技术 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主渠道,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根本的就是采用与教学目标、原则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常态教学体现的是一个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学的过程。在教学过程前,教师应有充分的准备,对教材进行细致有效的分析,对孩子的实际水平有透彻的了解,在满足孩子对学习需要的基础上再进行认真有效地教学活动,从而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发展。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重点应落实在让学生有意义地学习,对学生实施差别化的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获得最优化的发展。
一、提高教学有效性,避免认识误区
1、“灌”得越多越有效。不少教师认为:只要多给学生“灌”一点,“喂”烂一点,就可帮助其减轻学习负担,就可提高其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某些教师会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难度上,只关注少数学生,没能顾及问题的全面性,只根据少数学生的思维状况进行指点的做法,这样就不自觉地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尽管教师煞费苦心,但往往向学生“灌”得越多,他们越不愿动脑筋,效果常常适得其反。
2、“秀”得越多越有效。在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一些教师只重形似不重神似,常常在平实的课堂中形式过了头,展示了“表演式”的课堂,这种作秀式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把学生当成了演戏的道具和观众,缺乏实质性的概念,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促进常态课堂的有效学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精心设计,巧妙导入新课。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新课的导入是关键之一,一个好的开头就意味着一节课成功了一大半。例如:在教学《装饰桌面》一课的导入时,在电脑桌面上呈现出师生合影照作为电脑桌面。提出:“仔细观察桌面,你有什么话想说?或是有什么疑问?”学生则提出:“怎样把合影放在桌面上呢?”采用问题式导入法,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新课内容,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中解决问题,使学生目标明确,抓住重点,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2、关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是课堂的生命,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例如:在教学“修饰月历”时,设计几个小问题:1. 比较两份月历(装饰前和装饰后),有更喜欢哪一份?为什么? 2. 想让月历变得更生动,你有办法吗? 3.你知道“艺术字”怎么制作吗?这样,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引导学生主动尝试地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问在有疑之处、问题难易适度并具有启发性,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
3、探索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方法。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评价学生时,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促使学生在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中,形成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中,发展交往合作的学习能力,开展主动、有效的互动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关注课堂评价有效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认识做到公平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才是富有魅力、有价值的评价。
4、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综合性问题,这就需要依靠学生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主要采取了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组与组之间资源共享。在操作中适时表扬与鼓励,更能激发学生在电脑操作中探索更多的操作及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造创力。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让孩子们懂得协作的重要性。
5、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丰富多彩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到有趣。其实,任务驱动法、创设情景等方法都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每堂课都能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情景,课堂的有效性会有很大提高。
常态教学让教师馈赠给学生更多的美的享受,是一种平实的教学。关注常态课堂,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把新课标对信息技术的要求在常态课堂中落到实处,为实施新课程服务。
参考文献:
[1]罗志定,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态课堂
[2]卫建国,张海珠.课堂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M]
【关键词】常态课堂 信息技术 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主渠道,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根本的就是采用与教学目标、原则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常态教学体现的是一个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学的过程。在教学过程前,教师应有充分的准备,对教材进行细致有效的分析,对孩子的实际水平有透彻的了解,在满足孩子对学习需要的基础上再进行认真有效地教学活动,从而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发展。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重点应落实在让学生有意义地学习,对学生实施差别化的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获得最优化的发展。
一、提高教学有效性,避免认识误区
1、“灌”得越多越有效。不少教师认为:只要多给学生“灌”一点,“喂”烂一点,就可帮助其减轻学习负担,就可提高其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某些教师会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难度上,只关注少数学生,没能顾及问题的全面性,只根据少数学生的思维状况进行指点的做法,这样就不自觉地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尽管教师煞费苦心,但往往向学生“灌”得越多,他们越不愿动脑筋,效果常常适得其反。
2、“秀”得越多越有效。在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一些教师只重形似不重神似,常常在平实的课堂中形式过了头,展示了“表演式”的课堂,这种作秀式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把学生当成了演戏的道具和观众,缺乏实质性的概念,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促进常态课堂的有效学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精心设计,巧妙导入新课。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新课的导入是关键之一,一个好的开头就意味着一节课成功了一大半。例如:在教学《装饰桌面》一课的导入时,在电脑桌面上呈现出师生合影照作为电脑桌面。提出:“仔细观察桌面,你有什么话想说?或是有什么疑问?”学生则提出:“怎样把合影放在桌面上呢?”采用问题式导入法,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新课内容,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中解决问题,使学生目标明确,抓住重点,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2、关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是课堂的生命,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例如:在教学“修饰月历”时,设计几个小问题:1. 比较两份月历(装饰前和装饰后),有更喜欢哪一份?为什么? 2. 想让月历变得更生动,你有办法吗? 3.你知道“艺术字”怎么制作吗?这样,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引导学生主动尝试地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问在有疑之处、问题难易适度并具有启发性,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
3、探索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方法。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评价学生时,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促使学生在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中,形成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中,发展交往合作的学习能力,开展主动、有效的互动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关注课堂评价有效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认识做到公平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才是富有魅力、有价值的评价。
4、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综合性问题,这就需要依靠学生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主要采取了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组与组之间资源共享。在操作中适时表扬与鼓励,更能激发学生在电脑操作中探索更多的操作及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造创力。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让孩子们懂得协作的重要性。
5、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丰富多彩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到有趣。其实,任务驱动法、创设情景等方法都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每堂课都能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情景,课堂的有效性会有很大提高。
常态教学让教师馈赠给学生更多的美的享受,是一种平实的教学。关注常态课堂,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把新课标对信息技术的要求在常态课堂中落到实处,为实施新课程服务。
参考文献:
[1]罗志定,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态课堂
[2]卫建国,张海珠.课堂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