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对学生的生活进行意义的引导,这是因为教育真正关心的是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关心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生活、如何生活;他如何塑造自己的未来;他如何与他人发生精神、情感和行动上的交往。诚然,在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面临着实际的物质层次的生活问题,为此他必须工作,必须选择职业和专业,必须进行劳动,必须参与社会事务,因此他必须具有实用生存的知识和技能。但是与此相比,生活的意义要重要得多,生活的意义牵涉到他生活的目的与价值,牵涉到他生活的希望和理想,生活的意义总是引导人超越已达到的境界,使人不断地步入新的可能性,享受美的陶冶,精神的历险,真正体验生活的美感与价值。因此,真正的教育乃是人生教育。”(《理解与教育》)而我们的教育却无情地斩断了学生与人生、与生活的血肉联系。我们看到在中小学教育中,音乐、美术等审美教育差不多只是一种点缀,历史、政治、语文等人文学科的教育中则充满了谎言和欺骗,不敢正视历史和现实,甚至思想和人生观教育也变成了知识和技能的操练而与学生的精神建构毫无瓜葛,至于数理化等学科的教育更是远离生活实际,追求繁难艰深。被人们认为是考大学的敲门砖:一旦考取,几无所用,进不了大学的人更无所用。
我在《培养数学情趣是大众数学的基础》中提了一点,无形教育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提出来,我的那篇论文没有发表,这样使我的思想没有一个推广,至此我重新提出。
什么是无形教育?从我国教育伊始就是师教生学,老师在讲台上讲,而学生在听中学。
这种教育是僵化的,定势的,没有灵活感,使人感到厌烦。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出了许多的厌学者,这是我国教育的失败。无形教育就是教育于无形,使那种僵化的学习变成灵活的自主的学习,使学习变为自然,不再是一种定势。
我们现在大搞学科整合,教改的新方向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听得懂,这似乎有了一点无形的形。但是无形教育讲究的是“无”,一切都在变化中运行,严格地杜绝定势。事实上,我们的教育教得太多了,并没有一点留给学生来思考。
我后来所进入的是一所县重点高中。我在应聘试讲中,他们领导就评价我的思路太杂,但还是把我留了下来。可是我越来越发现自己的讲课和领导的方向是不一样的,他们搞的“四个一”竞赛(一堂新课,一堂随堂课,一堂说课,一堂汇报讲课),在准备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一切都在模式下进行。可是课堂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突出出来。我在给领导写的建议中也提到了应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但是领导还是以我讲课的随意性大而不予采信。
或许是形式主义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想要及时地改过来很难。但是我也提到过老师的“专业个人主义”。这种思想让他们会不接受新思想。至此一种好的教学思想便没有真正实施。
为什么它不能实施,就是因为它是与形式主义相对的。而形式主义在我国人民的心中实在是太重了。
在《培养数学情趣是大众数学的基础》中, 还谈到了情趣问题。情趣是一个人喜欢某种事物的必然。没有情趣那就成为一种负担,成了负担就是在重压下生活,重压下是会产生逆反心理的。这也是“箍桶原理”的再现。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是学生的是事,只要他们喜欢,那么他们就会认真地听、学,也就能够顺从老师的引导,积极去思想,去达到某种境界,这不也是我们育人的初衷吗?
试问随意性强有什么不好,我们的教师在上课时只是夸夸其谈,嘴角冒白沫儿,而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这样有什么好处,我们不否认一些教师的功底儿,但是一些新的思想更要接受。人都说:活到老,学到老。难道说成为教师时就只是指指点点?我颇不敢苟同。
当然,如果随意性强的话,就要求老师要有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而且也随时可能被学生问住而卡壳。我们的教师是因为什么而存在?是不是只是让学生把自己会的学会就行了。可是每个人都知道人是不可能把自己会的全教给学生的,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学生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培养他们的情趣,然后让他们自己来探索。
众所周知,历史上很多天才科学家都是特别喜欢某一学科而然后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和建树的。
我们所提倡的无形教育不应只是在课堂,而且在课堂下,也要维持。我喜欢让学生在课堂下也思考一些问题,所以就有意地留一个尾巴。这同时也是老教师所不认同的,我就想问:为什么当堂的问题当堂就要解决?多给学生点空间不行吗?同时是否也在给自己留一点空间?
我们总是说:要“授人以渔”。“渔”到底是老师能够“授”的还是自己悟的呢?在学生形成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呢?
我们还是在自己的求学生涯中找答案。老师提供了大量的精选习题,组成学生的题海,学生做,老师讲解答案,反复讲解,等学生做了多种题型以后,老师启发诱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形成定式:什么题型该如何想。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在最短时间得出正确答案。总结下来,我们的老师做了几件事:
一、提供大量精选的有代表性的习题。
二、反复讲解做题的方法和答案。
三、引导总结做题方法。
我们的老师出色地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我们学会了对付各种习题,我们在题海中展转沉浮,功德圆满。毋庸讳言,我们吸收着具体做每一道题的思想方法,然后量变引起质变,每一个人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学习方法。就语文来说,要形成方法具备继续主动学习的能力,需要学生至少具备以下以下条件:努力肯学和正常的对文字的理解感悟能力。因此,学生形成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老师是外因,学生本身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不能独立发挥作用。
教师在现实中做到了教给学生做题,交给学生怎样做题,至于学习方法,则不是老师能够“教授”出来的,他需要学生在接受老师的教授之后,自身进行酝酿,方可找到“学海之舟,书山之路”。
这也是无形教育的作用。其实无形教育在家庭中也有体现。从婴儿到少年,无形教育都无时无刻不显示着它的作用。如果父母整天地骂人,孩子的嘴中也干净不了多少,如果父母天天以麻将度日,孩子也可能是一个少年赌神……
我在《培养数学情趣是大众数学的基础》中提了一点,无形教育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提出来,我的那篇论文没有发表,这样使我的思想没有一个推广,至此我重新提出。
什么是无形教育?从我国教育伊始就是师教生学,老师在讲台上讲,而学生在听中学。
这种教育是僵化的,定势的,没有灵活感,使人感到厌烦。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出了许多的厌学者,这是我国教育的失败。无形教育就是教育于无形,使那种僵化的学习变成灵活的自主的学习,使学习变为自然,不再是一种定势。
我们现在大搞学科整合,教改的新方向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听得懂,这似乎有了一点无形的形。但是无形教育讲究的是“无”,一切都在变化中运行,严格地杜绝定势。事实上,我们的教育教得太多了,并没有一点留给学生来思考。
我后来所进入的是一所县重点高中。我在应聘试讲中,他们领导就评价我的思路太杂,但还是把我留了下来。可是我越来越发现自己的讲课和领导的方向是不一样的,他们搞的“四个一”竞赛(一堂新课,一堂随堂课,一堂说课,一堂汇报讲课),在准备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一切都在模式下进行。可是课堂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突出出来。我在给领导写的建议中也提到了应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但是领导还是以我讲课的随意性大而不予采信。
或许是形式主义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想要及时地改过来很难。但是我也提到过老师的“专业个人主义”。这种思想让他们会不接受新思想。至此一种好的教学思想便没有真正实施。
为什么它不能实施,就是因为它是与形式主义相对的。而形式主义在我国人民的心中实在是太重了。
在《培养数学情趣是大众数学的基础》中, 还谈到了情趣问题。情趣是一个人喜欢某种事物的必然。没有情趣那就成为一种负担,成了负担就是在重压下生活,重压下是会产生逆反心理的。这也是“箍桶原理”的再现。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是学生的是事,只要他们喜欢,那么他们就会认真地听、学,也就能够顺从老师的引导,积极去思想,去达到某种境界,这不也是我们育人的初衷吗?
试问随意性强有什么不好,我们的教师在上课时只是夸夸其谈,嘴角冒白沫儿,而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这样有什么好处,我们不否认一些教师的功底儿,但是一些新的思想更要接受。人都说:活到老,学到老。难道说成为教师时就只是指指点点?我颇不敢苟同。
当然,如果随意性强的话,就要求老师要有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而且也随时可能被学生问住而卡壳。我们的教师是因为什么而存在?是不是只是让学生把自己会的学会就行了。可是每个人都知道人是不可能把自己会的全教给学生的,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学生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培养他们的情趣,然后让他们自己来探索。
众所周知,历史上很多天才科学家都是特别喜欢某一学科而然后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和建树的。
我们所提倡的无形教育不应只是在课堂,而且在课堂下,也要维持。我喜欢让学生在课堂下也思考一些问题,所以就有意地留一个尾巴。这同时也是老教师所不认同的,我就想问:为什么当堂的问题当堂就要解决?多给学生点空间不行吗?同时是否也在给自己留一点空间?
我们总是说:要“授人以渔”。“渔”到底是老师能够“授”的还是自己悟的呢?在学生形成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呢?
我们还是在自己的求学生涯中找答案。老师提供了大量的精选习题,组成学生的题海,学生做,老师讲解答案,反复讲解,等学生做了多种题型以后,老师启发诱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形成定式:什么题型该如何想。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在最短时间得出正确答案。总结下来,我们的老师做了几件事:
一、提供大量精选的有代表性的习题。
二、反复讲解做题的方法和答案。
三、引导总结做题方法。
我们的老师出色地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我们学会了对付各种习题,我们在题海中展转沉浮,功德圆满。毋庸讳言,我们吸收着具体做每一道题的思想方法,然后量变引起质变,每一个人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学习方法。就语文来说,要形成方法具备继续主动学习的能力,需要学生至少具备以下以下条件:努力肯学和正常的对文字的理解感悟能力。因此,学生形成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老师是外因,学生本身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不能独立发挥作用。
教师在现实中做到了教给学生做题,交给学生怎样做题,至于学习方法,则不是老师能够“教授”出来的,他需要学生在接受老师的教授之后,自身进行酝酿,方可找到“学海之舟,书山之路”。
这也是无形教育的作用。其实无形教育在家庭中也有体现。从婴儿到少年,无形教育都无时无刻不显示着它的作用。如果父母整天地骂人,孩子的嘴中也干净不了多少,如果父母天天以麻将度日,孩子也可能是一个少年赌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