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现状研究与教学改革探析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ue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新时代,高校如何适应这一特点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疑是当前十分重大而又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中宣部、教育部在2015年10月22日联合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在该计划的指导下,各高校结合学校特点、因地制宜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此,本论文以昆明高校为例对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计划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希望对新一论高校思政课改革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做出些许贡献。
  关键词:思政课 改革创新 实施效果
  Abstract: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 How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dapt to this characteristic to cre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that students "sincerely love and benefit from for life" is undoubtedly a very important and urgent issue to be solved. To this end, the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jointly issued the Innovation Plan for the Construction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 October 22, 2015.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pl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to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but also found some problems. In this regard, this paper takes Kunming universities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pla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ping to put forward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on the new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make some contributions to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implementation effect
  隨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国家对于思政课越来越重视,思政课在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人才这一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在昆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计划实施效果的研究则可以反映出目前思政课改革的实际效果以及不足之处,并以此为依据扬长避短,不断的进行完善,使思政课真正入脑、入心,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1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计划实施背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哲学、历史、道德、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为一体,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它对培养和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师资、教学模式、及当前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学改革创新已经成为课程发展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迫切要求。对此中宣部、教育部在2015年10月22日联合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以下简称《计划》),重点推出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师好用学生爱读的系列教材,建设一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教师队伍,建设优秀思政课课堂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国家颁布推进思政课改革建设的相关文件以来,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研究思政课改革的新模式、新方案,在昆各高校也根据自身情况对思政课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与创新。
  2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计划实施情况的调查
  2.1 思政课基本现状
  (1)影响课堂参与度的因素。学生参与思政课课堂学习较低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没能将讲授的理论知识与现实、时代背景等有效结合,授课内容过于理论化,因此课堂无法吸引学生,使得学生很难理解相应的知识,最终逐渐丧失了听课的兴趣;二是,从学习氛围看,学生表示周围存在部分学生不听课、睡觉、打游戏、做其他作业等情况,影响了其学习心态;三是,学生对于思政课的认识不足,不少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较低,认为思政课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动力,而且学生有时会选择先处理自身事物,后听课。   (2)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因素。查中显示,大部分人认为提升思政课质量的关键是授课教师,他们都认为教师自身的修养、对课程的设计、巧妙处理课程中枯燥问题的能力对提升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当教师讲课方式独特或讲解内容新颖时,也会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
  (3)学生易于接受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不少学生认为教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调查结果显示,54.26%的学生认为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进行思想碰撞;73.05%的学生则认为教师采用案例分析结合影像等资料辅助理解的方式更能优化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于学生而言,如果教师激发出他们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相应的提高。
  2.2 课堂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1)教学硬件设施落后。由于教学设施设备老化,部分采用网络授课方式的课堂中,出现设备音量无法调节、音视频链接失效等情况。者严重影响思政课的授课质量。
  (2)教师授课方式不当。首先,部分授课教师PPT内容超载。授课使用的ppt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其次,授课教师网络资料选取不当。教师在选取视频、音频、图片等新媒体资料进行教学辅助时,所举例子过于久远和抽象,时效性不强,而不能起到理想的“服务于理论、深化理解认知”的作用,无法吸引学生。
  (3)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第一,学生课堂纪律意识薄弱。出现少部分学生旷课、迟到、随意走出教室、玩游戏、睡觉等不良现象;甚至部分学生严重干扰授课教师授课。第二,部分学生未参与师生互动。70%左右的学生和教师互动,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观察教师在雨课堂设置题目时学生的参与情况可得知);10%-20%的学生没有参与到课堂之中:其中部分学生在课堂中玩游戏、睡觉、做其他学科作业等;甚至出现少数学生未携带课本或未翻开课本的情况;10%的学生还出现严重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影响了授课教师授课。第三,课堂纪律问题严重。存在迟到、早退或缺席的现象,部分学生在课堂未结束时,从后门偷偷溜进或溜出教室。从课堂学生落座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落座于中间靠后,前3-5排仅有少部分学生落座。
  3高校对落实思政课改革工作的积极探索
  2015年10月22日联合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在该计划的指导下,在昆该校结合学校特点,提出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建设目标,制定了新举措,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论文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例,详细分析该校对落实思政课改革工作的相关积极探索及采取的相关措施。
  (1)推出“云财思政者说· 微思政课”
  “云财思政者说”是学生工作部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意见的重要举措。该品牌栏目组织年轻辅导员录制短视频,以微思政课的形式在互联网、新媒体上持续发声,内容包括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学习生活、求职就业、参军入伍、疫情防控等话题,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微信公众号、“今日校园”APP、喜马拉雅APP等平台共推出23期节目。栏目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探索新媒体的传播特性,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围绕学生关心关注的话题持续发声,打造我校思政工作者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引导青年筑牢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强化责任担当、激發学习动力、强化自我教育。
  (2)开展移动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各学院将思政课开进学生宿舍,把宿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移动课堂,走访教师因势利异,通过学生榜样、先进人物事迹的讲述,对学生们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教导学生们将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做好学业规划,尽早确立目标,激发奋进意识,用奋斗定义青春。
  (3)组织“四点钟课堂”,增强学生服务意识
  “四点钟课堂”志愿服务活动是由国际语言文化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与江岸社区合作组织开展的一项长期化、专业化、品牌化、创新化的志愿服务活动。每周四、周五下午四点钟在江滨小学开展,志愿者结合多种学科特色,制定了以“德智体美劳”为课堂主线、多方位为社区孩子提供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课堂内容。从2009年发展至今,该活动以江滨小学为基点,把志愿服务范围延伸至师专附小、财大附小,甚至走出昆明、将课堂开进曲靖市,开展活动200余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600多个小时,参与志愿活动人数达2000余人。
  (4)实施“挂牌选课”及“倒金字塔”,建强师资队伍
  挂牌选课打破学校安排授课教师的传统模式,改用学生自主选择授课教师的方法。通过“先试听,后选课”的方式,确保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在思政课课堂上的参与度。在良性竞争的环境下,达到逐步提高教师的自身能力、不断增加我校A级教师数量的目的,从而稳步推进“倒金字塔”师资队伍建设步伐。
  4完善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建议与措施
  (1)学校统筹规划,制定改革总体方案
  学校应积极响应并落实国家思政课改革创新计划、意见,制定并实施能够体现学校特色的改革方案。在大思政的背景下,融合学校各部门优质资源,共同打造一批标志性思政课堂、标志性思政课程、优质教学品牌,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高水平思政教育理论成果。
  建立严格的思政课教师选拔机制、考核方式;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课程,让教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组织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创新高质量教学。
  (2)教师积极主动,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要积极主动,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案列与互动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翻转课堂,师生角色互换,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正向强化,通过随机提问的加分制,激励学生踊跃参与课堂;课后作业形式多元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注时政热点,紧跟时代潮流,在课上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其更加通俗易懂;善于倾听学生意见、了解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做到以理服人。
  提高备课质量,增加专题讲解、案例分析、答题技巧传授,也可适当分享自身的见解,避免出现全程依照教材照本宣科的现象
  (3)学生满怀热情,端正学习态度
  从对学生自身的要求出发,消除偏见、满怀热情,强化学科意识,坚决克服学科歧视,树立对思政课的正确认识,培养兴趣,端正态度;增强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从根本出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好的认识到思政课的意义;课前认真阅读教材,预习课程知识;课中认真听讲,积极配合教师;课后多关注时政、多思考、多提问,提高思辨能力;积极参与有益的实践活动,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不断地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5结束语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思想政治课则是教育的重点工作,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关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是全民族、全社会的光荣使命,改革永无止境,我们的实践不能停歇。只有国家、学校及个人各尽所能,勠力同心,在原有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稳步落实,永不止步,才能以波浪式前进逐步获取改革成果的螺旋式上升。
  6参考文献
  [1]沈树永.谈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J].上海建桥学院学报,2020(2):25-27.
  [2]魏文娟.新媒体时代思政课授课方式变革的研究[J].智库时代,2020(16):276-278.
  [3]王小平.如何提升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学质量[J].文教资料,2020(9):164-165.
  [4]陶磊.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生存困境的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18(09):50-55.
  [5]刘顺,高玉林.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有效教学”亟待破解的“三对矛盾”[J].文化软实力,2018,3(4):80-85.
  [6]冯雪梅,温瑞.新媒体新技术与高校思政课融合的实践与思考——以“雨课堂”的应用为例[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4(06):81-85.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院校受到自身办学条件和学校环境的影响,在校内开展实训基地建设所运行的模式也有所差别,以实训基地的投资主体、合作方式与运行管理等作为分类视角,一般可以分为学校主导、企业主导以及校企共建等几种实训基地模式。  关键词:实训基地,学校主导,企业主导,校企共建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模式具有中国高职教育的特色,是实训练习、校企结合的一种创造性的举措,通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能够有效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
期刊
摘要: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以下简称《公司法司法解释(三)》) ,其中明确了有限责任公司中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内部规则,即投资权益归属隐名股东所有。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以下简称《九民纪要》),对公司股东身份认定进行更为细致化的规范,特别是对隐名股东显名化进行细化。虽然两个规定的出台对司法裁判中隐
期刊
摘要:近年来,作业布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越来越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基于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分层作业布置,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数学分层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让许多有不同基础的学生能够掌握最有效的内容。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作业布置;有效性  随着家庭背景与学生社会经历之间的差距,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興
期刊
摘要:高职会计专业为培养全能型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需要在教育教学中融入技能与素质教育,这可丰富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更加高效地落实会计操作,让学生具备优良的职业素养。但是如今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出现了思政教育及专业教育相互脱离的问题,所以本文就主要分析了课程思政在高职会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以供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会计课程教学;职业素养;  在教育教学中应当积极融入思政工作,高度落实全面育
期刊
摘要:农村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过农村教育工作应深入改革,农村初中学校应积极主动掌握教育工作主导权,并对初中教育工作提出优化路径。在初中阶段数学学习属于基础教育的重点部分,数学的核心素质和学生形成的理性思维对他们的未来生活至关重要。然而,在当前农村教育中,由于受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对突出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数学建模是高中数学教育六个核心素养之一,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教材作为师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是如何体现数学建模内容的,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从数学建模的视角下对人教版新、旧教材从版块设置、课题引入、题目背景、语言表述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一线教师对新教材数学建模内容的理解。  关键词:数学建模;数学教材;变化分析  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联系数学和现实世界的桥梁
期刊
摘要:各学科教学都融入了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及心理健康水平,也全面贯彻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故必须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不断完善、创新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终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  教育部出台的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达到“铸魂育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触及学生心灵,必须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全程参与研讨式教学法的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教学效果明显好转,学生的获得感、教师的成就感也由此增强。  关键词:参与式;研讨法;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启迪思想、触及心灵的课程,只
期刊
摘要:结合数学建模思想,借助线上教学平台,以二次曲线的方程化简为例,从问题背景、建模实例选择及信息化技术选择等方面创新教学设计,并实践于课堂教学。通过数学建模,提高学生运用解析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解析几何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建模思想、二次曲线、坐标变换  解析几何的主要思想是通过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图形性质,通过建立坐标系把空间的几何结构系统地代数化,确定曲线或曲面的方程或解析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无人机行业也得到了较大的技术支持,该技术对于测量绘图工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将无人机遥感技术融入测绘工程之中成为当前测绘工程技术发展的推进力。由于该技术能够对无人机进行精准的控制,再结合摄像功能、遥感功能以及计算机功能,使得工程测量人员在进行测绘工作时更加便利、快捷,还能保障最后的结果精确、有效。通过对该技术的应用优势进行相应的分析,并得出相关的应用优化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