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定《〈论语〉选读》作为浙江高中新课程选修教材,确实是眼光独到。因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源头的《论语》,对滋养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心灵的发育意义重大。同时,浙江的会考和高考,将其列入了必考范围,这就意味着《〈论语〉选读》由选修演变成为必修。在《〈论语〉选读》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对一些问题十分纠结。(1) 教材的编排打乱原来的章节,按照一个基本的主题大致排列,章与章间的连接不明显,导致阅读不畅达。(2) 文本以对话体展开,鲜有情节;语言与现代距离遥远,隔膜明显;语意含蓄,哲理博大精深,解读困难。(3) 就教学的内容而论,教材有翔实的注解和完整的翻译,取舍难度大。(4) 就教学的方法而论,逐一串讲,则乏味无聊,效率低下;将课文篇章重新整合,则跳跃性大,授和受的困难不小;进行专题研读,则仅适应部分学有兴趣、古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总之,面对这门课,学生乏味,教师乏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论语〉选读》的教学进行重新审视,寻求有效的对策。以下笔者以“政治”专题中《知其不可而为之》为例,作一探究。
一、 明确教学内容选定的依据
这依据应该是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具体如表1所示。
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文字的理解和积累、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文化的评析和传承,三者都要兼顾,不可偏废;文字和文章的理解是基础,文化内涵的探究是结果。
二、 根据教材的定位和课文的实际选定教学内容
首先,《〈论语〉选读》的定位是选修课。它不同于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选修课,不必追求系统和深度;也不同于中学的必修模块教学,不必过于讲究字字落实,句句翻译。其次,《〈论语〉选读》全书15课,大体分为政治、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4个专题。《知其不可而为之》属于“政治”专题之一,赞扬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据此,我们可以选定如下教和学的内容及要求。
1. 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特别是理解“弑”“之”“津”“为”“是”“食”“见”“丈人”在文中的意义。理解下列文言词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知其不可而为之。
2. 背诵重点章句,如:“l8.5章”“l8.7章”中的“子路曰”至该章结束部分。
3. 分析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4. 了解古代隐士的处世方式和孔子对他们的态度;领会孔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情怀。
三、 结合学情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根据教材的定位和课文的实际确定教学内容之后,教师要根据学情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以进一步明确教学的具体内容。下面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教学设计为例进行分析。
第一环节:预习与交流
1. 课前预习:(1) 结合注释,通读课文;(2) 根据以下顺序制作积累清单:易错音义—易错词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句式—相关成语。
2. 课堂交流:(1) 检查朗读,矫正字的错读和句子的破读;(2) 对所积累的知识点,进行交流和补充;将疑难点予以提示。
第二环节:把握课文层次(从题目入手)
1. “知”,不仅仅是知道,而是明察世态,洞悉政局。
2. “其”具体指代:(1) 对陈恒弑君的讨伐;(2) 在纷乱的社会中,实践自己的主张,使社会回归清明。
3.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含义:一是指孔子告老返乡后,仍沐浴而朝,在投告无门的情况下尚不放弃请求讨伐陈恒;二是指在社会无道、许多人明哲保身的情况下,孔子忠于自己的理想,坚持理想,不可为而为之。
据此把文章分为第一部分(14.21章)和第二部分(18.5章,18.6章,18.7章,14.38章,14.39章,9.9章),便于师生解读。
第三环节:理解文本
1. 第一部分思考与讨论要点
(1) 对“沐浴而朝”一词内涵的理解。
(2) 对陈成子直呼“陈恒”的春秋笔法的理解。
(3) 对反复说“不敢不告”的心理的体悟。
2. 第二部分思考与讨论要点
(1) “楚狂接舆”章。
①楚狂接舆为什么不是“过孔子而歌曰”?(明确:如果这样表述就很难表明接舆歌曰是针对孔子的。)
②接舆歌中“凤凰”比做谁?(明确:孔子。)是赞赏还是嘲讽?(明确:嘲讽。)
③既然要劝阻孔子,为什么接舆却不屑与孔子交谈呢?(明确:因为在接舆看来,要劝阻孔子是不可能的。既然知道劝阻无效可仍然要劝,这其实也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做法。)
(2) 《长沮、桀溺》章
①这是一个子路问津的故事,每个情节应怎样概括?(明确:一问长沮,被嘲弄;二问桀溺,遭拉拢;三告老师,谁与共。)
②长沮让子路去问孔子是嘲弄,如果把他嘲讽的意思完整表达出来应该怎样表述?(明确:孔子不是周游列国,到处求仕吗?这渡口在哪里,他怎么能不知道呢?)
③桀溺的最后两个疑问句性质是否一样?(明确:不一样,前一个是反问句,表达了对当时混乱而且不可逆转的世局的不容置疑的判断;后一个是选择问,表现了他们与孔子的不同和对子路的劝谏,表意的重心应该在这后一句。)
④长沮与桀溺性格上有什么异同?(明确:长沮、桀溺都是匿迹山林的隐士,性格傲慢、冷漠,有点不近人情;对孔子有较深的成见甚至敌意。长沮言辞尖刻,对孔子冷嘲热讽;桀溺较为自负武断更为悲观厌世。)
(3) 《丈人》章
①丈人是用什么口吻回答子路的询问?(明确:用一种很不耐烦的口吻回答。本来隐士是很有修养的人,那么他如此不礼貌回答一个路人,表明知道来者身份,并对他们师生整天不干实事、到处“游手好闲”的行为表示极为厌恶。)
②丈人与前面几个隐者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明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还忘不了人之常情,能济人困危;他漠视群臣伦理,又不失长幼之节,这也就是孔子最后要来重新拜访他的重要原因。)
③孔子师徒重访丈人后,发了一番感慨,其要点是什么?(明确:第一,批评丈人只顾小礼而失大义;第二,表白自己只顾大义,尽到自己的责任就行。)
3. 总结性思考
为什么教材的编者,把这三个故事编在一起,并以“知其不可而为之”名之?(明确:三个故事写了四个隐士对孔子师徒的奚落嘲弄,充分说明孔子当时要推行所谓的“仁道”不但遭到了权贵者反对,而且即使在知识分子中间也屡受非难,这种物质上、精神上的巨大阻力的存在,孔子是知道的,这就更能彰显他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第四环节:探讨文本
1. 探究一:围绕本课对四位隐士形象的刻画,谈谈自己的看法。
2. 探究二:试评析“知其不可而为之”。
《意见》对《〈论语〉选读》提出了6种课型——教师串讲、主题讲座、读书报告、评点交流、课题报告和作业练习,但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教情和学情,围绕“文字—文章—文化”这三个层次,“有所侧重,有所兼容,有所选择,有所创造”,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 明确教学内容选定的依据
这依据应该是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具体如表1所示。
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文字的理解和积累、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文化的评析和传承,三者都要兼顾,不可偏废;文字和文章的理解是基础,文化内涵的探究是结果。
二、 根据教材的定位和课文的实际选定教学内容
首先,《〈论语〉选读》的定位是选修课。它不同于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选修课,不必追求系统和深度;也不同于中学的必修模块教学,不必过于讲究字字落实,句句翻译。其次,《〈论语〉选读》全书15课,大体分为政治、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4个专题。《知其不可而为之》属于“政治”专题之一,赞扬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据此,我们可以选定如下教和学的内容及要求。
1. 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特别是理解“弑”“之”“津”“为”“是”“食”“见”“丈人”在文中的意义。理解下列文言词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知其不可而为之。
2. 背诵重点章句,如:“l8.5章”“l8.7章”中的“子路曰”至该章结束部分。
3. 分析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4. 了解古代隐士的处世方式和孔子对他们的态度;领会孔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情怀。
三、 结合学情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根据教材的定位和课文的实际确定教学内容之后,教师要根据学情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以进一步明确教学的具体内容。下面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教学设计为例进行分析。
第一环节:预习与交流
1. 课前预习:(1) 结合注释,通读课文;(2) 根据以下顺序制作积累清单:易错音义—易错词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句式—相关成语。
2. 课堂交流:(1) 检查朗读,矫正字的错读和句子的破读;(2) 对所积累的知识点,进行交流和补充;将疑难点予以提示。
第二环节:把握课文层次(从题目入手)
1. “知”,不仅仅是知道,而是明察世态,洞悉政局。
2. “其”具体指代:(1) 对陈恒弑君的讨伐;(2) 在纷乱的社会中,实践自己的主张,使社会回归清明。
3.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含义:一是指孔子告老返乡后,仍沐浴而朝,在投告无门的情况下尚不放弃请求讨伐陈恒;二是指在社会无道、许多人明哲保身的情况下,孔子忠于自己的理想,坚持理想,不可为而为之。
据此把文章分为第一部分(14.21章)和第二部分(18.5章,18.6章,18.7章,14.38章,14.39章,9.9章),便于师生解读。
第三环节:理解文本
1. 第一部分思考与讨论要点
(1) 对“沐浴而朝”一词内涵的理解。
(2) 对陈成子直呼“陈恒”的春秋笔法的理解。
(3) 对反复说“不敢不告”的心理的体悟。
2. 第二部分思考与讨论要点
(1) “楚狂接舆”章。
①楚狂接舆为什么不是“过孔子而歌曰”?(明确:如果这样表述就很难表明接舆歌曰是针对孔子的。)
②接舆歌中“凤凰”比做谁?(明确:孔子。)是赞赏还是嘲讽?(明确:嘲讽。)
③既然要劝阻孔子,为什么接舆却不屑与孔子交谈呢?(明确:因为在接舆看来,要劝阻孔子是不可能的。既然知道劝阻无效可仍然要劝,这其实也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做法。)
(2) 《长沮、桀溺》章
①这是一个子路问津的故事,每个情节应怎样概括?(明确:一问长沮,被嘲弄;二问桀溺,遭拉拢;三告老师,谁与共。)
②长沮让子路去问孔子是嘲弄,如果把他嘲讽的意思完整表达出来应该怎样表述?(明确:孔子不是周游列国,到处求仕吗?这渡口在哪里,他怎么能不知道呢?)
③桀溺的最后两个疑问句性质是否一样?(明确:不一样,前一个是反问句,表达了对当时混乱而且不可逆转的世局的不容置疑的判断;后一个是选择问,表现了他们与孔子的不同和对子路的劝谏,表意的重心应该在这后一句。)
④长沮与桀溺性格上有什么异同?(明确:长沮、桀溺都是匿迹山林的隐士,性格傲慢、冷漠,有点不近人情;对孔子有较深的成见甚至敌意。长沮言辞尖刻,对孔子冷嘲热讽;桀溺较为自负武断更为悲观厌世。)
(3) 《丈人》章
①丈人是用什么口吻回答子路的询问?(明确:用一种很不耐烦的口吻回答。本来隐士是很有修养的人,那么他如此不礼貌回答一个路人,表明知道来者身份,并对他们师生整天不干实事、到处“游手好闲”的行为表示极为厌恶。)
②丈人与前面几个隐者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明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还忘不了人之常情,能济人困危;他漠视群臣伦理,又不失长幼之节,这也就是孔子最后要来重新拜访他的重要原因。)
③孔子师徒重访丈人后,发了一番感慨,其要点是什么?(明确:第一,批评丈人只顾小礼而失大义;第二,表白自己只顾大义,尽到自己的责任就行。)
3. 总结性思考
为什么教材的编者,把这三个故事编在一起,并以“知其不可而为之”名之?(明确:三个故事写了四个隐士对孔子师徒的奚落嘲弄,充分说明孔子当时要推行所谓的“仁道”不但遭到了权贵者反对,而且即使在知识分子中间也屡受非难,这种物质上、精神上的巨大阻力的存在,孔子是知道的,这就更能彰显他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第四环节:探讨文本
1. 探究一:围绕本课对四位隐士形象的刻画,谈谈自己的看法。
2. 探究二:试评析“知其不可而为之”。
《意见》对《〈论语〉选读》提出了6种课型——教师串讲、主题讲座、读书报告、评点交流、课题报告和作业练习,但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教情和学情,围绕“文字—文章—文化”这三个层次,“有所侧重,有所兼容,有所选择,有所创造”,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