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读》教学内容的选定初探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b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定《〈论语〉选读》作为浙江高中新课程选修教材,确实是眼光独到。因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源头的《论语》,对滋养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心灵的发育意义重大。同时,浙江的会考和高考,将其列入了必考范围,这就意味着《〈论语〉选读》由选修演变成为必修。在《〈论语〉选读》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对一些问题十分纠结。(1) 教材的编排打乱原来的章节,按照一个基本的主题大致排列,章与章间的连接不明显,导致阅读不畅达。(2) 文本以对话体展开,鲜有情节;语言与现代距离遥远,隔膜明显;语意含蓄,哲理博大精深,解读困难。(3) 就教学的内容而论,教材有翔实的注解和完整的翻译,取舍难度大。(4) 就教学的方法而论,逐一串讲,则乏味无聊,效率低下;将课文篇章重新整合,则跳跃性大,授和受的困难不小;进行专题研读,则仅适应部分学有兴趣、古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总之,面对这门课,学生乏味,教师乏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论语〉选读》的教学进行重新审视,寻求有效的对策。以下笔者以“政治”专题中《知其不可而为之》为例,作一探究。
  一、 明确教学内容选定的依据
  这依据应该是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具体如表1所示。
   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文字的理解和积累、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文化的评析和传承,三者都要兼顾,不可偏废;文字和文章的理解是基础,文化内涵的探究是结果。
  二、 根据教材的定位和课文的实际选定教学内容
  首先,《〈论语〉选读》的定位是选修课。它不同于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选修课,不必追求系统和深度;也不同于中学的必修模块教学,不必过于讲究字字落实,句句翻译。其次,《〈论语〉选读》全书15课,大体分为政治、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4个专题。《知其不可而为之》属于“政治”专题之一,赞扬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据此,我们可以选定如下教和学的内容及要求。
  1. 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特别是理解“弑”“之”“津”“为”“是”“食”“见”“丈人”在文中的意义。理解下列文言词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知其不可而为之。
  2. 背诵重点章句,如:“l8.5章”“l8.7章”中的“子路曰”至该章结束部分。
  3. 分析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4. 了解古代隐士的处世方式和孔子对他们的态度;领会孔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情怀。
  三、 结合学情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根据教材的定位和课文的实际确定教学内容之后,教师要根据学情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以进一步明确教学的具体内容。下面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教学设计为例进行分析。
  第一环节:预习与交流
  1. 课前预习:(1) 结合注释,通读课文;(2) 根据以下顺序制作积累清单:易错音义—易错词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句式—相关成语。
  2. 课堂交流:(1) 检查朗读,矫正字的错读和句子的破读;(2) 对所积累的知识点,进行交流和补充;将疑难点予以提示。
  第二环节:把握课文层次(从题目入手)
  1. “知”,不仅仅是知道,而是明察世态,洞悉政局。
  2. “其”具体指代:(1) 对陈恒弑君的讨伐;(2) 在纷乱的社会中,实践自己的主张,使社会回归清明。
  3.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含义:一是指孔子告老返乡后,仍沐浴而朝,在投告无门的情况下尚不放弃请求讨伐陈恒;二是指在社会无道、许多人明哲保身的情况下,孔子忠于自己的理想,坚持理想,不可为而为之。
  据此把文章分为第一部分(14.21章)和第二部分(18.5章,18.6章,18.7章,14.38章,14.39章,9.9章),便于师生解读。
  第三环节:理解文本
  1. 第一部分思考与讨论要点
  (1) 对“沐浴而朝”一词内涵的理解。
  (2) 对陈成子直呼“陈恒”的春秋笔法的理解。
  (3) 对反复说“不敢不告”的心理的体悟。
  2. 第二部分思考与讨论要点
  (1) “楚狂接舆”章。
  ①楚狂接舆为什么不是“过孔子而歌曰”?(明确:如果这样表述就很难表明接舆歌曰是针对孔子的。)
  ②接舆歌中“凤凰”比做谁?(明确:孔子。)是赞赏还是嘲讽?(明确:嘲讽。)
  ③既然要劝阻孔子,为什么接舆却不屑与孔子交谈呢?(明确:因为在接舆看来,要劝阻孔子是不可能的。既然知道劝阻无效可仍然要劝,这其实也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做法。)
  (2) 《长沮、桀溺》章
  ①这是一个子路问津的故事,每个情节应怎样概括?(明确:一问长沮,被嘲弄;二问桀溺,遭拉拢;三告老师,谁与共。)
  ②长沮让子路去问孔子是嘲弄,如果把他嘲讽的意思完整表达出来应该怎样表述?(明确:孔子不是周游列国,到处求仕吗?这渡口在哪里,他怎么能不知道呢?)
  ③桀溺的最后两个疑问句性质是否一样?(明确:不一样,前一个是反问句,表达了对当时混乱而且不可逆转的世局的不容置疑的判断;后一个是选择问,表现了他们与孔子的不同和对子路的劝谏,表意的重心应该在这后一句。)
  ④长沮与桀溺性格上有什么异同?(明确:长沮、桀溺都是匿迹山林的隐士,性格傲慢、冷漠,有点不近人情;对孔子有较深的成见甚至敌意。长沮言辞尖刻,对孔子冷嘲热讽;桀溺较为自负武断更为悲观厌世。)
  (3) 《丈人》章
  ①丈人是用什么口吻回答子路的询问?(明确:用一种很不耐烦的口吻回答。本来隐士是很有修养的人,那么他如此不礼貌回答一个路人,表明知道来者身份,并对他们师生整天不干实事、到处“游手好闲”的行为表示极为厌恶。)
  ②丈人与前面几个隐者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明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还忘不了人之常情,能济人困危;他漠视群臣伦理,又不失长幼之节,这也就是孔子最后要来重新拜访他的重要原因。)
  ③孔子师徒重访丈人后,发了一番感慨,其要点是什么?(明确:第一,批评丈人只顾小礼而失大义;第二,表白自己只顾大义,尽到自己的责任就行。)
  3. 总结性思考
  为什么教材的编者,把这三个故事编在一起,并以“知其不可而为之”名之?(明确:三个故事写了四个隐士对孔子师徒的奚落嘲弄,充分说明孔子当时要推行所谓的“仁道”不但遭到了权贵者反对,而且即使在知识分子中间也屡受非难,这种物质上、精神上的巨大阻力的存在,孔子是知道的,这就更能彰显他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第四环节:探讨文本
  1. 探究一:围绕本课对四位隐士形象的刻画,谈谈自己的看法。
  2. 探究二:试评析“知其不可而为之”。
  《意见》对《〈论语〉选读》提出了6种课型——教师串讲、主题讲座、读书报告、评点交流、课题报告和作业练习,但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教情和学情,围绕“文字—文章—文化”这三个层次,“有所侧重,有所兼容,有所选择,有所创造”,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教材共安排了七次综合探究活动。这些探究活动一般要求学生开展调查、收集资料、开展讨论等,可由于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对这门学科的不重视,绝大多数教师对此往往是“讲一讲走过场”而已。如何改变这种教学的被动局面呢?笔者在教学中采取积极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讲具有地方特色的故事    在“综合探究一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
期刊
一般地,人们把《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的题眼定在一个“难”字。面对珍馐美酒,诗人不能或不愿吞咽。诗人心比管仲、张良、诸葛却仅仅是个梦想,有渡河和登太行的大志却难实现。诗人感叹世间行路之难,隐喻了施展抱负的艰难。细读全文,笔者读出了诗歌“行路难”和“路难行”两层含义,于是将教学内容重点放在“路”上,让学生明白行路难一方面在“路”,另一方面在于行路之人本身,以此引导学生深入读诗知人论世。  诗歌只
期刊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英语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与此同时,当前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功利性,课堂上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讲的主要也只是课文的翻译和语法的运用,这造成了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笔者对如何培
期刊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下》)古诗词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作者无疑是教学常规,但是笔者发现在“作者介绍”这一环节,大多数教师只是局限于教科书注释中时代、字号、代表作品等内容的介绍。笔者以为,这样的介绍使学生对作家和作品的认知止于枯燥、表面、简单化,对作家作品的风格和思想内涵无从深入了解。所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作家,了解作家的生活背景尤其是写作背景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办
期刊
陆炳荣,现任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全国陶行知研究学会理事,浙江省创新教育学会理事,嘉兴市中语会副会长;浙江省首批“5522”名师培养对象中学语文名师班班长,浙江省首批中小学名师高级访问学者,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百佳校长,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春蚕奖”获得者。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陆炳荣校长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他把科学的理论应用于工作中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也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师生关系问题成为教育内外的热门话题。从教育的自身角度而言,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今后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为学生
期刊
课例研究是当前教研活动的重要模式,它是基于真实课堂中学生表现的研究。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由具体形象向抽象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本研究小组以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科学教材(八年级下册)《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课的教学为例,通过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寻找促进学生高认知水平的教学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 第一次上课:在尝试中摸索  (一) 观察发现与问题
期刊
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了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的好习惯,并且能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中有疑难的、生活中观察到的而难以解释的问题。培养学生在众多的问题中对照条件进行分析、甄别、梳理、归纳,培养学生去伪存真、弃虚求实的思想方法和能力,筛选出一个能转化为研究课题的问题,是研究性学习能否顺利开展的首要任务,也被认为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难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
期刊
在一个星期的课例研究活动中,笔者一共三次执教了高二选修教材中的《都江堰》一课。过程是比较痛苦的,但是过后觉得非常充实和快乐,因为感觉自己有了很多不一样的体会和收获。在这里,笔者主要借这次课例研究谈谈有关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 关于教学目标的确定  《都江堰》是《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一粒沙里见世界”中的一篇课文。在确定教学目标时,笔者考虑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1)
期刊
一、 一次课例研究活动的过程描述  2011年4月,安吉县特级教师后备人选培养办班的24名教师,在上海教科院王洁、沈兰、杨玉东、胡庆芳等博士的带领下,共同完成了一次课例研究活动。笔者参与了整个活动,感受到了一次课例研究的过程与课例研究的价值。  (一) 研究前的准备:分组确定研究主题,规划活动方案  1. 成立研究小组,确定研究主题  课例研究是一种集群体智慧的教学行动研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