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下》)古诗词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作者无疑是教学常规,但是笔者发现在“作者介绍”这一环节,大多数教师只是局限于教科书注释中时代、字号、代表作品等内容的介绍。笔者以为,这样的介绍使学生对作家和作品的认知止于枯燥、表面、简单化,对作家作品的风格和思想内涵无从深入了解。所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作家,了解作家的生活背景尤其是写作背景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办法只有一个:为学生补充足够的课外材料,或叙其事,或论其身,让学生了解作家所处的时代、生活以及创作的背景,了解作家的思想。有研究者指出,古诗词的写法中蕴涵了现代记叙文的六要素。笔者在教学中把古诗词当做记叙文来讲,不但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自认为拓展了中学古诗词教学的思路。下面笔者以李清照词《武陵春》的教学为例进行阐述。
一、教学设计思路
李清照作为古代的旷世才女,她的才情和命运无不引起时人注目。学生在小学时就读过、背诵过李清照的名篇或名句。但作为课内精讲作品,9年级的《武陵春》是第一篇。学生从注解中知道李清照被称为“婉约宗主”,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显然,中学生对词人只有这点了解是不够的,而且这点常识对学生扩展阅读李清照的作品并无多大的意义。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古代诗词要“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如果给学生一个关于李清照的生平的完整概念,就不仅能使学生理解这首词的情感,还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读懂李清照其他词的内涵,并领会李清照词的词风。
二、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掌握“舴艨、载”等的读音,能有感情地朗诵全词,理解词的意思;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初步感受词中的感情。
第二课时:学会运用课外辅助资料,用知人论事的方法品评古典诗词;能深入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深刻感悟词人的内心情感。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以下为第二课时。)
师 (导入)这节课我们用新的方法来品读这首《武陵春》,我们把它当做一则故事来读,一则关于爱情的故事。
(学生齐诵《武陵春》。)
师 这个故事有个悬念。我想请问同学们:词人为什么“日晚倦梳头”?为什么“欲语泪先流”?又为什么想去赏春却又心有所忧?
生 (争先恐后)因为她有许多愁!
师 是的。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这首词所表达的是“愁”情。(板书:愁)南唐李后主因亡国而痛惜自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因遭遇仕途的不如意而感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那么请问同学们:词人李清照为什么有舴艋舟都“载不动”的愁呢?
生 (稍有停顿)因为她的丈夫死了。
师 从哪个词看出来她丈夫死了?
生 “人非”。
师(板书:人非)有没有同学知道这里“人非”的“人”是个怎样的“人”呢?这个“人”为什么会引起词人那么沉重的哀愁呢?
(稍作停顿,学生自由发言。学生陆续说出了李清照以及丈夫赵明诚的点滴,但是说不具体。)
师同学们多多少少说到了一些,肯定有同学还想知道得更多些。下面我们先抛开这首《武陵春》,看以下资料。
(PPT出示资料一、资料二。)
[资料一]……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
[资料二]候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后或见古今名入书画,三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
(师生共同疏通资料的大致意思并讨论。)
师同学们都看出来了,资料一中的词人是个情窦初开的害羞小姑娘,她生活快乐、美好,情感上只有喜没有愁。她的心中充满了柔柔的闺中情。(板书:柔柔的闺中情)而词人的丈夫赵明诚,对金石书画如痴如狂。即使节衣缩食,也要买名人书画。那么李清照和他婚后的二人世界是怎样的呢?
(出示资料三、资料四。)
[资料三]每获一书,即同共校勘、整集签题……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资料四]顷见易安族人,言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得句必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宋]周焯《清波杂志》)
(师生共同疏通资料的大致意思。)
师 同学们从这两段资料中看出了什么?
生1 夫妻恩爱,有共同爱好,常一起研究。
生2 李清照觉得自己很幸福,经常开怀大笑。
生3 从她丈夫自愧不如,努力要赶超她,说明她的确很有才华。
生4 她在下雪天都外出寻诗说明她很勤奋。
生5 从她每次有好句都要丈夫来应和做诗,也可以看出夫妻恩爱。
生6 也说明她丈夫钦佩她。
师 很好。这时的李清照与丈夫琴瑟和谐、恩爱甜蜜,有的是恩爱的夫妻之情。(板书:甜甜的恩爱情)那么,词人是在什么时候感到“愁”的呢?词中“人非”到底指什么呢?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上节课听过的歌曲《月满西楼》,再联系著名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句想象一下?
(学生回答是在与丈夫别离后开始感到忧愁。)
师 是的。李清照是有个性、敢于追求爱情的人。而婚后生活的甜蜜使她更是思念离别的夫君。元代伊世珍《琅嬛记》中对此有过记载。
(出示资料五。)
[资料五]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生 (惊讶)原来《一剪梅》是赵明诚没有死的时候写的啊!
师 是的。最初的时候李清照的愁大多就是因为和丈夫赵明诚的离别。这是生的别离而不是死的诀别,所以这时她的词虽然冷清凄婉,但都是对远游丈夫的相思之情,内心却永存着和丈夫团聚的那一时刻。(板书:幽幽的相思情)而这首《武陵春》写于“人非”之时。这里的“人非”到底该如何理解?
(教师用讲故事的语言较具体地讲述李清照南渡时期的社会背景,突出李清照生活的颠沛、情感的创伤。其间PPT出示资料六、资料七。)
[资料六](明诚)涂中奔驰,冒大暑,感疾。……(我)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比至,……疟且痢,病危在膏肓。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葬毕,余无所之。
[资料七]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
(师生共同疏通资料的大致意思。)
师 资料六提到“余无所之”,“人非”就是指这样的流离失所和知音已绝!曾经那么美满的生活、那么美好的人物却消失在眼前,一切都成回忆,她的内心充满了孤独无助甚至绝望。(板书:深深的孤苦情)所以,李清照这时的愁绝非以往的相思情愁了,而是家破人亡、知音已绝的离愁了。请同学们再 认真读读这首词,你们现在能体会到词人的愁是双溪舴艋舟都承载不了的吗?
(学生自由读《武陵春》后,教师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得出“人非”的更深层理解。)
师 这个“人”又何尝不是词人自己呢?我已非昨天的我。昨天的我为悦己者容,“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今天的我“日晚倦梳头”;昨天的我柔情蜜意,今天的我孤苦无依。所以情也非昨天的情。(板书:情非,“人非”对应)李清照情不自禁发出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叹!最后,请同学们再次自由诵读这首词,感受作者的情感,尽量读出“欲语泪先流”的内心情感。
(学生先自由读,然后全体齐读,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至满意为止。)
师 (课堂小结)我们通过对李清照生平的了解,豁然发现,这首《武陵春》的词眼“愁”字包含了丰富深厚的意义。从“人非”到“情非”,词人的人生、情感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愁”就是因为这种巨大的变化。李清照早年作品中的愁是生离相思之愁,个人之愁;而南渡后的她对整个社会的现状极为不满,对个人和国家的前途感到一片迷茫,这时的愁是个人遭遇与家国兴旺交织之愁,所以是小小的舴艋舟载不动的。李清照在这首词中,摒弃李煜、李白等前人把“愁”比喻成长流不断的水来形容愁数量之多的习惯,另辟蹊径,把愁搬上了船,使愁有了重量,有了立体感,具体形象而新颖,不入俗套而真切,其才情可见一斑。通过对李清照生平的了解,相信同学们对李清照以及她的词有了整体的了解。她的许多词中都有“愁”字,那么以后再读到,同学们就可以去揣摩这是什么样的“愁”,此愁与彼愁是否相同。最后,向大家推荐李清照前后期的代表作品,请同学们课外自读,在阅读时如果能联系今天所讲的词人的生活背景,那么就能轻而易举地体悟到词人的情感了。
(PPT呈现李清照前后期作品若干。)
四、教学反思
通过对《武陵春》第二课时的教学反思,笔者初步得出了中学古诗词教学的几点经验。
(一)词文并茂,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作品及其作者
中学教材中对几乎所有的古诗词作者的介绍都仅限于是某代人、字号某某、作品集叫什么等。这样的介绍不足以让学生了解一个名家。因此,在教学中,笔者贯穿了介绍作者李清照身世的几个小故事,而这些小故事以文史资料的文言文形式呈现,并配以口头白话文讲解。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听得认真,对补充资料中文言文的关注度也明显比平时专项文言文学习时要高。另外,借用史书记载的相关文言语段介绍作者生平,使课堂教学呈现记叙文教学的形式,学生既能感性品读本词,又能提高文言阅读能力。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尤其是对名家作品的第一次教学中,运用史料全面深入介绍名家身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知人论事,帮助学生深刻体悟作品的内涵
在《武陵春》教学的第一课时,学生已经了解了本词的词眼是“愁”,抒发的是愁情。但学生这时的理解还是机械的、肤浅的。如果课堂教学停留在这一步,则缺乏深度。怎样让学生切实领会个中之愁?第二课时的教学抓住了词中的“人非”两字,从“人”入手,借补充的资料向学生慢慢展现“人”之生活阅历、生活内容的变化,进而体悟人之“情”的变化,让学生在这种变化中,发现、感受“愁”的真正源泉,体会“愁”的深沉。然后,再把课堂引入到更深一步,从“丈夫不在的人非”引入到“自己的情非”,内涵挖掘更深刻,学生的理解也水到渠成。所以,古诗词教学中史料的引入,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文本内容,而且能帮助学生挖掘出人物与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最重要的是还能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事的学习方法。
(三)雅俗共赏,激发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
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这节课上,笔者坚持用浅显、通俗的故事性语言(而不是散文化或诗化的语言)讲课。因为教材文本是极感性的古典词,补充资料是极理性的文言文,教师讲课时若再用高深、含蓄的语言,会增加学生课堂接受的难度,无法引起学生更多的兴趣。笔者用通俗浅显的故事性语言,深入浅出,激活了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地理解了词人本身以及作品蕴涵的情感。如此,学生对阅读李清照的其他作品也就有了浓厚的兴趣。
一、教学设计思路
李清照作为古代的旷世才女,她的才情和命运无不引起时人注目。学生在小学时就读过、背诵过李清照的名篇或名句。但作为课内精讲作品,9年级的《武陵春》是第一篇。学生从注解中知道李清照被称为“婉约宗主”,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显然,中学生对词人只有这点了解是不够的,而且这点常识对学生扩展阅读李清照的作品并无多大的意义。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古代诗词要“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如果给学生一个关于李清照的生平的完整概念,就不仅能使学生理解这首词的情感,还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读懂李清照其他词的内涵,并领会李清照词的词风。
二、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掌握“舴艨、载”等的读音,能有感情地朗诵全词,理解词的意思;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初步感受词中的感情。
第二课时:学会运用课外辅助资料,用知人论事的方法品评古典诗词;能深入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深刻感悟词人的内心情感。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以下为第二课时。)
师 (导入)这节课我们用新的方法来品读这首《武陵春》,我们把它当做一则故事来读,一则关于爱情的故事。
(学生齐诵《武陵春》。)
师 这个故事有个悬念。我想请问同学们:词人为什么“日晚倦梳头”?为什么“欲语泪先流”?又为什么想去赏春却又心有所忧?
生 (争先恐后)因为她有许多愁!
师 是的。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这首词所表达的是“愁”情。(板书:愁)南唐李后主因亡国而痛惜自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因遭遇仕途的不如意而感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那么请问同学们:词人李清照为什么有舴艋舟都“载不动”的愁呢?
生 (稍有停顿)因为她的丈夫死了。
师 从哪个词看出来她丈夫死了?
生 “人非”。
师(板书:人非)有没有同学知道这里“人非”的“人”是个怎样的“人”呢?这个“人”为什么会引起词人那么沉重的哀愁呢?
(稍作停顿,学生自由发言。学生陆续说出了李清照以及丈夫赵明诚的点滴,但是说不具体。)
师同学们多多少少说到了一些,肯定有同学还想知道得更多些。下面我们先抛开这首《武陵春》,看以下资料。
(PPT出示资料一、资料二。)
[资料一]……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
[资料二]候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后或见古今名入书画,三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
(师生共同疏通资料的大致意思并讨论。)
师同学们都看出来了,资料一中的词人是个情窦初开的害羞小姑娘,她生活快乐、美好,情感上只有喜没有愁。她的心中充满了柔柔的闺中情。(板书:柔柔的闺中情)而词人的丈夫赵明诚,对金石书画如痴如狂。即使节衣缩食,也要买名人书画。那么李清照和他婚后的二人世界是怎样的呢?
(出示资料三、资料四。)
[资料三]每获一书,即同共校勘、整集签题……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资料四]顷见易安族人,言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得句必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宋]周焯《清波杂志》)
(师生共同疏通资料的大致意思。)
师 同学们从这两段资料中看出了什么?
生1 夫妻恩爱,有共同爱好,常一起研究。
生2 李清照觉得自己很幸福,经常开怀大笑。
生3 从她丈夫自愧不如,努力要赶超她,说明她的确很有才华。
生4 她在下雪天都外出寻诗说明她很勤奋。
生5 从她每次有好句都要丈夫来应和做诗,也可以看出夫妻恩爱。
生6 也说明她丈夫钦佩她。
师 很好。这时的李清照与丈夫琴瑟和谐、恩爱甜蜜,有的是恩爱的夫妻之情。(板书:甜甜的恩爱情)那么,词人是在什么时候感到“愁”的呢?词中“人非”到底指什么呢?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上节课听过的歌曲《月满西楼》,再联系著名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句想象一下?
(学生回答是在与丈夫别离后开始感到忧愁。)
师 是的。李清照是有个性、敢于追求爱情的人。而婚后生活的甜蜜使她更是思念离别的夫君。元代伊世珍《琅嬛记》中对此有过记载。
(出示资料五。)
[资料五]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生 (惊讶)原来《一剪梅》是赵明诚没有死的时候写的啊!
师 是的。最初的时候李清照的愁大多就是因为和丈夫赵明诚的离别。这是生的别离而不是死的诀别,所以这时她的词虽然冷清凄婉,但都是对远游丈夫的相思之情,内心却永存着和丈夫团聚的那一时刻。(板书:幽幽的相思情)而这首《武陵春》写于“人非”之时。这里的“人非”到底该如何理解?
(教师用讲故事的语言较具体地讲述李清照南渡时期的社会背景,突出李清照生活的颠沛、情感的创伤。其间PPT出示资料六、资料七。)
[资料六](明诚)涂中奔驰,冒大暑,感疾。……(我)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比至,……疟且痢,病危在膏肓。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葬毕,余无所之。
[资料七]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
(师生共同疏通资料的大致意思。)
师 资料六提到“余无所之”,“人非”就是指这样的流离失所和知音已绝!曾经那么美满的生活、那么美好的人物却消失在眼前,一切都成回忆,她的内心充满了孤独无助甚至绝望。(板书:深深的孤苦情)所以,李清照这时的愁绝非以往的相思情愁了,而是家破人亡、知音已绝的离愁了。请同学们再 认真读读这首词,你们现在能体会到词人的愁是双溪舴艋舟都承载不了的吗?
(学生自由读《武陵春》后,教师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得出“人非”的更深层理解。)
师 这个“人”又何尝不是词人自己呢?我已非昨天的我。昨天的我为悦己者容,“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今天的我“日晚倦梳头”;昨天的我柔情蜜意,今天的我孤苦无依。所以情也非昨天的情。(板书:情非,“人非”对应)李清照情不自禁发出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叹!最后,请同学们再次自由诵读这首词,感受作者的情感,尽量读出“欲语泪先流”的内心情感。
(学生先自由读,然后全体齐读,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至满意为止。)
师 (课堂小结)我们通过对李清照生平的了解,豁然发现,这首《武陵春》的词眼“愁”字包含了丰富深厚的意义。从“人非”到“情非”,词人的人生、情感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愁”就是因为这种巨大的变化。李清照早年作品中的愁是生离相思之愁,个人之愁;而南渡后的她对整个社会的现状极为不满,对个人和国家的前途感到一片迷茫,这时的愁是个人遭遇与家国兴旺交织之愁,所以是小小的舴艋舟载不动的。李清照在这首词中,摒弃李煜、李白等前人把“愁”比喻成长流不断的水来形容愁数量之多的习惯,另辟蹊径,把愁搬上了船,使愁有了重量,有了立体感,具体形象而新颖,不入俗套而真切,其才情可见一斑。通过对李清照生平的了解,相信同学们对李清照以及她的词有了整体的了解。她的许多词中都有“愁”字,那么以后再读到,同学们就可以去揣摩这是什么样的“愁”,此愁与彼愁是否相同。最后,向大家推荐李清照前后期的代表作品,请同学们课外自读,在阅读时如果能联系今天所讲的词人的生活背景,那么就能轻而易举地体悟到词人的情感了。
(PPT呈现李清照前后期作品若干。)
四、教学反思
通过对《武陵春》第二课时的教学反思,笔者初步得出了中学古诗词教学的几点经验。
(一)词文并茂,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作品及其作者
中学教材中对几乎所有的古诗词作者的介绍都仅限于是某代人、字号某某、作品集叫什么等。这样的介绍不足以让学生了解一个名家。因此,在教学中,笔者贯穿了介绍作者李清照身世的几个小故事,而这些小故事以文史资料的文言文形式呈现,并配以口头白话文讲解。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听得认真,对补充资料中文言文的关注度也明显比平时专项文言文学习时要高。另外,借用史书记载的相关文言语段介绍作者生平,使课堂教学呈现记叙文教学的形式,学生既能感性品读本词,又能提高文言阅读能力。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尤其是对名家作品的第一次教学中,运用史料全面深入介绍名家身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知人论事,帮助学生深刻体悟作品的内涵
在《武陵春》教学的第一课时,学生已经了解了本词的词眼是“愁”,抒发的是愁情。但学生这时的理解还是机械的、肤浅的。如果课堂教学停留在这一步,则缺乏深度。怎样让学生切实领会个中之愁?第二课时的教学抓住了词中的“人非”两字,从“人”入手,借补充的资料向学生慢慢展现“人”之生活阅历、生活内容的变化,进而体悟人之“情”的变化,让学生在这种变化中,发现、感受“愁”的真正源泉,体会“愁”的深沉。然后,再把课堂引入到更深一步,从“丈夫不在的人非”引入到“自己的情非”,内涵挖掘更深刻,学生的理解也水到渠成。所以,古诗词教学中史料的引入,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文本内容,而且能帮助学生挖掘出人物与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最重要的是还能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事的学习方法。
(三)雅俗共赏,激发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
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这节课上,笔者坚持用浅显、通俗的故事性语言(而不是散文化或诗化的语言)讲课。因为教材文本是极感性的古典词,补充资料是极理性的文言文,教师讲课时若再用高深、含蓄的语言,会增加学生课堂接受的难度,无法引起学生更多的兴趣。笔者用通俗浅显的故事性语言,深入浅出,激活了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地理解了词人本身以及作品蕴涵的情感。如此,学生对阅读李清照的其他作品也就有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