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关注学生心灵培育与道德情感体验的学科,在品德课堂上,应该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学生实际、教材内容,巧妙地捕捉“生活现象”,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感悟道理、体验情感,回归“生活天地”,指导学生行为。
关键词:生活现象;生活情趣;生活天地
一、捕捉“生活现象”,感悟道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善于捕捉“生活现象”,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做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学生参與热情,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亲近感,从而使学生明白书中道理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完全可以在生活中践行学科理念。
比如,在教学《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一单元时,我通过调查了解到有些学生由于受封建迷信影响,思想上对“迷信”还存在半信半疑的态度。我就让学生针对浙江省绍兴、萧山一带所谓的“给小孩子请菩萨”现象展开讨论,使学生明白“人们生活富裕了,但人们的封建迷信思想还是非常严重”的现实。那丰盛的供品、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熊熊燃烧的纸钱就是最好的证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懂得我们不能助长这种封建迷信思想的蔓延,要从自身做起,制止自己家庭的“请菩萨”行为,为破除封建迷信尽自己的一份力。由于这个问题来源于日常生活,学生容易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容易产生亲近感,容易明白书中的道理。
二、创设“生活情境”,体验情感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教学前,教师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有所了解,并通过观察、聊天等调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提供多样化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的机会。”
例如,在学习《你是我的好朋友》这篇课文时,我知道一个健康人是很难体会到残疾人的心情的,为了让大家关心、尊重、帮助残疾人,针对班级中有一名瘸腿的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于是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单腿在教室里试着走一走。大家开始时还行,后来就磕磕碰碰,无法行走了。学生刚开始感到很好玩,可等到这样尝试与体验以后,就再也乐不起来了。他们初步体验到了残疾人的困难。在让他们谈感受时,有的说:“单腿走路真的很不方便,如果是过拥挤的马路就更困难了。”有的说:“我就这样试了一下,就已经感到困难了,何况他们每时每刻都是这样呢?”还有的说:“残疾人的生活真是寸步难行啊!”然后,学生纷纷表达自己对那位同学的愧疚之情,纷纷表示今后要照顾那这位同学。这样的教学效果正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期望的。
三、回归“生活天地”,指导行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在三者中,“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因此,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思维活动,再现创造性地做才可能是最有效的。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一些活动,带领学生回归“生活天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把道德认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消化、理解、提高,成为他们的自觉活动,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在学习《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劳动成果要珍惜》这一系列课文后,我就安排了让学生打扫校园卫生、打扫公共楼梯等活动。在打扫操场的活动中,学生发现了在我们身边不讲卫生、卫生习惯差的大有人在。这些人爱吃零食,吃了东西后,还乱扔包装纸,路边有,花坛边也有。看到这种情况,有的学生义愤填膺,一直在批评这些不文明的人,他们从内心明白了要抵制这种不良习惯的蔓延,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做好讲卫生、爱劳动的宣传工作。同时,他们也发现在我们周围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于是学生自发地进行了环保大行动,有的开展“你丢我捡”的活动,有的出黑板报宣传环保,有的自发加入文明监督岗。这样的效果,我是没有预料到的。可见,活动的体验,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教学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只有紧跟时代,以学生内心的感受为主,与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结合起来,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回归“生活天地”,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从生活中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又回到生活中去,更好地激发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实践。
关键词:生活现象;生活情趣;生活天地
一、捕捉“生活现象”,感悟道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善于捕捉“生活现象”,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做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学生参與热情,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亲近感,从而使学生明白书中道理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完全可以在生活中践行学科理念。
比如,在教学《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一单元时,我通过调查了解到有些学生由于受封建迷信影响,思想上对“迷信”还存在半信半疑的态度。我就让学生针对浙江省绍兴、萧山一带所谓的“给小孩子请菩萨”现象展开讨论,使学生明白“人们生活富裕了,但人们的封建迷信思想还是非常严重”的现实。那丰盛的供品、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熊熊燃烧的纸钱就是最好的证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懂得我们不能助长这种封建迷信思想的蔓延,要从自身做起,制止自己家庭的“请菩萨”行为,为破除封建迷信尽自己的一份力。由于这个问题来源于日常生活,学生容易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容易产生亲近感,容易明白书中的道理。
二、创设“生活情境”,体验情感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教学前,教师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有所了解,并通过观察、聊天等调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提供多样化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的机会。”
例如,在学习《你是我的好朋友》这篇课文时,我知道一个健康人是很难体会到残疾人的心情的,为了让大家关心、尊重、帮助残疾人,针对班级中有一名瘸腿的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于是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单腿在教室里试着走一走。大家开始时还行,后来就磕磕碰碰,无法行走了。学生刚开始感到很好玩,可等到这样尝试与体验以后,就再也乐不起来了。他们初步体验到了残疾人的困难。在让他们谈感受时,有的说:“单腿走路真的很不方便,如果是过拥挤的马路就更困难了。”有的说:“我就这样试了一下,就已经感到困难了,何况他们每时每刻都是这样呢?”还有的说:“残疾人的生活真是寸步难行啊!”然后,学生纷纷表达自己对那位同学的愧疚之情,纷纷表示今后要照顾那这位同学。这样的教学效果正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期望的。
三、回归“生活天地”,指导行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在三者中,“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因此,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思维活动,再现创造性地做才可能是最有效的。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一些活动,带领学生回归“生活天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把道德认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消化、理解、提高,成为他们的自觉活动,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在学习《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劳动成果要珍惜》这一系列课文后,我就安排了让学生打扫校园卫生、打扫公共楼梯等活动。在打扫操场的活动中,学生发现了在我们身边不讲卫生、卫生习惯差的大有人在。这些人爱吃零食,吃了东西后,还乱扔包装纸,路边有,花坛边也有。看到这种情况,有的学生义愤填膺,一直在批评这些不文明的人,他们从内心明白了要抵制这种不良习惯的蔓延,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做好讲卫生、爱劳动的宣传工作。同时,他们也发现在我们周围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于是学生自发地进行了环保大行动,有的开展“你丢我捡”的活动,有的出黑板报宣传环保,有的自发加入文明监督岗。这样的效果,我是没有预料到的。可见,活动的体验,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教学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只有紧跟时代,以学生内心的感受为主,与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结合起来,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回归“生活天地”,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从生活中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又回到生活中去,更好地激发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