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学本身的升华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lian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是时代发展赋予广大物理教师的使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所改变,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式”转向为“自主学习式”,努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及自主探究的意识。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从每个学生的求学之初就注重这方面的锻炼与培养。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讲,相对于初中的其他课程,这门学科是比较抽象的,而抽象的东西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因为人的潜力总是会在无形的事物中被激发出来。物理课堂教学历来强调通过每节45分钟的教学,努力渗透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通过探究式教学,排疑解惑,使学生能经历基本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感受到科学探究的魅力,从而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努力实现学生由爱学、会学到研学的转化,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好坚实的基础。
  新课标的实施改变了教师课程从属者的身份,使之成为课程的主体,教师应善于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根据自身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出个性化风格和特点,为创新能力的培养铺设平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多的是激励学生思考,集中更多的精力去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钻研习惯,改进滞后的教学环节,提供丰富的思研问题,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再走向社会的宗旨。要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日常生活中引入课题,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和生产实际当中,创设探究问题,形成探究氛围,从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师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服务者,使学生在激活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不断迸发出创新理念的火花。因此,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初中物理为学而教本身发展的需求,也是物理教学的升华,物理课应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表率。
  初中物理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第一,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而要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首先要注重创设思维发展的有利条件。引入新课时,尽可能设计一个与新课内容有关的前沿科学情景,吸引同学们的视线,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例如升力的教学。学习升力的知识先不急于给学生介绍流体压强的内容,先给学生演示直升机(遥控玩具)升空的情景,然后让学生表演“竹蜻蜓”的升空游戏,再让学生进行“硬币跨栏跳高”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再引入流体压强的内容。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很容易产生疑问和主动求知的欲望,而学生学会发问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一环,不断地发问会形成学生自主钻研的行为习惯。这样不断地把学生带进广阔的思维空间,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就能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
  第二,充分发挥迁移问题的助推作用。例如在讲摩擦力一节内容时,课堂上可以提出了二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要抓住一条刚出水的鱼(非常滑),怎样做才能抓的牢呢?有一个装大米的茶杯,你怎样用一支筷子将它提起呢?由于这二个问题生活实践气息特别强,所以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不善于说话的學生也勇于讨论和回答,很快,大家得出了一致的答案:借助一条毛巾用力抓住鱼;把筷子插入米杯中,向米里倒入少许水,当米膨胀后增大了对筷子的压力,筷子就能提起米杯了。这二个题材的引入很自然的就结合上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这样结合实际的应用举例很容易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例如研究速度题材时,下面一个问题对学生很有启发,一队中学生到某公园春游,早九点在公园门口解散,规定下午四点集合,同学们在九点时都统一对准了表,而其中一名同学的表每小时慢四分钟,问他下午集合时迟到多长时间?乍看上去,学生只要数出早九点到下午四点共经过几个小时,然后乘以4就可得出迟到时间为28分钟,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这样考虑问题。而实际上这是一个速度的迁移问题,总运行时间为420分钟,该同学表的运行速度为56分/时,故此表的实际运行时间为450分,迟到时间为30分。学生看到答案后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一个速度计算的变形问题,通过这一问题的探讨,学生充分体验到物理知识在现实中的意义,调动了学生温故求新的积极性。
  物理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充分利用物理知识迁移范围广、实践题材多的有利条件,根据所授知识的特点,积极创设探究问题,使学生从点点滴滴的科学实例中得到创新的启发,就能不断增强学生主动创新的进取心。
  第三,开展科技制作活动推动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就物理学科而言,大量知识本身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这样就为科技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制作,强化实践环节,明确学以致用的意义,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创新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耐心和技能,十分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的科学现象,探索科学奥秘,培养学生应有的科学素养,丰富他们的创新意识。
  初中物理教学本身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素材,搭设了舞台,新课标的实施又开辟了为学而教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该有一颗进取的心,为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奉献出永不停息的努力。
其他文献
28天的巴府洲德国埃斯林根教师学院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使我对德国的职业教育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总体来说德国职业教育体制和中国相比有三大特点:第一,行动导向教学。第二,由学科制转变成学习领域制,运用学习情景来实现学习领域的各个单元。第三,由个人单独授课转变为相关教师团队协作(课程设计)。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从自己一方面来做教学设计,相比较自己作为知识陪伴者的角色,学生才真正是学习的参与者
期刊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更新观念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来优化课堂环节,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继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一、更新课程理念  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生活知识的缺乏给物理学习带来的障碍,在设计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安排学生实践活动、作业布置等方面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1、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期刊
3月27日,一名学生因在双安商场附近的天桥下拍摄占道私家车被4名成年人称为“书呆子”,有网友评论说,用这样执著的方式去试图改变众人眼中司空见惯的陋习,这样的“书呆子”还是多些好。不论这名学生的举动是否能够影响到更多人的停车习惯,至少发生事情的天桥下,占用非机动车道的汽车数量已经少了一些。3月27日下午,占道车司机前往中关村交通大队接受处罚,并希望通过媒体向这名中学生表示歉意。  初步认识  老师:
期刊
一、认真备课  备课是教师个人或者集体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钻研教材,解决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等问题的活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对于教学而言,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备课,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有效的学习保障。  (一)备教材  备教材是指教师要熟练掌握教科书的内容,包括教科书的编写意图、组织结构、重点章节等。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一阶段,学生
期刊
孩子入学以后,学前阶段养成的一些习惯会对他的学校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良好的习惯会缩短孩子入学以后的适应期,使其迅速地进入到积极的学习状态,而一些不良习惯会直接影响他的学习成绩。在小学低年级,孩子学习的差距并不完全是由智力水平的高低造成,学习习惯也是导致孩子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  到底应该培养哪些习惯呢?习惯的培养方方面面,我以为最主要的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第一,生活习惯、规律生活;早睡早
期刊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过: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活原则,是一切社会里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  在班主任工作中,做一个释放正能量践行者、传播者、感染者. 班主任工作20多年,传递美好的心态给学生,学生的心态也会变得积极向上。我一直秉承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通过自己努力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一下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正能量的发挥。  第一,在班集体建设中激发正能量。
期刊
大家都知道,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树立终生学习观,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的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改革还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广泛的可能性。现在,这种思想正深刻影响着众多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时间还给了学生了,学生动起来了,想说也能说
期刊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思想方法逐步引起重视。其中分类讨论思想是中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思想方法。所谓分类讨论,即对问题中的各种情况进行分类,或对所涉及的范围进行分割,然后分别研究和求解,最后整合得答案。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整个数学思想方法都還停留在一个浅层次。分类讨论的思想虽然在初中学习过一些,可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为什么分类?怎样分类?”都是一个朦胧的状态。因此从高一开始,就对学生
期刊
教育科研工作,是规范园所管理、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对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园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心园,现有5个教学班,150余名幼儿,21名教职工,学历达标率100%。在教师队伍的管理中,幼儿园采用民主化、人性化管理,发现每位教师的优势,给每一位教师施展才华的机会,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很高。而以园为本的“园本科研”从园所的实际出发,致力于解决自身问题,能更
期刊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一定愿望的心理状态,是人们采取自觉行动的心理动力源泉。缺乏自信,学生不可能主动学习,也更谈不上创新发现。新课程要求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地生活,愉快地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国家“九五”课题——《沿海发达地区中学生素质目标体系的研究》,从深圳、厦门、南宁、上海、天津等城市的学校中随机抽样,调查发现自信心很强的学生不足30%,没有信心或说不清楚的却占到4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