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晃,给《海风》(恕我喜欢这样简称它)写专栏也快三年了,每次看见老上影的同事,他们都会非常热情地对我说:“彭导,你的文章,我每期都看,写得好!”谢谢,谢谢大家,谢谢《海风》杂志。那会儿在厂里干活的时候,我给人的印象,就是那种吃相难看、老是像吃了炸药的感觉,没说几句话,就开始跟人吵架。其实,我不是想和人吵架,就是我太认真,我的问题就是太认真,说话不会转弯。看见工作上出了差错,就火不打一处来。我知道自己的毛病,吵完以后就后悔,一次一次想努力去改正,想改得不要那么認真,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一次一次都是本性难移,另一只眼睛还没有来得及闭上,已经又跟人家吵开了。只有在不干活的时候,我跟着摄制组的朋友稀里哗啦地说“嬉话”讲笑话,组里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拿我开心,他们学我走路学我说话的样子,我跟着大家笑成一团。大家给我的个性下定义:智商高情商低的人。就是这个组,我们从1986年开始团在一起拍戏,我们似乎是在一起犯错误、一起争论、一起成长。没有他们,我不敢拍戏,因为他们不会做假账;没有他们,我不敢接戏,因为他们是最专业的;没有他们,我只能写作,因为他们从来不会忽悠我。
于是,在没戏拍的日子里,我写作,后来把文章放在《海风》上发表,让不是组里的朋友对我有了更多面的了解。文字还是让我显得安静得多,也理性得多。我的语速降低了,我的语调压下来了,我通情达理且依然振振有词,但是已经不再咄咄逼人了。特别是《海风》把我的文章放在微信公众号上,它的转发率是那么迅速,转瞬之间已经破了上千的点击率,从上海到北京,从中国到美国、法国、日本,朋友们都发来点赞的小“表情”,这让我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我一直说,我的读者只有五千,可是《海风》的读者哪止五千,尤其是上了它的微信公众号,几万的点击率就是那么轻易达到了。
这已经不是工业化纸质的年代,那时候要求人们做事认真,一环扣一环,每一环上的细节都会体现一种艺术追求,环环扣住以后,是逻辑的控制,电影和书本都会体现你敬业的态度和作品的质量。可是刹那间,数字化的革命,它以虚拟的手段一下就把工业化的敬业精神冲击了,似乎想象力成为最大的神仙,它任意地横冲直撞,甚至以抽象的组合展现出具象的实体。时代变了。
时代真的变了吗?很多时候我是困惑的,我既感激这个新时代的到来,又怀疑它的内涵。但是,我实实在在感觉到,过去的思维方式是不能跟上数字革命的,我们必须让自己不断地学习,不能在数字时代再用老套手段去处理问题,更不可能用工业时代的思维方法去理解读者和观众。
那是这个世纪初的一天,和“南艺”的摄影系教授钟建明交流,他说要开始参与第一代数字摄影教学,开设数字摄影课程。我不屑地看着他,我不争论,因为我觉得你干嘛那么“时髦”,数字摄影怎么可能替代胶片?我都在那里跌打滚爬了大半辈子了,我还不比你更了解胶片的质感,怎么可能就轻易被“数字”替代?可是,连二十年的时间都没有,十年以后,我老老实赶到他那里去听课,学习数字摄影。这不是一个“时髦”的问题,这是一个时代的革命,就像1866年爱迪生发明了电一样,农业文明突然进入了工业时代;而电脑的出现,再一次把工业革命的时代颠覆了。信息的传递,让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改变了,看看摩拜自行车,支付宝付费,那么多人不再带钱包出门了。晕!数字时代,就是消解权威的时代,我有什么资格跟钟建明大谈胶片经验?
学习、思考在数字之间漫步,谆谆教导也以它独特的形式出现,纸质的时代步子放慢了,而数字给予大家更多个体的表达。不管是在微信上晒自己愚蠢的照片,还是请客吃饭时,几乎没有了交流,菜一上桌,都在那里拿手机拍照,这些蛛丝马迹的现象,让我看见,信息时代就这样无法阻挡地走进了日常生活。我还推荐过一个中学生的作文,一旦上了微信公众号,因其具备独立思考的特质,点击率顿时过了10万。我们怎么正视这个时代的到来?我们怎么可以延续陈旧的创作、管理和表达方式?
我没有来得及思考更多更深,却看见钟建明又带着学生奔美国去了。他不是带他们去学习“数字摄影”的技巧,他是要在数字化中找到最初的摄影起源,要明白那个虚拟的空间是怎么诞生的。他们跑到美国最古老的伊斯曼博物馆(Eastman House),一个手工制作的摄影博物馆,从摄影的起源与技术变迁开始,去寻找摄影技术发展的脉络,并以此为坐标,探索未来摄影发展的方向。即使早期那些银版摄影(或者叫达盖尔摄影法),现在看来也变得有点神秘了。总之他要把建立在后现代工作化基础上的“数字”搞明白,这样,才会飞得更远、更高。但是,但是……钟老师说,这是因为你必须要从地面上升空!
再先进的技术,它们都需要历史的根基,他们需要记忆的扶持,他们不可能脱离了历史腾空而起。于是,这个第一个参与数字摄影的教授,在二十年后的今天,却需要古典摄影博物馆的基础教育。
这给我一个启示,我该暂停“营业”,不再写影评了。我需要读更多的书,看更多的电影,在胶片和数字之间,寻找到它本质的内涵。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因为技术的改变,叙述也在改变,思想也会被改变,受众群的需要更是飞速在改变。沿马路的碟片摊子都不见了,周边的碟片店也一个一个在关门,仅剩的那几个小门店,即使开着,那里面更多的是商业大片,当年东欧和早期像德莱叶导演这样的艺术片,消失得一干二净。蓝光碟直接替代了9DVD的光盘,更多的时候,已经没有消费者去买碟片了,过去那些收藏VCD的,现在扔出去都没有人要。这些事情,都仅仅发生在十年之间。大家翻墙去看美剧、英剧,如果你还在那里跟人说韩剧,朋友都会用嘲笑的口语说,“这个人基本out了,不要跟他谈电影”。他们不说中文措辞,说的是“out”了。
我没有那么多时间看“剧”,我知道很多“剧”拍得非常好,特别是英国的“剧”。我还是喜欢看电影。但是,片源越来越少。我坐下来看书,先滤清思路,跟上时代的变化,然后再考虑写作。
2017年最后一期,我在《海风》杂志上,向读者做暂停“营业”告示,同时感谢《海风》这些年来给予我的支持!
于是,在没戏拍的日子里,我写作,后来把文章放在《海风》上发表,让不是组里的朋友对我有了更多面的了解。文字还是让我显得安静得多,也理性得多。我的语速降低了,我的语调压下来了,我通情达理且依然振振有词,但是已经不再咄咄逼人了。特别是《海风》把我的文章放在微信公众号上,它的转发率是那么迅速,转瞬之间已经破了上千的点击率,从上海到北京,从中国到美国、法国、日本,朋友们都发来点赞的小“表情”,这让我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我一直说,我的读者只有五千,可是《海风》的读者哪止五千,尤其是上了它的微信公众号,几万的点击率就是那么轻易达到了。
这已经不是工业化纸质的年代,那时候要求人们做事认真,一环扣一环,每一环上的细节都会体现一种艺术追求,环环扣住以后,是逻辑的控制,电影和书本都会体现你敬业的态度和作品的质量。可是刹那间,数字化的革命,它以虚拟的手段一下就把工业化的敬业精神冲击了,似乎想象力成为最大的神仙,它任意地横冲直撞,甚至以抽象的组合展现出具象的实体。时代变了。
时代真的变了吗?很多时候我是困惑的,我既感激这个新时代的到来,又怀疑它的内涵。但是,我实实在在感觉到,过去的思维方式是不能跟上数字革命的,我们必须让自己不断地学习,不能在数字时代再用老套手段去处理问题,更不可能用工业时代的思维方法去理解读者和观众。
那是这个世纪初的一天,和“南艺”的摄影系教授钟建明交流,他说要开始参与第一代数字摄影教学,开设数字摄影课程。我不屑地看着他,我不争论,因为我觉得你干嘛那么“时髦”,数字摄影怎么可能替代胶片?我都在那里跌打滚爬了大半辈子了,我还不比你更了解胶片的质感,怎么可能就轻易被“数字”替代?可是,连二十年的时间都没有,十年以后,我老老实赶到他那里去听课,学习数字摄影。这不是一个“时髦”的问题,这是一个时代的革命,就像1866年爱迪生发明了电一样,农业文明突然进入了工业时代;而电脑的出现,再一次把工业革命的时代颠覆了。信息的传递,让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改变了,看看摩拜自行车,支付宝付费,那么多人不再带钱包出门了。晕!数字时代,就是消解权威的时代,我有什么资格跟钟建明大谈胶片经验?
学习、思考在数字之间漫步,谆谆教导也以它独特的形式出现,纸质的时代步子放慢了,而数字给予大家更多个体的表达。不管是在微信上晒自己愚蠢的照片,还是请客吃饭时,几乎没有了交流,菜一上桌,都在那里拿手机拍照,这些蛛丝马迹的现象,让我看见,信息时代就这样无法阻挡地走进了日常生活。我还推荐过一个中学生的作文,一旦上了微信公众号,因其具备独立思考的特质,点击率顿时过了10万。我们怎么正视这个时代的到来?我们怎么可以延续陈旧的创作、管理和表达方式?
我没有来得及思考更多更深,却看见钟建明又带着学生奔美国去了。他不是带他们去学习“数字摄影”的技巧,他是要在数字化中找到最初的摄影起源,要明白那个虚拟的空间是怎么诞生的。他们跑到美国最古老的伊斯曼博物馆(Eastman House),一个手工制作的摄影博物馆,从摄影的起源与技术变迁开始,去寻找摄影技术发展的脉络,并以此为坐标,探索未来摄影发展的方向。即使早期那些银版摄影(或者叫达盖尔摄影法),现在看来也变得有点神秘了。总之他要把建立在后现代工作化基础上的“数字”搞明白,这样,才会飞得更远、更高。但是,但是……钟老师说,这是因为你必须要从地面上升空!
再先进的技术,它们都需要历史的根基,他们需要记忆的扶持,他们不可能脱离了历史腾空而起。于是,这个第一个参与数字摄影的教授,在二十年后的今天,却需要古典摄影博物馆的基础教育。
这给我一个启示,我该暂停“营业”,不再写影评了。我需要读更多的书,看更多的电影,在胶片和数字之间,寻找到它本质的内涵。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因为技术的改变,叙述也在改变,思想也会被改变,受众群的需要更是飞速在改变。沿马路的碟片摊子都不见了,周边的碟片店也一个一个在关门,仅剩的那几个小门店,即使开着,那里面更多的是商业大片,当年东欧和早期像德莱叶导演这样的艺术片,消失得一干二净。蓝光碟直接替代了9DVD的光盘,更多的时候,已经没有消费者去买碟片了,过去那些收藏VCD的,现在扔出去都没有人要。这些事情,都仅仅发生在十年之间。大家翻墙去看美剧、英剧,如果你还在那里跟人说韩剧,朋友都会用嘲笑的口语说,“这个人基本out了,不要跟他谈电影”。他们不说中文措辞,说的是“out”了。
我没有那么多时间看“剧”,我知道很多“剧”拍得非常好,特别是英国的“剧”。我还是喜欢看电影。但是,片源越来越少。我坐下来看书,先滤清思路,跟上时代的变化,然后再考虑写作。
2017年最后一期,我在《海风》杂志上,向读者做暂停“营业”告示,同时感谢《海风》这些年来给予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