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茂兰喀斯特森林,聆听大自然的心跳

来源 :旅游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zhang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晚悠悠,乐途专栏作者,途牛网旅游大玩家,同程网旅行家,腾讯大粤网高级旅游体验师,微博旅游视频自媒体,秒拍旅行达人,中国图库签约摄影师。
  于无人的森林里漫游,手指穿过叶片,发丝感受雨滴,鼻尖是凉爽的水汽。一步一个脚印,将此刻泥、土、花、草混合的味道以及越过天空的惊鸟的鸣叫声连接到身体,大脑将它们制造成多巴胺,于是我们得以感受此刻的愉悦。在茂兰,这片喀斯特森林的生态系统之中,人是可以这样与自然深度对话的,并在这场对话里,重新认识黔南这片神奇的土地。
  尧古村寨,古老工艺的延续
  在贵州游玩,我先后去了小七孔、茂兰喀斯特森林、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镇等地,其中最喜欢的便是茂兰喀斯特森林。在没有去茂兰时,就在网上得知其大名,它的神秘莫测让我神往已久。在我的想象中,它应是林密不见天日、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一幅幅猎奇的画面在我脑海中浮现。
  无论包车还是散团,游客一般都是从荔波县城出发。正值春天,一路上山花烂漫,纵使山路颠簸,车窗外延绵不绝的油菜花让我满心欢悦。路过尧古时,司机大哥让我们下车参观一下布依族的村寨。尧古村寨坐落在山脚,是布依族聚居的自然村落,村里的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村寨里的建筑均是吊脚楼,吊脚楼的好处是通风防潮,又能防毒蛇猛兽。吊脚楼的一楼还能用于置放杂物或是饲养牲畜,二楼以上则可以住人。
  宁静的小村庄古朴、雅致,雨后空气清新,我还偶遇了一只悠闲自在的“汪星人”。我们跟在司机大哥身后,他一边走一边细细解说,这边是造纸用的,那边是染布用的,那个老妈妈正在染布……村寨仍然保留着的造纸、织布和染布的古老工艺,并且沿用至今。从贵州回到家,我在网上查询了一番,网上对尧古造纸坊的介绍如下:尧古造纸作坊位于贵州省荔波县永康水族乡尧古村尧古布依寨,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作坊主要制作民间祭祀用纸,在繁盛时期,此处生产的冥纸成品远销到广西环江、南丹等地。
  告别尧古,继续往茂兰喀斯特森林景区前进。因时间有限,所以我们选择游览的路线是:万峰林—水中林—螃蟹沟—拉滩瀑布—青龙瀑布—青龙潭。
  初级穿越,遭遇弥天大雾
  进入茂兰喀斯特森林就如进入了一片绿色的海洋,这里的森林覆盖率最高达92%。要知道喀斯特地貌上植物的生长特别不容易,许多树木都生长在石头之上,成了名副其实的石上森林。一旦植被被破坏,就极难恢复,往往成为石漠化的开端。而茂兰喀斯特森林保护得如此完好,简直是一个奇迹。
  我们的第一站是上观景台观万峰林,爬上观景台所需要的时间大概是1个小时,对体力也有点小要求。我并没有经常运动,没爬一会儿便气喘吁吁,手脚也不听使唤了。多亏同行的小伙伴一路鼓励,我才坚持下来,最终登上制高点。那一刻,我的内心非常有成就感,因为我所征服的不只是一座山,而是自己。然而在观景台,并没有见到我们所期待的风景——广阔无垠的天空及连绵不断的山峦,眼前是弥天大雾,能见度极低。在山脚下的时候,我们抱着侥幸的心理,也许爬上去雾就散了。可站在山顶上,仿佛置身于仙境般,前后左右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我的思绪随之飞得极远,看不清过去亦瞧不见未来,只有当前的一片白茫茫。
  随后我们原路返回,前往水中林徒步。茂兰的水中林跟小七孔的水上森林极为相似,只不过规模更大、游客更少。水中林以平路为主,路边布满了满是青苔的石头,林中有石,石边有溪,溪中有水,翠绿的溪水清澈见底,还印证了“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话。漫步其中,第一感觉就是赶紧深呼吸,享受空氣里弥漫的湿润,感受着负离子紧贴肌肤的亲密感。清新的空气完全浸进我的皮肤,渗透内在,净化心灵。
  有人说,一个人的内心如果被污染,去到再神圣空灵的地方也洗不干净。在我看来,一次当然洗不干净。但是环境会将人同化,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接触让你觉得美好的事物终将把你带到美好的世界,而这个美好的世界又会让你看到更多美好的事物。
  探秘地球腰带上的绿
  水中林徒步会经过两个景点:拉滩瀑布和螃蟹沟。
  拉滩瀑布是景区内最大的瀑布,落差有70米,只有在夏季,瀑布才会声势浩大,响彻山谷。初春的拉滩瀑布则是细细涓流,水从山石间缓缓流下,淙淙的流水声犹如风吹过风铃般清脆,此情此景美不胜收。而螃蟹沟,据说常年可以见到螃蟹爬行于浅水中,我们并没有见到螃蟹,一只都没有,但对于我们来说,有或者没有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行走的过程。徒步是一种最慢的观景模式,比起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一步一个脚印能让你更加深刻地感受身边的美景,注意到每一个细节。徒步亦是一种跟自己内心连接的方式,行走时,专注自身的一呼一吸及眼前的一草一木。
  森林内到处都是珍稀动植物,其中不少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有的则是新发现的品种,这里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巨大“基因宝库”。茂兰喀斯特森林内峰峦叠嶂,溪流纵横,树木茂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山、水、林、洞、瀑、石融为一体。在森林深处,藤萝几乎处处可见,它如青纱般披挂于高大树木的枝条上,让幽暗的森林更显玄幻曼妙。
  在去青龙瀑的路上,我们又遇见一片油菜花,在大家的提议下,司机大哥停车让我们拍照观赏。没去过婺源也没去过青海湖,所以我无从对比这些地方的油菜花有什么差异,但贵州的油菜花留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它不是一望无际的,而是一块块地分布在半山腰、山脚下,为山间色彩点缀上一抹明艳艳的黄。越过油菜花田后,沿路都是清澈见底的潭水,潭水多呈碧蓝色,像极了一颗颗遗落在山间的蓝宝石。青龙瀑气势磅礴,纵使在春天也是水流湍急,站在旁边,凉意袭人。所以说贵州是避暑的好去处,酷暑时纵情于这样的山水间,想必暑意都消失殆尽了。
  青龙潭是徒步的最后一站,它是地下河露出地表而形成的景观。近千米的水域,树木倒映在潭水中,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两者相映成趣。这一路所见的斑斓色彩,也正好诠释了“多彩贵州”这个词。一天的穿越行程就这样结束了,我们所走的路线只是茂兰的一小部分,许多徒步爱好者来了一次又一次,因为那些让人探寻不完的美景便是茂兰的魅力所在。
  河南太行白陉
  陉,指山脉中断的地方,太行有八陉,其中白陉是太行山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古道,它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存在。在漫长的历史中,白陉一直是贯通晋豫及江南诸省的一条咽喉要道,它不但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今,它已经成为驴友们徒步太行的一条必走的著名风景线。
其他文献
花雕,本名张鹰。2004年,46岁的他开始户外活动,已攀登过三座8000米以上雪山,徒步穿越了中国三大沙漠和四大无人区,两穿世界第一大峡谷,探索中华三江源头,等等。他被称为“中国极限户外穿越第一人”,获选“中国十大徒步人物”和“中国当代徐霞客”。  主要看点  1. 阿尔金是中国四大无人区之一;  2.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是不可多得的“高原物种基因库”;  3. 典
期刊
《国家地理旅行者》评选的 “全球必去旅游胜地榜单”出炉,分别从“自然、城市、文化”三个方面做了推荐,此Top10 为不完全榜单且排名不分先后。  TOP 1 成都(文化类)  中国  成都是中国唯一榜上有名的旅游城市。它的城市活力、历史文明和美食文化成为上榜理由。作为一座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成都保存着亚洲最悠久的城市遗产。《国家地理旅游者》强调,成都是中国西部快速发展的中心。  TOP
期刊
芭蕉雨声,本名郭艳先,工科毕业,喜欢文字。读,也写。近十年来练笔积累百万余字,其中三十万字散见于国内大小纸质媒体,2015年出版散文集《芭蕉雨声》。  从白陉古道下来已经四五天了,雨滴个不停,我遥望西北方向设想着,细雨迷蒙的太行山该是哪般模样?薄雾如梦,山脉眉眼平顺,我在沧海云烟间出没沉浮,任周遭湿气缭绕,心驰神荡之时已翔飞天外。古道边草木葱茏,道上铺陈的大小石块也愈发明光滑润,铜镜般照映古今……
期刊
中国第一科技门户——中关村在线评选出的热门相机排行榜。  TOP 1  佳能5D Mark IV(单机)¥23400  全画幅(36*24mm),有效像素为3040万,Live View下追焦4.3张/秒,快门速度为 1/8000至30秒(总快门速度范围,可用范围随拍摄模式各异),闪光同步速度1/200秒。电池类型是电池LP-E6N或LP-E6(1块)。  TOP 2  佳能5D Mark III
期刊
韶华依然  自由撰稿人。流年有爱,心随花开;爱旅行,心向远方;爱摄影,追寻瞬间;爱写作,手随心动;爱阅读,品读人生。  初见加拉帕戈斯群岛,似乎看到了地球最早的样子。那一座座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孤岛,静静地飘浮在海上,静待时光流逝。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散落着无数个这样的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就在其中,它们像无数颗璀璨的明珠遗落在南太平洋和三大洋的汇合处。神奇的是,它们每年会移动几厘米,在地质学上,这种
期刊
美国Travel+Leisure评选出世界上最奇怪的自然景观。  TOP 1  巴塔哥尼亚大理石洞穴,智利  在卡雷拉将军湖的绿松石水域中有50亿吨的大理石,大自然将它精致地雕刻成了一个天然洞穴。亲眼看到的洞穴要比任何照片都好看,但是前往目的地的路途比想象中还要难。  TOP 2  玫瑰湖,塞内加尔  玫瑰湖是一片令人沉醉的粉红。湖中有嗜极菌,正是因为这些奇异的小生物,才有了玫瑰湖绮丽的颜色,浪漫
期刊
赵登文,国家高级摄影师,在《中国国家地理》等国内外30多家刊物发表作品3000余幅。获得国际、国内摄影大赛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300多个, 并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7届、第8届、第9届、第10届国际人类贡献奖,中国摄影金像奖等。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多家媒体签约摄影师。十几年来,他深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拍摄当地的风光和民俗生活图片达140余万
期刊
李雅锋  自由撰稿人、旅行专栏作家、酒店体验师、多家网站认证旅行家。  2016年夏天,怀着一种特别的心情,我一个人踏上了川藏线南线。一路走来,2149公里的路,搭乘2次班车和17辆顺风车,翻越数十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跨大江、过天险、翻雪山、走峡谷,有过高原反应的难受,也有过在雪域高原的欣喜若狂……  搭藏族师傅的大卡车去邦达  匆匆洗漱完毕,我走出了房间,穿上了冲锋衣还是觉得有些冷。此时
期刊
陳克,户外徒步达人,2003年开始参加户外运动,2006年至今从事户外运动领队工作,举办过新疆多条著名线路的穿越、探险、探路等活动。曾代表新疆参加汶川的灾后援建,雅安的救援救灾等工作,担任新疆山友救援总队搜救队队长,壹基金救援联盟新疆救援总队执委等,并先后创办了驴途客栈、走8户外探险、蚂蚁探险等户外俱乐部。  赛文,陕西西安人,现居北京,80后理工男,航天研究所工程师,“80公升”公益驴友团队成员
期刊
谷岳  环球旅行者、旅游卫视《搭车去柏林》《一路向南》发起人。  从北京出发数天后,我和杨帆从高温的内蒙古来到了雨水不断的俄罗斯境内,挑战之旅开始遇到越来越多的难题:气温骤降至14℃,路况极差,碎石遍地,土质松软,沟壑纵横交错等,而且持续不断的降雨让我们承受着巨大的考验。  翻滚吧,泥浆!  从俄罗斯雅库茨克出发时已经下了一天一夜的雨,路上全是水,再往前走,路况越来越差,150米的泥巴路我摔倒了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