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省中职全面推行德育课新教材以来,重新构建了新的教学体系,更加贴近中职学生认知的实际、职业教育的实际、教师组织教学的实际。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和改革实践的一些做法和见解,提出以下几点感想。
关键词:中专学生; 新德育教材体系; 教学体系; 转化和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121-001
一、结合中专生思想、行为的实际——教学设计思想上求突破
德育课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初步的探索,一定要从中专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从过去只重视教师的“教”转变为同样重视学生的“学”。首先,“贴近实际”,使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只有充分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释疑解惑,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爱上德育课,也使得德育课成为学生科学、理性看社会的一个窗口。其次,“贴近生活”,使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一连串结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其三,“贴近中专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制观。今天的中专生是感性的一代,思想理论课的讲授无疑是严肃的,但也绝不应是冷冰冰的、远离学生的。著名教育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把发掘学习兴趣,保持学习乐趣这一过程描述的很精辟: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通过这6方面的学习,学生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
二、提炼专题,串联教学重点——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求突破
我们随机在全校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在调查中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理想信念模糊,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志向;②偏重成才,忽视做人;③注重知识,缺少技能;④提倡自我,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⑤因循守旧,创新立言不够。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在遵从原教材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前提下,在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中,首先将新教材内容具体明确提炼出9个专题:
(1)立志是中专生做人成才成功的起点;(2)成人是中专生做人成才成功之本;(3)健康是中专生做人成才成功的基础;(4)知识是中专生做人成才成功的力量;(5)和谐是中专生做人成才成功的保证;(6)国家是中专生做人成才成功的后盾;(7)能力是中专生做人成才成功的途径:(8)创新是中专生做人成才成功的法宝;(9)立言是中专生做人成才成功的升华。德育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思想理论课程,内容非常丰富,通过重新编排和串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够实现既使教学内容充实丰富,又突出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的价值观教育等。
通过内容的转化,改变学生以往的观念,改变他们对实际生活中不能理解问题的陈旧看法,认识到通过德育课较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认真学习,当下就会对他们诸多方面起到“纠偏”的作用,同时这种作用在未来还会不断延伸,甚至使他们终身受益。
三、积极构建互动教学——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求突破
新教材体系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方面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角色,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教与学角色转换,形成互动教学。
首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使教师由主体地位变为主导作用。有教育学家曾指出: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应当是“教师主导作用正确、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构成教师主导作用的主要任务、内容和衡量这种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离开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失去了他的主要内涵,失去了他的对象和归宿。”德育课是一门养成性、实践性、修养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教化”、“修养”与“体验”相结合,以潜移默化、旁敲侧击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进行世界观、道德与法律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对道德理念的内在需求。
其次,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由“听众”变成“演员”。传统教学观下。我们的教学方法注重帮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忽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把它仅仅看成是掌握理性知识的容器,这样对学生主体性受到排斥,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使得学习者丧失学习的天性和兴趣。比如有一节在讲道德观问题时,我就尝试采用请学生帮忙出点子的方式切人课堂主题,设立议题,给不给老教师让座位。请学生参与,同时反驳学生提出让座位的主张,“严肃”的声称“我可以不让吗?列出不让理由有3个:①老年教师能来上课说明身体状况良好;②老年教师挣钱自己花或者给自己的儿女,不会给我一分。为什么要牺牲我的利益成全他;③我真的很累,需要这个座位,回家后还要备课、照顾孩子和一堆的家务等着我。”在这种互辩中激励同学提出不同的观点,有同学说“还是得让,理由有:每人都有公众形象。你可以不顾忌别人的眼神?二是作为一个高中教师,你的道德水平就这样吗?”又有同学说:“只要是一个正常健康的公民,都应具备相应的道德水准。”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应该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我们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在利用新教材时不仅要完成内容的转化,而且在教学方法中加强教师的自身行为的同时,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同时积极紧扣时代的要求和发展脉搏,使得我们的学生和老师都沐浴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间,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单纯依靠教材和课堂,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相结合,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枯燥无味,也难见成效。此外,现在的学校大都拥有丰富的传播媒体,我们可以利用传播媒体在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为教学体系的形成营造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知田.《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索的乐园》,中学教育网
[2]路小林.新教材,新教法,新探索,江苏武进职业教育中心,2014.11
关键词:中专学生; 新德育教材体系; 教学体系; 转化和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121-001
一、结合中专生思想、行为的实际——教学设计思想上求突破
德育课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初步的探索,一定要从中专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从过去只重视教师的“教”转变为同样重视学生的“学”。首先,“贴近实际”,使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只有充分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释疑解惑,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爱上德育课,也使得德育课成为学生科学、理性看社会的一个窗口。其次,“贴近生活”,使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一连串结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其三,“贴近中专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制观。今天的中专生是感性的一代,思想理论课的讲授无疑是严肃的,但也绝不应是冷冰冰的、远离学生的。著名教育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把发掘学习兴趣,保持学习乐趣这一过程描述的很精辟: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通过这6方面的学习,学生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
二、提炼专题,串联教学重点——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求突破
我们随机在全校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在调查中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理想信念模糊,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志向;②偏重成才,忽视做人;③注重知识,缺少技能;④提倡自我,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⑤因循守旧,创新立言不够。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在遵从原教材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前提下,在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中,首先将新教材内容具体明确提炼出9个专题:
(1)立志是中专生做人成才成功的起点;(2)成人是中专生做人成才成功之本;(3)健康是中专生做人成才成功的基础;(4)知识是中专生做人成才成功的力量;(5)和谐是中专生做人成才成功的保证;(6)国家是中专生做人成才成功的后盾;(7)能力是中专生做人成才成功的途径:(8)创新是中专生做人成才成功的法宝;(9)立言是中专生做人成才成功的升华。德育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思想理论课程,内容非常丰富,通过重新编排和串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够实现既使教学内容充实丰富,又突出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的价值观教育等。
通过内容的转化,改变学生以往的观念,改变他们对实际生活中不能理解问题的陈旧看法,认识到通过德育课较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认真学习,当下就会对他们诸多方面起到“纠偏”的作用,同时这种作用在未来还会不断延伸,甚至使他们终身受益。
三、积极构建互动教学——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求突破
新教材体系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方面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角色,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教与学角色转换,形成互动教学。
首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使教师由主体地位变为主导作用。有教育学家曾指出: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应当是“教师主导作用正确、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构成教师主导作用的主要任务、内容和衡量这种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离开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失去了他的主要内涵,失去了他的对象和归宿。”德育课是一门养成性、实践性、修养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教化”、“修养”与“体验”相结合,以潜移默化、旁敲侧击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进行世界观、道德与法律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对道德理念的内在需求。
其次,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由“听众”变成“演员”。传统教学观下。我们的教学方法注重帮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忽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把它仅仅看成是掌握理性知识的容器,这样对学生主体性受到排斥,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使得学习者丧失学习的天性和兴趣。比如有一节在讲道德观问题时,我就尝试采用请学生帮忙出点子的方式切人课堂主题,设立议题,给不给老教师让座位。请学生参与,同时反驳学生提出让座位的主张,“严肃”的声称“我可以不让吗?列出不让理由有3个:①老年教师能来上课说明身体状况良好;②老年教师挣钱自己花或者给自己的儿女,不会给我一分。为什么要牺牲我的利益成全他;③我真的很累,需要这个座位,回家后还要备课、照顾孩子和一堆的家务等着我。”在这种互辩中激励同学提出不同的观点,有同学说“还是得让,理由有:每人都有公众形象。你可以不顾忌别人的眼神?二是作为一个高中教师,你的道德水平就这样吗?”又有同学说:“只要是一个正常健康的公民,都应具备相应的道德水准。”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应该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我们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在利用新教材时不仅要完成内容的转化,而且在教学方法中加强教师的自身行为的同时,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同时积极紧扣时代的要求和发展脉搏,使得我们的学生和老师都沐浴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间,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单纯依靠教材和课堂,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相结合,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枯燥无味,也难见成效。此外,现在的学校大都拥有丰富的传播媒体,我们可以利用传播媒体在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为教学体系的形成营造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知田.《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索的乐园》,中学教育网
[2]路小林.新教材,新教法,新探索,江苏武进职业教育中心,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