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体验中实现情感感悟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jzj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关键词】阅读;情境;感悟
  阅读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生体验感悟出来的。通常意义下的体验是指在实践中通过亲身经历或亲身感受来认识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它可以分为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积极体验和消极体验、真实体验和虚拟体验等。感悟则指学习个体通过对语文及其语境的直觉感知,从中获得某种感受、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感悟的本质是意会,它不遵循逻辑程序思考,是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直接感受。它只能由学生潜心读书、推敲品味,在体验中达成。感悟要学生自求得之,别人是无法教会的。它有时还难以表述清楚,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一会意的过程也是体验感悟的过程。
  体验与感悟一个显著的特点则在于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和在过程中获得。
  一、在情境表演的体验中感悟
  对于那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之后,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通过演,调动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在反复的修改剧本、反复的表演中逐渐产生自己独特的感悟,达到对课文阅读的再创造。如在《皇帝的新装》的教学中,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后,便引导学生把它改编成课本剧。让他们选好导演、编剧,再确定演员。之后他们便开始了紧张的搜集查阅资料和排演。在课堂上他们演完后,再让其分别谈谈各自表演后的感受和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写剧本,他们理清了文章的层次;通过表演,他们感悟到了皇帝和大臣的虚伪愚蠢;通过导演,他们感悟到了文章的写作手法等等,这些感悟都是发自内心的。它彻底改变了由老师分析讲解对人物性格进行“贴标签”的现象。
  二、在反复诵读的体验中感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加强诵读教学,让书面的无声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艺术,让形象由诵读树起,让意境以诵读创设,让诵读串起语文课堂教学。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不对文言文的文章作过于繁琐的分析,一般把课文的层意和整篇文章的大意及作者的情感、写法等设计成几道讨论、思考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诵读,在诵读中去感悟、品味,再适当点拨,达到理解性记忆,加快积累速度。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为例,可设计这样二道思考题引导学生诵读:1.用“……为……所……”句式逐节概括内容;2.文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当快要熟读成诵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从吟诵中参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在辩论中体验感悟
  有些文章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这些道理往往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口头上常说的,但从不会真正用心去领会。如教学《伤仲永》时,设置辩题:“学习能力是先天获得的,还是受后天影响?”让学生进行辩论。学生激烈争论,各抒己见时,教师就可以顺势把他们分成两组,让各组充分讨论,并联系课内外知识及生活中的例子,准备好辩论材料,然后进行辩论。各组辩论后,先让学生自己进行评议,教师再进行小结:“正方、反方各证明了问题的一半,我认为应辩证地看待学习能力,它既受先天影响,也跟后天因素有关,但后天影响是关键的,像方仲永的例子就是一个证明。”通过辩论,学生不仅丰富了知识,还加深了对课文思想的理解。学生旁引作证,并广泛地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唇枪舌剑辩论的过程中,他们各自都得到了体验和感悟,对这一道理的认识就再也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了。
  四、在专题研读中体验
  中学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并非让学生去攻破什么科学难关,而是重在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有所体验和感悟。对于思想蕴涵极深、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的一些文章可引导他们进行专题研读。如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愿组成若干研究小组,分组进行专题研究,学生的小组可分为:①历史组,收集整理百万雄师渡大江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资料。②地理组,翻阅全国地图与江西、安徽、江苏三省地图。在地理老师指导下,将课本中的作战示意图按比例扩大,制作教学挂图。③诗词组,查找毛泽东或其他文人以此为题材的诗词并讲解。④新闻组,了解新闻这一表达形式的特点。⑤录制组,从《开国大典》剧片中截取反映渡江战役的几个片段,加以组合并刻成光盘。虽然不能保证学生的研究结果的正确性,甚至会疏漏百出。但学生在过程中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悟,这一点是教师无论怎样分析都不能得到的。
  除了以上这几种形式之外,学生还可在口语交际、拓展课文、批判反思、画画唱歌等途径中得到体验与感悟。
  责任编辑 周正旺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教师良好的语文素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能力。名师的先进理念、钻研教材的方法及独特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增强语文素养,同时教师也不能忽视自身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素养;自主学习  成长是人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成长意味着一个人人格力量的不断提升与壮大。具体到教师,成长则意味着教师自身人格的不断完善。小学语文教师
对好氧反硝化处理硝氮废水产生的中间气态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系统的好氧反硝化会产生一定量的中间气态产物NO、N2O,但逸出量相对较少,在进水COD/N=10时。NO逸出0.43mg,占总
云南省昆明市的六甲乡于2005年间,通过政府、集体和个人多方出资,在辖区内每家农户的屋内建造了粪尿分集式生态旱厕.可是调查显示,在厕所建成后的一年时间里,这种厕所的使用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一种对语言文字丰富的联想、想象的感知活动。作为一种语言修养,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关键。加强语感教
[摘 要]小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读书对他们的成长影响巨大,也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和未来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千方百计唤醒学生读书的灵性,引导他们学会读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推荐阅读书目,明确阅读的方向;精心设计,开展读书讨论会将学生的阅读引向纵深。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1.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良
利用RAD7和NR-667A测氡仪测量了广东省8处温泉水和温泉宾馆室内外氡浓度。不同地方的温泉水氡浓度差异较大;在浴室内使用温泉水洗浴时,温泉水氡浓度对宾馆室内氡浓度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浴室内平均氡浓度比没有用温泉水时高0.6~18.6倍,卧室内氡浓度比没有用温泉水时高0.3~7.3倍,而且随着温泉水使用状况不同,室内氡浓度也有很大差异。浴室内使用温泉水时计算的氡转换系数较高。有些宾馆室内氡浓度超
简要介绍了我国地漏的现状与问题,并结合SARS病毒在香港淘大花园传播的原因,说明了地漏安全问题的严重性。根据香港城市大学的实验,提出了利用洗脸盆排水保护地漏存水弯水封,从而
[摘 要]所谓“小组合作循环日记”(以下简称“循环日记”)即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共用一本日记本,从每周一到每周五,每天由一位同学完成一篇日记,循环往复,周周不间断。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笔者尝试着让学生写“小组合作循环日记”,训练三年多来,效果甚佳,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了写作思路,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鉴赏能力。  [关键词]习作教学;小组合作;互相学习从二年级上学
[摘 要]信息技术教育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上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能延长幼儿的注意时间,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需要,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开发、搜集购买的一系列游戏活动软件,将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管理紧密结合,获取更好的教育教学活动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有效管理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涵盖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