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建平台下电加工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_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了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北京阿奇夏米尔公司合作,在校内建成了数控电加工实训中心,以学校、学生为主体进行电加工教学。构建了以“实训中心+校企共建平台”为依托的电加工实训教学新模式,效果显著,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关键词:电加工;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校企共建
  基金项目:2013年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校企共建平台的电火花加工实训教学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YB112)
  作者简介:王琪,男,江苏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高级技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模具制造。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4)18-0064-03
  实训教学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而校企合作共建集教学、技术培训等为一体的校内实训中心,是加强和深化实训教学的有力保障。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来通过实践,探索构建以“实训中心+校企共建平台”为依托的电加工实训教学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一、校企共建平台下构建教学新模式的实践
  (一)构建校企共建实训平台
  为满足社会对技术操作人才的需求,创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新模式,探索与此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共赢,2012年,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北京阿奇夏米尔公司共同投入,在校内建成了数控电加工实训中心。中心内布置有数控低速走丝线切割机、数控高速走丝线切割机、数控电火花成形机、数控电火花穿孔机等数控电加工设备。
  借助这个数控实训中心平台,北京阿奇夏米尔公司和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一方面将其打造成为面向江苏省的产品展示中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在数控电加工领域的技术优势,将先进数控电加工技术引入学校数控技术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和实训课程,提升专业教学和技能实训水平。通过取长补短,校企共同开展面向华东地区数控电加工技术的用户培训、社会培训、职教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各类培训。
  (二)校企合作开发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作为教学的载体,是保证教学质量、体现教学改革理念的核心。[1]校企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就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相互介入,结合学校自身的条件、特点和性质,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优势,合作开发体现现代教学理念和职业岗位需求的教材、教学软件、教学视频等。它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针对目前图书市场上的电加工实训教材内容大都没有充分反映行业的最新动态,重理论轻应用技能、教材结构不合理,特别是由企业专家或岗位一线技术人员参与编写的优秀实训教材较少,以及基于操作界面的模拟软件严重缺乏、教学视频不足等问题,学校和北京阿奇夏米尔公司合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了教学资源的共同开发。
  1.成立开发小组。为保证教学资源开发的顺利实施,首先成立了由学校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参与的教学资源开发课题组。其中来自学校的教师既熟悉教学资源开发过程和规律,又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来自企业的人员熟悉岗位技能的基本能力,并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组合能将两者的长处结合起来,使开发出的教学资源既符合教学规律,又体现当前职业岗位的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
  2.确定开发框架。通过对电加工操作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任务和岗位所需知识、技能、态度等要求的调查分析,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训的要求,由校企双方合作互动,归纳出培养对象应掌握的岗位所需理论知识及关键能力,确定教材编写大纲及内容。同时,从方便培养对象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确定所需开发的配套立体教学资源。
  3.校企合作开发。课题开发团队成员依据开发框架进行具体分工。学校教师主要负责执笔,根据培养对象的认知规律,创设合理的任务情景,形成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资源;企业人员则负责提供资料和技术支持,同时,根据教学要求进行相关机床操作界面模拟软件的开发,并对开发的教学资源进行评估。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校企开发人员随时交流,及时总结、修改和完善,并通过实际的试用,最终形成以校企共建为平台、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着重培养动手能力的电加工教学资源。
  (三)探索校企合作电加工教学新模式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特定教学环境中,围绕教学活动主题建立起来的一种具有一定价值的优化教学方式。[2]
  传统的电加工教学通常采用先理论后实践,或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教学分割成课堂和实训室两个地方,先在课堂上讲完理论,再去实训室讲操作,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加上有些教师的知识更新慢,动手能力不强,学校电加工机床陈旧,学生学到的往往是些落后的知识(比如有的学校电加工编程教学还停留在3B代码上),电加工机床的实际操作能力也不强,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胜任岗位的需要。
  学校的电加工教学以“实训中心+校企共建平台”为依托,充分利用校企共建的实训中心和合作开发的教学资源,把课堂和实训中心合二为一。实训中心按企业的文化布置,课堂在实训中心的一隅,配有凳桌、电脑、白板,设备是校企共同投入、能体现当今电加工技术的先进设备。教学实行双师制,即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参与,教师承担课程理实化的教学工作,并组织和协调教学任务的安排,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企业工程师按照电加工岗位操作流程和技术上的规范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辅导和答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以加工实际的企业零件为载体,以任务驱动创设学习情景,教学过程采用分组轮岗,讲做结合(讲讲做做),用开发的模拟软件先模拟后操作,边做边学,发现共性问题随时集中分析、讲解的方式,师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双向交流的氛围,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收获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在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之后,还设置了一个创新设计任务,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加工制造出一件作品,最后进行交流、展示。通过创新设计,学生的知识和动手综合能力得到了一个明显的提升。实践证明,通过充分利用实训中心的环境优势及学校、企业各自的资源优势,将课堂教学、技能培养和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将企业文化、职业道德融入教学,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真正的锻炼和提高,素质也得以提升,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顶岗操作,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与此同时,这些毕业学生也扩大了阿奇夏米尔公司的影响,增加了潜在用户,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四)建立职业能力本位的学生评价模式
  成功的教学模式改革,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还应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评价模式。[3]
  在学校的电加工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再只看最终结果,而是建立了职业能力本位的学生评价模式,把职业能力的发展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构建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充分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发展性和多元性。评价指标不仅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还关注学习的过程、习惯和团队合作;评价方式不仅有笔试,还包括成果展示;评价的主体包含学生、教师、企业工程师;评价的结果大多采用等级制。
  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表现(过程)性评价,即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技术操作、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量化评价。教学结束后,采用终结性评价,即通过围绕工作过程的笔试和成果展示,用量表法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学生、教师、企业工程师共同参与评价,使学生更能明确目标,了解自身存在的差距,确定是否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
  综合评价是将表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定学生的能力,形成电加工课程成绩,其中表现(过程)性评价占比重较大。学校电加工实训对学生的综合评价(100%)=表现(过程)评价×60%+终结评价×40%,并据此转换成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5个等级。
  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有效引导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二、校企共建平台下电加工教学模式实践的意义
  (一)促进了合作形成长效机制
  通过开发校企共建模式下的教学资源,营造校企互动氛围,有利于强化校企的合作,校企双需,互动有效,形成资源共享、利益双赢的良性运行机制,促进校企合作长效发展。
  (二)促进了教学创新模式的落实
  校企共建平台的建立,使学校能够借助企业,根据课程需要,将先进的加工技术融入教材,突出职业性特点,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展示教与学的过程,促进教学创新模式的落实,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带动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成长
  借助校企共建平台这个外部环境,有利于带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不断成长,教师的技能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作为教学资源开发的最大受益者——学生,他们更能通过这个平台,实现学习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张健.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的几种主要样态及研究走向蠡测[J].职教论坛,2006(10):40-42.
  [2]张立忠.职业能力本位的高职学生评价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11):4-6.
  [3]杨延.改革教学评价模式促进工学结合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12):56-58.
其他文献
使太阳能应用部件与建筑达到有机结合,是我国太阳能建筑应用技术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完成太阳能应用的建筑一体化,应该是我国太阳能建筑应用领域今后的主攻方向。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在不断发展,虽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是,其间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产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系统论,随着其在教育系统中的不断运用,为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强,出现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人才供需两脱节现象。通过了解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具体就业能力要求与期望,建立并完善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模式,从
高职院校班主任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自身成长的必然诉求。高职院校班主任可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积极引导、创新能力的精心指导、帮助建立良好的班风、推动创新活动的开展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减少学生的厌学情绪,树立创新意识和提升创新能力。  关键词:培养;班主任;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人文研
本文主要论述了宁钢炼钢厂根据市场行情,及时优化主原料和辅原料入炉结构,动态跟踪规模与成本的关系,成本管理精细化,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对炼钢物料平衡和热平衡理论模型进行
为了厘清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气藏的成藏过程,在对气藏构造特征、储层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烃源岩生排烃特征及储层致密化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北京市六环以内共有52条河道.总长520公里。这些河道、湖泊既发挥着供水、排水、调蓄洪水的作用.也是北京重要的景观水域.是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奥运水环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变。阅读与写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小学生后续的发展
颈内动脉闭塞(ICAO)分为急性颈内动脉闭塞(AICAO)与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两者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内动脉夹层是两者的共同病因,在病理生理改变方面两者也
摘要:高职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分析了“电工基础”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条件等几个方面,总结了“电工基础”课程建设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并提出了课程未来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高职;电工基础;课程建设;工作过程  基金项目:2013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系统化工作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关洪亮,男,吉林铁道职业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