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职业院校学生有着不同于普通大学生的特点,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职业院校学生会产生一些不良行为。本文分析了职业院校学生产生不良行为倾向的原因,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职业院校 不良行为倾向
在一个社会发展大的全过程,由于各种原因,社会上的人们很容易出现一些带倾向性的行为。如果这种行为对社会作用的性质是消极的、负面的,我们则把它称为“不良社会行为”,由众多这样的行为所构成的倾向就称为“不良社会行为倾向”。所谓不良社会行为倾向,并非指某些个别的或少数的不良社会行为,而是指那些具有相当数量的个体或群体,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违反社会道德规范与要求,有损他人或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反应趋势和倾向。就发生频次而言,这种行为并非是一时、一事或一地,而是在相似的情境环境中都有相似的行为反应趋势和倾向,是一种错向的不良行为动势。
职业教育与普通的高等教育不同,它不是以培养学生的德智体为主要任务,而是以培养具有某一专业技能的人才为目标。职业院校的学生入学时多数处于人生的可塑造的关键时期,是从少年向青年转型的时期。此时期学生特征为身体趋向成熟,但认知与个性仍在发展中。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出现了很多不良的行为,诸如生活奢华、迷恋网络、诚信缺失、粗言秽语、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等心理与行为,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此,职业院校必须认真对待学生的不良行为,寻找原因与对策,以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
职业院校学生不良社会行为倾向的形成原因及机制是复杂的,它既与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有关,又与产生这种倾向的行为个体与群体的心理品质有关。从心理学角度讲,它是由最初少数的不良行为,经过模仿、从众、服从、暗示等心理效应的扩大、蔓延而形成的。
首先,不良社会环境对职业院校学生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不良社会环境包括不良学生个体的存在、不良校外人员的存在以及不良生活环境的存在。校内校外难免有个别品行不良的学生,他们的存在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使得本来品
质不错的学生由于自律性差,随波逐流而走入歧途,荒废学业与人生。现代社会科技发达,电脑电视上面不良网站、黄色信息、血腥暴力电影处处存在,对于某些还缺少判断力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吸引,这需要青少年自觉地抵制诱惑,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其次,自我认识不够,许多学生由于个人成长经历及个性的发展不同,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对未来人生目标的设定、努力的方向等等,因此缺少学习奋斗的目标与动力,人生目标与成就动机模糊。更有甚者,糊里糊涂混日子,过了今天不想明天。
再次,职业学校学生自律性差,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高考落榜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课基础差、纪律涣散、自律性差等特点。由于此时期的学生尚未成熟,从德育的角度讲,还处于从他律向自律过渡的阶段。因此,这样的学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吸烟、酗酒、打架等恶习,从而耽误了学业。并且他们的不良行为还会进一步影响其他的学生。
因此,要改变职业院校学生的不良社会行为和遏制不良社会行为倾向,必须从改变环境影响因素和人的内部心理品质这两方面着手。
(一)营建健康的社会氛围及校园周边环境
由于我国正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日趋复杂化,客观上要求加强对人们进行正确的目标指引和价值导向,防止和抵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和行为对社会肌体的侵蚀和危害。少年的成长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但是学校周围的诸如网吧、夜总会等不良环境,对学生的教育与成长带来很大的隐患。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应该净化职业院校周围的环境,取缔黑网吧、歌舞厅等娱乐设施,还学校一个宁静的空间。国家公安部、司法部、工商总局等部委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严厉打击黄赌毒现象的蔓延,学校则应与上述部门紧密合作,重点防范学校周边娱乐场所、网吧对青少年产生的不良影响,杜绝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
(二)树立良好的社会榜样,促进积极模仿的发生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有效地调节、矫正与激励人的行为。由于人的行为在受环境影响的过程中,更多地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发生,其中榜样是模仿发生的关键因素,所以更多的向人们提供正面学习的榜样而不是反面榜样,有利于积极模仿的发生。榜样的树立应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校园可以评选“三好学生”等,然而最重要的是,评选出的学生一定要树立好自身的榜样,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全心全意为班级同学们服务,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广泛加强人格教育,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人格因素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定势与心理准备,从而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孔子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说明道德教化与人格教育可以使人耻于为恶。因此,要改变人的不良社会行为,遏制不良社会行为倾向,最根本的是要对社会成员广泛加强人格教育。
1、发展正确的社会认知,提高是非辨别能力
发展正确的社会认知,既是进行人格教育重要的一环,也是改变人的不良社会行为的第一步。按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人格结构的观点,人的绝大多数行为首先受社会认知的影响,认知因素是人格形成的核心,在心理信息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人们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及高尚的社会行为控制都需要以正确的社会认知为指导。
2、重视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培养高尚美好的情操
价值观、人生观是人格本质内容的体观,是人的社会认知、态度、情感及行为调控的最高层次的参照系。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里,价值观、人生观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人们就能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区分事物的好与坏,对与错,可行或不可行。因此,要消除不良社会行为倾向,规范好个人行为和群体组织行为,最根本的是要在人们头脑中树立起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合乎社会要求和时代精神的价值观、人生观。在进行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过程中,切忌抽象、空洞说教,可多用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优秀事例来对人们加以引导,使人们逐渐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去追求高尚情趣的生活,形成美好的情操。人格教育必须把知、情、意、行统一加以培养,使其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形成健全的日趋完善的人格结构,形成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系统。
(四)加强教师教育与学校管理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应掌握心理测量知识与技术,以便能够及时对学生开展测量与诊断。教师要重点做好个别不良学生的教育工作,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努力改正。教师也要接受教师心理与学生心理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等。以便更好对这样的学生教育可以产生更广泛的影响此外,还应该加强职业学院的管理,深入细致地做好具体的管理措施,从制度上杜绝漏洞。但要注意,要将严格管理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切不可造成学生的反感而使管理失败。
显然,教育干预不仅是遏制职业院校学生不良社会行为及其倾向的一个方面,它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对于不良社会行为的遏制有着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要我们积极地从各方面采取强而有力的措施,就完全可以减少职业院校不良社会行为的发生,有效地遏制不良社会行为倾向的形成,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繁荣昌盛,光明灿烂。
参考文献:
[1]孙春明,朱波.高职院校学生不良行为成因及对策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8.3
[2]梁桂.中职学生不良行为的解读[J].职业教育研究,2007.6
[3]杨红梅.深圳职高生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2008.5
(作者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关键词 职业院校 不良行为倾向
在一个社会发展大的全过程,由于各种原因,社会上的人们很容易出现一些带倾向性的行为。如果这种行为对社会作用的性质是消极的、负面的,我们则把它称为“不良社会行为”,由众多这样的行为所构成的倾向就称为“不良社会行为倾向”。所谓不良社会行为倾向,并非指某些个别的或少数的不良社会行为,而是指那些具有相当数量的个体或群体,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违反社会道德规范与要求,有损他人或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反应趋势和倾向。就发生频次而言,这种行为并非是一时、一事或一地,而是在相似的情境环境中都有相似的行为反应趋势和倾向,是一种错向的不良行为动势。
职业教育与普通的高等教育不同,它不是以培养学生的德智体为主要任务,而是以培养具有某一专业技能的人才为目标。职业院校的学生入学时多数处于人生的可塑造的关键时期,是从少年向青年转型的时期。此时期学生特征为身体趋向成熟,但认知与个性仍在发展中。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出现了很多不良的行为,诸如生活奢华、迷恋网络、诚信缺失、粗言秽语、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等心理与行为,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此,职业院校必须认真对待学生的不良行为,寻找原因与对策,以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
职业院校学生不良社会行为倾向的形成原因及机制是复杂的,它既与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有关,又与产生这种倾向的行为个体与群体的心理品质有关。从心理学角度讲,它是由最初少数的不良行为,经过模仿、从众、服从、暗示等心理效应的扩大、蔓延而形成的。
首先,不良社会环境对职业院校学生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不良社会环境包括不良学生个体的存在、不良校外人员的存在以及不良生活环境的存在。校内校外难免有个别品行不良的学生,他们的存在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使得本来品
质不错的学生由于自律性差,随波逐流而走入歧途,荒废学业与人生。现代社会科技发达,电脑电视上面不良网站、黄色信息、血腥暴力电影处处存在,对于某些还缺少判断力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吸引,这需要青少年自觉地抵制诱惑,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其次,自我认识不够,许多学生由于个人成长经历及个性的发展不同,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对未来人生目标的设定、努力的方向等等,因此缺少学习奋斗的目标与动力,人生目标与成就动机模糊。更有甚者,糊里糊涂混日子,过了今天不想明天。
再次,职业学校学生自律性差,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高考落榜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课基础差、纪律涣散、自律性差等特点。由于此时期的学生尚未成熟,从德育的角度讲,还处于从他律向自律过渡的阶段。因此,这样的学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吸烟、酗酒、打架等恶习,从而耽误了学业。并且他们的不良行为还会进一步影响其他的学生。
因此,要改变职业院校学生的不良社会行为和遏制不良社会行为倾向,必须从改变环境影响因素和人的内部心理品质这两方面着手。
(一)营建健康的社会氛围及校园周边环境
由于我国正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日趋复杂化,客观上要求加强对人们进行正确的目标指引和价值导向,防止和抵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和行为对社会肌体的侵蚀和危害。少年的成长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但是学校周围的诸如网吧、夜总会等不良环境,对学生的教育与成长带来很大的隐患。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应该净化职业院校周围的环境,取缔黑网吧、歌舞厅等娱乐设施,还学校一个宁静的空间。国家公安部、司法部、工商总局等部委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严厉打击黄赌毒现象的蔓延,学校则应与上述部门紧密合作,重点防范学校周边娱乐场所、网吧对青少年产生的不良影响,杜绝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
(二)树立良好的社会榜样,促进积极模仿的发生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有效地调节、矫正与激励人的行为。由于人的行为在受环境影响的过程中,更多地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发生,其中榜样是模仿发生的关键因素,所以更多的向人们提供正面学习的榜样而不是反面榜样,有利于积极模仿的发生。榜样的树立应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校园可以评选“三好学生”等,然而最重要的是,评选出的学生一定要树立好自身的榜样,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全心全意为班级同学们服务,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广泛加强人格教育,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人格因素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定势与心理准备,从而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孔子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说明道德教化与人格教育可以使人耻于为恶。因此,要改变人的不良社会行为,遏制不良社会行为倾向,最根本的是要对社会成员广泛加强人格教育。
1、发展正确的社会认知,提高是非辨别能力
发展正确的社会认知,既是进行人格教育重要的一环,也是改变人的不良社会行为的第一步。按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人格结构的观点,人的绝大多数行为首先受社会认知的影响,认知因素是人格形成的核心,在心理信息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人们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及高尚的社会行为控制都需要以正确的社会认知为指导。
2、重视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培养高尚美好的情操
价值观、人生观是人格本质内容的体观,是人的社会认知、态度、情感及行为调控的最高层次的参照系。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里,价值观、人生观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人们就能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区分事物的好与坏,对与错,可行或不可行。因此,要消除不良社会行为倾向,规范好个人行为和群体组织行为,最根本的是要在人们头脑中树立起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合乎社会要求和时代精神的价值观、人生观。在进行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过程中,切忌抽象、空洞说教,可多用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优秀事例来对人们加以引导,使人们逐渐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去追求高尚情趣的生活,形成美好的情操。人格教育必须把知、情、意、行统一加以培养,使其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形成健全的日趋完善的人格结构,形成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系统。
(四)加强教师教育与学校管理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应掌握心理测量知识与技术,以便能够及时对学生开展测量与诊断。教师要重点做好个别不良学生的教育工作,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努力改正。教师也要接受教师心理与学生心理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等。以便更好对这样的学生教育可以产生更广泛的影响此外,还应该加强职业学院的管理,深入细致地做好具体的管理措施,从制度上杜绝漏洞。但要注意,要将严格管理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切不可造成学生的反感而使管理失败。
显然,教育干预不仅是遏制职业院校学生不良社会行为及其倾向的一个方面,它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对于不良社会行为的遏制有着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要我们积极地从各方面采取强而有力的措施,就完全可以减少职业院校不良社会行为的发生,有效地遏制不良社会行为倾向的形成,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繁荣昌盛,光明灿烂。
参考文献:
[1]孙春明,朱波.高职院校学生不良行为成因及对策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8.3
[2]梁桂.中职学生不良行为的解读[J].职业教育研究,2007.6
[3]杨红梅.深圳职高生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2008.5
(作者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