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是素质化教学的核心,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审美追求也日趋细致化,参加美术学科高考学生的数量呈飞速上升趋势,有很多省份已经把音体美三门学科纳入中考成绩范围内或者作为总成绩的参考值。这就要求美术学科的学习必须要从根基抓起,这里所说的根基基本上就是中小学阶段美术学科的学习。下面笔者就从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研究来展开讨论。
关键词:中小学 美术 课程 教学研究
一、背景分析
以往大部分人对美术学科的鉴定界限很模糊,认为它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觉得它是副科,学不学都无所谓,学校不重视,教师轻视,学生无视。很多城区、郊区学校利用音体美课程来给学生补充语数外等主科知识,还有很多农村小学直接取消对音体美等学科课程的开设,教育局每年的教师招聘也减少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入编。原本教育局给下面各个学校拨放了关于美术兴趣培养费这笔款项,但学校根本没有发放到位,或者用于其他地方。
学校领导自身的不重视导致学校部分老师在工作上的不积极、懈怠,学习美术的条件有限,画具、画材不全,甚至连最基本的美术学科或者美术活动的单独教室都没有,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导致中小学的学生美术功底普遍很低,中考时美术学科的成绩不理想,高中时不敢选择美术学科作为发展方向。家长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孩子也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周围的学生学习美术兴趣不浓等各方面因素导致了今天的这个局面,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我国教育方针的落实。因此,积极探索解决美术教育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是保证农村中小学美术素质得以提高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国家教育公平战略的重要环节。美术教育与文化教育一样重要,也是学生学习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术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与審美能力,还可以激发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使学生对美术有很大的兴趣,对生活有很大的激情,这也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
二、就目前美术教学课程的措施和建议
首先,学校应该改善教学条件,开设美术学科单独活动的教室。定期对在校美术教师们进行专业能力培训,加大美术老师课程发展意识,发展地方性传统文化知识并将其加入校本教材。不把教主科的老师叫过来教美术。积极落实教育局的政策,开设美术兴趣班等可以专门发展绘画和手工的课程,可以像开运动会那样开设美术欣赏课与动手实践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多开美术交流会,或者举办优秀美术作品展,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这也是完成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国家教育公平的战略。
其次,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要有敬业精神,积极参加教育局的学科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关于美术课程的各种课型要做到熟能生巧,提前做好备课工作,钻研教材,因材施教,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走进学生心里去。蹲下来做学生的知己与朋友,做教学的参与者与指导者。
再次,家长应该从孩子的童年抓起,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与美丑鉴赏能力。从根基抓起,参与孩子的成长,陪孩子做做手工,一方面增进与孩子的交流,和孩子共同学习与发现;另一方面引领孩子成长,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在家长心里的分量。了解孩子,知道孩子喜欢什么,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若孩子在美术方面确实有特长,不妨从小就加强培养,长大后可以把它发展成为一技之长。做孩子的引路人,虽然天赋很重要,但是后天的环境、培养以及自身努力更为重要。
最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己要去多想、多听、多看、多品,多去接触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寻找一丝灵感。上美术课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听从教师的正确指导,积极参与教师布置的各项活动。平时多去阅读关于美术鉴赏知识的书籍,多去图书馆、美术展览馆、文化馆、个人私藏馆、博物馆。适当地了解中外美术史,了解国内外知名的画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和流派,给自己的美术奠定坚实的基础。到中考时,美术知识能够拿来就用。保持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学好美术对发展其他艺术特长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三、结语
美术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内涵;可以使人们正确区分美与丑;可以使人知道怎么从生活中发现美,或把美术当成认识与发现美的一种技艺,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的素质,陶冶情操;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热爱大自然,向往和平友爱。艺术对一个人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一个人学习美术,学习艺术,经过长期的艺术熏陶,会使他的气质与众不同,包括言谈举止、穿着打扮,会更加懂得生活。毕竟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与新社会的建设者,美育对德智体美劳教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美育可成为生活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张荣舟.美术教育与小学全科型教师的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报,2007(06).
[2]陈健勇.美术现象及改革、发展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姚丹丹,女,硕士研究生在读,赣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中国民间美术)
关键词:中小学 美术 课程 教学研究
一、背景分析
以往大部分人对美术学科的鉴定界限很模糊,认为它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觉得它是副科,学不学都无所谓,学校不重视,教师轻视,学生无视。很多城区、郊区学校利用音体美课程来给学生补充语数外等主科知识,还有很多农村小学直接取消对音体美等学科课程的开设,教育局每年的教师招聘也减少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入编。原本教育局给下面各个学校拨放了关于美术兴趣培养费这笔款项,但学校根本没有发放到位,或者用于其他地方。
学校领导自身的不重视导致学校部分老师在工作上的不积极、懈怠,学习美术的条件有限,画具、画材不全,甚至连最基本的美术学科或者美术活动的单独教室都没有,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导致中小学的学生美术功底普遍很低,中考时美术学科的成绩不理想,高中时不敢选择美术学科作为发展方向。家长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孩子也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周围的学生学习美术兴趣不浓等各方面因素导致了今天的这个局面,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我国教育方针的落实。因此,积极探索解决美术教育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是保证农村中小学美术素质得以提高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国家教育公平战略的重要环节。美术教育与文化教育一样重要,也是学生学习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术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与審美能力,还可以激发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使学生对美术有很大的兴趣,对生活有很大的激情,这也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
二、就目前美术教学课程的措施和建议
首先,学校应该改善教学条件,开设美术学科单独活动的教室。定期对在校美术教师们进行专业能力培训,加大美术老师课程发展意识,发展地方性传统文化知识并将其加入校本教材。不把教主科的老师叫过来教美术。积极落实教育局的政策,开设美术兴趣班等可以专门发展绘画和手工的课程,可以像开运动会那样开设美术欣赏课与动手实践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多开美术交流会,或者举办优秀美术作品展,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这也是完成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国家教育公平的战略。
其次,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要有敬业精神,积极参加教育局的学科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关于美术课程的各种课型要做到熟能生巧,提前做好备课工作,钻研教材,因材施教,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走进学生心里去。蹲下来做学生的知己与朋友,做教学的参与者与指导者。
再次,家长应该从孩子的童年抓起,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与美丑鉴赏能力。从根基抓起,参与孩子的成长,陪孩子做做手工,一方面增进与孩子的交流,和孩子共同学习与发现;另一方面引领孩子成长,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在家长心里的分量。了解孩子,知道孩子喜欢什么,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若孩子在美术方面确实有特长,不妨从小就加强培养,长大后可以把它发展成为一技之长。做孩子的引路人,虽然天赋很重要,但是后天的环境、培养以及自身努力更为重要。
最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己要去多想、多听、多看、多品,多去接触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寻找一丝灵感。上美术课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听从教师的正确指导,积极参与教师布置的各项活动。平时多去阅读关于美术鉴赏知识的书籍,多去图书馆、美术展览馆、文化馆、个人私藏馆、博物馆。适当地了解中外美术史,了解国内外知名的画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和流派,给自己的美术奠定坚实的基础。到中考时,美术知识能够拿来就用。保持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学好美术对发展其他艺术特长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三、结语
美术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内涵;可以使人们正确区分美与丑;可以使人知道怎么从生活中发现美,或把美术当成认识与发现美的一种技艺,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的素质,陶冶情操;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热爱大自然,向往和平友爱。艺术对一个人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一个人学习美术,学习艺术,经过长期的艺术熏陶,会使他的气质与众不同,包括言谈举止、穿着打扮,会更加懂得生活。毕竟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与新社会的建设者,美育对德智体美劳教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美育可成为生活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张荣舟.美术教育与小学全科型教师的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报,2007(06).
[2]陈健勇.美术现象及改革、发展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姚丹丹,女,硕士研究生在读,赣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中国民间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