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建设现状和湖北省生产力布局现状的基础上对生产力布局调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以流域经济理论、交通经济带理论为支撑,结合湖北省各地区区域优势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所带来的机遇,对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建设与生产力布局调整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湖北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布局调整
1.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建设与生产力布局现状
1.1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建设范围与现状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境内长江干流段占长江干线总长的38%,涵盖武汉、宜昌、荆州、黄石、黄冈、鄂州、咸宁、恩施等7个市1个州的26个县市,全长1061公里,国土面积54168.5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9.1%;人口达2750.1万人,占全省的45%。①区域内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目前,初步形成了以武汉新港、三峡枢纽港、荆州港等为核心的湖北长江沿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集聚了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特别是武汉市作为长江流域经济带中段的最大城市和交通物流科技中心,以及其他沿江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使湖北长江经济带成为湖北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
2014年9月25日《国务院关于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正式颁布和2015年5月2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布的《省人民政府关于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将从综合交通构建、产业转型升级、内陆开放合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加快推动湖北省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促进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
1.2湖北省生产力布局现状
湖北省东部地区产业发展优于西部地区。湖北省生产力布局主要分为以武汉为中心的鄂东武汉城市圈和以襄阳、宜昌为中心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圈在湖北省的发展格局恰如中国的东西部。武汉城市圈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已处于城市化中期、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大部分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发展水平、体制机制环境、对外开放程度等要相对滞后,对各类要素的吸引力要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2013年,武汉城市圈以其占全省31%的土地面积,集聚了全省52%的常住人口,贡献了全省近60%的地区生产总值,②成为了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域。
东部地区内部产业结构差异显著。鄂东地区已形成“以武汉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个城市的武汉城市圈”,区域内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整个城市圈产业结构差异化现象严重。当前,武汉市已开始呈现出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升级换代趋势,地区产业结构表现为三二一结构;黄石、鄂州产业结构为二三一结构,已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而除武汉、黄石、鄂州外的其他城市则均为农村区域的城镇中心,仍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等均大大低于全省乃至全国的平均水平。③2013年,武汉城市圈地区生产总值为15630亿元,武汉一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9051.21亿元,占了整个城市圈的近58%,地区生产总值首位度达到7.93倍以上;占武汉城市圈国土面积62.4%,人口总数占44.2%的黄冈、咸宁、孝感三市,GDP仅占22.03%,人均GDP仅为25338元,仅占城市圈人均水平的50.13%④。
鄂西地区内部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其中襄十随、宜荆荆地区产业与城市化发展要远高于恩施和神农架林区。襄十随、宜荆荆等地区处于江汉平原中心,大部分区域为国家或省级重点或优化开发区,发展经济的条件较为优越,其交通运输干线沿线城镇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已初步形成汽车产业带、石油化工、建材、纺织服装和农产品加工基地以及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恩施州和神农架林区等远离襄阳和宜昌等区域性大城市,开放意识较弱,产业层次较低,仍停留在农产品生产和原材料加工等初级产品生产上,经济发展水平要低于襄十随、宜荆荆地区。
目前,湖北省两大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差距明显,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湖北要实现整个省域协调发展,必须借助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快生产力布局调整。充分利用“长江经济带”这根金扁担,紧密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打破东西地区行政壁垒、市场分割和行业界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东西部区域互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湖北省生产力布局调整的理论基础
2.1生产力布局调整的文献综述
生产力布局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国家、地区、城市)生产力系统的空间分布与组合。关于生产力布局调整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方面作出了研究。陈栋生(1983)指出影响、制约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条件与因素主要有三类:一是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二是长时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各种经济条件与经济因素的地区差异,三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任务或目标。⑤王丽莎(1999)认为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内容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迅速,产业结构合理,经济联系密切,资源配置效率最优,经济效益高度化。⑥刘正刚(2001)从生产力布局问题提出的经济渊源指出生产力布局具有客观性、继承性、层次性和战略性等特点。⑦陈德敏,孟帮燕和林勇(2005)介绍了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和网络模式,并分析了区域生产力布局模式选择应遵循依据,即区域经济成熟度、生产要素通达状况和区域产业发育程度。⑧魏立桥,郑博文(2008)指出国土空间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现有开发强度、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对不同区域生产力布局模式选择具有基础性地位。⑨
综上所述,生产力布局调整必须在顺应社会发展的阶段目标这个背景下,抓住地域空间特色,既包括以自然资源等特色,也包括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产业基础、思想观念等特色,结合生产部门和企业发展所需条件差异,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灵活采用增长极、点轴模式和网络模式合理布局调整产业,确保区域内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统筹兼顾。 2.2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建设与生产力布局调整的理论基础
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建设与生产力布局调整以流域经济理论和交通经济带理论为支撑。流域经济始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是一种生产布局以水为纽带,利用河流水系其特有的功能将流域内的城市和农村联结起来,促进各类产业的经济实体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实现全流域的整体开发格局。交通经济带理论源于1942年美国普林斯顿研究所成员J.戈特曼发现的“沿交通干线城市联系紧密,产业高度聚集”现象,此后,各国学者不断研究并总结出“依托一定的交通运输干线、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并以其为发展轴,以轴上经济发达的一个和几个大城市作为核心,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周围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发展,由此形成点状密集、面状辐射、线状延伸的生产、流通一体化的带状经济区域或经济走廊”。随着交通经济带理论的提出,增长极理论、点轴发展理论以及网络式发展理论等一系列相关理论应运而生,这些理论对湖北生产力布局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面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这个新机遇,我们可以借鉴流域经济理论、交通经济带发展理论和点轴发展理论,推动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产业整体规划布局调整,打造武汉、宜昌、荆州、黄石、鄂州等区域性中心节点城市,促进其分别带动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中段、西段和东段地区发展,以充分发挥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扁担”功能,促进“两圈”互动、全省经济协调发展。
3.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背景下生产力布局调整的机遇
3.1 区域优势显著
鄂东地区已形成以特大中心城市、湖北省经济龙头武汉为中心的一小时城市圈,圈内城市具有地理上高度集中、空间距离近、产业基础良好、要素和信息组合成本低等特点。目前,武汉城市圈内已经确立了汽车制造、钢铁冶炼、石油化工、烟草和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建立了东风汽车、武钢集团、武汉石化、烽火科技等企业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
鄂西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湖北省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和制造业基地,襄十随地区的专业汽车制造业基础深厚且独具特色,宜荆荆地区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优越,鄂西北秦巴山区、鄂西南武陵山区特色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生产初具规模。此外,鄂西地区内拥有丰富得到旅游资源,如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十堰的道教文化、襄阳的三国文化和浓厚的土家族苗族文化。
湖北长江沿线城镇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产业基础深厚。湖北特大城市武汉位居湖北长江经济带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对区域内其他城镇及相关产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长江干流东段,黄石、鄂州钢铁制造业历史悠久,基础牢固,且初步形成大运量、高水耗原材料工业;黄冈、咸宁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初具规模。干流西段的宜昌、荆州,水电梯级开发、石油化工、磷化工等优势产业享誉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业历史深厚。
3.2长江经济带战略给湖北省生产力布局调整带来了机遇
湖北长江经济带作为长江经济带的关键性支点,东接长三角城市群、西联成渝城市群,具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较高以及市场容量巨大等优势,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于促进湖北省发挥区域优势,推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开放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有利于湖北省加强与国外和沿海地区在经济技术、贸易和投资等方面的合作,促进湖北省现代农业、能源原材料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优化升级,拓宽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空间。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湖北省奠定了长江中游地区经济中心地位,有利于中西部地区资源、人才、科技等要素具有加速向湖北省流动,增强地区配置资源的能力。此外,湖北省通过长江经济带东向对接海上丝绸之路、西向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放格局,有助于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合作,增强产品竞争力,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等活动。
交通经济带理论和汉十经济带沿线城镇迅速发展的实践表明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有利于强化湖北沿江城市的经济发展主轴地位,打破湖北省两圈分裂发展的格局。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发挥水运低廉的运输成本、快捷的运输速度和巨大的运输力量等优势,促进沿江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沿江地区经济发展。湖北沿江城镇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连接鄂东和鄂西,促进“两圈”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此外,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有助于改变湖北省黄冈、恩施等欠发达地区的区位条件,将其推到我国对外开放的次前沿,促进地区思想解放,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实现地区跨越发展。
4.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建设与生产力布局调整的思路
4.1生产力布局调整原则
湖北省生产力布局调整必须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下,借助长江经济带建设这个战略机遇,优化配置资源和要素,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确保湖北省自然生态功能与经济开发需求相结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首先,湖北省生产力布局调整必须以各地区资源承载力为基础,确定地区生态功能定位,合理安排产业发展方向;其次,湖北省生产力布局调整必须以区域协调发展目标,整体规划,实现产业互动;第三,各地区产业调整必须以地区资源特色、产业基础为依据;最后,湖北省整体生产力布局调整和各地区生产力调整必须确保区域内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统筹兼顾。
4.2生产力布局模式选择
当前,湖北省经济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湖北省沿江一些城镇,如武汉市经济总量较大,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生产要素通达状况较好,但是远离长江的一些地区产业发育程度较低,要素通达度相对较差,产业发展水平低下,采用点轴发展模式调整生产力布局,以沿江8省市为区域增长极,以沿江城镇为发展轴,可以有效实现区域联动发展。
4.3生产力布局调整方向
湖北长江经济带沿岸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产业基础深厚、城镇密集,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重心所在,也是经济发展的最有利的地区。区域内有着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深厚的工业基础和发展旅游业及现代服务业的潜力,地区生产力布局调整必须根据长江干流在湖北省地域内各区段自然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状况及生产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错位布局产业,建立各具特色的开放开发区,实现整个长江经济带产业整体联动,区域协调发展。 4.3.1工业
湖北省产业结构比较完整,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占比较高,区域内产业集群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协作分工缺乏。加快经济带内8省市工业调整,形成工业发展轴,有利于省域内全面协作。
以武汉为龙头,带动区域内传统优势产业优化提升和推动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武汉作为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和产业化基地,继续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优势产业,带动周边黄石等地区先进制造产业发展。加强以武汉和荆州为核心的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基地建设,发展与汉十汽车产业带的合作;利用武汉、鄂州、新冶具有悠久的钢铁产业基础,调整钢铁产业结构,形成武钢、鄂钢、新冶钢三大钢铁企业为主的鄂东钢铁工业走廊,加快鄂州、黄冈沿江船舶工业基地建设;延伸武汉石油化工产业链,在鄂州、黄石、黄冈等地形成石油化工基地和精细化工产业聚集群;武汉必须发挥带动作用,引导黄石等地区加快冶金、建材、能源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加强武汉、鄂州、黄石、黄冈、荆州、咸宁等地纺织服装产业的交流合作,扩大轻纺业的生产竞争力。
4.3.2农业
湖北省农业基础良好,但是区域内农产品结构单一、农业市场化程度不足现象显著,必须充分利用经济带内区域资源特色,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一区一品”的产业结构,进行规模化生产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宜昌、武汉、荆州等地区处于江汉平原中心地区,区域内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可以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规模生种植优质水稻、棉花、双低油菜和蔬菜,养殖淡水鱼、肉猪和家禽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而宜昌、恩施、黄冈地区,处于我国的武陵山余脉和大别山余脉,适合于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和特色畜牧业,如恩施部分地区属于我国的富硒地区,可以种植富硒水果、富硒茶叶和富硒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进行富硒产品加工。
4.3.3旅游业及现代服务业
湖北省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缺乏有效整合。湖北长江经济带上游的鄂西地区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宜昌的三峡、屈原故里、巴东的神农溪和河石林等山水自然景观;长江经济带中段的荆州以历史人文景观文明,纪南城、关公庙、章华寺、乌林古城场、华容道等人文景观经久不衰;湖北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黄鹤楼、东湖、磨山、三国赤壁等人文景观,⑩此外还有红色旅游圣地——大别山。依靠长江经济带联东启西的作用,可以有效整合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促进区域旅游业良性发展。
区域内武汉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湖北省龙头城市,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中心,加强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建设,发展总部经济,可以有效带动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开发和湖北省两圈交流互动。武汉市可以借助于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物流业发展,建设成为中部物流中心。鄂州、黄冈、黄石等地区可以依靠其临港优势,培育商贸物流产业,形成临港经济。(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注解:
①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总体规划(2009-2020).鄂政发[2010]51号.
②湖北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年鉴2014[N].[EB/OL]http://www.stats-hb.gov.cn/upload/tjnj/nj2014/.
③郭庆汉.湖北区域发展战略的反思[J].发展论坛.2012(10):36.
④湖北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年鉴2014[N].[EB/OL]http://www.stats-hb.gov.cn/upload/tjnj/nj2014/.
⑤陈栋生.生产力布局的条件与规划方法[J].江汉大学学报,1983(1):46-49.
⑥王丽莎.关于生产力合理布局理论的再思考[J].1999(1):45.
⑦刘正刚.我国宏观生产力布局的理论和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01(5):24.
⑧陈德敏,孟帮燕,林勇.区域生产力布局模式选择分析.开发研究,2005(5):77-79.
⑨魏立桥,郑博文.论主体功能区在区域规划与生产力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J].2008(3):213.
⑩汤鹏飞.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机制与思路[J].当代论坛.2010(8):10.
参考文献:
[1]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总体规划(2009-2020).
[2]湖北省政府:湖北长江经济带“十二五”规划[Z].2007-7-15.
[3]湖北省政府: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Z].2012-12-21.
[4]湖北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核心战略[J].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报告.2012(6):17.
[5]湖北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年鉴2014[N].[EB/OL]http://www.stats-hb.gov.cn/upload/tjnj/nj2014/.
[6]郭庆汉:湖北区域发展战略的反思[J].发展论坛.2012(10):36.
[7]陈栋生.生产力布局的条件与规划方法[J].江汉大学学报,1983(1):46-49.
[8]王丽莎.关于生产力合理布局理论的再思考[J].1999(1):45.
[9]刘正刚.我国宏观生产力布局的理论和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01(5):24.
[10]陈德敏,孟帮燕,林勇.区域生产力布局模式选择分析.开发研究,2005(5):77-79.
[11]魏立桥,郑博文.论主体功能区在区域规划与生产力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J].2008(3):213.
[12]杨荫凯,韩增林.交通经济带的基本理论探讨[J].人文地理.1999(2):2.
[13]汤鹏飞.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机制与思路[J].当代论坛.2010(8):10.
关键词:湖北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布局调整
1.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建设与生产力布局现状
1.1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建设范围与现状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境内长江干流段占长江干线总长的38%,涵盖武汉、宜昌、荆州、黄石、黄冈、鄂州、咸宁、恩施等7个市1个州的26个县市,全长1061公里,国土面积54168.5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9.1%;人口达2750.1万人,占全省的45%。①区域内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目前,初步形成了以武汉新港、三峡枢纽港、荆州港等为核心的湖北长江沿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集聚了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特别是武汉市作为长江流域经济带中段的最大城市和交通物流科技中心,以及其他沿江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使湖北长江经济带成为湖北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
2014年9月25日《国务院关于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正式颁布和2015年5月2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布的《省人民政府关于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将从综合交通构建、产业转型升级、内陆开放合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加快推动湖北省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促进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
1.2湖北省生产力布局现状
湖北省东部地区产业发展优于西部地区。湖北省生产力布局主要分为以武汉为中心的鄂东武汉城市圈和以襄阳、宜昌为中心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圈在湖北省的发展格局恰如中国的东西部。武汉城市圈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已处于城市化中期、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大部分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发展水平、体制机制环境、对外开放程度等要相对滞后,对各类要素的吸引力要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2013年,武汉城市圈以其占全省31%的土地面积,集聚了全省52%的常住人口,贡献了全省近60%的地区生产总值,②成为了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域。
东部地区内部产业结构差异显著。鄂东地区已形成“以武汉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个城市的武汉城市圈”,区域内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整个城市圈产业结构差异化现象严重。当前,武汉市已开始呈现出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升级换代趋势,地区产业结构表现为三二一结构;黄石、鄂州产业结构为二三一结构,已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而除武汉、黄石、鄂州外的其他城市则均为农村区域的城镇中心,仍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等均大大低于全省乃至全国的平均水平。③2013年,武汉城市圈地区生产总值为15630亿元,武汉一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9051.21亿元,占了整个城市圈的近58%,地区生产总值首位度达到7.93倍以上;占武汉城市圈国土面积62.4%,人口总数占44.2%的黄冈、咸宁、孝感三市,GDP仅占22.03%,人均GDP仅为25338元,仅占城市圈人均水平的50.13%④。
鄂西地区内部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其中襄十随、宜荆荆地区产业与城市化发展要远高于恩施和神农架林区。襄十随、宜荆荆等地区处于江汉平原中心,大部分区域为国家或省级重点或优化开发区,发展经济的条件较为优越,其交通运输干线沿线城镇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已初步形成汽车产业带、石油化工、建材、纺织服装和农产品加工基地以及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恩施州和神农架林区等远离襄阳和宜昌等区域性大城市,开放意识较弱,产业层次较低,仍停留在农产品生产和原材料加工等初级产品生产上,经济发展水平要低于襄十随、宜荆荆地区。
目前,湖北省两大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差距明显,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湖北要实现整个省域协调发展,必须借助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快生产力布局调整。充分利用“长江经济带”这根金扁担,紧密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打破东西地区行政壁垒、市场分割和行业界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东西部区域互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湖北省生产力布局调整的理论基础
2.1生产力布局调整的文献综述
生产力布局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国家、地区、城市)生产力系统的空间分布与组合。关于生产力布局调整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方面作出了研究。陈栋生(1983)指出影响、制约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条件与因素主要有三类:一是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二是长时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各种经济条件与经济因素的地区差异,三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任务或目标。⑤王丽莎(1999)认为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内容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迅速,产业结构合理,经济联系密切,资源配置效率最优,经济效益高度化。⑥刘正刚(2001)从生产力布局问题提出的经济渊源指出生产力布局具有客观性、继承性、层次性和战略性等特点。⑦陈德敏,孟帮燕和林勇(2005)介绍了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和网络模式,并分析了区域生产力布局模式选择应遵循依据,即区域经济成熟度、生产要素通达状况和区域产业发育程度。⑧魏立桥,郑博文(2008)指出国土空间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现有开发强度、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对不同区域生产力布局模式选择具有基础性地位。⑨
综上所述,生产力布局调整必须在顺应社会发展的阶段目标这个背景下,抓住地域空间特色,既包括以自然资源等特色,也包括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产业基础、思想观念等特色,结合生产部门和企业发展所需条件差异,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灵活采用增长极、点轴模式和网络模式合理布局调整产业,确保区域内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统筹兼顾。 2.2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建设与生产力布局调整的理论基础
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建设与生产力布局调整以流域经济理论和交通经济带理论为支撑。流域经济始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是一种生产布局以水为纽带,利用河流水系其特有的功能将流域内的城市和农村联结起来,促进各类产业的经济实体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实现全流域的整体开发格局。交通经济带理论源于1942年美国普林斯顿研究所成员J.戈特曼发现的“沿交通干线城市联系紧密,产业高度聚集”现象,此后,各国学者不断研究并总结出“依托一定的交通运输干线、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并以其为发展轴,以轴上经济发达的一个和几个大城市作为核心,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周围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发展,由此形成点状密集、面状辐射、线状延伸的生产、流通一体化的带状经济区域或经济走廊”。随着交通经济带理论的提出,增长极理论、点轴发展理论以及网络式发展理论等一系列相关理论应运而生,这些理论对湖北生产力布局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面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这个新机遇,我们可以借鉴流域经济理论、交通经济带发展理论和点轴发展理论,推动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产业整体规划布局调整,打造武汉、宜昌、荆州、黄石、鄂州等区域性中心节点城市,促进其分别带动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中段、西段和东段地区发展,以充分发挥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扁担”功能,促进“两圈”互动、全省经济协调发展。
3.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背景下生产力布局调整的机遇
3.1 区域优势显著
鄂东地区已形成以特大中心城市、湖北省经济龙头武汉为中心的一小时城市圈,圈内城市具有地理上高度集中、空间距离近、产业基础良好、要素和信息组合成本低等特点。目前,武汉城市圈内已经确立了汽车制造、钢铁冶炼、石油化工、烟草和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建立了东风汽车、武钢集团、武汉石化、烽火科技等企业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
鄂西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湖北省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和制造业基地,襄十随地区的专业汽车制造业基础深厚且独具特色,宜荆荆地区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优越,鄂西北秦巴山区、鄂西南武陵山区特色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生产初具规模。此外,鄂西地区内拥有丰富得到旅游资源,如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十堰的道教文化、襄阳的三国文化和浓厚的土家族苗族文化。
湖北长江沿线城镇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产业基础深厚。湖北特大城市武汉位居湖北长江经济带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对区域内其他城镇及相关产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长江干流东段,黄石、鄂州钢铁制造业历史悠久,基础牢固,且初步形成大运量、高水耗原材料工业;黄冈、咸宁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初具规模。干流西段的宜昌、荆州,水电梯级开发、石油化工、磷化工等优势产业享誉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业历史深厚。
3.2长江经济带战略给湖北省生产力布局调整带来了机遇
湖北长江经济带作为长江经济带的关键性支点,东接长三角城市群、西联成渝城市群,具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较高以及市场容量巨大等优势,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于促进湖北省发挥区域优势,推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开放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有利于湖北省加强与国外和沿海地区在经济技术、贸易和投资等方面的合作,促进湖北省现代农业、能源原材料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优化升级,拓宽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空间。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湖北省奠定了长江中游地区经济中心地位,有利于中西部地区资源、人才、科技等要素具有加速向湖北省流动,增强地区配置资源的能力。此外,湖北省通过长江经济带东向对接海上丝绸之路、西向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放格局,有助于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合作,增强产品竞争力,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等活动。
交通经济带理论和汉十经济带沿线城镇迅速发展的实践表明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有利于强化湖北沿江城市的经济发展主轴地位,打破湖北省两圈分裂发展的格局。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发挥水运低廉的运输成本、快捷的运输速度和巨大的运输力量等优势,促进沿江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沿江地区经济发展。湖北沿江城镇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连接鄂东和鄂西,促进“两圈”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此外,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有助于改变湖北省黄冈、恩施等欠发达地区的区位条件,将其推到我国对外开放的次前沿,促进地区思想解放,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实现地区跨越发展。
4.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建设与生产力布局调整的思路
4.1生产力布局调整原则
湖北省生产力布局调整必须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下,借助长江经济带建设这个战略机遇,优化配置资源和要素,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确保湖北省自然生态功能与经济开发需求相结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首先,湖北省生产力布局调整必须以各地区资源承载力为基础,确定地区生态功能定位,合理安排产业发展方向;其次,湖北省生产力布局调整必须以区域协调发展目标,整体规划,实现产业互动;第三,各地区产业调整必须以地区资源特色、产业基础为依据;最后,湖北省整体生产力布局调整和各地区生产力调整必须确保区域内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统筹兼顾。
4.2生产力布局模式选择
当前,湖北省经济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湖北省沿江一些城镇,如武汉市经济总量较大,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生产要素通达状况较好,但是远离长江的一些地区产业发育程度较低,要素通达度相对较差,产业发展水平低下,采用点轴发展模式调整生产力布局,以沿江8省市为区域增长极,以沿江城镇为发展轴,可以有效实现区域联动发展。
4.3生产力布局调整方向
湖北长江经济带沿岸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产业基础深厚、城镇密集,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重心所在,也是经济发展的最有利的地区。区域内有着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深厚的工业基础和发展旅游业及现代服务业的潜力,地区生产力布局调整必须根据长江干流在湖北省地域内各区段自然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状况及生产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错位布局产业,建立各具特色的开放开发区,实现整个长江经济带产业整体联动,区域协调发展。 4.3.1工业
湖北省产业结构比较完整,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占比较高,区域内产业集群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协作分工缺乏。加快经济带内8省市工业调整,形成工业发展轴,有利于省域内全面协作。
以武汉为龙头,带动区域内传统优势产业优化提升和推动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武汉作为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和产业化基地,继续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优势产业,带动周边黄石等地区先进制造产业发展。加强以武汉和荆州为核心的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基地建设,发展与汉十汽车产业带的合作;利用武汉、鄂州、新冶具有悠久的钢铁产业基础,调整钢铁产业结构,形成武钢、鄂钢、新冶钢三大钢铁企业为主的鄂东钢铁工业走廊,加快鄂州、黄冈沿江船舶工业基地建设;延伸武汉石油化工产业链,在鄂州、黄石、黄冈等地形成石油化工基地和精细化工产业聚集群;武汉必须发挥带动作用,引导黄石等地区加快冶金、建材、能源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加强武汉、鄂州、黄石、黄冈、荆州、咸宁等地纺织服装产业的交流合作,扩大轻纺业的生产竞争力。
4.3.2农业
湖北省农业基础良好,但是区域内农产品结构单一、农业市场化程度不足现象显著,必须充分利用经济带内区域资源特色,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一区一品”的产业结构,进行规模化生产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宜昌、武汉、荆州等地区处于江汉平原中心地区,区域内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可以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规模生种植优质水稻、棉花、双低油菜和蔬菜,养殖淡水鱼、肉猪和家禽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而宜昌、恩施、黄冈地区,处于我国的武陵山余脉和大别山余脉,适合于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和特色畜牧业,如恩施部分地区属于我国的富硒地区,可以种植富硒水果、富硒茶叶和富硒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进行富硒产品加工。
4.3.3旅游业及现代服务业
湖北省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缺乏有效整合。湖北长江经济带上游的鄂西地区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宜昌的三峡、屈原故里、巴东的神农溪和河石林等山水自然景观;长江经济带中段的荆州以历史人文景观文明,纪南城、关公庙、章华寺、乌林古城场、华容道等人文景观经久不衰;湖北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黄鹤楼、东湖、磨山、三国赤壁等人文景观,⑩此外还有红色旅游圣地——大别山。依靠长江经济带联东启西的作用,可以有效整合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促进区域旅游业良性发展。
区域内武汉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湖北省龙头城市,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中心,加强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建设,发展总部经济,可以有效带动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开发和湖北省两圈交流互动。武汉市可以借助于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物流业发展,建设成为中部物流中心。鄂州、黄冈、黄石等地区可以依靠其临港优势,培育商贸物流产业,形成临港经济。(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注解:
①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总体规划(2009-2020).鄂政发[2010]51号.
②湖北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年鉴2014[N].[EB/OL]http://www.stats-hb.gov.cn/upload/tjnj/nj2014/.
③郭庆汉.湖北区域发展战略的反思[J].发展论坛.2012(10):36.
④湖北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年鉴2014[N].[EB/OL]http://www.stats-hb.gov.cn/upload/tjnj/nj2014/.
⑤陈栋生.生产力布局的条件与规划方法[J].江汉大学学报,1983(1):46-49.
⑥王丽莎.关于生产力合理布局理论的再思考[J].1999(1):45.
⑦刘正刚.我国宏观生产力布局的理论和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01(5):24.
⑧陈德敏,孟帮燕,林勇.区域生产力布局模式选择分析.开发研究,2005(5):77-79.
⑨魏立桥,郑博文.论主体功能区在区域规划与生产力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J].2008(3):213.
⑩汤鹏飞.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机制与思路[J].当代论坛.2010(8):10.
参考文献:
[1]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总体规划(2009-2020).
[2]湖北省政府:湖北长江经济带“十二五”规划[Z].2007-7-15.
[3]湖北省政府: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Z].2012-12-21.
[4]湖北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核心战略[J].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报告.2012(6):17.
[5]湖北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年鉴2014[N].[EB/OL]http://www.stats-hb.gov.cn/upload/tjnj/nj2014/.
[6]郭庆汉:湖北区域发展战略的反思[J].发展论坛.2012(10):36.
[7]陈栋生.生产力布局的条件与规划方法[J].江汉大学学报,1983(1):46-49.
[8]王丽莎.关于生产力合理布局理论的再思考[J].1999(1):45.
[9]刘正刚.我国宏观生产力布局的理论和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01(5):24.
[10]陈德敏,孟帮燕,林勇.区域生产力布局模式选择分析.开发研究,2005(5):77-79.
[11]魏立桥,郑博文.论主体功能区在区域规划与生产力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J].2008(3):213.
[12]杨荫凯,韩增林.交通经济带的基本理论探讨[J].人文地理.1999(2):2.
[13]汤鹏飞.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机制与思路[J].当代论坛.20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