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扩张,农村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文章以共青城市失地农民为样本,调查了失地农民当前现状,并分析了导致当前失地农民就业难这一问题的因素,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化解失地农民的就业困境、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
失地农民 就业问题
社会保障 和谐社会
随着国内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扩张,农村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由于社会就业形势、城乡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再加上失地农民本身素质不高、知识水平有限、使得失地农民陷入就业困境,失地农民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保障失地农民的生存权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这是根本要义之所在。
失地农民现状
随着城市化的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城乡结合部的大量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的数量激增。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政策因素的制约,以及受到社会就业形势的影响,失地农民因其本身素质较低、知识技能水平不足、陷入就业困境。就业问题没有妥善解决,被迫外出务工,这又从侧面激发了更多的社会问题。
为深入了解此类问题,本调查小组在青城为展开调研。据数据,共青城总人口数19万,总面积310平方公里,其中征地地区集中在甘露镇、江益镇、金湖镇,征地面积达到7963.23亩。
调研目的
共青城是昌九一体化重要战略支点城市,也是江西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区。
在发展的背后必然伴随着土地面积的扩增现象,必然会对农民的生活来源、生活水平造成一定的影响。
由于对共青城失地农民失地后的研究报告出现的较少,造成目前对于此类现象的社会关注度不高使得一些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因此,本调研组想通过切实调查来了解土地征收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失地农民现状分析
(1)相关政策不够完善
在征用农村集体土地过程中,如何补偿关乎失地农民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稳定。
在补贴中,补偿金存在发放不及时现象,同时,失地农民获得补偿金后,生活水平虽得到了短暂提高,但由于谋生手段少,再就业难,没有新的经济来源,很有可能再次走上贫穷的道路。政府无法约束失地农民的资金,资金难以发挥整体效能。
农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重要保障并不完善,导致农民失地后,对未来生活产生了恐慌。对于中老年人和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失去土地后再就业的可能性较小,既损失了土地又不能再就业,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如遇到重大疾病,生活将无比艰辛。
(2)失地农民再就业结构单一
被征地农民受自身年龄、健康限制、文化水平、专业技能等因素限制,在社会上适应能力和竞争力较差,自我定位不准确,难以实现就业。
被征地农民主要受自身教育水平的限制,失地后能从事的行业结构单一,呈低门槛、低技能化。并能从事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不稳定性、时间性等特点。
(3)农民失地后收入锐减
被征地农民在征地前依赖于土地生存,在失去土地后,短暂时间内无法彻底转型。在失去土地后时间浪费严重,且没有收入来源,迫使农民依靠外出务工维持生计,收入普遍偏低。加之,失地农民本缺乏就业信息,再加上无完善的就业服务平台,不能及时了解该地区的就业信息,导致再就业机会少,失地农民无法实现增收的目标。
相关对策及建议
(1)完善相关政策与制度
医疗保障制度方面:繁琐的参保程序以及部分证明材料的缺失,使失地农民不能享有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政府方面可与共青城人民医院合作,采用差额缴费法,使失地农民享有相应的优惠政策。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方面: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来确定受保的失地农民范围,根据被征地的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确定相应的标准。
失业保障金制度方面:对于有工作能力,暂时没有找到工作的失地农民给予失业保障金,用于保障处于失业状态时的基本生活,促进失地农民尽快再就业,同时,要合理规定失业保障金额。
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完善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出台相应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并确认保险金的发放是否及时、到位,保证老人能安享晚年。
一是提高补偿质量。要适时合理上调标准,坚持同地同价补偿,保证补偿中的公平性。针对新形式下户口与人数数量纠纷等情况,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补偿款分配制度,让制度为分配放行,确保社会效果。
二是减少一次性货币补偿。高昂的一次性补贴金降低了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积极性,没有考虑失地农民长远的生存问题和保障问题。因此要避免农民获得高昂补偿金后造成对金钱的不合理挥霍。
(2)提供就业创业机会
首先,由政府搭建信息化平台,建立科学合理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对失地农民的个人信息进行采集,并输入到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中,将失地农民的信息进行分类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以及制定就业政策。在平台的使用方面,先由政府对乡镇进行培训,由一小部分人带动一大部分人,让失地农民最大化了解平台,扩宽再就业渠道。
其次,政府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提供就业岗位。作为昌九一体化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可在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等地提供就业岗位。以及共青大学城周边待开发的配套服务项目,并对失地农民提供相关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改变失地农民陈旧的择业、就业观念,从而提高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比率以及再就业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由共青城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对有创业意愿的村民提供创业培训,以此降低创业风险。政府也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如提供小额贷款等。
同时政府可响应十三五时期提出的“互联网+农村”的号召,以“国家级生态乡镇”的特色果品为资源,由政府带动工厂发展农村电商,继而为村民提供相关的就业岗位。
(3)提高失地农民再就业意识
由于思想观念陈旧、文化素质偏低、工作技能不足等原因导致大量失地农民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工作条件差、福利保障少的临时性工作,因此要增加对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素质可以帮助失地农民找到条件更好地工作。
首先,针对失地农民展开相关培训,帮助失地农民摒弃旧的思想,正确认识自己和目前的市场化的就业形势,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化竞争。
其次,要注重提高包括失地农民在内的整个农民群体的综合素质和技能,积极开展多样的技能培训,重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实用技术。
再次,开展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要与市场相对接,并根据他们年龄、学历和学习意愿的不同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课程,形成不同层次相结合的培训格局。
最后,对完成就业培训的失地农民颁发合格证书,并根据技能需求向相关的企业推荐对口技能的人。
(4)提高失地农民幸福指数
失地后主要经济来源为外出务工的农民占所调查的最大比例,青壮年外出务工,也导致了当今两大现状: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也是导致幸福指数低的重要因素。政府可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村民返乡谋业、就业、创业,妥善安置返乡务工人员,积极帮助返乡人员就业,可视情况开展帮扶工作。
[1]莫长松.建立失地農民再就业的保障机制[M].《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湖南,行政机关学校,2006,P85
[2]聂华林,杨建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M].《中国西部农村社会保障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2,P232
[3]闰炎.当前被征地农民就业困境多维成因探析[J].商业经济,2014 (8):P19-21
[6]共青城政府官网. http://www.gongqing.gov.cn/
[6]朱仰宾.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困境及对策[J].经济与法,2012 (2):209
[7]江西财经大学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失地农民 就业问题
社会保障 和谐社会
随着国内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扩张,农村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由于社会就业形势、城乡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再加上失地农民本身素质不高、知识水平有限、使得失地农民陷入就业困境,失地农民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保障失地农民的生存权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这是根本要义之所在。
失地农民现状
随着城市化的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城乡结合部的大量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的数量激增。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政策因素的制约,以及受到社会就业形势的影响,失地农民因其本身素质较低、知识技能水平不足、陷入就业困境。就业问题没有妥善解决,被迫外出务工,这又从侧面激发了更多的社会问题。
为深入了解此类问题,本调查小组在青城为展开调研。据数据,共青城总人口数19万,总面积310平方公里,其中征地地区集中在甘露镇、江益镇、金湖镇,征地面积达到7963.23亩。
调研目的
共青城是昌九一体化重要战略支点城市,也是江西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区。
在发展的背后必然伴随着土地面积的扩增现象,必然会对农民的生活来源、生活水平造成一定的影响。
由于对共青城失地农民失地后的研究报告出现的较少,造成目前对于此类现象的社会关注度不高使得一些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因此,本调研组想通过切实调查来了解土地征收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失地农民现状分析
(1)相关政策不够完善
在征用农村集体土地过程中,如何补偿关乎失地农民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稳定。
在补贴中,补偿金存在发放不及时现象,同时,失地农民获得补偿金后,生活水平虽得到了短暂提高,但由于谋生手段少,再就业难,没有新的经济来源,很有可能再次走上贫穷的道路。政府无法约束失地农民的资金,资金难以发挥整体效能。
农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重要保障并不完善,导致农民失地后,对未来生活产生了恐慌。对于中老年人和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失去土地后再就业的可能性较小,既损失了土地又不能再就业,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如遇到重大疾病,生活将无比艰辛。
(2)失地农民再就业结构单一
被征地农民受自身年龄、健康限制、文化水平、专业技能等因素限制,在社会上适应能力和竞争力较差,自我定位不准确,难以实现就业。
被征地农民主要受自身教育水平的限制,失地后能从事的行业结构单一,呈低门槛、低技能化。并能从事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不稳定性、时间性等特点。
(3)农民失地后收入锐减
被征地农民在征地前依赖于土地生存,在失去土地后,短暂时间内无法彻底转型。在失去土地后时间浪费严重,且没有收入来源,迫使农民依靠外出务工维持生计,收入普遍偏低。加之,失地农民本缺乏就业信息,再加上无完善的就业服务平台,不能及时了解该地区的就业信息,导致再就业机会少,失地农民无法实现增收的目标。
相关对策及建议
(1)完善相关政策与制度
医疗保障制度方面:繁琐的参保程序以及部分证明材料的缺失,使失地农民不能享有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政府方面可与共青城人民医院合作,采用差额缴费法,使失地农民享有相应的优惠政策。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方面: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来确定受保的失地农民范围,根据被征地的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确定相应的标准。
失业保障金制度方面:对于有工作能力,暂时没有找到工作的失地农民给予失业保障金,用于保障处于失业状态时的基本生活,促进失地农民尽快再就业,同时,要合理规定失业保障金额。
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完善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出台相应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并确认保险金的发放是否及时、到位,保证老人能安享晚年。
一是提高补偿质量。要适时合理上调标准,坚持同地同价补偿,保证补偿中的公平性。针对新形式下户口与人数数量纠纷等情况,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补偿款分配制度,让制度为分配放行,确保社会效果。
二是减少一次性货币补偿。高昂的一次性补贴金降低了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积极性,没有考虑失地农民长远的生存问题和保障问题。因此要避免农民获得高昂补偿金后造成对金钱的不合理挥霍。
(2)提供就业创业机会
首先,由政府搭建信息化平台,建立科学合理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对失地农民的个人信息进行采集,并输入到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中,将失地农民的信息进行分类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以及制定就业政策。在平台的使用方面,先由政府对乡镇进行培训,由一小部分人带动一大部分人,让失地农民最大化了解平台,扩宽再就业渠道。
其次,政府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提供就业岗位。作为昌九一体化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可在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等地提供就业岗位。以及共青大学城周边待开发的配套服务项目,并对失地农民提供相关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改变失地农民陈旧的择业、就业观念,从而提高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比率以及再就业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由共青城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对有创业意愿的村民提供创业培训,以此降低创业风险。政府也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如提供小额贷款等。
同时政府可响应十三五时期提出的“互联网+农村”的号召,以“国家级生态乡镇”的特色果品为资源,由政府带动工厂发展农村电商,继而为村民提供相关的就业岗位。
(3)提高失地农民再就业意识
由于思想观念陈旧、文化素质偏低、工作技能不足等原因导致大量失地农民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工作条件差、福利保障少的临时性工作,因此要增加对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素质可以帮助失地农民找到条件更好地工作。
首先,针对失地农民展开相关培训,帮助失地农民摒弃旧的思想,正确认识自己和目前的市场化的就业形势,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化竞争。
其次,要注重提高包括失地农民在内的整个农民群体的综合素质和技能,积极开展多样的技能培训,重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实用技术。
再次,开展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要与市场相对接,并根据他们年龄、学历和学习意愿的不同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课程,形成不同层次相结合的培训格局。
最后,对完成就业培训的失地农民颁发合格证书,并根据技能需求向相关的企业推荐对口技能的人。
(4)提高失地农民幸福指数
失地后主要经济来源为外出务工的农民占所调查的最大比例,青壮年外出务工,也导致了当今两大现状: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也是导致幸福指数低的重要因素。政府可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村民返乡谋业、就业、创业,妥善安置返乡务工人员,积极帮助返乡人员就业,可视情况开展帮扶工作。
[1]莫长松.建立失地農民再就业的保障机制[M].《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湖南,行政机关学校,2006,P85
[2]聂华林,杨建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M].《中国西部农村社会保障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2,P232
[3]闰炎.当前被征地农民就业困境多维成因探析[J].商业经济,2014 (8):P19-21
[6]共青城政府官网. http://www.gongqing.gov.cn/
[6]朱仰宾.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困境及对策[J].经济与法,2012 (2):209
[7]江西财经大学创新创业训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