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班上有个学生叫王伟(化名),他头脑灵活,成绩还说得过去。但最近我注意到他的成绩有所退步,上课无精打采。这时,班上学生干部及科任老师告诉我,最近一段时间,他的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特别是周末的作业。经常一个字都不写,星期一上课还总打瞌睡。我一听,急忙将此消息添油加醋地透露给王伟的爸爸,暗示他好好管教管教孩子。
第二天,我有意识地让王伟把家庭作业拿给我看,想检查一下家校配合教育的效果。通过检查,我发现他的作业虽然做了,但明显是应付的。生气之余我安慰自己。虽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总比没做强。
可是第三天还是这样。第四天,班上的小组长来告状了。他说王伟昨晚数学、外语作业都没写。我连忙打电话询问其家长这几天有没有督促王伟写作业。王伟的爸爸说:“你打电话的当天晚上,我就督促了,还揍了他一顿,而且跟他约法三章:一门作业不做两巴掌,三门作业不做六巴掌。陈老师,他这几天的作业都做了吗?”听了他的一番话,我顿时明白了为什么这几天王伟看我的眼神总是怪怪的!我转念一想。赶紧说: “他这几天表现不错,作业都完成了,感谢你们家长的配合。你们不应该打骂他,应该好好夸奖他。”王伟的爸爸在电话那头舒心地笑了。
放下电话,我陷入了思考:我的“告状式”的家校联系是否正确?今天我帮学生糊弄家长,让学生蒙混过关,是否是为师之道?王伟同学经常不做作业的原因是什么?我决定家访。通过了解,王伟的父母从事户外广告设计、安装,最近由于业务繁忙,他们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每逢周末,他们更是任由王伟同几个孩子在一起疯玩,这当然也就使王伟常常忘记了做作业。王伟的爸爸脾气十分暴躁,遇到王伟学习上拖拉的事就会不问青红皂白地打骂他一顿,造成王伟的抵触情绪,使他对学习充满了厌倦感,加之老师与家长的“告状式”联系,又增添了他对老师的敌对情绪。我该怎么办呢?
又到星期一了,王伟的作业照样没做。中午,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严肃地督促他补做作业,他非常不情愿地补写起来。就在这时,王伟的爸爸恰好打电话给我,询问王伟周末的作业情况,我急忙说: “王伟周末的作业都完成了,只有一道题做错了,现在正在认真订正呢,谢谢你们家长的关心和理解。”王伟听到这,抬头瞪大了眼睛,疑惑地望着我。我说:“没你的事情,赶快补你的作业!”王伟赶紧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认真地补起作业来。待他补写完作业,我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爸爸工作那么忙,还不忘关心你的学习,你也要为你爸爸分担一下,让他省省心,做个懂事的孩子。”他默默地点了点头。
从此,王伟慢慢地改掉了坏习惯。一个星期一的早晨,他急匆匆地跑到办公室对我说:“老师,我昨天玩得太大意了,把一项作业忘记写了,请老师原谅,我一定用下课时间补过来,希望老师不要告诉爸爸。因为他这几天很辛苦,我不想让他伤心。”顿时,我的心头涌起一股热流,立即表扬他的诚实,夸他懂事,并答应了他的要求。课后,我打电话给王伟的爸爸,夸赞了王伟近期的进步,并希望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多多鼓励孩子……第二天,王伟兴奋地告诉我: “爸爸表扬我了,谢谢老师帮我保守了秘密,我为之前不写作业的行为向您道歉,我保证以后按时完成作业。”我听后,笑着说:“这可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我也请你帮我保守!”王伟会心地笑了……从那以后,王伟再也没有拖欠过作业,成绩越来越好。
[反思]
1 “瞒”是一种爱,是一种希冀和期待,更是一种信任
心理学认为,教师对学生诚挚、热爱的情感,能够感染、打动学生,乃至转化为学生的心理动力。对于一个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犯错是难免的,但对于犯错误的孩子,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我认为不妨给他们留一些面子,维护一下他们的自尊心,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做作业是错误的,不能姑息,只有想方设法严格要求他改掉这一错误才是对他真正的爱。案例中的我,考虑到王伟的爸爸脾气暴躁,如果实话实说,王伟免不了遭受一顿打骂,这不仅影响他的身心健康,还会造成他对老师、家长的敌对情绪,不利于今后的教育。帮他“瞒”家长,不仅保护了他的身体不受伤害,而且从更深层次上讲,这是一种爱,一种期待。更是一种信任。正是这种期待与信任,起到了“正强化”和“催化”的作用,促使他改正了缺点。
反思我以前的教育行为,存在许多“缺失”。对于小学生而言,管、卡、压、罚、告状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那都只是表面上的“虚假繁荣”,并不能真正地达到教育目的。教师只有以爱和信任为出发点,才能帮助孩子彻底地改正缺点和错误。
2 教育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索
我从教几十年,几乎年年担任班主任,自认为在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上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案例中的我“委曲求全”地帮学生“瞒”家长。收到了奇效,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事情。通过这件事,我开始深思:教育的对象千差万别,教育的案例各不相同,正是教育对象及教育案例的不可复制性使我们在教育学生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用”,为师者只有用一生潜心钻研这门艺术,才能在“教海”岸边幸运地捡拾些许美丽的“贝壳”。纵观古今教育大家,无不如此。
班上有个学生叫王伟(化名),他头脑灵活,成绩还说得过去。但最近我注意到他的成绩有所退步,上课无精打采。这时,班上学生干部及科任老师告诉我,最近一段时间,他的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特别是周末的作业。经常一个字都不写,星期一上课还总打瞌睡。我一听,急忙将此消息添油加醋地透露给王伟的爸爸,暗示他好好管教管教孩子。
第二天,我有意识地让王伟把家庭作业拿给我看,想检查一下家校配合教育的效果。通过检查,我发现他的作业虽然做了,但明显是应付的。生气之余我安慰自己。虽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总比没做强。
可是第三天还是这样。第四天,班上的小组长来告状了。他说王伟昨晚数学、外语作业都没写。我连忙打电话询问其家长这几天有没有督促王伟写作业。王伟的爸爸说:“你打电话的当天晚上,我就督促了,还揍了他一顿,而且跟他约法三章:一门作业不做两巴掌,三门作业不做六巴掌。陈老师,他这几天的作业都做了吗?”听了他的一番话,我顿时明白了为什么这几天王伟看我的眼神总是怪怪的!我转念一想。赶紧说: “他这几天表现不错,作业都完成了,感谢你们家长的配合。你们不应该打骂他,应该好好夸奖他。”王伟的爸爸在电话那头舒心地笑了。
放下电话,我陷入了思考:我的“告状式”的家校联系是否正确?今天我帮学生糊弄家长,让学生蒙混过关,是否是为师之道?王伟同学经常不做作业的原因是什么?我决定家访。通过了解,王伟的父母从事户外广告设计、安装,最近由于业务繁忙,他们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每逢周末,他们更是任由王伟同几个孩子在一起疯玩,这当然也就使王伟常常忘记了做作业。王伟的爸爸脾气十分暴躁,遇到王伟学习上拖拉的事就会不问青红皂白地打骂他一顿,造成王伟的抵触情绪,使他对学习充满了厌倦感,加之老师与家长的“告状式”联系,又增添了他对老师的敌对情绪。我该怎么办呢?
又到星期一了,王伟的作业照样没做。中午,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严肃地督促他补做作业,他非常不情愿地补写起来。就在这时,王伟的爸爸恰好打电话给我,询问王伟周末的作业情况,我急忙说: “王伟周末的作业都完成了,只有一道题做错了,现在正在认真订正呢,谢谢你们家长的关心和理解。”王伟听到这,抬头瞪大了眼睛,疑惑地望着我。我说:“没你的事情,赶快补你的作业!”王伟赶紧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认真地补起作业来。待他补写完作业,我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爸爸工作那么忙,还不忘关心你的学习,你也要为你爸爸分担一下,让他省省心,做个懂事的孩子。”他默默地点了点头。
从此,王伟慢慢地改掉了坏习惯。一个星期一的早晨,他急匆匆地跑到办公室对我说:“老师,我昨天玩得太大意了,把一项作业忘记写了,请老师原谅,我一定用下课时间补过来,希望老师不要告诉爸爸。因为他这几天很辛苦,我不想让他伤心。”顿时,我的心头涌起一股热流,立即表扬他的诚实,夸他懂事,并答应了他的要求。课后,我打电话给王伟的爸爸,夸赞了王伟近期的进步,并希望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多多鼓励孩子……第二天,王伟兴奋地告诉我: “爸爸表扬我了,谢谢老师帮我保守了秘密,我为之前不写作业的行为向您道歉,我保证以后按时完成作业。”我听后,笑着说:“这可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我也请你帮我保守!”王伟会心地笑了……从那以后,王伟再也没有拖欠过作业,成绩越来越好。
[反思]
1 “瞒”是一种爱,是一种希冀和期待,更是一种信任
心理学认为,教师对学生诚挚、热爱的情感,能够感染、打动学生,乃至转化为学生的心理动力。对于一个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犯错是难免的,但对于犯错误的孩子,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我认为不妨给他们留一些面子,维护一下他们的自尊心,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做作业是错误的,不能姑息,只有想方设法严格要求他改掉这一错误才是对他真正的爱。案例中的我,考虑到王伟的爸爸脾气暴躁,如果实话实说,王伟免不了遭受一顿打骂,这不仅影响他的身心健康,还会造成他对老师、家长的敌对情绪,不利于今后的教育。帮他“瞒”家长,不仅保护了他的身体不受伤害,而且从更深层次上讲,这是一种爱,一种期待。更是一种信任。正是这种期待与信任,起到了“正强化”和“催化”的作用,促使他改正了缺点。
反思我以前的教育行为,存在许多“缺失”。对于小学生而言,管、卡、压、罚、告状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那都只是表面上的“虚假繁荣”,并不能真正地达到教育目的。教师只有以爱和信任为出发点,才能帮助孩子彻底地改正缺点和错误。
2 教育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索
我从教几十年,几乎年年担任班主任,自认为在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上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案例中的我“委曲求全”地帮学生“瞒”家长。收到了奇效,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事情。通过这件事,我开始深思:教育的对象千差万别,教育的案例各不相同,正是教育对象及教育案例的不可复制性使我们在教育学生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用”,为师者只有用一生潜心钻研这门艺术,才能在“教海”岸边幸运地捡拾些许美丽的“贝壳”。纵观古今教育大家,无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