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生进入初中后,便同时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他们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错综交织的矛盾和激烈振荡的内心世界,使他们产生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显著特点。本文主要探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关键词】 尊重学生 倾听心声 发现长处 指出缺点 及时鼓励
从事教师工作,让我有幸和这些天真、单纯的孩子们打交道。但是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里,那些幼小的心灵渐渐承受不住,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会因一点小事,而和同学发生激烈的冲突;有的上课讲话,还和老师争得面红耳赤;有的因表现不好,家长被请到办公室,却在办公室对家长大声吼叫……这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就像一本本很难读懂的书,让人琢摸不透。多年的教书生涯,让我对这些现象从最初的愤怒、讨厌转为现在的同情,甚至是好奇。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孩子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我们如何做才能帮助到他们呢?不难看出,当前青少年普遍存在自控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和失败,稍有不顺,便走极端。下面是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初中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的几点体会: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学生自身因素
从小学到初中,在不知不觉之间,这些孩子们跨入了青春期的大门。青春期是人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期(特殊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在身体发生一系列变化的同时,心理也在发生着系列的变化。青春期的中学生内心充满着矛盾。他们富有理想,但容易脱离现实;勇于探索,但遇到挫折容易失去自信;思想活跃,想象丰富,但容易固执已见;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大,容易失去控制……这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如果处理不好这些矛盾,必然会使中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成为妨碍青少年发展的阻力。教师只有充分了解青少年的这些特点,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2.家庭因素
有资料显示,青少年大约70%左右的心理问题源于家庭教育,有些影响会持续到成年甚至终身。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行为多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父母不只是孩子生命的创造者,同样也是孩子心灵的塑造者。
3.社会因素
据调查了解,目前激烈的考试竞争,繁重的课业负担,名目繁多的课外学习班让许多中小学生深感力不从心,许多孩子承认学习压力过大;还有一些孩子表示经常有焦虑倾向,担心成绩不理想受到父母责骂,被老师和同学看不起。这些竞争压力在考验着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也使一些孩子产生自卑、焦虑、压抑、逆反等不良心理。
二、处理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自负心理、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厌学心理、早恋问题、迷恋网络问题、追星问题、考试焦虑等。下面我就选择几种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1.自卑心理
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例如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这样的女生。刚上初中时她在班上的成绩不太理想,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有一次我点名让她起来回答问题,她却站在那里流眼泪,就是一句话不说。课后我问她为什么哭,她说害怕答错了别的同學笑话她。我鼓励她说: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后来我又多次对她提问,她还是那样腼腆,但好在不流眼泪了。这就已经是进步了。对自卑的学生,教师应该多与他们沟通,了解原因,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点及长处,从而找到自信。有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
2.逆反心理
不少中学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多次经验告诉我,跟这样的学生绝对不同硬碰硬,老师一定要保持冷静的态度,不要一触即发,要用理智驾御情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我们也没有必要因孩子一时的不敬、一次恶作剧等,耿耿于怀;孩子总归是孩子,成长必然伴随着错误,应该多沟通,否则会使师生关系非常难处理。
3.情绪方面的问题
表现为:中学生情绪丰富而强烈,但情绪起伏变化很大,不稳定,而且容易冲动,往往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可能会一点点小事而情绪激动,也可能为一点点小事而灰心丧气。多变的情绪,常常使他们难以专心致志、善始善终地做好每一件事,学习、生活也因此受到干扰。放任的情绪往往又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友爱和团结。由于中学生情绪起伏变化大,加上自我控制力较弱,很容易成为不良情绪的俘虏,以致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妨碍了自己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甚至违反校规,触犯法律。辅导情绪不良的学生时,首先要让他们尽量释放心中的负性情绪。教师还可以适时表达自己同感的理解。使学生情绪稳定下来,心情轻松。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整理自己思想,找出支配负面情绪产生的不合理想法,并加以必要调整。
师生关系是个复杂的话题,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科知识,作为教师,我们还应该一方面引导学生懂得尊重、理解老师,引导他们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另一方面老师更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理解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 参 考 文 献 ]
[1]范伟科.解开成长的烦恼《中国人民教师》2006(1):18-19.
[2]王磊.浅谈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新校园旬刊》2014(4):231-231.
[3]吴彩云.初中生自我接纳与心理弹性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15.
[4]颜伏刚.初中生心理特征初探《成功:教育》2008(2):192-192.
【关键词】 尊重学生 倾听心声 发现长处 指出缺点 及时鼓励
从事教师工作,让我有幸和这些天真、单纯的孩子们打交道。但是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里,那些幼小的心灵渐渐承受不住,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会因一点小事,而和同学发生激烈的冲突;有的上课讲话,还和老师争得面红耳赤;有的因表现不好,家长被请到办公室,却在办公室对家长大声吼叫……这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就像一本本很难读懂的书,让人琢摸不透。多年的教书生涯,让我对这些现象从最初的愤怒、讨厌转为现在的同情,甚至是好奇。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孩子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我们如何做才能帮助到他们呢?不难看出,当前青少年普遍存在自控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和失败,稍有不顺,便走极端。下面是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初中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的几点体会: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学生自身因素
从小学到初中,在不知不觉之间,这些孩子们跨入了青春期的大门。青春期是人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期(特殊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在身体发生一系列变化的同时,心理也在发生着系列的变化。青春期的中学生内心充满着矛盾。他们富有理想,但容易脱离现实;勇于探索,但遇到挫折容易失去自信;思想活跃,想象丰富,但容易固执已见;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大,容易失去控制……这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如果处理不好这些矛盾,必然会使中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成为妨碍青少年发展的阻力。教师只有充分了解青少年的这些特点,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2.家庭因素
有资料显示,青少年大约70%左右的心理问题源于家庭教育,有些影响会持续到成年甚至终身。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行为多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父母不只是孩子生命的创造者,同样也是孩子心灵的塑造者。
3.社会因素
据调查了解,目前激烈的考试竞争,繁重的课业负担,名目繁多的课外学习班让许多中小学生深感力不从心,许多孩子承认学习压力过大;还有一些孩子表示经常有焦虑倾向,担心成绩不理想受到父母责骂,被老师和同学看不起。这些竞争压力在考验着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也使一些孩子产生自卑、焦虑、压抑、逆反等不良心理。
二、处理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自负心理、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厌学心理、早恋问题、迷恋网络问题、追星问题、考试焦虑等。下面我就选择几种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1.自卑心理
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例如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这样的女生。刚上初中时她在班上的成绩不太理想,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有一次我点名让她起来回答问题,她却站在那里流眼泪,就是一句话不说。课后我问她为什么哭,她说害怕答错了别的同學笑话她。我鼓励她说: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后来我又多次对她提问,她还是那样腼腆,但好在不流眼泪了。这就已经是进步了。对自卑的学生,教师应该多与他们沟通,了解原因,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点及长处,从而找到自信。有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
2.逆反心理
不少中学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多次经验告诉我,跟这样的学生绝对不同硬碰硬,老师一定要保持冷静的态度,不要一触即发,要用理智驾御情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我们也没有必要因孩子一时的不敬、一次恶作剧等,耿耿于怀;孩子总归是孩子,成长必然伴随着错误,应该多沟通,否则会使师生关系非常难处理。
3.情绪方面的问题
表现为:中学生情绪丰富而强烈,但情绪起伏变化很大,不稳定,而且容易冲动,往往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可能会一点点小事而情绪激动,也可能为一点点小事而灰心丧气。多变的情绪,常常使他们难以专心致志、善始善终地做好每一件事,学习、生活也因此受到干扰。放任的情绪往往又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友爱和团结。由于中学生情绪起伏变化大,加上自我控制力较弱,很容易成为不良情绪的俘虏,以致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妨碍了自己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甚至违反校规,触犯法律。辅导情绪不良的学生时,首先要让他们尽量释放心中的负性情绪。教师还可以适时表达自己同感的理解。使学生情绪稳定下来,心情轻松。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整理自己思想,找出支配负面情绪产生的不合理想法,并加以必要调整。
师生关系是个复杂的话题,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科知识,作为教师,我们还应该一方面引导学生懂得尊重、理解老师,引导他们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另一方面老师更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理解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 参 考 文 献 ]
[1]范伟科.解开成长的烦恼《中国人民教师》2006(1):18-19.
[2]王磊.浅谈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新校园旬刊》2014(4):231-231.
[3]吴彩云.初中生自我接纳与心理弹性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15.
[4]颜伏刚.初中生心理特征初探《成功:教育》2008(2):19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