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wa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如何把握?文章提出要紧扣主题;把握好提问的时间距离;提问要难易适度;在规律探究处提问等。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课堂提问 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追求热闹的一问一答的表面性提问;有未经设计的“是不是”、“对不对”的习惯性提问;有缺少思考空间的过多性提问;有偏离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无方向性提问;有偏离学习内容重点的随意性提问……我想,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提问的目的性造成的。小学生的学习必定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即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教师的引领仍然是必要的。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紧扣主题,精心设计,注意目的性
  课堂提问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应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任务进行。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探索、发现,从而获取知识。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当,“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同时,要改变课堂提问的随意性,所提问题要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并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在备课中还要反复推敲所设计的问题,使课堂提问有明确的目的性。
  二、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间距离”
  一节好的数学课不是一讲到底,也不是一问到底,而是精讲巧问,处理好提问的节奏,安排好提问的时间距离,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和问题进行零距离接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更透。例如:在教学《圆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将半圆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扇形,然后剪开,重新拼合,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老师只需设计两个问题:(1)请大家认真观察,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圆形有哪些联系?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比较宽松的思维空间。通过思考学生要说的很多,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抓住两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中等生的语言条理性上差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能说出一二。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发现形变面积不变,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圆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原来圆的半径。(2)完成上述的发现后,老师可以再提出第二个问题:“根据上面的发现我们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那么,圆的面积又该如何计算?”由于学生明确了两个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全可以对头脑中储存的信息加工、整理,进而独自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难易适当,吸引学生参与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知识基础设计问题。问题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易,应是学生在没有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之前不能回答的,应是大多数学生经过主观努力后能回答的。要力戒那些“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过于简单的提问。例如:教“长方体的体积”时,先让学生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几个不同形状的大长方体,然后提问:“大家边观察边思考,看看大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大多会说出长方体的体积恰好等于长乘以宽乘以高,不要机械地提问:“方体的体积是不是等于长乘以宽乘以高?”这样的提问难度太小,无法激起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参与数学学习。
  四、在规律探究处设问,诱导反思
  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可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从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揭示问题、探索知识和规律,体会探索者的成就,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就感。巧设提问让学生由疑惑不解,进而积极思维,到最后豁然开朗,如此递进,将会达到更完美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已学过的什么图形?②拼成的图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的哪一条边?③拼成的图形的高是原来三角形的什么?④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⑤怎样表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⑥为什么求三角形面积要用底乘以高除以2……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学生较好地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能很好地提高反思能力。教学时教师要尽量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教学后可以将这些问题记录在该课的首页,为学生进行“自我提问”提供范例。
  五、在认知偏差处追问,诱导反思
  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由于教师固有的思维或理解的差异,造成学生的认识与教师认识之间的差异,教师往往以自己的话代替学生的话,教师自己理解了,就认为学生也理解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这是什么意思?”“是这样的意思吗?”等,根据学生回答的信息反馈,及时捕捉到学生认识上的模糊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使模糊的概念得以澄清。
  例如,在教学“倒数”时,有学生认为“倒数就是倒过来的数”,凭借自己的认知经验,用生活化的语言表达对“倒数”这一概念的初步认知。可以说这是模糊的,也是不全面的,更是不准确的,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又是实在的,是他们认识的起点。教学其实就是要激活、重组、积累、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所以教师可在学生认知的偏差处追问,让学生将模糊的经验变得清晰、紊乱的经验变得有序、错误的经验变得有价值。面对学生“倒数就是倒过来的数”的回答,教师不应简单地予以否定与纠正,可以在追问中让学生自己反思,如逐步抛出两个问题“0.7,0.35这样的小数有倒数吗”、“5,19这样的整数有倒数吗”。学生在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到原先认识的不准确和不全面,产生寻找正确定义的渴望。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脑缺血并智能损伤动物模型,探索参龙健脑胶囊对脑缺血并智能损伤动物模型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2-VO)方法制备脑缺血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及参龙健脑胶囊低、高剂量组。分别于术后1天、14天、28天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灌胃28天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中乙酰
学好高中数学可以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很多学者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最后发现,运用学案教学模式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更有效地实施。这一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满足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学案教学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一、数学学案教学的涵义  在学案教学中,主要的载体就是学案,它是一种老师、教
摘 要: 作者对高中文科女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展开研究,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总结出克服困难的对策,目的是提高文科女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帮助她们走出困境,也对今后的文科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运用该措施后,2010年高考成绩进步明显。  关键词: 文科女生 数学学习障碍 研究 对策  一、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调查  学生进入高中后,数学成绩差异性明显加大,有的学生成绩依然优秀,有的学生成绩明显下降,全
海外企业停工,生产受挫,需求锐减,为保持稳定的现金流和收益趋势,企业纷纷开始降薪、裁员,缩减开支.rn米其林高管减少薪酬约25%rn当地时间4月3日,米其林发布公告,为应对疫情,
期刊
目的:研究安宁疗护在晚期肿瘤之中的效用.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所接治的70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5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安宁疗护,并对比两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类比推理作为合情推理的一种方式被逐渐引入到高中数学教学中。高中数学课程中哪一部分知识结构最适合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让学生尽快理解和吸收?教师又该如何巧妙地设计课程结构,进行巧妙的课前引导,找到有效的类比条件,从而引起学生的关注呢?传统的数学教学没有一个系统化的体系和一般的范式解决以上问题,教育工作者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  1.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1.1导向性原则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认知障碍相关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特点为起病隐匿、慢性进展,主要临床表现为认知障碍和记忆力减退。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改变,老龄化日
摘 要: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根,是学生发展思维的源.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会编者对内容处理,体会新课程的理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材习题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充分地挖掘教材习题,深化习题教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习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教材习题 构造法 发散思维  一、原题再现——重视课本知识  人教版《
摘 要: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作者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能与广大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数学教师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演算使人思维精密”,这是大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的总结,从哲学的观点提出了数学的作用及其本质.数学就是一种思维,一种自然界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思维.它可以是1 1=2的问题,也可以是多
本节课内容为苏教版教材《数学(选修1—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核心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本节课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