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入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内涵和该理论研究进展,全面了解国土空间规划内涵和实践发展情况,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和研究方法进行揭示,阐明其与国土空间规划间关系,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拟定对上述内容展开研究,同时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视角提出有关国土空间规划对策建议。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规划
1、引言
作为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活动重要载体,国土空间规划对于国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对于当前的资源开发而言,若无法确保其和资源环境客观要求相符,导致资源开发行为超出环境可承载能力范围,则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会破坏到生态资源,威胁到可持续发展。所以国土空间规划必须要和社会经济发展力、资源承载力相匹配,并依托科学有效的国土空间规划来进行资源环境关系的调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全球人口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各国社会经济也不断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活动给资源环境也带来了更大威胁,人们为了寻求环境资源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对国土空间开发规划予以高度重视。2017年初,我国在《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快推进省级国土规划编制”的要求,其中对于国土空间开发区资源环境最大承载力的评估被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依据,具体包括“城镇、农业、生态”三空间以及“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的三线、制定约束性指标与规划引导性指标等内容。目前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已经成为规划决策的核心依据,它对于未来国土空间的开发规划意义重大,不过目前学术界对于如何构建起一套具有强操作性、可推广、可落地的科学评估标准仍未达成一致共识。对此本次研究拟定从资源环境承载力视角对国内外学术界有关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综述,并对国内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同时对未来相关研究动向进行展望。
2、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阐释及其研究进展
2.1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阐释
早在上世纪初就已经有学者开始进行有关承载力的研究,进入到六十年代后,全球性环境问题甚嚣尘上,这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和生态环境间关系,在这一时期环境承载力、生态足迹、资源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等概念和理论应运而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被提出,这为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托。资源环境承载力强调应重视资源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这也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各学者有关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观点:第一,资源环境学说,即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活动需要生态环境与水土资源等自然承载体的支持。第二,环境容量学说。第三,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学说,该学说认为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受资源环境系统的大力支持,同时资源环境系统还会影响到人类价值选择,因此为了实现这一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注重社会、经济、自然三者之间的协调性。
2.2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2.2.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扩展
近年来学术界有关区域资源环境的研究日益丰富,很多学者指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三者间具有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互相联系的关系,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复合整体,若仅仅以某单要素对其进行评价显然过于片面,因此亟待引入综合评价机制。
王彦彭(2012)基于资源供给能力、环境纳污能力、人力支持能力这三个层面建立起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综合集成赋权法对指标权重进行明确,通过状态空间法评估了我国各个地区在2003年到2009年期间的生态承载力,结果显示在这段时间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生态承载力超载的问题。
王坤岩等(2014)构建了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此体系能够帮助人们了解生态系统支持情况,同时用于衡量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强度,其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基于灰色关联方法实现的,这些指标网罗了23个方面的内容,大致可统分为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承载力三个层次,评估结果显示,京津冀2001-2010年的地区生态承载能力每况愈下,针对这一问题,学者结合相关研究结果出具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何秋萍(2018)以珠江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个用于综合评估其资源环境状况的指标体系,该体系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能够客观地体现研究目标的资源和环境承受情况,指标内容涉及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土地资源、水资源方面的内容。
李冉等(2015)在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时应用了最小叉熵法、熵权法、专家效用函数法,去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了自然资源、人口、经济、环境方面的内容,而且每次分析都引入了真实案例;尚勇敏等(2019)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目标,按照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框架,构建了由环境承载系统、资源承载系统、经济社会承载系统等内容组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此体系的构建还引入了状态空间模型。
2.2.2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方法进展
当代学者们能够高效地研究资源环境承载力模型得益于综合研究理論与方法的发展,纵观现有研究成果,比较常见的概念模型和分析框架包括DPSIR(驱动-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高孝伟等(2014)对传统评估模型的缺陷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原因,然后以国内3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评价方法和TOPSIS方法分析了这些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所得研究成果存在明显差异,这意味着此方法是可行的。王敏(2016)构建了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之后又对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承载力指数进行了计算,这些工作的完成主要是依托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关联分析法实现的,最后对环境承载力指数进行了明确。吴玉红(2017)以河北省11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均方差决策法综合评估了它们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然后按照高、中、低的顺序对这些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区域进行了细分;田艳等(2017)对山东省渤海海域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时引入了GIS平台,其所构建的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是基于AHP和德尔菲法实现的,他以县级行政区域管理海域作为研究对象,从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环境质量、海洋空间资源等方面对山东省渤海海域15个县级行政区管理海域的承载力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再结合空间分析模块,绘制了相应的空间分布图,以进一步明确15个评估对象的海域资源环境承受能力;盖美等(2018)以环渤海地区的17个沿海城市为研究对象,结合2006年-2015年的数据以及当地的资源环境消耗和经济发展情况构建了经济-资源-环境三维系统,期间使用了可变模糊识别理论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此系统能够定量且综合地评估研究对象的承载力和协调度的内部差异,以及其时序演变情况;卢亚丽等(2018)以2005年-2016年河南省资源承载力数据作为研究依据,然后基于状态空间法和综合指标体系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具体从空间梯度、空间聚类、变异分析几个方面研究了河南省各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3、结论与展望
3.1 合理明确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对其法律地位予以明确
国土空间规划具有综合性、长期性、战略性、基础性的特点,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资源、人口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这种规划和布局体现出了极强的综合性以及最高位的时序安排,关系到了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一切单向规划或产业规划都要以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为指南,与国土空间规划布局保持一致性,因为要从立法上明确国土空间规划的地位,体现出规划的权威性。
3.2 深化研究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与落实做好铺垫
国土空间规划有着繁复的层次体系,而且每个地区都有其特有的资源环境禀赋和区位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和构建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弄清其差异性分步特点,丰富理论内容,这样才能确保所发现的新理论和方法能够将资源环境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
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国土资源环境调查技术进行创新,形成健全的工作指南,保证公益性地质工作预算中包含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一项,保证在资金方面源源不断地向公益性地质工作提供支持,这样才能解决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资源规划的后顾之忧,从而为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和落实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盖美,钟利达,柯丽娜.中国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系统承载力及協调性的时空演变[J].生态学报,2018,38(22):7921-7932.
[2]卢亚丽,徐帅帅,沈镭.河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差异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02):16-21.
[3]岳文泽,王田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的逻辑问题[J].中国土地科学,2019,33(03):1-8.
[4]尚勇敏,王振.长江经济带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J].上海经济研究,2019(07):14-25+44.
[5]杜海娥,李正,郑煜.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矿业,2019,28(S2):159-165.
[6]吴玉红.基于均方差决策法的河北省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J].科技广场,2017(11):135-138.
[7]牛方曲,封志明,刘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回顾与展望[J].资源科学,2018,40(04):655-663.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规划
1、引言
作为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活动重要载体,国土空间规划对于国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对于当前的资源开发而言,若无法确保其和资源环境客观要求相符,导致资源开发行为超出环境可承载能力范围,则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会破坏到生态资源,威胁到可持续发展。所以国土空间规划必须要和社会经济发展力、资源承载力相匹配,并依托科学有效的国土空间规划来进行资源环境关系的调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全球人口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各国社会经济也不断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活动给资源环境也带来了更大威胁,人们为了寻求环境资源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对国土空间开发规划予以高度重视。2017年初,我国在《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快推进省级国土规划编制”的要求,其中对于国土空间开发区资源环境最大承载力的评估被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依据,具体包括“城镇、农业、生态”三空间以及“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的三线、制定约束性指标与规划引导性指标等内容。目前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已经成为规划决策的核心依据,它对于未来国土空间的开发规划意义重大,不过目前学术界对于如何构建起一套具有强操作性、可推广、可落地的科学评估标准仍未达成一致共识。对此本次研究拟定从资源环境承载力视角对国内外学术界有关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综述,并对国内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同时对未来相关研究动向进行展望。
2、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阐释及其研究进展
2.1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阐释
早在上世纪初就已经有学者开始进行有关承载力的研究,进入到六十年代后,全球性环境问题甚嚣尘上,这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和生态环境间关系,在这一时期环境承载力、生态足迹、资源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等概念和理论应运而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被提出,这为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托。资源环境承载力强调应重视资源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这也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各学者有关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观点:第一,资源环境学说,即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活动需要生态环境与水土资源等自然承载体的支持。第二,环境容量学说。第三,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学说,该学说认为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受资源环境系统的大力支持,同时资源环境系统还会影响到人类价值选择,因此为了实现这一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注重社会、经济、自然三者之间的协调性。
2.2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2.2.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扩展
近年来学术界有关区域资源环境的研究日益丰富,很多学者指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三者间具有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互相联系的关系,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复合整体,若仅仅以某单要素对其进行评价显然过于片面,因此亟待引入综合评价机制。
王彦彭(2012)基于资源供给能力、环境纳污能力、人力支持能力这三个层面建立起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综合集成赋权法对指标权重进行明确,通过状态空间法评估了我国各个地区在2003年到2009年期间的生态承载力,结果显示在这段时间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生态承载力超载的问题。
王坤岩等(2014)构建了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此体系能够帮助人们了解生态系统支持情况,同时用于衡量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强度,其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基于灰色关联方法实现的,这些指标网罗了23个方面的内容,大致可统分为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承载力三个层次,评估结果显示,京津冀2001-2010年的地区生态承载能力每况愈下,针对这一问题,学者结合相关研究结果出具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何秋萍(2018)以珠江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个用于综合评估其资源环境状况的指标体系,该体系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能够客观地体现研究目标的资源和环境承受情况,指标内容涉及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土地资源、水资源方面的内容。
李冉等(2015)在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时应用了最小叉熵法、熵权法、专家效用函数法,去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了自然资源、人口、经济、环境方面的内容,而且每次分析都引入了真实案例;尚勇敏等(2019)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目标,按照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框架,构建了由环境承载系统、资源承载系统、经济社会承载系统等内容组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此体系的构建还引入了状态空间模型。
2.2.2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方法进展
当代学者们能够高效地研究资源环境承载力模型得益于综合研究理論与方法的发展,纵观现有研究成果,比较常见的概念模型和分析框架包括DPSIR(驱动-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高孝伟等(2014)对传统评估模型的缺陷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原因,然后以国内3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评价方法和TOPSIS方法分析了这些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所得研究成果存在明显差异,这意味着此方法是可行的。王敏(2016)构建了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之后又对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承载力指数进行了计算,这些工作的完成主要是依托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关联分析法实现的,最后对环境承载力指数进行了明确。吴玉红(2017)以河北省11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均方差决策法综合评估了它们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然后按照高、中、低的顺序对这些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区域进行了细分;田艳等(2017)对山东省渤海海域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时引入了GIS平台,其所构建的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是基于AHP和德尔菲法实现的,他以县级行政区域管理海域作为研究对象,从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环境质量、海洋空间资源等方面对山东省渤海海域15个县级行政区管理海域的承载力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再结合空间分析模块,绘制了相应的空间分布图,以进一步明确15个评估对象的海域资源环境承受能力;盖美等(2018)以环渤海地区的17个沿海城市为研究对象,结合2006年-2015年的数据以及当地的资源环境消耗和经济发展情况构建了经济-资源-环境三维系统,期间使用了可变模糊识别理论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此系统能够定量且综合地评估研究对象的承载力和协调度的内部差异,以及其时序演变情况;卢亚丽等(2018)以2005年-2016年河南省资源承载力数据作为研究依据,然后基于状态空间法和综合指标体系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具体从空间梯度、空间聚类、变异分析几个方面研究了河南省各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3、结论与展望
3.1 合理明确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对其法律地位予以明确
国土空间规划具有综合性、长期性、战略性、基础性的特点,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资源、人口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这种规划和布局体现出了极强的综合性以及最高位的时序安排,关系到了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一切单向规划或产业规划都要以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为指南,与国土空间规划布局保持一致性,因为要从立法上明确国土空间规划的地位,体现出规划的权威性。
3.2 深化研究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与落实做好铺垫
国土空间规划有着繁复的层次体系,而且每个地区都有其特有的资源环境禀赋和区位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和构建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弄清其差异性分步特点,丰富理论内容,这样才能确保所发现的新理论和方法能够将资源环境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
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国土资源环境调查技术进行创新,形成健全的工作指南,保证公益性地质工作预算中包含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一项,保证在资金方面源源不断地向公益性地质工作提供支持,这样才能解决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资源规划的后顾之忧,从而为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和落实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盖美,钟利达,柯丽娜.中国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系统承载力及協调性的时空演变[J].生态学报,2018,38(22):7921-7932.
[2]卢亚丽,徐帅帅,沈镭.河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差异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02):16-21.
[3]岳文泽,王田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的逻辑问题[J].中国土地科学,2019,33(03):1-8.
[4]尚勇敏,王振.长江经济带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J].上海经济研究,2019(07):14-25+44.
[5]杜海娥,李正,郑煜.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矿业,2019,28(S2):159-165.
[6]吴玉红.基于均方差决策法的河北省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J].科技广场,2017(11):135-138.
[7]牛方曲,封志明,刘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回顾与展望[J].资源科学,2018,40(04):65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