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创新创业,应对未来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ve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企业如何应对变化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这应该是每一个企业人每天都殚精竭虑思考的问题。
  联想控股走了30多年,开始于中国社会1980年到2000年大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是激烈碰撞的时代,热火的改革开放的时代。联想做到了中国第一,亚太第一,市场份额27%,其中困难不计其数。
  2000年,柳传志带着我们主动做了变革,就是联想的分拆,这是特别主动的变化,有几个核心内容。
  第一个是把企业拆成了两家公司,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一个交给杨元庆,一个交给郭为。第二个变化,柳传志悄悄组建了联想系统公司——联想控股。其中一个内涵是我们进入了新的领域,相当不容易,因为联想发展的很好,柳传志完全可以当董事长、CEO,继续发展下去。柳传志为什么要做这个变化呢?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因为他在想如何培养更多的像联想集团这样的实业,如何培养更多的像杨元庆这样的企业家。第二,他想未来是不确定的,我们怎么能够应对这个不确定性——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进入新领域,培养新的能力,然后我们就进入了投资领域。进入投资领域的时候柳传志做了特别重要的事情,把联想集团大股东股份的8%卖给了杨元庆,体制机制完全理顺,安排好了,柳传志全心转向投资领域,很少管理联想集团的业务。
  我们做投资的时候很早,2001年进入,在中国入世大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最重要的,这是中国企业大发展的十年,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是冰火两重天的十年。所谓的火是得到了快速高速的发展,所谓的冰是积累了不少问题。柳传志建立的投资企业,联想之星做了大量的创业者培训,还有两家做的不错的投资公司,君联资本和鸿毅资本,培养了优秀的企业领军人,这是第二个阶段。有了前面实业打造的十年,又进入了投资领域,这时候按说我们发展得还不错,杨元庆带领的联想集团大军一路披荆斩棘,快要拿下世界第一,投资企业做的也不错,名列前茅,按说柳传志可以稍微再超脱一些,但是这时柳传志又主动做了第二次变革,就是进入了更多的实业领域,进入了农业、食品、医疗、神州租车这样的服务业和产品制造业新的实业领域。
  联想控股为什么这么做呢?主要的原因就是柳传志的实业情结,产业报国的弘愿。他们这一代人有这样的情结和情怀,把联想控股推向新的历史阶段,就是投资者实业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挑战比以前两个历史阶段更加难,但是柳传志愿意做主动的变化,去挑战联想的团队,非常勇敢,我们的团队也能够勇挑重担,继续把企业带向下一阶段更快速的发展。
  回顾联想控股的30年,第一个阶段是专一化的实业打造阶段,第二个阶段进入了投资领域,现在是第三个阶段,投资+实业双轮驱动的阶段。联想这30年确实抓住了一些机遇,当然也错过了好机会,但是我们无愧于这个时代。联想在IT产业的产业化方面,在中国的信息化方面做了一些事,在全球和国际企业着陆的世界战场上也为中国人争了一点光。我们本身的企业改制也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为社会做了一点贡献,特别是为中国科学院的股东创造了几十万倍的回报,也为联想打造了精神家园和事业平台。
  我们自己经常会问联想控股为什么能做到这些事情呢?怎样保证能够不断应对变化,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呢?以下几点体会特别关键。
  第一,企业的核心团队的远见和抱负。这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我们的领袖柳传志先生的情怀和抱负,一直在追逐产业报国,百年老店,没有这样的抱负和追求,压力大到身体出了问题住进海军总院的时候就可能扛不过去。柳传志的敏锐战略眼光,能够帮联想不断设计新的战略,带领联想的团队。柳传志的胸怀,能够容人、容事,能够把企业拆了,让一个个企业家浮现出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很纳闷,柳传志的收入比当时的马明哲低很多,杨元庆的收入低很多。可能这也是一个侧面看到企业家的胸怀。柳传志的定力,制订了战略,怎么能够坚持?柳传志十年磨一剑,拐大弯的定力带领我们的企业不断发展和成长。
  第二是让企业拥有主人,能够传承。让更多的人去做柳传志做的事情,不会是柳传志一个人做企业。柳传志特别看重这一点,从体制、机制的设立上确保企业能够不断发掘领军人物,给他们舞台,让年轻人有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特别在激励机制上通过股份等长期激励机制,让他们跟企业共同发展,拥有主人感特别关键,能够不断地突破。
  第三,管理文化的保障。有了好的战略,最主要看执行,只有一个非常扎实的管理和文化,才能确保把好的战略和想干的事情干成。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化,才能保证柳传志做新的事情,老的事情还能继续做好。新的事情做起来,还能继续做新的事情,企业在不断迭代、更新中传承。联想对于企业的传承非常关心,也非常重视。
  这几点汇总起来,是我们在主动求变,创新创业,把企业带到新的发展阶段的关键体会。
  柳传志经常告诫联想人,我们要永远做一家敏锐的拥抱新事物、不断主动求变的企业,永远做一家弘扬商业正气、诚信的企业。以此与众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共勉。
其他文献
引言  在中国资本市场新兴加转轨条件下,2005年中国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经过十余年的发展,A股市场已逐步进入全流通时代。在这一进程当中,上市公司市值管理(Market Value Management,MVM)一直被中国实务和理论界的专家或学者不断赋予新的定义和内涵,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尤其是2014年5月9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
期刊
并非技术专家的企业家范旭东带领着“永久黄”团体攀上一个又一个技术巅峰。今天我们所关注的“大企业自主创新”,在民国年间已收企业家重视,并有所研究与实践  “永久黄”团体是近代中国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创办的,以永利化学工业公司、久大盐业公司和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为核心的企业集团的总称。在这个企业团体中,诞生了中国第一家精盐生产企业(久大精盐公司)、亚洲第一座苏尔维法制碱企业(永利碱厂,现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
期刊
大量的研究证实,道德型领导方式会给员工和组织带来积极影响,它能让员工更积极地工作,并减少员工不利于组织的态度和行为。但是,领导者从道德型领导过程中获得了什么?  随着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日益关注,组织中各层级领导者在决策、经营和管理活动中的道德问题逐渐成为了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其中就包括了领导方式的道德性,或者说道德型领导(ethical leadership)。互惠是一种相互依赖的人际交易和安排
期刊
这不是一篇以“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盖棺定英雄的文章,而是试图在长期的历史脉络中,观察成功与失败现象背后的因素。社会中产业与技术的发展不是线性的发展,可能掺入一些偶然与一份机缘,让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历程高度复杂。以日本凤梨加工业为例。凤梨加工业原本是被日本政府强力扶植的产业,在景气循环中沉沉浮浮,最终为何会在当下台湾消失殆尽?将这段过往放在历史脉络当中重新探讨,可看到很多更为深刻的东西。  运输、储藏
期刊
来自61个团队的领导及其292 名员工的数据显示,员工跨界行为有助于提升员工的任务绩效、声誉与领导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团队所面对的任务越来越复杂,所需要的资源越来越多样。很多团队虽然目标清晰、分工明确、配合良好,虽然拥有认真负责、聪明肯干的员工,拥有令人敬仰、魅力超群的领导,但仍然无法避免最终的失败。对此,研究者指出,局限于内部的团队已经无法在当代的残酷竞争中取得成功,团队应鼓励其成员进行
期刊
员工建言日益成为组织创新和变革的推动力,笔者的研究表明,员工的工作投入度越高,员工的建言行为也越高。  员工建言是组织创新的源泉之一,一般而言,常建言的员工往往会获得更高的绩效评价,但同时建言行为也会给员工带来一定的人际风险与挑战。因为建言行为是以改变现状为导向,通过组织内程序或者规则的改变来优化组织结构,这会损害到当权者的利益,进而影响到自己的利益。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着员工的建言行为?又该怎样
期刊
2010年4月,小米公司成立。创始人雷军及其他六位联合创始人均为技术背景。短短四年,小米已是中国国产手机品牌的老大,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它的竞争优势是基于安卓系统的中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小米开创并主导了“互联网手机”这一新品类,聚焦于以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为主,采用成本定价和高性价比策略把价格压到最低,把配置做到最高,利用互联网进行手机直销,利用社会化媒体和用户参与塑造口碑传播。  2012年5月,
期刊
美国学者彼得 · 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面临剧烈变化的外在环境,企业应当建立“学习型组织”,终生学习、不断自我组织再造,以维持竞争力。然而组织学习困难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究竟困难在哪里?组织该怎样学习?  组织学习是一种需要跨越员工个体、团队、组织和社会环境等多个层次的复杂过程。阻碍组织学习的障碍因素有很多。例如,员工层面上,员工在感知创新知识时所遇到的困难,如焦虑感、认知偏见、知识存量不足
期刊
自从1990年,两个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学者普拉哈拉德(C. K. Prahalad)和加里 · 哈默尔(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经典文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和1992年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三位合伙人斯托克(George Stalk),埃文斯(Philip Evans)和舒尔曼(Lawrence
期刊
要想让组织健康,并获得与之相伴随的优势,其领导团队必须采取的第一步是使自身具有凝聚力。  建立信任  真正有凝聚力的团队的成员必须相互信任。这似乎是最显而易见的道理,是每个组织都非常了解和重视的原则。因此,你可能以为大多数领导团队都非常善于建立信任。而结果证明,他们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我觉得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信任的认识是错误的。  很多人从预测的角度来解释信任:如果你能够预测一个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