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地传承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中国的传统民本思想。这一理念对我国在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优化社会经济结构、完善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大效用。未来,我们仍然认识到需要继续牢固地树立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履行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共同推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目标得到实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确立的一个基本方略。因此我们不管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首先就要想到人民群众,把人民的利益镌刻在心底。从实际出发不断深入了解人民的期待并对此加以满足,依靠人民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有相当多的核心词,其中之一就是“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头到尾一直活跃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是掌握十九大报告的重要线索之一。
世界上一些政党的失败,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背离了自己的信仰,与人民脱节,苏维埃政权不就是如此吗?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背离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不支持,必然导致共产党的根基不稳,并最终失败。反观在1921年的中国共产党,仅仅依靠最初的50多名党员同志,就能够夺得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的胜利,并发展成为如今的世界第二大国,并生生生不息。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善于团结人民。只有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才能在历史文化的长河里被铭记。
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来源
历史本是一张白纸,是人民用行动在勾画出了一幅幅画卷,光辉灿烂的历史由人民创造。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也不能打破这一规律,这一思想有着强烈的实践性和悠久的思想理论来源。
(一)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扬
就其理论来源而言,以人民为中心的主要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未来对青年黑格尔的英雄史观进行驳斥,作了《神圣家族》一书。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人民的实践创造了历史,历史活动愈深入,群众队伍愈将壮大的基本论断。万物都有前提,历史也不例外。它的前提就是“现实中的个人”。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分为两个过程,第一个历程是人通过劳动创造自身,第二则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进程。马克思认为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所决定的,这一规律决定了其他的规律,而生产力又与人民休戚相关。
马克思指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指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1]。可以说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具有生命的个体存在,另一部分是通过生产资料的生产与占有,即与他人的交往而形成的其他关系。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推进了文明,引导了社会变迁。是全体人民,而不是个别人,也不是杰出的英雄人物,是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一心,让所有民族,所有阶级有了同一个动机。所以,国家与社会中所有的权力都属于人民。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换言之,人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享受到所謂的自由。
(二)对民本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荀子提出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早期相对完整的民本思想。到明清时期,黄宗羲、顾炎武等部分汉族士大夫对皇权专制作出驳斥。至此,民本思想便日趋完善。
习近平同志指出治国理政的根本要求是“夙夜在公”,其意思就是说工作时要勤勤恳恳,善始善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管是其功能还是性质,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这一文化与民本思想中的道德理念一脉相连。尽管传统民本思想对于当今社会有些不合时宜,较为过时但也在思维方式和规律认识上为“以人民为中心”提供了重要经验,是后者的文化起源与思想基因。民本思想主要强调民生,这一点从当时范仲淹先生的《岳阳楼记》中可以看出,其爱国之深切。中国共产党将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文化与当今的社会现实结合,告别了“唯高GDP”的思想,致力于使人民需求在物质与精神上得到双重满足,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勇担时代大梁,为人民谋得了实在的福祉。人民之所以支持咱们党和国家,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以人民主体思想为引领,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敢于直面当前发展的突出问题,认真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以及当今社会的关系。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继承了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超越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局限性与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统一的历史性飞跃。
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贯彻落实
当今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我们更要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思想的重要性并加以贯彻。从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加以考察,坚持正确价值指向,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将人民真正放在发展的中心位置。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解决“新矛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首先要把握好矛盾的两个方面。从供求关系来分析,需求侧的表现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从现实生活中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方面而言,这些已经与老百姓的需要不相匹配了,老百姓对这些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供给侧体现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发展是一个大问题,在这个时代,发展就像一个大水桶,各个行业各个地区是组成水桶的木板,只要一个木板短了,其他的木板再长也没有用,由此可以看出供给侧的问题已经极大地限制了人民的切实满足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就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了解人民的需求,第二就是实际得到的满足,将这两者进行对比,进而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解决这个矛盾。总而言之,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举措永不过时,无论是现在或是未来。
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仅仅依靠生产力这一推动社会发展的庞大力量。“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2]。发展是第一要务,只有发展才能推动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共产党要集中力量搞发展,逐步实现国家共同富裕。只有集中力量搞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一通百通,才是我们所说的真正的“以人民为中心”。 (二)坚持人民立场,优化社会经济结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是指发展的两个方面,经济指的是发展的方式,人民是发展的归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中心的思想,就是以人民的需要为导向,有效进行宏观调控,不断提高政府执政本领,推进市场与政府的高效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优化社会经济结构,必须坚持以人民需要为导向,尊重市场规律,简政放权,推动市场的有效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的生产与流通中起调节作用,所以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在生产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也必须认识到这个决定性作用有适应范围,更不能脱离政府。政府是“看得见的手”,即咱们端碗的左手,市场是“看不见的手”,即我们拿筷的右手,经济平稳健康运行需要这两只手共同作用,就像人吃饭要左右手相互配合一样。在资源配置时,只要市场有能力能做好,政府就要放手让市场去解决,一旦市场失灵,政府就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使市场经济平稳发展,积极打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将政策切实落实到人,把政府职能发挥到最大,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和国家的人民情怀,我们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完善社会治理,提高群众获得感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治理也有待推进。以民生为重点,提高党和政府治理能力,進一步提高群众获得感,才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积极作用。必须发自内心的明白,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是空口白话,而要真正体现到维护人民切身利益的实践活动中。群众利益无小事。从与人民切实关心的小事做起,让群众在社会发展中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牢牢地融入社会治理中。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个长期任务,不能投机取巧,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发扬钉子精神,有坚持不懈的韧劲,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3]。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持之以恒地贯穿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全过程。
总之,“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的继承创新,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进步发展规律的理解和认识,贯彻了我们党、国家发展思想的一个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12(09):684.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人民日报》,2017(10):21.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外文出版社,2017(01):361.
(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06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确立的一个基本方略。因此我们不管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首先就要想到人民群众,把人民的利益镌刻在心底。从实际出发不断深入了解人民的期待并对此加以满足,依靠人民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有相当多的核心词,其中之一就是“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头到尾一直活跃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是掌握十九大报告的重要线索之一。
世界上一些政党的失败,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背离了自己的信仰,与人民脱节,苏维埃政权不就是如此吗?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背离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不支持,必然导致共产党的根基不稳,并最终失败。反观在1921年的中国共产党,仅仅依靠最初的50多名党员同志,就能够夺得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的胜利,并发展成为如今的世界第二大国,并生生生不息。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善于团结人民。只有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才能在历史文化的长河里被铭记。
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来源
历史本是一张白纸,是人民用行动在勾画出了一幅幅画卷,光辉灿烂的历史由人民创造。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也不能打破这一规律,这一思想有着强烈的实践性和悠久的思想理论来源。
(一)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扬
就其理论来源而言,以人民为中心的主要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未来对青年黑格尔的英雄史观进行驳斥,作了《神圣家族》一书。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人民的实践创造了历史,历史活动愈深入,群众队伍愈将壮大的基本论断。万物都有前提,历史也不例外。它的前提就是“现实中的个人”。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分为两个过程,第一个历程是人通过劳动创造自身,第二则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进程。马克思认为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所决定的,这一规律决定了其他的规律,而生产力又与人民休戚相关。
马克思指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指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1]。可以说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具有生命的个体存在,另一部分是通过生产资料的生产与占有,即与他人的交往而形成的其他关系。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推进了文明,引导了社会变迁。是全体人民,而不是个别人,也不是杰出的英雄人物,是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一心,让所有民族,所有阶级有了同一个动机。所以,国家与社会中所有的权力都属于人民。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换言之,人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享受到所謂的自由。
(二)对民本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荀子提出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早期相对完整的民本思想。到明清时期,黄宗羲、顾炎武等部分汉族士大夫对皇权专制作出驳斥。至此,民本思想便日趋完善。
习近平同志指出治国理政的根本要求是“夙夜在公”,其意思就是说工作时要勤勤恳恳,善始善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管是其功能还是性质,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这一文化与民本思想中的道德理念一脉相连。尽管传统民本思想对于当今社会有些不合时宜,较为过时但也在思维方式和规律认识上为“以人民为中心”提供了重要经验,是后者的文化起源与思想基因。民本思想主要强调民生,这一点从当时范仲淹先生的《岳阳楼记》中可以看出,其爱国之深切。中国共产党将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文化与当今的社会现实结合,告别了“唯高GDP”的思想,致力于使人民需求在物质与精神上得到双重满足,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勇担时代大梁,为人民谋得了实在的福祉。人民之所以支持咱们党和国家,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以人民主体思想为引领,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敢于直面当前发展的突出问题,认真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以及当今社会的关系。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继承了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超越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局限性与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统一的历史性飞跃。
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贯彻落实
当今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我们更要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思想的重要性并加以贯彻。从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加以考察,坚持正确价值指向,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将人民真正放在发展的中心位置。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解决“新矛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首先要把握好矛盾的两个方面。从供求关系来分析,需求侧的表现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从现实生活中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方面而言,这些已经与老百姓的需要不相匹配了,老百姓对这些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供给侧体现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发展是一个大问题,在这个时代,发展就像一个大水桶,各个行业各个地区是组成水桶的木板,只要一个木板短了,其他的木板再长也没有用,由此可以看出供给侧的问题已经极大地限制了人民的切实满足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就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了解人民的需求,第二就是实际得到的满足,将这两者进行对比,进而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解决这个矛盾。总而言之,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举措永不过时,无论是现在或是未来。
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仅仅依靠生产力这一推动社会发展的庞大力量。“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2]。发展是第一要务,只有发展才能推动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共产党要集中力量搞发展,逐步实现国家共同富裕。只有集中力量搞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一通百通,才是我们所说的真正的“以人民为中心”。 (二)坚持人民立场,优化社会经济结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是指发展的两个方面,经济指的是发展的方式,人民是发展的归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中心的思想,就是以人民的需要为导向,有效进行宏观调控,不断提高政府执政本领,推进市场与政府的高效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优化社会经济结构,必须坚持以人民需要为导向,尊重市场规律,简政放权,推动市场的有效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的生产与流通中起调节作用,所以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在生产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也必须认识到这个决定性作用有适应范围,更不能脱离政府。政府是“看得见的手”,即咱们端碗的左手,市场是“看不见的手”,即我们拿筷的右手,经济平稳健康运行需要这两只手共同作用,就像人吃饭要左右手相互配合一样。在资源配置时,只要市场有能力能做好,政府就要放手让市场去解决,一旦市场失灵,政府就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使市场经济平稳发展,积极打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将政策切实落实到人,把政府职能发挥到最大,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和国家的人民情怀,我们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完善社会治理,提高群众获得感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治理也有待推进。以民生为重点,提高党和政府治理能力,進一步提高群众获得感,才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积极作用。必须发自内心的明白,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是空口白话,而要真正体现到维护人民切身利益的实践活动中。群众利益无小事。从与人民切实关心的小事做起,让群众在社会发展中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牢牢地融入社会治理中。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个长期任务,不能投机取巧,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发扬钉子精神,有坚持不懈的韧劲,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3]。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持之以恒地贯穿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全过程。
总之,“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的继承创新,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进步发展规律的理解和认识,贯彻了我们党、国家发展思想的一个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12(09):684.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人民日报》,2017(10):21.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外文出版社,2017(01):361.
(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