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叫姐姐的老师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y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第一堂英语课时,走进我们教室的是一位身材高挑、皮肤白皙的大女孩儿(她已是一位十岁孩子的母亲),她让我眼前一亮,怦然心动。她告诉我们她姓高,让我们喊她“Teacher Gao”。
  大学的课堂,教室是流动的,听课的学生更是流动的。有的只是去点一下名,中途开溜;有的人虽然去了,但却“身在教室,心在课外”;有的干脆不去,請人代“到”。坐在教室里的,前几排都是女生,男生总是挑后面的座位。英语课上更是如此。然而在一大帮花枝招展的女孩儿中间,有着一个男孩儿“鸡立鹤群”——那就是我。
  有一次课上,她提了一个问题。平时习惯了让女生回答的她忽然叫起了我。那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可正欣赏她漂亮的字迹和优雅的姿势,沉浸在她莺声燕语似的嗓音中的我一下子张口结舌了。
  我倒不在乎后面的男同学们,因为他们肯定在各做各的事儿,可周围的女同学们的目光一定能深深地灼痛我。更主要的是,我的表现不仅会使Teacher Gao大失所望,而且也是对她的无情羞辱。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
  出乎我意料的是,她始终微笑着看着我,静静地等着。受到鼓励,我也迅速调整了心态,并还了她一个微笑:“Pardon?”请她再说一遍。她果然又慢慢地重复了一下。当然,我也很快答出了。
  后来的每堂课上,她都要我回答问题。我当然不想让她失望,听课的时候就格外认真。大学的课一般都是两小节课连在一起排的,中间的休息,好多老师是不留给学生的,他们情愿把任务教完再给学生自由活动。可一到下课铃响,她就不讲了,她会走到我们中间,跟我们聊天。
  有一回,她很吃惊地看着我:“你怎么破相了?”原来她看到我左手小臂上有一块“疤”。我告诉她那不是伤疤,是牛痘。她更奇怪了:“哪有牛痘种在小臂上的?应该在大臂上啊!”
  那时我不知道“破相”的含义,但我读懂了她眼神中的无比的惊奇和语气里的深深的惋惜。我更感动于她的细致:除了我的家人,谁也没注意到这一点,而她只是一位一周给我上两次课的普通老师,竟发现了这一秘密。虽然用了一个贬义词,可其中包含的感情却不啻于贬词褒用。从此,在我的心中,她已不再是“Teacher Gao”,而成了“高姐”了。
  理所当然地,我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不仅令男同学们咋舌,连语言天赋极高的女同学们也吃惊了。她们反过来向我讨教学习英语的诀窍。我微微一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不过是碰上了最好的老师而已。”她们更糊涂了:“我们都有很浓厚的兴趣啊?”也难怪,她们哪里能理解我的后半句呢?
  中文系的英语课程只有两年,两年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最后一课,她告诉我们她将去美国学习、工作和生活,因为她的丈夫和儿子都在那儿。我怅然若失。
  课后,我买了一张“心”形的贺卡,在上面写了这么一段话:姐姐,请原谅我没叫你“Teacher Gao”。你终于如愿能与家人团聚了,真为你高兴。祝你们合家欢乐、幸福!
  几天后,我收到了一封信:“谢谢你!你是我所见到的最特殊的学生,从第一堂课我就发觉到了。特殊不仅是我对你的印象,相信也是你对我的感觉。你的牛痘也与众不同。祝愿你在学业、事业和人生之旅上都能超越常人!”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舅公曾是村里的巧手,能做木工瓦匠,也会做细致的锔活儿。农忙时节,舅公家的门前总会堆满鸡啄碎的小瓷碗,孩童闹破的百字千孙碗,还有磕磕绊绊陪伴着村人喝水吃饭的饭碗。  村头巷尾,没有哪只碗不被舅公粗糙的大手抚摸过,找碴对缝,然后细细画上点记,之后便是反复枯燥地锔钉,“叮叮叮叮”舅公手下的小锤如同一只夜间的黄莺,泠泠的歌声从瓷碗上漏出来,成溪成河,澹澹地荡到了远方。  幼时的我最爱坐在一旁的门槛上,瞪着
期刊
我80多岁的外公,一到他生日那天,他就出门不回家,不想儿孙们给他过生日。我也躲生,而且从25岁起,就逃避生日,从那以后没有庆祝过一个生日。  不知道造物主是偏爱女人一些,还是偏爱男人一些,对于女人的容颜,似乎给予更多,要求也更多。从小就听着农村最通俗的一句话长大——女人三十豆腐渣,后来读了《葬花吟》里的“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加上黛玉命运的悲剧,让年纪轻轻的我对年龄蒙上了一层阴影,甚至
期刊
我出生在这一条长街。  很多年前,我的曾祖父只身从更为遥远的农村迁来长街,他耗尽了心血和财力,在长街建起了规模不小的榨油坊,一生乐善好施,勤勉持家。曾祖父在家排行第四,人称“詹四爷”。家业传到祖父手里,遇上兵荒马乱,家道逐渐衰落。到了我父亲这辈,兄弟姊妹众多,又不善于经营,生活陷入了困境,为了生存,长街上几重的祖业相继被变卖,兴旺富庶的詹家榨油坊最终销声匿迹,只留下了一个空空的名号。我也是偶尔听母
期刊
鹿先生是什么时候恋上酒的?应该说是他的婆娘友枚跟一个四川人跑了之后。  鹿先生有点儿喜欢讲大话,做事也大大咧咧的,有人就叫他“白话佬”。最长记性的事,还要数那年从泥湾渡放排去新化,本来他不是掌舵人,却偏偏喜欢“充凤头”。树排到了凤凰滩,这可是个险滩,曾经走武汉的船帮十有八九要翻船,因而凤凰滩以上跑武汉的要么血本无归,要么富得流油。他抢过篙头要做排头兵,以为闹着好玩儿,唾手大叫:“看我怎么收拾它!”
期刊
海风轻柔,渔火点点,一轮满月在海边随波浮动。月下,我坐上朋友的小渔船,一起来到近海处夜钓。  在南崖边,我和朋友耐心地坐在小渔船的舱板上,等待着鱼儿上钩,忽然,不远处那盏最孤单的渔灯下,传来了“哟咳——”一声高亢嘹亮的船歌。隐隐约约地,那人正站在船头,披一身的月光,划动一根长长的竹篙,又一声粗犷洪亮的“哎咳——”从他的喉咙里迸出,在开阔的海面上回荡开来。生活在海岛渔区的人,对那两声吼秦腔般的船歌调
期刊
火车在新义州停靠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缓缓地驶向平壤。初见朝鲜,新义州的感觉却让我莫名觉得有些许熟悉,像中国的一个小县城。  朝鲜不允许自由行,外国人个人的行动在这里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所以只能报团前往朝鲜。不过,有一点倒颇为趣意,来朝鲜的游客百分之九十都是中国人,而在这百分之九十中,老年人又近乎占了绝大多数。  朝鲜四处可见非洲菊,簇拥着铁轨,将鲜艳的憧憬和革命的血色捧向远方的平壤。车窗外,黄昏像头野
期刊
小蒜,又名山蒜、野蒜,属百合科植物,其性味辛辣,食之具有通阳散结、行气导滞之功效,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童年的时候,在我的家乡陕北,为了给穷日子提提味儿,为了使杂面糊糊好下咽,我们这些小朋友手提笼、肩扛铲,下沟渠、越硷畔,不远数里去采挖。进城工作后,生活越来越好,也吃过不少大餐,但总忘不了小蒜的味道,心心念念着那一口。在城里这东西绝对是稀罕物,根本无处找寻,久而久之几乎断了念想。直到有一天,在去
期刊
看过《巴黎圣母院》一定知道那个钟楼怪人“卡西莫多”,我的钟老师差不多就是那个模样,身材矮小,佝偻着腰,一脸的伤疤,极其恐怖。那时,老师们碰到难以调教的学生,只要提到钟老师,再顽劣的孩子,也都乖如羊羔。  关于钟老师的事情,我也是稍大点儿才从大人们的口中了解一二。钟老师原是舍房的更夫,舍房也就是当时大集体的粮仓,钟老师因体弱,挣不了高工分,村里照顾他,就派他看管舍房。忽有一天晚上,舍房燃起了无名大火
期刊
我的家乡叫黄家庄,它是我奶奶的娘家。我爷爷家本住海边,新中国成立前海匪很猖獗,爷爷和奶奶结婚后,就把那边的田地卖掉,把家搬到了黄家庄。庄里人都姓黄,叫爷爷姑丈或丈公,多少和奶奶沾点儿亲。  那时,爸爸在乡绣花厂工作,不大在家。妈妈在家,除了参加小队劳动外,有空总在二表叔婆家。二表叔公当时是村支部书记。二表叔婆,虽然我们叫她阿婆,可年纪只比妈妈大几岁,她和媽妈亲如姐妹。我读书回家,总到阿婆家找妈妈。
期刊
2019年4月底,我与大学几位女同學相约去湖北的神农架景区旅游,在这里,最避不开的,则是野人的话题。  相传民国时期,在神农架边缘地带的房县,有个叫王老中的猎人。一天,他进山打猎,中午吃过干粮,抱着猎枪在一棵大树下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一声怪叫将他惊醒,他睁眼一看,眼前有一个2米多高、遍身红毛的怪物。他那只心爱的猎犬早已被撕成了血淋淋的碎片。王老中惊恐地举起猎枪,没想到红毛怪物的速度更快,瞬间跨前一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