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淡而味终不薄”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孟浩然是唐代诗坛上负有盛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以其五律成就较高,《过故人庄》则是五律中的佳作,能很好地反映诗人的一贯风格——“淡”。本文试图通过简单介绍孟浩然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细析《过故人庄》的层次,最后达到对从“孟浩然的诗”到“诗的孟浩然”的一个较为全面性的理解这三个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孟浩然 《过故人庄》 淡
  
  孟浩然是唐代诗坛上负有盛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王士源曾评价孟浩然“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过故人庄》一诗则是其创作的经典之一,其把诗人的一贯风格——“淡”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我们能较为全面地把握它,无疑是对理解从“孟浩然的诗”过渡到“诗的孟浩然”的一架十分重要的桥梁。
  
  一、孟浩然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
  
  盛唐的山水田园诗是继六朝谢灵运、谢朓山水诗和陶渊明田园诗之后的又一个全面繁荣的新阶段。其繁荣的原因是由于安定、繁荣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对六朝山水田园诗创作经验的继承和革新的成果。其中孟浩然以其一贯创作风格——“淡”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者之一。
  孟浩然(689~740年),唐代开元年间的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孟浩然一生经历简单,一生中大部分时间过的是隐居生活,只有一段很短的时间在张九龄的幕府中当过幕僚,是一个一生仕途不达的诗人。其诗多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或描写隐居萧散高雅的生活和种种闲情逸致。
  
  二、从《过故人庄》中理解“孟浩然的诗”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如果说诗是醇酒的话,孟浩然的作品或许可以说是像清泉,清淡而韵味悠长,需要我们透过其淡淡的外表体会内在韵味。其中此诗《过故人庄》则是经典代表之作,诗中淳朴的农村生活与诗人 “淡”的世界观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日记式的开场白
  “老友准备了鸡肴黍米饭,请我到园田农家做客。”
  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意。这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才可能有的招待形式。鸡黍是农民款客最诚意的表现,而以“鸡黍”相邀,正体现了田家特有的风味和朋友间最亲切、敞开心扉的款待。通过鸡黍这样具体细微的事物的描写,唤起了整个富有立体感的田家形象:和谐的、真实的,而又是开展的。
  诗人以朴素、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般的口吻、日记性的形式作为开场白,既让饶有古风的田家场景展开了,也让全诗在一个平民生活的气氛中展开,不甚着力,平静而自然,对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导入。因此,这对于全诗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全诗之灵魂,情感与艺术形象交融的顶峰
  “绿树把村子轻轻地环抱,青山在城外远远地倾斜。”
  诗人刻画田家风光,极善描绘,让人感到走进村里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一切景色显得和谐统一;下句笔锋一转,描写城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展现了一片开阔的远景。村庄坐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傲孤僻,反而描绘出故人的家园围绕着浓厚的温馨感。运用五律的“二二一”句式,将“绿树”、“青山”放在句首,而用带有动词性的“合”、“斜”作结尾,改变了简单枯燥的白描法,而加入了人性化的元素,将绿树、青山注入了人类的情感,让人感觉仿佛绿树的环抱、青山的横斜都是出于主动的情意。两者相映地表现为一种谐和之美,即平淡中见淳美。当代著名诗人、学者林庾先生曾经对这两句诗所传达的情意有过精妙的分析,他说这两句“写出了层次分明的近景和远景,我们无妨说它们是在心心相印着,……那绿树像母亲一样温柔环抱着这个村落;而那青山像一个岗哨,远远地注视着这个村落。它们的心全在这个村落上,因而那城郭被冷落地丢在一边了。绿树、青山、村落,那么水乳交融地打成一片,那城郭就只好若有若无默默地站在一边,这真是再亲切也没有的一幅图画。……于是我们感受到每一块草地的绿色,每一片庄稼的成长,每一条小路的泥土气息。这些,诗中都没有写,它却存在于青山的一瞥与绿树的拥抱之中。”(《唐诗综论》第249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这两句诗是全诗的灵魂,思想情感与艺术形象交融的顶峰。丝毫没露出可以加工的痕迹,然而整个农庄历历在目,表现了一种浑厚的特色。
  (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景情契合点,形神会通的艺术
  “开窗面对着晒场和菜园,对酒把话谈蚕桑和棉麻。”
  如果说诗的前半部分主要描写的是山水田园的景色,则后半部分刻画的是宾主爽朗高雅的情趣。正是由于“开轩面场圃”的爽朗,所以“把酒话桑麻”才更显畅快。这里“开轩”二字看似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使“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窗外美景映入了户内,令人心旷神怡”的一番情景跃然纸上,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话桑麻”,表现了宾主都忘情在农事上了,不亦乐乎,根本没讨论别事的心思。绿树、青山、村落、场圃、桑麻和谐地交融,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仿佛萦绕在我们耳边。在这样一个农庄的环境和气氛里,使这位一生仕途不达的诗人不觉柴米油盐的琐碎,就连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思绪也舒展了,就像一个贫困的孩子,忽然到了真正心爱的乐园,只觉恬然快乐,又显几分皈依。
  这两句诗是全诗一个完美过渡的景情契合点,体现了诗人形神会通的艺术特色。
  (四)“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清淡而韵味悠长的结尾
  “待到重阳日,还要到此来共同赏菊花。”
  诗人皈依的表现就在于临走时直截了当、毫不掩饰地宣告他不久还要再来。一个“还”字,道出了诗人的恋恋不舍,而更耐人寻味的是,这种留恋又是以极亲切自然的态度流露,没有故弄高雅的做作。其中用得最妙的便是一个“就”字。清人朱之荆曾激赏云:“‘就’字百思不到,若用‘看’字,便觉无味矣。”(《增订唐诗摘抄》)《瀛奎律髓汇评》引冯舒云:“字字珠玉,‘就’字真好。”究其原因,在于“就”字写出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感情,不是故作名士风度,与诗中恬淡融洽的田园风情十分协调。既像一个孩子在将要离开玩了一整天的心爱地方时,天真地对自己许下了诺言;又像一个受到健康生活的洗礼,恢复了童真的出世灵魂中迸发出来的动人语言。
  结尾以与故人重阳赏菊的再约,意舒词缓,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
  
  三、从“孟浩然的诗”到“诗的孟浩然”的把握
  
  《过故人庄》的诗句平衡均匀,全诗清淡如话,具有清新口语化的风格,不用典,没陈词滥调,不涂饰、不堆砌也不生涩,读起来纯朴、自然而又真挚,于平淡之中见其功力。整个意境完整而浑成,可谓是“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又大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极致。
  沈德潜先生在《唐诗别裁》里评价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不错,孟浩然把艺术美深深地融入了整首诗的血肉之中,显得浑然天成。《过故人庄》也许不算是孟浩然的诗中最淡的一首,但它用省净的语言,平平地叙述,几乎没有一个夸张的句子,没有一个使人兴奋的词语,已算是闻一多先生所说的“淡到看不见诗”了。炫奇猎异、卖弄技巧、光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撑门面,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孟浩然,真正的孟浩然是将诗味冲淡,平均分散在全篇中,那才是孟浩然“淡”的风格。孟浩然的诗宛如一位美人,她的美是通体上下整个儿的,不是由于某一部位特别动人。她并不靠搔首弄姿,不需浓饰盛妆,而是由于一种天然的颜色和气韵使人惊叹。
  最后借用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中的评价作为总结:“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的孟浩然的诗,不,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更为准确。得到了‘诗的孟浩然’,便可以忘掉‘孟浩然的诗’了。这就是‘诗如其人’或‘人就是诗’的另一解释。超过了诗也好,够不上诗也好,任凭你从环子的哪一点看起。反正除了孟浩然,古今并没有第二个诗人到过这境界。”■
  
  参考文献:
  1.陈贻焮.唐诗论丛.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
  2.曹础基.中国古代文学(第三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
  3.林庾.唐诗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4.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唐诗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
  5.刘宁.王维孟浩然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7月.
  6.闻一多.唐诗杂论.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8月.
  7.刘开扬.唐诗论文集.中华书局,1961年6月.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代课程改革的焦点。我们的语文教学应灵活选用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使语文学习“万紫千红总是春”。下面试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方式的选用和训练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问题式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
期刊
半个多世纪以来,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余光中《乡愁》)”,汇聚了多少思乡泪,隔断了多少血脉情。乡愁,是一种美丽的传染病,深深地感染了台岛的每一个有识之士。舒兰的《乡色酒》,道出了多少游子的心声。  全诗分两节,每节描绘了一个场景:三十年前的中秋夜,一轮满月刚刚升上柳梢头,将皎洁的清辉洒遍人间。一户普通人家的小院里,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吃饭谈天,和和美美,甜甜蜜蜜,沉浸在团圆的欢乐之中,甚至没有
期刊
古人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传道和授业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相辅相成,起到两全其美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要利用语文教学的阵地,加强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使语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
盛唐时期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其中那些反映边塞军旅生活和边塞风光为主要内容的边塞诗,以其高远雄浑的意境,悲壮高昂的格调,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其中以高适、岑参的作品成就尤为突出,广为流传。  高适、岑参生活在相同的年代,所处时代背景也基本相同,其边塞诗都带有时代的烙印。他们的诗作大都采用七言歌行或七绝,表达请缨杀敌、报国立功的豪情,描写边塞艰苦的生活和奇异的风光,抒发缭绕不尽
期刊
2008年上海高考阅卷工作虽然已经过去,但我头脑中却还时常浮现出在华东师范大学高考阅卷场的情形,那众多考卷中生动鲜活的文字仍然让我回味无穷。这些回忆的片段就像那风雨过后的彩虹一般对我的生活和教学增加了亮色。  作为一名在教学第一线的高中老师,今年我参加了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阅卷,并且幸运地被安排到作文阅卷组。这让我思考了良久:考试中的作文,是戴着镣铐的舞蹈。就作文的原生态而言,考试的影响基本上是负面
期刊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化”写作理应成为高考作文追求的方向。  观察各地的高考优秀作文,大多摄取生活源泉,注重生活真情的体验和生活情境的再现,它们超越了作文形式上的价值追求和写作技法指导下的模板作文,渗透着“生活化”写作的理念。这就提示考生,要想在作文发展等级上取得突破,关注生活、呈现生活就显得十分重要,在选材、思想、情感、语言等方面彰显生活的真实和美感。    一、水光潋滟晴方好    考场上,
期刊
修辞是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恰当地表现所要表达内容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语言活动。我们平时所运用的是积极的修辞模式,即根据具体的场景,恰当地运用各种手法,充分发挥语言文字表现的可能性,使语言呈现出一种活泼、具体、形象的形式,产生极强的感染力。  高考大纲中对作文语言要求的其中一项就是“有文采”,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正是使文章有文采的具体快捷形式之一,大纲将其单独列出,可见其地位之重要。试想,如果一篇高考作
期刊
【案例背景】  教材作为文化的显性体现,是一种继承传统与与时俱进的统一,应该为学生的成长打下精神的底色。也就是说,通过教材使得文化被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人的社会化、文明化、个性化。譬如《胡同文化》,虽然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的第一册教材中有,又在苏教版里被删去,但是还是被《语文读本》(浙江文艺出版社)收录。几经增删,可见端倪。  《胡同文化》的学习重点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好材料。文章结构清晰,可视
期刊
问题提出:  每次上《荷塘月色》的时候,学生都反映:老师,这篇课文没意思,你不觉得作者的生活离我们很远吗?什么大革命失败,知识分子的苦闷!……我总是表现出很悲哀的样子,感叹了一声:现在的学生啊……但,静下来想想,也许是我忽略了学生的感受。  教学构想:  从语言入手,寻找突破。以文章的第四、五、六三段为载体,引导学生赏析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营造语言涵泳品味的情境,调动学生情绪体验,感受语
期刊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诗歌历史。从《诗经》到《楚辞》,从魏晋风度到唐诗宋词元曲,名家辈出,精彩纷呈。诗人们或寄情山水举酒邀月,或俯仰天地纵论古今,或豪放洒脱风流不羁,或沉郁厚重心忧苍生,或缠绵婉约柔情似水,或纵横激越誓死报国;或醉或醒,或梦或狂,或凝郁或飘逸,或浓烈或淡远,千古流芳,万世余韵。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吸收这些精神养料,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乃至重铸民族精神都具有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