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传道和授业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相辅相成,起到两全其美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要利用语文教学的阵地,加强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使语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在新课导语中渗透德育
  
  一个好的导语,不但可将学生迅速引入所学内容之中,还可以在无形中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教育学生的内容,精心设计,以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刑场上的婚礼》一文时,首先让学生看一段举行婚礼的录像,再看一段刑场毙人的录像,然后动情地说:“刑场是宣告生命结束的地方,而婚礼是象征新生命诞生的活动。本来这两者是水火不相容的。”讲到这里,这位老师的语调越发慷慨激昂:“然而,共产党员周文雍、陈铁军烈士,把刑场当作举行婚礼的天堂!这是一种气吞山河的伟大壮举!这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这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刚强不屈!更体现了共产党正义、藐视敌人的浩然正气!”这样精心设计的导入语,无疑能激起学生情感的火花,能够起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二、作品背景介绍中渗透德育
  
  如韩愈的《师说》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当时社会上存在着只看重门第高低,不重真才实学,并以“从师学习为耻”的不良风气。韩愈针对当时的弊病,写了《师说》一文,阐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针砭了当时的“相师为耻”的风气,提出了全新的师道观念。这些对我们今天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再通过“今之众人”和“古之圣人”、“其子”和“其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三组对比进行充分论证,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不重视师道的恶劣风气。由此我们可以教育学生要充分认识到从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他们谦虚好学的学风。
  
  三、在朗读中渗透德育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学生不但能够掌握课文的大意,而且能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好的启迪,受到教育。在教授《琵琶行》时,我让学生抓住最精彩的语段——“琵琶演奏”进行阅读,从“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再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连续让学生读了三遍,他们体会到了这一段音乐的变化过程,然后再讲解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学生一下就明白了这段对音乐的描写为什么会这样安排了,并且也了解了中国古代艺人的不幸遭遇,从而生出了对琵琶女的同情之感。
  
  四、挖掘作品的主题,渗透德育
  
  阅读好的文章,就像是在和作者对话,作者的思想感情全渗透在文字之中。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以及认识问题的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深层次含义。例如庄子的《秋水》一文,以河神见海神来说明哲理:宇宙是无穷的,而人的认识极其有限,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有些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寓意,教师就要适时引导,并拓展开去,教育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要骄傲自满,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五、在写作指导中渗透德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德育渗透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要作文先做人”,这说明人品对文品的影响非常大。学《我与地坛》之前,我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叙事、议论、抒情都可以,结果作业交得很少,并且写得一塌糊涂,我很生气,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好机会吗。于是我装作没事一样给他们上《我与地坛》这堂课,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关注文章中史铁生对他母亲动作细节的描写,让学生反复思考“多年来我头一次认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仔细体会母亲对孩子的爱——“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下课后我再次布置了作文“我的父亲母亲”,两天后我在办公桌上看到的是高高的两摞作文本,一本都不少,而且完成的质量相当好!这就是德育的力量!自此,我在留作业的时候都会有意识地关注一下道德教育!
  新课标下新课程德育教育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只要细心发掘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二者融为一体,都可以让学生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教育作用,从而很好地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学科知识的吸收起到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大多数人对《师说》的赏析都是认为它讲了两个问题,即从师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从师标准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会发现文章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并不这样简单。  解读之另一种:要把金针度与人。    一、为师之道:另一种缺失    读者从《师说》中读到了从师之道的缺失。读者往往从这个方面来理解士大夫或者那些不愿意从师学习的人,即认为他们自以为是,瞧不起别人。证据如“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
期刊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江淹《别赋》),抒写离愁别绪一直是骚人墨客的永恒主题。唐代社会生活丰富,送别诗大量涌现。唐人抒写离愁别绪,可谓风情万种,这些别调短章,或丰神俊朗,或意气豪迈,或宁静淡远,或神寄天外,千百年来传唱不衰,如同醇香的美酒,历久弥新。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唐代送别诗俯拾皆是,由于诗人的地位身份、个性气质和文学修养不同,送别对象、地点、原因以及送人时的处境心情不同,这些诗歌在表现手法和艺
期刊
沈德潜有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抓住了诗歌的“炼字”,借一斑以窥全豹,牵一发而动全身,就能更快捷更准确地鉴赏古代诗歌。  一般说来,高考诗歌鉴赏炼字通常这样出题,比如:历代评论家对该词十分赞赏,你认为它妙在何处?或者:这首诗中的某个词很有表现力,请加以分析。或者:在某一联中找出传神之字,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面对这样单个字的鉴赏,
期刊
自主性学习简单说来就是学生通过自己学习掌握知识。中学生对语文学习一般比较有兴趣,这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实现非常有益。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方法。对老师来说,则是一种教学理念。它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一直存在的学生被动学习问题,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凸显个性,学得主动活泼,有效提高课堂效益。    一、自主学习的基本内涵    所谓自主学习,指的是受教育条件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学生主
期刊
以人文素养为核心,人文素养与语言能力并重的语文素质观正在当代语文界取得广泛认同。中国是诗歌的大国。借助中国诗歌这种独特的文化载体,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增强人文素质,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如何通过诗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笔者在长期的古典诗词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一语一言皆有情    古人云“诗言志,词言情”。教学古诗词应创设绝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期刊
时下,在新课改的召唤下,许多教师都使出浑身解数,努力改变教学教育观念,力求通过研究、探索,去发现和实践新的教学风格,然后心安理得地享受“新”给自身带来的欣慰和些许的成功之感——总算没有辜负新课改对我们一线教师的期望。于是乎,一些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教法不敢轻易再去问津,生怕回望传统,那是对旧东西的固守,就是对新课改的背离。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让我们中的某一部分人对新课改有了盲目的解读,有了自以为是的
期刊
在语文教学的诸多内容中,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关键,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语文能力。语文学习,应把阅读训练作为重点,而恰当的阅读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要求的意识,使学生掌握和运用恰当的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笔者根据多年来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在阅读教学中常用的策略:    一、创造性的阅读策略    在创造性阅读中,首先必须借助于联想和想象,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一般到个别,由个别到一般地
期刊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昔年东都一试名动朝野,策论天下而成一代鸿流,十几年的宦海烟尘与翻转,尊崇与嫉妒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苏轼!不见了鸿儒往来和琴瑟相和,黄洲那一片寂寞的山水因为苏轼而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代课程改革的焦点。我们的语文教学应灵活选用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使语文学习“万紫千红总是春”。下面试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方式的选用和训练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问题式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
期刊
半个多世纪以来,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余光中《乡愁》)”,汇聚了多少思乡泪,隔断了多少血脉情。乡愁,是一种美丽的传染病,深深地感染了台岛的每一个有识之士。舒兰的《乡色酒》,道出了多少游子的心声。  全诗分两节,每节描绘了一个场景:三十年前的中秋夜,一轮满月刚刚升上柳梢头,将皎洁的清辉洒遍人间。一户普通人家的小院里,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吃饭谈天,和和美美,甜甜蜜蜜,沉浸在团圆的欢乐之中,甚至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