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传道和授业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相辅相成,起到两全其美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要利用语文教学的阵地,加强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使语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在新课导语中渗透德育
一个好的导语,不但可将学生迅速引入所学内容之中,还可以在无形中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教育学生的内容,精心设计,以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刑场上的婚礼》一文时,首先让学生看一段举行婚礼的录像,再看一段刑场毙人的录像,然后动情地说:“刑场是宣告生命结束的地方,而婚礼是象征新生命诞生的活动。本来这两者是水火不相容的。”讲到这里,这位老师的语调越发慷慨激昂:“然而,共产党员周文雍、陈铁军烈士,把刑场当作举行婚礼的天堂!这是一种气吞山河的伟大壮举!这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这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刚强不屈!更体现了共产党正义、藐视敌人的浩然正气!”这样精心设计的导入语,无疑能激起学生情感的火花,能够起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二、作品背景介绍中渗透德育
如韩愈的《师说》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当时社会上存在着只看重门第高低,不重真才实学,并以“从师学习为耻”的不良风气。韩愈针对当时的弊病,写了《师说》一文,阐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针砭了当时的“相师为耻”的风气,提出了全新的师道观念。这些对我们今天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再通过“今之众人”和“古之圣人”、“其子”和“其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三组对比进行充分论证,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不重视师道的恶劣风气。由此我们可以教育学生要充分认识到从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他们谦虚好学的学风。
三、在朗读中渗透德育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学生不但能够掌握课文的大意,而且能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好的启迪,受到教育。在教授《琵琶行》时,我让学生抓住最精彩的语段——“琵琶演奏”进行阅读,从“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再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连续让学生读了三遍,他们体会到了这一段音乐的变化过程,然后再讲解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学生一下就明白了这段对音乐的描写为什么会这样安排了,并且也了解了中国古代艺人的不幸遭遇,从而生出了对琵琶女的同情之感。
四、挖掘作品的主题,渗透德育
阅读好的文章,就像是在和作者对话,作者的思想感情全渗透在文字之中。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以及认识问题的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深层次含义。例如庄子的《秋水》一文,以河神见海神来说明哲理:宇宙是无穷的,而人的认识极其有限,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有些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寓意,教师就要适时引导,并拓展开去,教育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要骄傲自满,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五、在写作指导中渗透德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德育渗透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要作文先做人”,这说明人品对文品的影响非常大。学《我与地坛》之前,我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叙事、议论、抒情都可以,结果作业交得很少,并且写得一塌糊涂,我很生气,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好机会吗。于是我装作没事一样给他们上《我与地坛》这堂课,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关注文章中史铁生对他母亲动作细节的描写,让学生反复思考“多年来我头一次认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仔细体会母亲对孩子的爱——“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下课后我再次布置了作文“我的父亲母亲”,两天后我在办公桌上看到的是高高的两摞作文本,一本都不少,而且完成的质量相当好!这就是德育的力量!自此,我在留作业的时候都会有意识地关注一下道德教育!
新课标下新课程德育教育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只要细心发掘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二者融为一体,都可以让学生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教育作用,从而很好地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学科知识的吸收起到推动作用。
一、在新课导语中渗透德育
一个好的导语,不但可将学生迅速引入所学内容之中,还可以在无形中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教育学生的内容,精心设计,以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刑场上的婚礼》一文时,首先让学生看一段举行婚礼的录像,再看一段刑场毙人的录像,然后动情地说:“刑场是宣告生命结束的地方,而婚礼是象征新生命诞生的活动。本来这两者是水火不相容的。”讲到这里,这位老师的语调越发慷慨激昂:“然而,共产党员周文雍、陈铁军烈士,把刑场当作举行婚礼的天堂!这是一种气吞山河的伟大壮举!这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这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刚强不屈!更体现了共产党正义、藐视敌人的浩然正气!”这样精心设计的导入语,无疑能激起学生情感的火花,能够起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二、作品背景介绍中渗透德育
如韩愈的《师说》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当时社会上存在着只看重门第高低,不重真才实学,并以“从师学习为耻”的不良风气。韩愈针对当时的弊病,写了《师说》一文,阐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针砭了当时的“相师为耻”的风气,提出了全新的师道观念。这些对我们今天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再通过“今之众人”和“古之圣人”、“其子”和“其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三组对比进行充分论证,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不重视师道的恶劣风气。由此我们可以教育学生要充分认识到从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他们谦虚好学的学风。
三、在朗读中渗透德育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学生不但能够掌握课文的大意,而且能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好的启迪,受到教育。在教授《琵琶行》时,我让学生抓住最精彩的语段——“琵琶演奏”进行阅读,从“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再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连续让学生读了三遍,他们体会到了这一段音乐的变化过程,然后再讲解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学生一下就明白了这段对音乐的描写为什么会这样安排了,并且也了解了中国古代艺人的不幸遭遇,从而生出了对琵琶女的同情之感。
四、挖掘作品的主题,渗透德育
阅读好的文章,就像是在和作者对话,作者的思想感情全渗透在文字之中。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以及认识问题的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深层次含义。例如庄子的《秋水》一文,以河神见海神来说明哲理:宇宙是无穷的,而人的认识极其有限,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有些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寓意,教师就要适时引导,并拓展开去,教育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要骄傲自满,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五、在写作指导中渗透德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德育渗透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要作文先做人”,这说明人品对文品的影响非常大。学《我与地坛》之前,我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叙事、议论、抒情都可以,结果作业交得很少,并且写得一塌糊涂,我很生气,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好机会吗。于是我装作没事一样给他们上《我与地坛》这堂课,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关注文章中史铁生对他母亲动作细节的描写,让学生反复思考“多年来我头一次认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仔细体会母亲对孩子的爱——“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下课后我再次布置了作文“我的父亲母亲”,两天后我在办公桌上看到的是高高的两摞作文本,一本都不少,而且完成的质量相当好!这就是德育的力量!自此,我在留作业的时候都会有意识地关注一下道德教育!
新课标下新课程德育教育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只要细心发掘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二者融为一体,都可以让学生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教育作用,从而很好地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学科知识的吸收起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