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总是春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t197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代课程改革的焦点。我们的语文教学应灵活选用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使语文学习“万紫千红总是春”。下面试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方式的选用和训练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问题式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现在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我们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运用这种学习方法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例如,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时,运用问题式探究,“我们怎样深刻认识‘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可以让学生先自由阅读,然后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学生经过积极思考、认真探讨,各组提出自己的探究结果:有的学生提出可以从祥林嫂两次来到鲁镇及死前外貌的描写来分析认识祥林嫂的形象,有的学生提出作品的环境描写来深刻认识祥林嫂的形象,有的提出从祥林嫂周围人的表现,几个主要人物对她的态度来认识祥林嫂形象,等等。学生在提出这些观点时,会选用文中的材料作论据来说明,从而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正是运用问题式探究,不仅使课堂充满活力,更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生的主体作用突显出来。
  问题式探究有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最初的问题探究就是“扶”的过程,教师在平时训练时用问题来“扶”,并逐步过渡到“放”,达到学生自己能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实现自主学习。
  
  二、自我设计,让学生成为创造的主人
  
  新课程标准强调,“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创新精神”,而自我设计的学习方式,在引领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开拓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在学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时,小说结尾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为翠翠的命运设计不同的结局。这样在课堂学习中让学生自己设计,带着自己的兴趣、知识、经验、思考、灵感,进行思维多向性训练,让学生成为创造的主人,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
  因为语文阅读具有多解性,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的能创新的要素,由一点展开,鼓励学生创新,使学生思维得到发散型发展。
  
  三、运用监控策略确保学习顺利进行
  
  运用有效的监控策略能够确保学习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下去。具体来说,可以运用自我监控策略和相互监控策略。
  1.自我监控策略
  自我监控策略能够确保学生按照小组划分的任务,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自主学习。自我监控的主要策略是自我提问策略。
  自我提问策略主要解决:我是否愿意积极主动地学习这篇文章?学习的目的意识是否明确?所运用的方法是否科学?是否按时完成了分配给自己的探究任务?
  2.相互监督策略
  相互监督策略是指探究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乃至各个小组之间进行相互监督的策略。在开展语文自主学习活动中,除学习者自我监控外,探究学习小组内部还要互相监控。监控的指标有:学习目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结果。
  此外,还可以结合传统的学习方式,以及多媒体教学,努力营造一个能够让每个学生都愿积极参与,都能自主选择开放融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自由而充分的学习活动中生成智慧,生成能力,提高素质。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监控,互相监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造能力、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自主发展,使语文教学“万紫千红总是春”。■
其他文献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女词人。她祖籍山东济南,出身于官僚家庭,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是知名的学者和散文家。李清照生长在这样一个富有浓厚学术氛围和高度文化修养的家庭里,从小备受熏陶,潜心学习,自小便有诗名。李清照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荡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从优裕走向苦难的现实生活,使她酿就了一颗千回百折的诗心。  李清照的词抒写的是她一生的生活境遇。从她的
期刊
背景分析:  常听到学生发出这样的感叹:又写作文,太痛苦了!写作文真的这么痛苦吗?思前想后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就是老师喜欢把自己的模式定位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体现,让他缺乏了主动性。面临着中考挑战,作文的比例让教师和学生心惊肉跳。纵观历年中考作文题目,越来越变幻莫测,越来越充满人文色彩。新颖、个性、真实成了第一类作文的评分标准。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
期刊
大多数人对《师说》的赏析都是认为它讲了两个问题,即从师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从师标准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会发现文章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并不这样简单。  解读之另一种:要把金针度与人。    一、为师之道:另一种缺失    读者从《师说》中读到了从师之道的缺失。读者往往从这个方面来理解士大夫或者那些不愿意从师学习的人,即认为他们自以为是,瞧不起别人。证据如“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
期刊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江淹《别赋》),抒写离愁别绪一直是骚人墨客的永恒主题。唐代社会生活丰富,送别诗大量涌现。唐人抒写离愁别绪,可谓风情万种,这些别调短章,或丰神俊朗,或意气豪迈,或宁静淡远,或神寄天外,千百年来传唱不衰,如同醇香的美酒,历久弥新。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唐代送别诗俯拾皆是,由于诗人的地位身份、个性气质和文学修养不同,送别对象、地点、原因以及送人时的处境心情不同,这些诗歌在表现手法和艺
期刊
沈德潜有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抓住了诗歌的“炼字”,借一斑以窥全豹,牵一发而动全身,就能更快捷更准确地鉴赏古代诗歌。  一般说来,高考诗歌鉴赏炼字通常这样出题,比如:历代评论家对该词十分赞赏,你认为它妙在何处?或者:这首诗中的某个词很有表现力,请加以分析。或者:在某一联中找出传神之字,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面对这样单个字的鉴赏,
期刊
自主性学习简单说来就是学生通过自己学习掌握知识。中学生对语文学习一般比较有兴趣,这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实现非常有益。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方法。对老师来说,则是一种教学理念。它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一直存在的学生被动学习问题,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凸显个性,学得主动活泼,有效提高课堂效益。    一、自主学习的基本内涵    所谓自主学习,指的是受教育条件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学生主
期刊
以人文素养为核心,人文素养与语言能力并重的语文素质观正在当代语文界取得广泛认同。中国是诗歌的大国。借助中国诗歌这种独特的文化载体,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增强人文素质,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如何通过诗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笔者在长期的古典诗词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一语一言皆有情    古人云“诗言志,词言情”。教学古诗词应创设绝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期刊
时下,在新课改的召唤下,许多教师都使出浑身解数,努力改变教学教育观念,力求通过研究、探索,去发现和实践新的教学风格,然后心安理得地享受“新”给自身带来的欣慰和些许的成功之感——总算没有辜负新课改对我们一线教师的期望。于是乎,一些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教法不敢轻易再去问津,生怕回望传统,那是对旧东西的固守,就是对新课改的背离。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让我们中的某一部分人对新课改有了盲目的解读,有了自以为是的
期刊
在语文教学的诸多内容中,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关键,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语文能力。语文学习,应把阅读训练作为重点,而恰当的阅读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要求的意识,使学生掌握和运用恰当的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笔者根据多年来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在阅读教学中常用的策略:    一、创造性的阅读策略    在创造性阅读中,首先必须借助于联想和想象,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一般到个别,由个别到一般地
期刊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昔年东都一试名动朝野,策论天下而成一代鸿流,十几年的宦海烟尘与翻转,尊崇与嫉妒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苏轼!不见了鸿儒往来和琴瑟相和,黄洲那一片寂寞的山水因为苏轼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