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提问是课堂导学的重要表现形式。师生在“问”和“答”的碰撞、适应、启迪过程中,产生共鸣、进入理想境界,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本文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以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知识结构;认知结构;有效提问;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34
在刚刚结束的期考学生代表座谈会上,一份问卷调查反应了一个现象:学生喜欢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方式,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问题”的教学模式。由此可见,课堂有效提问对于语文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的成效中有一部分就是通过问题诱发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进而解决疑问的,教师应把时间交给学生自主讨论探究,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有效的课堂提问除了能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利于调节学生的思维节奏。当然如果教师只是为了“问”而“问”,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在本文中,笔者就“有效提问”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对有效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一、紧扣学生知识结构,设计关键提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每一堂课,乃至每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应该设置较高思维水平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解决新情景之下所遇到的问题或者困境。
1.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设计出关键性问题,抓准提问的契机,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纠结”。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结扣”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例如,笔者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问题是这样设计的:邹忌分别对哪三种人发了哪三问?三问中的共同词语是什么?三问收到三答,三个答句有何异同,为什么?……这些问题从文章的整体理解设计,将课堂的内容贯穿起来,看似简单却又难以回答,从而迫使学生认真研读课文。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积极的情绪和探究的欲望,也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2. 了解教学内容与目标,通过“关键问题”的设计来统一一节课的设问,从而突出重点、盘活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力与课堂的教学效益。另外,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教师应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分寸,让学生感到趣味盎然。如在教学“修辞手法应用”时,涉及到借喻与借代的辨析,在简单的理论阐述指明两者的区别之后,笔者启发道:你们常爱给同学、老师取绰号,其实,这之中就有意无意地运用了借代和借喻。提问:“一个人长得矮胖,你们会叫他什么?一个人长得高瘦,你们又会叫他什么?一个人耳背,你们还会叫他什么?”学生兴趣高涨,纷纷做出回答。笔者再问:“你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的依据是什么?”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明确:“辨析它们的关键就是相似。有相似点的如水缸、电线杆就是借喻,而不存在相似点的如聋子就是借代。”联系生活的实例,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借喻和借代的区别。这样的课堂,平淡中出新奇,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点。
二、分析问题的语言表达,制定提问计划
表达清晰的有效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让学生享受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权利。教师让设计的问题成为对话的火种,让问题具有拓宽思维空间的力量,提高学生正确表达的可能性,这样学生才能显得才思飞扬。对学生而言,课堂以提问方式展开的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提问,如:
例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什么?”,这样的提问范围过大,对学生的期望过高,回答也是无穷尽的。
例2.“文章的写作特色是什么,怎样进行考虑?”这样的问题过于空泛,语言内涵过于丰富,设问形同虚设。
例3.“谈谈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这样的问题设问难度大,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
还有一些提问往往使学生瞠目结舌,难以回答;或者张口即来,异口同声,这些都是不科学的,不仅难以将学生真正导入文章的情境,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思维能力。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有以下认识与建议:
开放式试题与复合类试题是近年中考常见的考试命题形式,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新课学习中不适宜利用这类试题,其问题的要求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提问的效率。
对于过于开放的提问,一旦涉及复杂的概念、原理或规律性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具体的问题来代替抽象的问题;用一系列小问题来代替概括性问题;也可以在设置提问时考虑问题的层次性,抓住问题的关键,预测学生的反应和能力。
三、分析学生的认知结构,调节提问范围
同样的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调节问题的范围大小,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思维域值,将问题分为窄问题和宽问题,引导学生化整为零、化大为小,从而使问题适合学生。如在《故乡》的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然后提问“大家认为少年闰土是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比较宽,学生难以回答,于是笔者从窄处重设问题。将大问题设成几个小问题:从作者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个什么样的人?从作者对少年闰土的“雪地捕鸟”和“月下刺猹”这两个情节中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个什么样的人?从作者对少年闰土的语言和神态描写中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分解问题的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情景,暗含思考方向,便于学生回答。因此,在学生刚刚接触新知识时,教师可多用窄问题。在复习课中可适当用宽问题,增加思维宽度和深度。
设问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是否理解问题,是否具备较为完整的思维层次。在提问中,教师应该将窄问题和宽问题同时考虑到。窄问题的好处在于有提示、有相对明确的方向,而宽(下转第38页)(上接第34页)问题则可以体现学生的思维力。
四、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激活参与情趣
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教师要坚持启发性教学原则,提问要力求标新立异,顺应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在不同的知识环节上设置问题的难度应有差别、有梯度,尽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如果有些问题难度大且答案内容比较多,教师可以举一点为例,让学生举一反三。如笔者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提问:本文共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精神品质?并为学生提供范例:“伯父和我一起读《水浒传》,表现了鲁迅先生认真读书的态度。”在回答时,笔者强调解答的方法和答题的规范性,从而让学生举一反三,探究其余的问题。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有时可借助旧知识,引发学生的联想,让他们以旧推新,顺利完成对问题的解答;有时在全体学生难以回答时,教师可以向学生适当地指明思考的范围和方向;如果遇到比较抽象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实物、插图或自己的动作、表情等来帮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总之,课堂上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将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华侨中学 350399)
关键词:知识结构;认知结构;有效提问;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34
在刚刚结束的期考学生代表座谈会上,一份问卷调查反应了一个现象:学生喜欢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方式,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问题”的教学模式。由此可见,课堂有效提问对于语文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的成效中有一部分就是通过问题诱发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进而解决疑问的,教师应把时间交给学生自主讨论探究,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有效的课堂提问除了能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利于调节学生的思维节奏。当然如果教师只是为了“问”而“问”,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在本文中,笔者就“有效提问”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对有效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一、紧扣学生知识结构,设计关键提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每一堂课,乃至每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应该设置较高思维水平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解决新情景之下所遇到的问题或者困境。
1.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设计出关键性问题,抓准提问的契机,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纠结”。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结扣”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例如,笔者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问题是这样设计的:邹忌分别对哪三种人发了哪三问?三问中的共同词语是什么?三问收到三答,三个答句有何异同,为什么?……这些问题从文章的整体理解设计,将课堂的内容贯穿起来,看似简单却又难以回答,从而迫使学生认真研读课文。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积极的情绪和探究的欲望,也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2. 了解教学内容与目标,通过“关键问题”的设计来统一一节课的设问,从而突出重点、盘活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力与课堂的教学效益。另外,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教师应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分寸,让学生感到趣味盎然。如在教学“修辞手法应用”时,涉及到借喻与借代的辨析,在简单的理论阐述指明两者的区别之后,笔者启发道:你们常爱给同学、老师取绰号,其实,这之中就有意无意地运用了借代和借喻。提问:“一个人长得矮胖,你们会叫他什么?一个人长得高瘦,你们又会叫他什么?一个人耳背,你们还会叫他什么?”学生兴趣高涨,纷纷做出回答。笔者再问:“你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的依据是什么?”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明确:“辨析它们的关键就是相似。有相似点的如水缸、电线杆就是借喻,而不存在相似点的如聋子就是借代。”联系生活的实例,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借喻和借代的区别。这样的课堂,平淡中出新奇,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点。
二、分析问题的语言表达,制定提问计划
表达清晰的有效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让学生享受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权利。教师让设计的问题成为对话的火种,让问题具有拓宽思维空间的力量,提高学生正确表达的可能性,这样学生才能显得才思飞扬。对学生而言,课堂以提问方式展开的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提问,如:
例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什么?”,这样的提问范围过大,对学生的期望过高,回答也是无穷尽的。
例2.“文章的写作特色是什么,怎样进行考虑?”这样的问题过于空泛,语言内涵过于丰富,设问形同虚设。
例3.“谈谈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这样的问题设问难度大,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
还有一些提问往往使学生瞠目结舌,难以回答;或者张口即来,异口同声,这些都是不科学的,不仅难以将学生真正导入文章的情境,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思维能力。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有以下认识与建议:
开放式试题与复合类试题是近年中考常见的考试命题形式,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新课学习中不适宜利用这类试题,其问题的要求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提问的效率。
对于过于开放的提问,一旦涉及复杂的概念、原理或规律性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具体的问题来代替抽象的问题;用一系列小问题来代替概括性问题;也可以在设置提问时考虑问题的层次性,抓住问题的关键,预测学生的反应和能力。
三、分析学生的认知结构,调节提问范围
同样的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调节问题的范围大小,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思维域值,将问题分为窄问题和宽问题,引导学生化整为零、化大为小,从而使问题适合学生。如在《故乡》的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然后提问“大家认为少年闰土是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比较宽,学生难以回答,于是笔者从窄处重设问题。将大问题设成几个小问题:从作者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个什么样的人?从作者对少年闰土的“雪地捕鸟”和“月下刺猹”这两个情节中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个什么样的人?从作者对少年闰土的语言和神态描写中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分解问题的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情景,暗含思考方向,便于学生回答。因此,在学生刚刚接触新知识时,教师可多用窄问题。在复习课中可适当用宽问题,增加思维宽度和深度。
设问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是否理解问题,是否具备较为完整的思维层次。在提问中,教师应该将窄问题和宽问题同时考虑到。窄问题的好处在于有提示、有相对明确的方向,而宽(下转第38页)(上接第34页)问题则可以体现学生的思维力。
四、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激活参与情趣
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教师要坚持启发性教学原则,提问要力求标新立异,顺应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在不同的知识环节上设置问题的难度应有差别、有梯度,尽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如果有些问题难度大且答案内容比较多,教师可以举一点为例,让学生举一反三。如笔者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提问:本文共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精神品质?并为学生提供范例:“伯父和我一起读《水浒传》,表现了鲁迅先生认真读书的态度。”在回答时,笔者强调解答的方法和答题的规范性,从而让学生举一反三,探究其余的问题。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有时可借助旧知识,引发学生的联想,让他们以旧推新,顺利完成对问题的解答;有时在全体学生难以回答时,教师可以向学生适当地指明思考的范围和方向;如果遇到比较抽象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实物、插图或自己的动作、表情等来帮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总之,课堂上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将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华侨中学 350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