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分娩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而且产后出血又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最为常见,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占我国孕产妇出血死亡的首位,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0%-30%,由于产后出血病情急,病情重,处理不当,耽误抢救时间,最容易导致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助产技术对预防产后出血、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产后出血 子宫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3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94-02
1 产后出血原因
产后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由于多种原因使产程延长、滞产或因难产、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因素,导致一系列生理、病理反应;以及巨大胎儿、羊水过多、双胎等使子宫膨胀过大,子宫结缔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壁有肌瘤等,均可使子宫肌肉收缩不良,而发生产后出血。胎盘因素:因多次人工流产、妊娠频繁致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及部分胎盘残留、前置胎盘等因素影响子宫正常收缩而发生产后出血;软产道裂伤:软产道裂伤6例中,5例因来院较晚发生急产致宫颈裂伤,1例为巨大胎儿肩性难产致阴道重度裂伤。凝血功能障碍4例因止血困难,且出血量大导致患者休克。
2 产后出血的诊断与处理
产妇出血后及时诊断与处理,胎儿娩出后立即将弯盘置产妇臀部下方,收集出血,待胎盘娩出后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有无软产道损伤,进一步检查子宮收缩情况,如子宫柔软,轮廓不清或用手按摩时子宫收缩变硬,轮廓清楚,停止按摩时子宫又变柔软,轮廓不清,即可确定子宫乏力性出血,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助产人员不要惊慌,应采取时而有效的方法及治疗,如注射宫缩剂、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等。
3 产后出血的护理
产后出血来势凶猛,病情变化复杂,因此护理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及熟练的技术,配合医生及时做好抢救护理工作,这对抢救产后出血特别是大出血极为重要,所以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护理应急准备工作。当班的护士对产妇产前病史应详细了解,产前检查的异常情况等特别是与本次分娩有关的疾病,并及时对各种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做好产后出血抢救的一切准备,如输血输液,给氧及所用急救器械及药物,以防措手不及。
3.2 应急处理。一旦发生产后大出血,护理人员应按紧急情况对待,但一定要沉着冷静,切忌手忙脚乱,应反应灵活,有条不紊的进行抢救护理,及时判断出现原因及出血量,配合医生做好抢救中的护理工作,让产妇去枕平卧,吸氧,保暖,立即做好血型检查,保持输液道通畅,若休克病人应设特护,并进行心理监护。
3.3 心理护理。由于产后大出血的患者,往往精神非常紧张、恐惧,思想压力大,护理人员必须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帮助她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安静,减少出血,以便抢救。
3.4 产后观察及护理。经紧急处理止血后,出血原因立即解除,血压、脉搏恢复正常,休克得到纠正,即转入一般护理,但应比一般产妇重点观察,如无其他异常情况,2h后可转入病房,让其安静休息,一般采取平卧位,病房安静,空气新鲜,并鼓励产妇进食,注意食物的营养及足够的热量,食物应易消化,无特殊情况可让母婴同室。护理人员应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防胀大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冒,以利产后病人的早日康复。
4 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经过分析,明确产妇出血存在的问题,制定出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加强围产期的保健,严密观察及正确处理产程,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重视产前保健工作,对有凝血功能障碍和可能影响凝血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应采取积极治疗后在受孕,必要时应于早孕期终止妊娠。具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孕妇,要加强产前检查,提前入院。医院也要加强业务人员技术的培训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严密及正确处理产程,合理使用子宫收缩药物,注意产妇的饮食,防止产妇疲劳和产程延长,根据产妇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处理方法。避免胎儿娩出过快,不要过早的牵拉脐带,胎儿娩出后,若流血不多可等待15分钟,若阴道流血量多应立即查明原因及时处理,胎盘娩出后要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并认真检查软产道有无损伤、撕裂、血肿情况,发现情况立即处理。
5 总结
通过对产后出血的护理,防治产后出血重在预防。产后出血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抢救首先应做好产前、产时的测量,及时发现易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才能给予恰当的预防措施,对减少产后出血有很大的意义。因此,产科医护人员要掌握和识别高危妊娠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才能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产科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地做好病情观察,注意产妇宫缩情况,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及色质。同时必须掌握各种急救常规、急救技术和各种急救设备、仪器的使用,才能确保抢救的成功。产后出血处理第一步就是明确出血原因。胎盘娩出后立即触摸子宫,以明确有无宫缩乏力,如子宫收缩良好,仍有出血可考虑生殖道裂伤,要检查宫颈和阴道。如静脉穿刺处出血,往往提示有凝血功能障碍。可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及时处理,并详细做好记录。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只要正确诊断。迅速止血,及时纠正休克,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争分夺秒,积极治疗,病人就一定会康复。
参考文献
[1] 岑沅萍,张会丽.产后大出血46例的抢救及护理.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9,22(8):1002-1003
[2] 吴扣英,朱银亭.产后出血原因的临床分析与对策.河北医学,2007,10(13):1238
关键词:产后出血 子宫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3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94-02
1 产后出血原因
产后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由于多种原因使产程延长、滞产或因难产、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因素,导致一系列生理、病理反应;以及巨大胎儿、羊水过多、双胎等使子宫膨胀过大,子宫结缔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壁有肌瘤等,均可使子宫肌肉收缩不良,而发生产后出血。胎盘因素:因多次人工流产、妊娠频繁致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及部分胎盘残留、前置胎盘等因素影响子宫正常收缩而发生产后出血;软产道裂伤:软产道裂伤6例中,5例因来院较晚发生急产致宫颈裂伤,1例为巨大胎儿肩性难产致阴道重度裂伤。凝血功能障碍4例因止血困难,且出血量大导致患者休克。
2 产后出血的诊断与处理
产妇出血后及时诊断与处理,胎儿娩出后立即将弯盘置产妇臀部下方,收集出血,待胎盘娩出后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有无软产道损伤,进一步检查子宮收缩情况,如子宫柔软,轮廓不清或用手按摩时子宫收缩变硬,轮廓清楚,停止按摩时子宫又变柔软,轮廓不清,即可确定子宫乏力性出血,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助产人员不要惊慌,应采取时而有效的方法及治疗,如注射宫缩剂、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等。
3 产后出血的护理
产后出血来势凶猛,病情变化复杂,因此护理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及熟练的技术,配合医生及时做好抢救护理工作,这对抢救产后出血特别是大出血极为重要,所以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护理应急准备工作。当班的护士对产妇产前病史应详细了解,产前检查的异常情况等特别是与本次分娩有关的疾病,并及时对各种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做好产后出血抢救的一切准备,如输血输液,给氧及所用急救器械及药物,以防措手不及。
3.2 应急处理。一旦发生产后大出血,护理人员应按紧急情况对待,但一定要沉着冷静,切忌手忙脚乱,应反应灵活,有条不紊的进行抢救护理,及时判断出现原因及出血量,配合医生做好抢救中的护理工作,让产妇去枕平卧,吸氧,保暖,立即做好血型检查,保持输液道通畅,若休克病人应设特护,并进行心理监护。
3.3 心理护理。由于产后大出血的患者,往往精神非常紧张、恐惧,思想压力大,护理人员必须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帮助她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安静,减少出血,以便抢救。
3.4 产后观察及护理。经紧急处理止血后,出血原因立即解除,血压、脉搏恢复正常,休克得到纠正,即转入一般护理,但应比一般产妇重点观察,如无其他异常情况,2h后可转入病房,让其安静休息,一般采取平卧位,病房安静,空气新鲜,并鼓励产妇进食,注意食物的营养及足够的热量,食物应易消化,无特殊情况可让母婴同室。护理人员应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防胀大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冒,以利产后病人的早日康复。
4 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经过分析,明确产妇出血存在的问题,制定出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加强围产期的保健,严密观察及正确处理产程,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重视产前保健工作,对有凝血功能障碍和可能影响凝血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应采取积极治疗后在受孕,必要时应于早孕期终止妊娠。具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孕妇,要加强产前检查,提前入院。医院也要加强业务人员技术的培训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严密及正确处理产程,合理使用子宫收缩药物,注意产妇的饮食,防止产妇疲劳和产程延长,根据产妇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处理方法。避免胎儿娩出过快,不要过早的牵拉脐带,胎儿娩出后,若流血不多可等待15分钟,若阴道流血量多应立即查明原因及时处理,胎盘娩出后要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并认真检查软产道有无损伤、撕裂、血肿情况,发现情况立即处理。
5 总结
通过对产后出血的护理,防治产后出血重在预防。产后出血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抢救首先应做好产前、产时的测量,及时发现易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才能给予恰当的预防措施,对减少产后出血有很大的意义。因此,产科医护人员要掌握和识别高危妊娠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才能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产科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地做好病情观察,注意产妇宫缩情况,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及色质。同时必须掌握各种急救常规、急救技术和各种急救设备、仪器的使用,才能确保抢救的成功。产后出血处理第一步就是明确出血原因。胎盘娩出后立即触摸子宫,以明确有无宫缩乏力,如子宫收缩良好,仍有出血可考虑生殖道裂伤,要检查宫颈和阴道。如静脉穿刺处出血,往往提示有凝血功能障碍。可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及时处理,并详细做好记录。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只要正确诊断。迅速止血,及时纠正休克,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争分夺秒,积极治疗,病人就一定会康复。
参考文献
[1] 岑沅萍,张会丽.产后大出血46例的抢救及护理.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9,22(8):1002-1003
[2] 吴扣英,朱银亭.产后出血原因的临床分析与对策.河北医学,2007,10(13):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