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沧浪文创图鉴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in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对“文创”的理解,可能还仅仅停留在“文化+创意”上。然而文化如何融入产品中,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去融入,如何让天马行空的创意付诸实践……这一系列看似微观的问题,在这个文化与内容为王的时代,应该被好好审视。
  苏州古城的底蕴历史,是一部值得珍藏的线装书,古城沧浪片区,更是有着不少可圈可点可探究的文化印迹。日前,由姑苏区人社局指导、沧浪街道承办的“Zui”盘门2020年沧浪街道创新创业大赛文创产品专场精彩绽放。35件涵盖缂丝、木艺、徽标设计、纸艺等10余种工艺类型的文创品,将古城经典又耐人寻味的文化元素巧妙地脱颖而出。
  好的文创,直击心灵的感动
  生活往往为文创品的创新提供了广阔天地。这次大赛最终夺冠的笙花首饰设计团队,有三位出色的90后女设计师胡丹晴、张姗、侯维怡,她们注重挖掘沧浪街道两条红色文旅线路上的文化遗迹、特色景物,设计了首饰、徽章、书签。
  三位设计师多次踏上红色文旅线路进行采风,走遍了仓米巷、幸福兵站、德寿坊、畅园、余天灯巷,了解到德寿坊门额顶端的苏州第一颗红五角星的故事;观察到东美巷、大石头巷交界口的一口建于民国初的四眼公井;沿护城河走下来,从万年桥至吴门桥段,漫步伍子胥文化广场、汤斌文化纪念馆、大运河遗产展示馆,记录下了线路上各种特色的红色地标、历史印记,小到一扇花窗、一块道板砖,大到一座桥、一座古建,都被拍摄并描摹下来。
  设计师胡丹晴参照党徽造型,设计了一组4种不同图案的“陌上红”纪念徽章。徽章呈现海棠花朵的形状,寓意“海棠花红”党建先锋阵地。徽章上的图案,以点线相连的红色文旅线路图作为核心元素,衬以线路上各个景点的古巷街景、粉墙黛瓦、德寿坊红星、苏式园林花窗等图案造型。材质上则选用中国红冷珐琅及复古黄铜,中国红作为底色,复古黄铜色描摹图案轮廓,既能表现岁月沉淀,又能体现赤城的爱党爱国爱家情怀。设计师张姗结合苏州园林贝叶形漏空花窗、石榴型漏空花窗,与德寿坊红星的形状结合,设计了手链、手绳作品“四时之花”、“沧浪”,将“沧浪”二字进行变形与五角星相映衬,可分可合,增加了趣味感。設计师侯维怡则以德寿坊、古井、古桥为主要图案,搭配花窗、砖墙、祥云、烟雾等元素,采用镂空工艺,设计了三种特色金属镂空书签“云坊”、“烟井”、“水桥”。
  瑞纳桑斯设计团队从沧浪街道西美社区“幸福兵站”特色品牌中获得灵感,设计了“拥军猫”造型。95后设计总监孙刻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英国金士顿大学插画专业,负责公司产品研发设计。她说,西美社区有退役老兵“报国梦”、入伍新兵“强军梦”、少年小兵“戎装梦”,这里是梦工厂,而我们都是追梦人。于是,打造可爱呆萌、可亲可敬的喵咪兵哥哥IP形象,创新制作了陆军猫、空军猫、海军猫。据介绍,LOGO有着多重含义,兵哥哥猫咪——缤果猫,意思是缤纷多彩硕果累累,后来演变为Bingo喵,代表军民同心,如同击中靶心的声音。
  零全设计的90后设计师王萍,带着创作团队以“沧浪之水”为核心主题,选取苏州历史上富有代表性的四位清正廉洁的名人——伍子胥、范仲淹、况钟、汤斌,从他们的言行举止、执政理念中提取元素、凝练思路,设计了一组廉政文创产品。基于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历史故事为背景,设计了“子胥扇”;从范仲淹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提炼核心元素,展现家国情怀,设计制作了“忧乐卷”——纸胶带、“文正包”——帆布包;取自范仲淹的字“希文”的“希文套盒”——橡皮擦、圆珠笔、尺子、笔袋;根据况钟一生为国为民、青衣乌纱清廉为官的故事,借用“况公的官帽”为主体形象,打磨出木质“况公帽”U盘、钥匙扣;还有以汤斌“天下第一廉吏”的标杆作用,打造出一款黄铜材质不易磨损的“烟云直尺”,并以汤斌“三汤道台”故事,设计制作“豆腐汤”绿茶、“黄连汤”乌龙茶、“人参汤”红茶三种茶饮礼包。
  另外来自品木文化的设计师金灵,运用檀香木制作技艺,以盘门景区瑞光塔、水陆城门、吴门桥等景点的四季变化为图案造型,设计制作了檀香扇、书签、本子、杯垫、车挂、冰箱贴、明信片等一系列贴近生活的日用品。顷辰艺术设计师团队以盘门、畅园、大运河等辖区景点为造型,运用缂丝技艺,设计制作了床头灯、帆布包、明信片、居家装饰品等,让非遗技艺走进苏州人日常生活。洛可可创意设计团队制作了盘门三景——瑞光塔、吴门桥、水陆城门微缩模型,并置于调料罐中,以调料罐为载体,盐与糖灌入的瞬间,生动地再现下雪的场景,取名“瑞雪盘门”,生动逼真。
  “沧浪IP”的精气神儿
  “下枋以元代翁森《四时读书乐》诗句为题,自东而西雕四组人物,构图取园林背景……”在位于沧浪街道大石头巷的吴宅里,吴觉荪老人正指着“四时读书乐”门楼上的砖雕,滔滔不绝地为“背包客”们讲解着。像吴觉荪老人这样的吴文化传播者,在沧浪街道还有很多。近年来,沧浪街道下好“送文化、种文化、输文化”三步棋,实施了一系列文化惠民举措,结合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打造了“文化沧浪”“听说苏州”“沧浪微舞台”等一批文化IP,带领辖区居民共建共享“文化小康”。
  而创新创意大赛,则为文化沧浪平添了更多金点子。通过挖掘沧浪地道风物与传统文化,一批有特色、高水准、能代表沧浪文化特色、深受消费者喜欢的文创产品呼之欲出。不仅促进文创融合消费,也激发消费活力,激活了历史名城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的融合,推动着文化旅游新兴消费产业集群发展,也助力“姑苏八点半”夜经济。
  据悉,近年来,沧浪街道已开展了多场创新创业大赛,以多种形式鼓励辖区居民、企业结合街道文化资源,创作具有沧浪韵味的IP文创产品。近日入围江苏省“五星工程奖”终评的舞蹈作品《戤壁书》成了辖区的文化热点,作品将苏州评弹文化中最具场面感和最接地气的场景搬上舞台,再现了苏州书场“蹭”书听的文化现象。这部作品与《忆糖粥》、《木刻春秋》共同构成沧浪“非遗三部曲”。据悉,在党建引领下,沧浪街道将不断挖掘辖区历史文化资源,传播好沧浪IP,创新传统文化传播形式,向更多观众讲好“沧浪故事”。
其他文献
说到麦秸手工艺作品,可是白洋湾街道富强社区老手艺团队的“最强项”。为了给大家带来新体验、新感受,老手艺团队一改往年思路,融入了新元素。果不其然,受到年轻家长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只要传统手艺能坚持在时代发展中不断发展、革新,就会萌生新的吸引力,引发社会力量去呵护、传承下去。  隐含在麦秸里的生活蒸蒸日上  彩色麦秸秆作为扇子里的新元素,再在扇柄上挂上具有宣传纪念意义的小挂坠,既纪念了当天的亲子活动,
期刊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紅菱哪/啊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哎咳唷,太湖美呀太湖美,太湖美。 ”一首《太湖美》,岂能唱尽太湖的富饶与美丽。  今年10月,当大家再次谈论起太湖时,却都有些离愁别绪——2020年10月1日,太湖渔业生产者捕捞权被收回,太湖水域所有渔船停止捕捞作业,这就意味着太湖从以前季节性禁捕进入全面禁捕。  十年禁渔为的是破解“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
期刊
市民张阿姨到姑苏区金阊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大厅办事,欣喜地发现了新变化:升级改造后的为民服务中心更加宽敞整洁了,各项工作制度和办事流程被梳理得醒目可见,窗口也变身为工商、公安、民政、社保、城管等多种服务资源融合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大厅外侧设了志愿服务台,提供免费借用老花镜、针线包、雨伞等便民服务。“哦哟,你不晓得,我们有时候出门忘记带老花镜么真的尴尬,来这边办事么都要自己看清楚单子的呀,没有老花镜等
期刊
“住在苏州城郊,尽管过去地理上有点偏,好在交通便利,生活方便。而且环境原生态,夏天水稻田里蛙声一片,走在稻田里,一不小心还会掉进水沟。鸟儿特别多,一清早就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偶尔还能看见猫头鹰。”吴门桥街道福星小区居民谢海兴在这里住了20几年,谈到小区的往日回忆,感慨不已。  最近,福星小区的居民有福了。作为苏州市老旧小区改造试点项目,福星小区一、二期迎来环境改善提升改造工程,不到一年的时间,小区将
期刊
在五卅路旁的市民健身中心体育场,平日总能见到一位皮肤黝黑、精神矍铄的老人,他跑步、打拳、踢足球,大家喊他“老朱”,也有人称他一声“朱老师”。86岁的朱益坤,一辈子痴迷足球,为苏州培养了一批足球运动员、教练员。  在苏州,健身没有年龄之分,是全民生活的标配。有统计,到2020年,苏州大市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640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420万,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
期刊
世界上所有伟大文明无一例外都发源于大河流域,水是地球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存的必须,是繁衍生息的依靠。  而苏州的水,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的意义,它凝结着吴中历史文化底蕴,显示出深远的意境。飘逸灵秀的水,是苏州人的骄傲,是苏州生活的依托,是苏州人文的命脉,更是苏州这个城的灵魂。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苏州水域面积占全市面积42.5%,城內水道密如蛛网,是中
期刊
在倚水而居的苏州,唱的是水磨腔,吃的是水中仙。水中仙生于水中,口味清甜、软糯爽脆皆有,也在各地美食中代表了苏州蔬食的审美:朴实、清淡和真实,正如苏州人生于这水乡之中,淡雅又不失本真。那,如流水一般温软的苏州风味,为何胜出?  水韵江南,“仙”味的摇篮  “太湖桂花藕”“生呛太湖虾”“上汤太湖白鱼大鱼丸”“鸡头米湖虾仁”和“姑苏江南水八仙”等,哪一个不是让人垂涎三尺的餐桌美食。正是悠久的培育历史、苏
期刊
我认识很多新苏州人,大多都是因为嫁给苏州人,或是娶了苏州人,来到苏州的。为了“苏州红颜”定居在苏州,这不禁让人思考,苏州人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能如此地吸引人呢?  白居易曾有诗云,“阖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苏州人是因水而生的一群人,他们吃着水稻,枕着小河,温柔随和,柔中带刚,灵活机智……把水的特点完全融入了性格当中,苏州人可以说是“水构成的骨肉”。  最懂
期刊
说起来,苏州古城与运河几乎诞生于同一时期。苏州是建在运河上的城市,河流如血脉般,延伸流淌在城市的肌理中。曾经,运河上商贾熙攘,渔火歌吹。如今,虽时过境迁,大运河仍是贯通苏州南北的文化动脉,从古至今,生生不息地演绎了一段又一段苏式运河故事。  历史遗落的光阴  公元825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为方便游人,在虎丘一带开凿了连通阊门的山塘河。山塘街沿河而建,“居货山积,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是它
期刊
我今年54岁,在二郎巷支着个修车摊。我有个外号,大家叫我“二郎巷骑手”。去年国庆节,我为社区30户空巢老人送了七天饭——因为我们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国庆休息,我又见不得老人有不便,干脆就当起了“骑手”。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我这人就好聊天,修车练摊空闲,我就喜欢在社区转悠,平时也会帮着老人们做点事情。去年国庆节前,我听老人们聊天,说社区南山驿站日间照料中心国庆期间要停止供应餐食。国庆期间休息本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