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紅菱哪/啊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哎咳唷,太湖美呀太湖美,太湖美。 ”一首《太湖美》,岂能唱尽太湖的富饶与美丽。
今年10月,当大家再次谈论起太湖时,却都有些离愁别绪——2020年10月1日,太湖渔业生产者捕捞权被收回,太湖水域所有渔船停止捕捞作业,这就意味着太湖从以前季节性禁捕进入全面禁捕。
十年禁渔为的是破解“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用十年“无渔”换年年“有鱼”,彰显了人们对太湖水的关爱与珍惜。而说到太湖,就一定会说到苏州,因为太湖70%的水面属于苏州。
事实上,苏州人对待水,向来是认真的。古往今来,多少能人异士在这里造水、治水和利水,其背后的最关键原因应该在于,是水成就了这座美丽的江南城市。毋庸置疑,水与苏州,早就血脉相连,无法割舍而看,这种道不尽的缘分,纵观上下数千年,依然会觉得很奇妙。
一座以水为血脉的城市
唐代诗人杜荀鹤在《送人游吴》中对苏州城内景色作了这样的描绘。他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如果你是苏州人,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应该能够一下子想象出一幅水网密布的水乡情景。如果你从未踏足过苏城呢,可能不太能想象,一座水域面积占比高达42%的城市,会是怎样的多水呢。
前不久,公众号上有一篇描写苏州的文章很火,文中有一段是这样写苏州水多的,“普通城市用双黄线分隔马路的车道方向。文艺城市呢?杭州,用高大树木组成的绿化带。而苏州,更特别。一些道路,中间用小河来分隔!”字里行间,透露着苏州到处是水的城市景象。
当然,苏州的河流从不是杂乱无章的,透过平江路口根据南宋李寿朋主持刻制的《平江图》碑,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苏州古城的水网特点——城内纵横交叉的干、支河总计78条,河道长约82公里,连接各水网的桥梁有314座,尤以城北最密,形如棋盘。
事实上,自古苏州内城水系就有着比较好的设计,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城市规划做的很到位。据赵晔《吴越春秋》记载,早在公元前514年,伍子胥主持建城,就设有水、陆城门各八,外有护城河包围,内有水道相连。城内水道三纵四横,配套有序,解决了人们的饮用、交通问题,使苏州城立于不败之地,经二千五百多年而基址未变。
光有内城河是不够的。城市得以发展,就要紧密与外界联系,而苏州能够与城外互通,就要归功于建城后,历代统治者都喜以苏州为起点,陆续向西、北、东、西北、南等方向开凿运河,这些运河,更是构成了苏州与外界联系的四通八达的水道。因为水系完善,自古苏城的航运事业就发达,来来往往的商人与货品,不仅让苏城自古就成为了富饶之地,为城市增添了不少活力,也为后来苏州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水”之于苏州,不仅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更是贯穿2500多年的历史脉络。可以说,水就是苏州整座城市骨骼,因为有了河流,整座城市才能被一代代苏州人建设得有血有肉,才能成就出一个个属于苏州的发展奇迹。
依水而居,无法复制的文化之魅
江南的婉约风情浓缩成六个字——小桥、流水、人家。
当你踏入苏州古城,只见处处水道交织,窄窄的河道两旁是低矮的黑瓦白墙,沿河家家户户有码头……这就是水乡的灵魂与魅力,不仅是河多、桥多,更在于将老百姓的生活与水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这种联系,还可以先从水的管理窥知一二。
早在五代时期,吴越国就在苏州河道设捞浅军,负责河道清淤,河堤加固,闸门建筑等;宋时设城下指挥;元明时设都水司,以加强对水的管理。可以说,从水利开发到农田建设,从水的疏浚到河泥的利用,苏州城对水的管理自古就是非常完善的。这样的结果,就是让苏州人可以利用水,发展航运、农业等行业,并一直做得风生水起。
这种联系,我们可以从民居再了解多一点。
行走在平江路、山塘街,你就能体会到,苏州的民居建筑一般采取的就是“前街后港”形式。什么意思呢?就是屋子前面是向着街道的,屋后则沿河开设码头,方便出行和接收货物。细心观察的话,你还会发现,这些房子都是经过填高处理的,为的是防潮挡水。外形上,这些建筑也大多轻巧柔和、体态玲珑,加上粉墙黛瓦和坡屋面等设计,一切都透露着苏城的秀丽之美。
这种联系,还有透过吃来体会。
苏州十分重视鱼的养殖,春秋时已开有鱼池,明清时,在城内禁止捕鱼,而是作为放生之地,可以说那时候的苏州人就有了对保护水质的意识。苏州也重视水生作物的种植,精心耕耘,细心培育,使“水八仙”成为大家喜爱的食物。
因水而美,世代为人津津乐道
水与美,总是不可分割的,不然怎么总说,女人是水做的呢。苏州也是水做的,举世闻名的苏州园林更是因水而更显独特。
从空间设计的角度来看,水是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元素。所谓无水不成景,无水不成园。苏州百来座园林中,水总是占据园子的中心地带——房子依水而建,山依水而造。行走在园林里,你会发现有了水园子就有了活力,阳光洒在湖面上,映照出周围的山石草木,也格外有趣味。
有了水的苏州园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多桥。架之于水上的拱桥,不是对水的超越,两者是一种彼此依赖的关系。桥因水而有了连通彼岸的功能,水因桥而更具有生命力。
不止是桥。有水还必有鱼,这就让整座园林更加生机勃勃了。平静的水面可以因为自由的鱼儿而灵动起来。更有趣的是,人们可以透过鱼和水产生交流,试想当河边的孩童向水里撒下一把鱼食,鱼儿开始向着一个点聚集,静止的水面便有了流动,整个小河都变得活泼了起来,而岸边的你也可以分享到鱼的快乐和水的自由。
没有人是不爱水的,在“枕”河流上的苏州园林里,我们可以读读古诗、听听昆曲,可以评古论今、谈天说地。当然,园林只是整个水乡的缩影,置身于水网纵横的古城,粉墙黛瓦的民居像清水出芙蓉般矗立在河边,一座座拱桥横跨在一条条河流上,小河上还有点点船只……无论阳光明媚、还是飘着细雨,这些要素叠加在一起,都是一副极唯美的画面,难怪能吸引无数游人前来拜访。
是啊,水做的苏州,用波澜不惊的静水来包容游客的疲惫,用波光粼粼的湖面,去卸下游客的烦恼,等到他们离去的时候,又用水趣盎然的意境赠予他们独特的水乡回忆。
深入城市骨髓的智慧
苏州人擅长围绕水做“文章”,且每一次都能叙述得格外动人。历史悠久的大运河暂且就不表了,就说说现代苏州关于水的“好故事”吧。
当下,说到苏州的湖泊,苏州工业园区的三座湖——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一定是绕不开的。聪慧的苏州人,还给这三座湖取了三个更贴切的“艺名”——“经济湖”“读书湖”和“养生湖”,正所谓金鸡湖边谈“经济”,独墅湖边道“读书”,阳澄湖畔谈“养生”,背后蕴藏着苏州人的智慧,以及城市的发展之道。
作为苏州的后起之秀,园区脱胎于苏州乡镇经济方兴未艾之时,成长于开放型经济风生水起之际,并伴随着创新型经济的转型而腾飞。其实,这三种经济模式并不是一脉相承的,甚至可以说,彼此并不融合,能够做到完美衔接,并将城市发展推向一个又一个新高度,就像古人治水一样。
大禹、伯泰、范仲淹等等这些治水“专家”们,能够利用自己的本领,不断更新前人的治水模式,更好地将两股完全不同的江与河之水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力,为古代苏城发展积蓄能量。到了现代,城市发展同样讲究圆融、和谐之道,三种经济模式的顺利过渡,不断创新,推动着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古人治水的智慧不谋而合。
中国文化的自然属性就是“崇水”的。水流涌动,云烟辉映,赏碧波而观鱼戏,待日落以看月升。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苏州这座城市,因河流而诞生、因河流而繁荣、因河流而令人向往,苏州与水的千年渊源,苏州与水的故事,必将继续,必须更精彩动人。
今年10月,当大家再次谈论起太湖时,却都有些离愁别绪——2020年10月1日,太湖渔业生产者捕捞权被收回,太湖水域所有渔船停止捕捞作业,这就意味着太湖从以前季节性禁捕进入全面禁捕。
十年禁渔为的是破解“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用十年“无渔”换年年“有鱼”,彰显了人们对太湖水的关爱与珍惜。而说到太湖,就一定会说到苏州,因为太湖70%的水面属于苏州。
事实上,苏州人对待水,向来是认真的。古往今来,多少能人异士在这里造水、治水和利水,其背后的最关键原因应该在于,是水成就了这座美丽的江南城市。毋庸置疑,水与苏州,早就血脉相连,无法割舍而看,这种道不尽的缘分,纵观上下数千年,依然会觉得很奇妙。
一座以水为血脉的城市
唐代诗人杜荀鹤在《送人游吴》中对苏州城内景色作了这样的描绘。他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如果你是苏州人,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应该能够一下子想象出一幅水网密布的水乡情景。如果你从未踏足过苏城呢,可能不太能想象,一座水域面积占比高达42%的城市,会是怎样的多水呢。
前不久,公众号上有一篇描写苏州的文章很火,文中有一段是这样写苏州水多的,“普通城市用双黄线分隔马路的车道方向。文艺城市呢?杭州,用高大树木组成的绿化带。而苏州,更特别。一些道路,中间用小河来分隔!”字里行间,透露着苏州到处是水的城市景象。
当然,苏州的河流从不是杂乱无章的,透过平江路口根据南宋李寿朋主持刻制的《平江图》碑,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苏州古城的水网特点——城内纵横交叉的干、支河总计78条,河道长约82公里,连接各水网的桥梁有314座,尤以城北最密,形如棋盘。
事实上,自古苏州内城水系就有着比较好的设计,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城市规划做的很到位。据赵晔《吴越春秋》记载,早在公元前514年,伍子胥主持建城,就设有水、陆城门各八,外有护城河包围,内有水道相连。城内水道三纵四横,配套有序,解决了人们的饮用、交通问题,使苏州城立于不败之地,经二千五百多年而基址未变。
光有内城河是不够的。城市得以发展,就要紧密与外界联系,而苏州能够与城外互通,就要归功于建城后,历代统治者都喜以苏州为起点,陆续向西、北、东、西北、南等方向开凿运河,这些运河,更是构成了苏州与外界联系的四通八达的水道。因为水系完善,自古苏城的航运事业就发达,来来往往的商人与货品,不仅让苏城自古就成为了富饶之地,为城市增添了不少活力,也为后来苏州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水”之于苏州,不仅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更是贯穿2500多年的历史脉络。可以说,水就是苏州整座城市骨骼,因为有了河流,整座城市才能被一代代苏州人建设得有血有肉,才能成就出一个个属于苏州的发展奇迹。
依水而居,无法复制的文化之魅
江南的婉约风情浓缩成六个字——小桥、流水、人家。
当你踏入苏州古城,只见处处水道交织,窄窄的河道两旁是低矮的黑瓦白墙,沿河家家户户有码头……这就是水乡的灵魂与魅力,不仅是河多、桥多,更在于将老百姓的生活与水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这种联系,还可以先从水的管理窥知一二。
早在五代时期,吴越国就在苏州河道设捞浅军,负责河道清淤,河堤加固,闸门建筑等;宋时设城下指挥;元明时设都水司,以加强对水的管理。可以说,从水利开发到农田建设,从水的疏浚到河泥的利用,苏州城对水的管理自古就是非常完善的。这样的结果,就是让苏州人可以利用水,发展航运、农业等行业,并一直做得风生水起。
这种联系,我们可以从民居再了解多一点。
行走在平江路、山塘街,你就能体会到,苏州的民居建筑一般采取的就是“前街后港”形式。什么意思呢?就是屋子前面是向着街道的,屋后则沿河开设码头,方便出行和接收货物。细心观察的话,你还会发现,这些房子都是经过填高处理的,为的是防潮挡水。外形上,这些建筑也大多轻巧柔和、体态玲珑,加上粉墙黛瓦和坡屋面等设计,一切都透露着苏城的秀丽之美。
这种联系,还有透过吃来体会。
苏州十分重视鱼的养殖,春秋时已开有鱼池,明清时,在城内禁止捕鱼,而是作为放生之地,可以说那时候的苏州人就有了对保护水质的意识。苏州也重视水生作物的种植,精心耕耘,细心培育,使“水八仙”成为大家喜爱的食物。
因水而美,世代为人津津乐道
水与美,总是不可分割的,不然怎么总说,女人是水做的呢。苏州也是水做的,举世闻名的苏州园林更是因水而更显独特。
从空间设计的角度来看,水是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元素。所谓无水不成景,无水不成园。苏州百来座园林中,水总是占据园子的中心地带——房子依水而建,山依水而造。行走在园林里,你会发现有了水园子就有了活力,阳光洒在湖面上,映照出周围的山石草木,也格外有趣味。
有了水的苏州园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多桥。架之于水上的拱桥,不是对水的超越,两者是一种彼此依赖的关系。桥因水而有了连通彼岸的功能,水因桥而更具有生命力。
不止是桥。有水还必有鱼,这就让整座园林更加生机勃勃了。平静的水面可以因为自由的鱼儿而灵动起来。更有趣的是,人们可以透过鱼和水产生交流,试想当河边的孩童向水里撒下一把鱼食,鱼儿开始向着一个点聚集,静止的水面便有了流动,整个小河都变得活泼了起来,而岸边的你也可以分享到鱼的快乐和水的自由。
没有人是不爱水的,在“枕”河流上的苏州园林里,我们可以读读古诗、听听昆曲,可以评古论今、谈天说地。当然,园林只是整个水乡的缩影,置身于水网纵横的古城,粉墙黛瓦的民居像清水出芙蓉般矗立在河边,一座座拱桥横跨在一条条河流上,小河上还有点点船只……无论阳光明媚、还是飘着细雨,这些要素叠加在一起,都是一副极唯美的画面,难怪能吸引无数游人前来拜访。
是啊,水做的苏州,用波澜不惊的静水来包容游客的疲惫,用波光粼粼的湖面,去卸下游客的烦恼,等到他们离去的时候,又用水趣盎然的意境赠予他们独特的水乡回忆。
深入城市骨髓的智慧
苏州人擅长围绕水做“文章”,且每一次都能叙述得格外动人。历史悠久的大运河暂且就不表了,就说说现代苏州关于水的“好故事”吧。
当下,说到苏州的湖泊,苏州工业园区的三座湖——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一定是绕不开的。聪慧的苏州人,还给这三座湖取了三个更贴切的“艺名”——“经济湖”“读书湖”和“养生湖”,正所谓金鸡湖边谈“经济”,独墅湖边道“读书”,阳澄湖畔谈“养生”,背后蕴藏着苏州人的智慧,以及城市的发展之道。
作为苏州的后起之秀,园区脱胎于苏州乡镇经济方兴未艾之时,成长于开放型经济风生水起之际,并伴随着创新型经济的转型而腾飞。其实,这三种经济模式并不是一脉相承的,甚至可以说,彼此并不融合,能够做到完美衔接,并将城市发展推向一个又一个新高度,就像古人治水一样。
大禹、伯泰、范仲淹等等这些治水“专家”们,能够利用自己的本领,不断更新前人的治水模式,更好地将两股完全不同的江与河之水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力,为古代苏城发展积蓄能量。到了现代,城市发展同样讲究圆融、和谐之道,三种经济模式的顺利过渡,不断创新,推动着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古人治水的智慧不谋而合。
中国文化的自然属性就是“崇水”的。水流涌动,云烟辉映,赏碧波而观鱼戏,待日落以看月升。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苏州这座城市,因河流而诞生、因河流而繁荣、因河流而令人向往,苏州与水的千年渊源,苏州与水的故事,必将继续,必须更精彩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