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前有座山。
一个故事开始了。讲故事可以复杂如《尤利西斯》,也可以简单到街头打油诗,故事讲好了可以换饭吃,讲歪了可以骗姑娘,还可以拿去给人拍成电影,这就是“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从前有座山,剧作基础入门栏目。
《太阳照常升起》是我近两年看到的最好看的国产电影,尽管有很多人表示看不懂,不理解。《太阳照常升起》的剧本改编自叶弥的小说《天鹅绒》,相比小说而言,剧本以及后来的电影在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有很大改变,虽有些令人费解甚至隐晦的地方,但是却把小说的故事用很纯粹的电影语言重新描述并极大地丰富了原小说的内容。下面,我们来看看编剧是怎么完成这一个过程的。
小说和电影剧本都是从60年代偏远农村的一个穷女人和他的儿子开始的。电影一开始就很富视觉冲击力,铺满铁路的鲜花(那是男孩的出生地,这在影片最后会出现);女人性感的脚和美丽的红色鱼鞋;女人从梦境和有异域情调的音乐中醒来后于现实世界中去买鞋,这一段用了很多低机位的特写跟拍镜头。电影从一开始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睛。剧本为故事设置了一系列视觉冲击力很强的画面,这符合电影对于剧本的要求。而小说一开始则是简单介绍了女人的过去和现在,着重说明她很穷,所以因为丢了二斤猪肉变疯了。电影里则把猪肉换成了更具视觉表现力的漂亮鱼鞋。这种鞋似乎都不应该出现在那个年代和那个地点,所以因丢了鞋而疯不是贫穷的原因,更有一种情感的因素,鞋与她过去的感情和生命有着某种联系。电影中第一个故事就出现了大量新奇的富有视觉刺激的画面,色彩鲜艳的鱼鞋、会说话的鸟、树上飞下的羊、热气腾腾的石头、在水中漂流的草地,这一系列的场景在现实中都很难看到,但确实非常适合用电影的手法来表现出来,是在视觉上带给观众很强的新鲜感。从电影的第一个故事可以看出,剧本由小说改编而来时始终抓住视觉这个电影最重要的元素,把小说的故事描述成吸引人的画面,这是剧本改编的首要任务。通过视觉造型来传达人物内心的复杂感情,这是电影剧本与小说在表现手法上的一个不同。
《太阳照常升起》的电影剧本使用了大量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这在小说里是没有的。比如,小说对于女人疯傻的描写是这样的“她要为失去的两斤肉喊冤。她不上工,不下灶,几乎不吃不喝,每天站在她家里的屋门口,脏话连篇骂,骂谁偷了她的猪肉。村里的女人一股劲地劝,告诉她,谁都相信她是买过肉的,也许那块肉被饿狗拖跑了。她转而骂狗,听上去就像在骂人,比直接骂人还难听。这回没有女人去劝了,因为种种迹象已表明,她病了”。小说中对她得疯病后状态的描写很简单也很普通。而电影里,这个女人在丢鞋之后与其说变得疯傻不如说具备了特异功能,进入了魔幻世界。她追赶一只会说话的鸟,她可以爬上很高的树,从树上完好地丢下一只羊;可以从树下刨出很多热气腾腾的圆石头;她还可以踩着一块草皮在水中潇洒地漂流,就连她的死也是只见其衣,不见其人。编剧把小说中写得很少很单薄的穷女人在这里进行了重新的描写,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使得人物有了独特的思想感情,这是全片节奏很快又很引人入胜的一个段落,观众从人物那看似一惊一乍的奇特举动中窥见她的丰富的心理层次,而这是原著小说中没有的。另外,影片洋溢着一种浪漫主义情怀,从风骚女大夫的炽烈情感到世界尽头恋人的相遇,从边境上的狂欢到到飞过列车的火毯,我们无不感受到在那个年代人的情感自由奔放的流露。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加上浓烈的浪漫主义情怀,是剧本与原小说另一个不同。
小说对于故事的叙述虽然采用了一些插叙、倒叙的手法,但基本上把故事按时间顺序讲得清楚明白。剧本改编时则采用了“低俗小说”式的解构方法,把影片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故事的时间顺序被打乱,又相互联系。第一个故事结尾的部分正是第三个故事开始的时候,而第二个故事发生在第一个故事之前,最后的故事又发生在前三个故事之前很多年。片中的人物在最后的故事里来了一次仿佛超越时空版的相遇,而他们再见时已经经历了多少悲欢离合,又要产生多少恩恩怨怨。电影剧本对与结构的设置让观众在不同的时空中穿梭,体会人生百态,而小说在时空层次上简单得多,就是讲故事的形式。对于解构的运用是剧本又一个不同于原小说之处。
小说里对人物的死亡交代得简单而清楚,而电影里对几个人物的死亡则采取了隐晦的方式。比如,第一个故事的最后我们没看见女人跳河和尸体,只看见顺流而下的整齐的衣服和那双鱼鞋。第二个故事里,黄秋生扮演的角色死得很壮观,尸体被高高吊起,但自杀还是他杀观众不得而知,只是在动听的民歌声中,电影只告诉观众一个生命就这么消失了。第三个故事对死亡描述也不是直接的,我们只听见了枪声和铺满屏幕的火花,画面就一下跳到了二十年前。这种处理方法很适合整部电影那明丽跳跃的节奏和乐观的情绪,即使是死亡也不让人过分悲伤,这与小说里的情绪是不太一样的。当然,对于那些想搞懂前因后果的观众的确是很费解的,编剧没有把观众想知道的事情直接地讲出来,这是剧本在信息传达的连续性上与原小说的不同。
第二个故事是小说里没有的,但却让姜文和编剧过了一把黑色幽默的瘾,这个故事让人想起王小波《黄金时代》里的故事和态度。在那个年代里,人们的情感受压抑而扭曲,从某种程度上看又是非常正常的,是一种反抗的正常。这个故事应该是电影剧本对小说中老唐下放原因的一个补充说明。在电影里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奇特的带有黑色幽默的精彩故事。最后一个故事同样是小说里没有的,它是对前面的三个故事的总结。故事发生在二十年前,编剧让前面故事里的人物来了一次聚会。浪漫的爱情悲剧和喜剧通过世界尽头般的戈壁风光和午夜狂欢来展现人物狂热的情感。最后,朝阳露出地平线时婴儿诞生在铺满鲜花的铁路上,影片的情绪达到高潮。观众会在此时感受到极度激昂的情绪,会忘记这些人日后的苦难和恩怨。编剧借用小说的故事,通过增删情节来表达与小说不尽相同的主题。在特殊年代里,人们遭受着各种各样具有那个时代特色的悲欢离合,而人的情感又是相同相近的,面对苦难的一种执著与坚定是珍贵的,尽管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伤害和误解。电影剧本在情节和细节上都是对原著短篇小说的一次丰富和再创造。
从上面可以看出,《太阳照常升起》在由小说改编成剧本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突出视觉性,确立电影自身的风格和表现手法、通过增删情节与细节、改变叙事结构来表达电影自身的主题(可能与原小说不尽相同)。剧本改编的过程是拿来主义与再创造的结合,就《太阳照常升起》而言后者的比重更大些。一部在中国电影里具有独特气质的电影始于剧本的改编,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把自己喜欢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没准儿也会成为下一部伟大影片的蓝本。
一个故事开始了。讲故事可以复杂如《尤利西斯》,也可以简单到街头打油诗,故事讲好了可以换饭吃,讲歪了可以骗姑娘,还可以拿去给人拍成电影,这就是“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从前有座山,剧作基础入门栏目。
《太阳照常升起》是我近两年看到的最好看的国产电影,尽管有很多人表示看不懂,不理解。《太阳照常升起》的剧本改编自叶弥的小说《天鹅绒》,相比小说而言,剧本以及后来的电影在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有很大改变,虽有些令人费解甚至隐晦的地方,但是却把小说的故事用很纯粹的电影语言重新描述并极大地丰富了原小说的内容。下面,我们来看看编剧是怎么完成这一个过程的。
小说和电影剧本都是从60年代偏远农村的一个穷女人和他的儿子开始的。电影一开始就很富视觉冲击力,铺满铁路的鲜花(那是男孩的出生地,这在影片最后会出现);女人性感的脚和美丽的红色鱼鞋;女人从梦境和有异域情调的音乐中醒来后于现实世界中去买鞋,这一段用了很多低机位的特写跟拍镜头。电影从一开始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睛。剧本为故事设置了一系列视觉冲击力很强的画面,这符合电影对于剧本的要求。而小说一开始则是简单介绍了女人的过去和现在,着重说明她很穷,所以因为丢了二斤猪肉变疯了。电影里则把猪肉换成了更具视觉表现力的漂亮鱼鞋。这种鞋似乎都不应该出现在那个年代和那个地点,所以因丢了鞋而疯不是贫穷的原因,更有一种情感的因素,鞋与她过去的感情和生命有着某种联系。电影中第一个故事就出现了大量新奇的富有视觉刺激的画面,色彩鲜艳的鱼鞋、会说话的鸟、树上飞下的羊、热气腾腾的石头、在水中漂流的草地,这一系列的场景在现实中都很难看到,但确实非常适合用电影的手法来表现出来,是在视觉上带给观众很强的新鲜感。从电影的第一个故事可以看出,剧本由小说改编而来时始终抓住视觉这个电影最重要的元素,把小说的故事描述成吸引人的画面,这是剧本改编的首要任务。通过视觉造型来传达人物内心的复杂感情,这是电影剧本与小说在表现手法上的一个不同。
《太阳照常升起》的电影剧本使用了大量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这在小说里是没有的。比如,小说对于女人疯傻的描写是这样的“她要为失去的两斤肉喊冤。她不上工,不下灶,几乎不吃不喝,每天站在她家里的屋门口,脏话连篇骂,骂谁偷了她的猪肉。村里的女人一股劲地劝,告诉她,谁都相信她是买过肉的,也许那块肉被饿狗拖跑了。她转而骂狗,听上去就像在骂人,比直接骂人还难听。这回没有女人去劝了,因为种种迹象已表明,她病了”。小说中对她得疯病后状态的描写很简单也很普通。而电影里,这个女人在丢鞋之后与其说变得疯傻不如说具备了特异功能,进入了魔幻世界。她追赶一只会说话的鸟,她可以爬上很高的树,从树上完好地丢下一只羊;可以从树下刨出很多热气腾腾的圆石头;她还可以踩着一块草皮在水中潇洒地漂流,就连她的死也是只见其衣,不见其人。编剧把小说中写得很少很单薄的穷女人在这里进行了重新的描写,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使得人物有了独特的思想感情,这是全片节奏很快又很引人入胜的一个段落,观众从人物那看似一惊一乍的奇特举动中窥见她的丰富的心理层次,而这是原著小说中没有的。另外,影片洋溢着一种浪漫主义情怀,从风骚女大夫的炽烈情感到世界尽头恋人的相遇,从边境上的狂欢到到飞过列车的火毯,我们无不感受到在那个年代人的情感自由奔放的流露。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加上浓烈的浪漫主义情怀,是剧本与原小说另一个不同。
小说对于故事的叙述虽然采用了一些插叙、倒叙的手法,但基本上把故事按时间顺序讲得清楚明白。剧本改编时则采用了“低俗小说”式的解构方法,把影片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故事的时间顺序被打乱,又相互联系。第一个故事结尾的部分正是第三个故事开始的时候,而第二个故事发生在第一个故事之前,最后的故事又发生在前三个故事之前很多年。片中的人物在最后的故事里来了一次仿佛超越时空版的相遇,而他们再见时已经经历了多少悲欢离合,又要产生多少恩恩怨怨。电影剧本对与结构的设置让观众在不同的时空中穿梭,体会人生百态,而小说在时空层次上简单得多,就是讲故事的形式。对于解构的运用是剧本又一个不同于原小说之处。
小说里对人物的死亡交代得简单而清楚,而电影里对几个人物的死亡则采取了隐晦的方式。比如,第一个故事的最后我们没看见女人跳河和尸体,只看见顺流而下的整齐的衣服和那双鱼鞋。第二个故事里,黄秋生扮演的角色死得很壮观,尸体被高高吊起,但自杀还是他杀观众不得而知,只是在动听的民歌声中,电影只告诉观众一个生命就这么消失了。第三个故事对死亡描述也不是直接的,我们只听见了枪声和铺满屏幕的火花,画面就一下跳到了二十年前。这种处理方法很适合整部电影那明丽跳跃的节奏和乐观的情绪,即使是死亡也不让人过分悲伤,这与小说里的情绪是不太一样的。当然,对于那些想搞懂前因后果的观众的确是很费解的,编剧没有把观众想知道的事情直接地讲出来,这是剧本在信息传达的连续性上与原小说的不同。
第二个故事是小说里没有的,但却让姜文和编剧过了一把黑色幽默的瘾,这个故事让人想起王小波《黄金时代》里的故事和态度。在那个年代里,人们的情感受压抑而扭曲,从某种程度上看又是非常正常的,是一种反抗的正常。这个故事应该是电影剧本对小说中老唐下放原因的一个补充说明。在电影里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奇特的带有黑色幽默的精彩故事。最后一个故事同样是小说里没有的,它是对前面的三个故事的总结。故事发生在二十年前,编剧让前面故事里的人物来了一次聚会。浪漫的爱情悲剧和喜剧通过世界尽头般的戈壁风光和午夜狂欢来展现人物狂热的情感。最后,朝阳露出地平线时婴儿诞生在铺满鲜花的铁路上,影片的情绪达到高潮。观众会在此时感受到极度激昂的情绪,会忘记这些人日后的苦难和恩怨。编剧借用小说的故事,通过增删情节来表达与小说不尽相同的主题。在特殊年代里,人们遭受着各种各样具有那个时代特色的悲欢离合,而人的情感又是相同相近的,面对苦难的一种执著与坚定是珍贵的,尽管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伤害和误解。电影剧本在情节和细节上都是对原著短篇小说的一次丰富和再创造。
从上面可以看出,《太阳照常升起》在由小说改编成剧本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突出视觉性,确立电影自身的风格和表现手法、通过增删情节与细节、改变叙事结构来表达电影自身的主题(可能与原小说不尽相同)。剧本改编的过程是拿来主义与再创造的结合,就《太阳照常升起》而言后者的比重更大些。一部在中国电影里具有独特气质的电影始于剧本的改编,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把自己喜欢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没准儿也会成为下一部伟大影片的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