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1.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2.注重协作学习。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者的合作而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3.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开发围绕现实问题的学习活动,注重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尽可能将学习者嵌入到和现实相关的情境中。
笔者曾听过杭州市语文教研员黄云老师的《开源,共创——基于学习的课堂观察》,真是如沐春风。黄云老师的报告以听报告者为中心、课堂活泼、完全调动了听报告者的积极性。印象比较深的有两处:一是黄云老师在讲在教学点这块,她以散文教学为例。她讲到,“散文的关注点,不在于记叙、描述的客体,而在于记叙描述中的作家主体的思想感情观点”,散文是作家的自述体。她以《我与地坛》、《荷塘月色》为例,批判一些老师空泛、生搬硬套的教法,忽视作家写这篇文章时的情感。二是黄云老师在下午论坛讨论时,进行了一个“让所有人解决所有问题”的游戏。先让四位代表发言,并且让所有的人针对四人的发言或者论题提一个问题,并记在标有序号的纸上,然后把这些这些纸收上来,从第一个人传阅到最后一个人,在传第二遍的时候每个人在产生共鸣的问题上打星号,然后挑出三张星号最多的纸,最后请出提出问题的三位老师,让他们来解释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并且自己找人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个“让所有人解决所有问题”的游戏完全以听报告的老师为中心,也确实解决了问题,这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是相吻合的。
黄云老师的报告让笔者想到5月26日开设的公开课《神的一滴》,教学思路大致如下:
首先以梭罗在1845年一人跑到瓦尔登湖,在那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的写作背景导入,然后在研读课文这一块我分了四大块:欣赏美景,品读语言;赞叹生命,体悟感情;触摸内心,走进思考;回归现实,深入思考。围绕这四方面又设置了12个小问题:1.“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哪两个词语概括出湖的美丽迷人、变化多样?运用什么修辞?2.读出具体描绘湖的“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的两句。3.自由诵读文中描写荡舟在瓦尔登湖上所见美景的句子,说说具体写了哪些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4.在那种日子里,慵懒是最诱惑人的事情,我就这样偷闲的度过了许多个上午。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因为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如何理解此句中的“富有”?5.然而这不久,这一份宁静被伐木工人的脚步声打破,那充满古典阳光的原生态的瓦尔登湖遭到了人类的破坏。课文2、3节描述生态破坏的行为和恶果,找出这些语句,并体会字里行间所饱含的强烈感情。6.遭破坏后的瓦尔登湖还吸引人吗?她还美吗?请大家在课文第4节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回答。7.梭罗情不自禁地陷入了沉思,他思考着湖的诞生:“这湖当然是一个大勇者的作品,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几乎要惊呼:瓦尔登湖,是你吗?”“大勇者指的是谁?”“惊呼”表达出作者对湖的什么感情?8.作者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9.课文最后作者将精神的飞升沉下来,回归到湖边一个具体的事物——火车上,继而思考湖与世人的关系。请找出作者阐发自己看法的议论句并简要理解。10.文中作者把瓦尔登湖称作“神的一滴”,编者拟选标题作“神的一滴”,有人说这一滴是“汗水”有人说是“泪水”,也有人说是“圣水”,请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谈谈你的理解。11.有人说,梭罗在瓦尔登湖的闲居生活是在虚掷光阴,徒劳无益;也有人说,梭罗避世独居的行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是退步的,读了《神的一滴》,你怎么看待梭罗的避世独居的行为?12.联系现实,说说阅读梭罗的《瓦尔登湖》在经济发展快速的时代,有什么现实意义?
课上采取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解决了这12个问题,但整堂课下来,课堂气氛压抑,并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并没有真正理解课文,课上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让语文课代表回答的,但他却答不上来,可想而知,上课的效果是不好的。
听了黄云老师的报告,基于建构主义的理论,本课重新设计如下:
导入这个环节可以设计如下:同学们,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喜欢在风景美丽的尚湖边上语文课呢还是在教室里上语文课?请说说你的理由?从学生熟悉的尚湖说起,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引出梭罗为什么要去瓦尔登湖生活两年零两个月,学生自然迎刃而解。
在研读课文这一环节我完全可以把问题简化,设计两个问题足矣。问题一:梭罗在这篇文章中的情感是如何逐渐变化的?问题二:梭罗的情感变化是通过哪些语言文字表现出来的?这两个问题紧紧围绕了散文教学的重点:情和语言;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组长归纳总结本组的观点,请一人代表发言。这样的设计打破了教师讲,学生被动听,课堂氛围凝重的现象,并且把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学生在讨论合作过程中解决了问题。
的确,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如何去品味散文,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老师和学生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笔者曾听过杭州市语文教研员黄云老师的《开源,共创——基于学习的课堂观察》,真是如沐春风。黄云老师的报告以听报告者为中心、课堂活泼、完全调动了听报告者的积极性。印象比较深的有两处:一是黄云老师在讲在教学点这块,她以散文教学为例。她讲到,“散文的关注点,不在于记叙、描述的客体,而在于记叙描述中的作家主体的思想感情观点”,散文是作家的自述体。她以《我与地坛》、《荷塘月色》为例,批判一些老师空泛、生搬硬套的教法,忽视作家写这篇文章时的情感。二是黄云老师在下午论坛讨论时,进行了一个“让所有人解决所有问题”的游戏。先让四位代表发言,并且让所有的人针对四人的发言或者论题提一个问题,并记在标有序号的纸上,然后把这些这些纸收上来,从第一个人传阅到最后一个人,在传第二遍的时候每个人在产生共鸣的问题上打星号,然后挑出三张星号最多的纸,最后请出提出问题的三位老师,让他们来解释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并且自己找人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个“让所有人解决所有问题”的游戏完全以听报告的老师为中心,也确实解决了问题,这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是相吻合的。
黄云老师的报告让笔者想到5月26日开设的公开课《神的一滴》,教学思路大致如下:
首先以梭罗在1845年一人跑到瓦尔登湖,在那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的写作背景导入,然后在研读课文这一块我分了四大块:欣赏美景,品读语言;赞叹生命,体悟感情;触摸内心,走进思考;回归现实,深入思考。围绕这四方面又设置了12个小问题:1.“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哪两个词语概括出湖的美丽迷人、变化多样?运用什么修辞?2.读出具体描绘湖的“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的两句。3.自由诵读文中描写荡舟在瓦尔登湖上所见美景的句子,说说具体写了哪些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4.在那种日子里,慵懒是最诱惑人的事情,我就这样偷闲的度过了许多个上午。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因为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如何理解此句中的“富有”?5.然而这不久,这一份宁静被伐木工人的脚步声打破,那充满古典阳光的原生态的瓦尔登湖遭到了人类的破坏。课文2、3节描述生态破坏的行为和恶果,找出这些语句,并体会字里行间所饱含的强烈感情。6.遭破坏后的瓦尔登湖还吸引人吗?她还美吗?请大家在课文第4节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回答。7.梭罗情不自禁地陷入了沉思,他思考着湖的诞生:“这湖当然是一个大勇者的作品,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几乎要惊呼:瓦尔登湖,是你吗?”“大勇者指的是谁?”“惊呼”表达出作者对湖的什么感情?8.作者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9.课文最后作者将精神的飞升沉下来,回归到湖边一个具体的事物——火车上,继而思考湖与世人的关系。请找出作者阐发自己看法的议论句并简要理解。10.文中作者把瓦尔登湖称作“神的一滴”,编者拟选标题作“神的一滴”,有人说这一滴是“汗水”有人说是“泪水”,也有人说是“圣水”,请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谈谈你的理解。11.有人说,梭罗在瓦尔登湖的闲居生活是在虚掷光阴,徒劳无益;也有人说,梭罗避世独居的行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是退步的,读了《神的一滴》,你怎么看待梭罗的避世独居的行为?12.联系现实,说说阅读梭罗的《瓦尔登湖》在经济发展快速的时代,有什么现实意义?
课上采取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解决了这12个问题,但整堂课下来,课堂气氛压抑,并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并没有真正理解课文,课上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让语文课代表回答的,但他却答不上来,可想而知,上课的效果是不好的。
听了黄云老师的报告,基于建构主义的理论,本课重新设计如下:
导入这个环节可以设计如下:同学们,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喜欢在风景美丽的尚湖边上语文课呢还是在教室里上语文课?请说说你的理由?从学生熟悉的尚湖说起,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引出梭罗为什么要去瓦尔登湖生活两年零两个月,学生自然迎刃而解。
在研读课文这一环节我完全可以把问题简化,设计两个问题足矣。问题一:梭罗在这篇文章中的情感是如何逐渐变化的?问题二:梭罗的情感变化是通过哪些语言文字表现出来的?这两个问题紧紧围绕了散文教学的重点:情和语言;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组长归纳总结本组的观点,请一人代表发言。这样的设计打破了教师讲,学生被动听,课堂氛围凝重的现象,并且把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学生在讨论合作过程中解决了问题。
的确,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如何去品味散文,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老师和学生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