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文明最精细地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学校里学习的许多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但是人的思想接触过的文化财富,会在我们的心灵里留下痕迹。”《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人。”
  【关键词】 教学语言;情感;个性
  
  伴随新世纪的脚步,课程改革如一场空前的教育革命,给我们教育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贯彻新理念,实施新课程,追求新目标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并体现在平时的工作中。作为语文教师,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语言充满人文关怀
  
  口头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不但要求明白易懂,具有科学性,而且力求达到优美可亲,对学生充满鼓励、赏识、尊重、期待,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易接受知识,更易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国外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要使人们相信你,首先必须让他们喜欢你。”同一个道理如果教师对学生尊重有感情,学生则对教师有好感,就容易接受教师的观点;反之,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恐慌心理。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充满情感的语言能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比如,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多数比较紧张,教师应用亲切的语言告诉学生“不要慌,胆子大些,错了也没关系。”尤其“后进生”更要多给予热情的语气:“你能回答得这么好,真了不起!”使学生倍感亲切,学生也就乐于接受知识和完成作业了。
  
  二、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创设体验氛围
  
  1、老师情感的渲染
  知识本无所谓情感和魅力,但是有情的人能把无情的知识教得有情。老师是学生的模仿对象,学生具有向师性的心理特点,学生的情感最易受老师的感染。在教《小巷深处》这篇课文时,我先用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并附有图片,学生先是被故事深深的吸引住,目光中透露着丝丝忧伤,然后迫不及待的去读文章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听到哭泣的声音。这样通过故事的欣赏,老师的激情讲述,触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在其后的学习中情绪很高昂。
  2、多留给学生情感选择的余地
  课堂上设计一些讨论性、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情感的问题,使他们的情感得以表露出来,老师再给予肯定赞同,那么他会继续投入更多的情感。在一篇课文中有许多使用的确切、妥帖、生动传神的好词佳句,不同的学生自然会有不同的喜好,让学生挑最喜欢的词句来品尝和交流,这是对词句的情感选择;课文中有对某一事物的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描述,让学生挑出使他最感动、体会最深的那一点讲析交流,这是对情节的情感选择;在人物群出现的课文中,如《乘船》中的华歆、王朗,让学生谈谈最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这是对人物的情感选择。像这些情感表露机会,哪一个学生不愿意呢?学生声情并茂的读,富有条理的分析,充满自信的回答,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注重学生的个性张扬、关爱学生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第一点就是“新的学生观”,提出了“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人。”
  1、扩大课堂参与面,提供个性张扬的机会
  目前,不少的语文课仍然是少数优秀生围绕老师转,大部分学生跟在后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基本的原因是老师只注重自己的任务完成,对学生的不同意见或提出的问题,总是持否定的态度,久而久之,学生就没有参与课堂的热情,更谈不上主体地位的发挥。因此,教师应当扩大课堂的参与面,可以用小组讨论、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唱、画、演……手段来调动学生有效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上来。对学生富有个性的读、分析、质疑,教者都不应回避,而应该给予肯定、赞扬。
  2、个性张扬的多样化
  有不少老师认为只要学生的回答不同,就是个性化,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学生能作出不同的回答,还要能讲出所以然,这才是真正的个性张扬。在朗读中,对同一句话的朗读,个人的理解不同,可以是高昂的,可以是深沉的,可以是快速的,可以是缓慢的……这也是个性化的体现;在提倡发展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今天,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个性张扬,利用课文的空白点让学生补充、扩展、延续、改编等等。如对《木兰诗》的改写,有的同学说木兰是被父亲逼迫着去从军的,有的说在征战的过程中木兰被发现是女儿身斩首了,还有同学说木兰受不了苦自杀了等等,虽然有些很离谱,但这样的课堂不仅仅是个性的挖掘,更是对学生的关爱,使他们能大胆地想,大胆地说。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富有个性的课堂,有活力的课堂。
  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应是高素质人才,不仅知识要渊博,而且还要能言善辨,坚强自信,表达能力强。只有认识这些,教师才会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也会勤奋刻苦地朝新的目标努力。这样,通过运用新的方法,坚持不懈,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其他文献
现实主义总能给人一种特殊的感动。  冬日苍白的光线映进简陋的房间,女主人正在把牛奶倒进坛里。前面有个桌子,上面的摆设很简单,一个乌黑的罐子、装着粗糙的面包的面包篮,和一块蓝色的布。  她的双手显得微红,看来是正在做饭,也许这就是一个厨房,画面没显示的地方有灶台,上面的锅正冒着热气。  十七世纪的这个欧洲女子,习惯了待在厨房里。水壶空了,她去装满它。牛奶喝光了,她去挤奶,去市场买。每个早晨都是相似的
期刊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子商务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一般都包括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其中物流是信息流和资金流最终实现的根本保证,如果物流传递速度跟不上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速度,电子商务的优势是体现不出来的。我国物流人才的缺乏明显制约着我国通畅快捷准确物流系统的形成,所以我国各部门必须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阐述学校教育方面培养高素质综合
期刊
【摘要】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文科课程,新课标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中,存在着一些重形式轻实效的做法,本文拟从常见课堂有效性缺失出发,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课堂;有效性缺失;对策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审视当前一些学校《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施素质的情况,人们发现其并未发挥出应有的基础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情景,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把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
期刊
【摘要】 地震是由于地面的运动,使地面上原来静止的建筑物由于受到动力作用而产生强迫振动,因而在结构中产生内力、变形和位移。经过简化后的模型动力学分析,即一次次的震害分析进行修正、补充,得到一些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机理及破坏形式,提出了一些建筑物抗争的计算方法及设计的基本原则。这些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很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 消震;隔震;被动减震;主动减震    一、地震原理  地震是由于地面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必然趋势。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尽最大努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保证他们有足够的自主活动时间,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空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们不妨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入手来探讨一下这一难题。语文教学是一种情感交流,一种生活体验,更是一门艺术。故而语文阅读教学要全面有
期刊
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教学的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已成为现代教学模式共同的趋向。    一、协调师生情感关系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教师以最充分的备课、最精炼的语言、最饱满的激情将学生导入课堂固然重要,但处于青少年阶段的高中学生,有很多人的学习动机及学习目标并不是十分明确,甚至
期刊
【摘要】 如何提高政治课教师的素质,已引起教育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试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入手,提出一些见解和看法。  【关键词】 政治教师;素质    教师是辛勤培育人才的园丁。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素质特别是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尤其是中学政治教师,是中学教师队伍中担负着特殊任务的群体。他们通过对学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
期刊
【摘要】 纵观现在中职学校的发展,无论是公办的、私立的和短训的,可以说早已遍地开花、争奇斗艳,学校之间的竞争局面早已硝烟弥漫、日趋激烈,每年都有几家欢乐几家愁。在激烈的竞争中,学校暴露出的形象建设问题也就凸现出来。作为公办中职学校,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提升自身实力与品牌价值,强化自身形象建设,我觉得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视觉识别系统,对提升学校的形象,实行品牌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形象视觉识别
期刊
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作用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被广大教师所认同,随之,自我反思也将成为一名教师的必备能力。然而在我们不断强化自身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勿庸置疑,这种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同样至关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呢?途径和策略浅析如下:     一、在预习中学会反思     学生也有自己的见解和经验,并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建构新知,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