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G型抗E抗体联合IgG型抗Fyb抗体的血清学检测分析

来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uraitru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IgG型抗E抗体联合IgG型抗Fyb抗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及配血对策.方法 对患者血标本进行ABO及Rh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选,对抗体筛选阳性血标本采用盐水法、间接抗人球蛋白法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确定抗体特异性后,再用抗人球蛋白法检测红细胞是否含有相应抗原;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及间接抗人球蛋白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患者血标本抗体筛选阳性,交叉配血试验主侧出现凝集,经抗体特异性鉴定为IgG型抗E抗体联合IgG型抗Fyb抗体.结论 抗E、抗Fyb抗体为IgG型抗体,在血清学检测中可引起抗体筛选阳性、交叉配血不合,在临床上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其他文献
对一类三阶中立型分布时滞微分方程进行了研究,研究了β≥α和β<α的情况,运用广义Riccati变换和特殊技术,获得了该方程解振动或收敛于零的新的充分条件.
目的通过对脓毒症早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转录组测序以及血清液相芯片技术,寻找快速判断革兰阴性(G-)和革兰阳性(G+)菌的指标.方法选取182例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救治的脓毒症患者中符合条件的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血培养检测结果分为G+组12例和G-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等一般指标,以及血常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
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分子生物学理论、技术发展迅速,而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作为理论与实践的关键衔接,在学生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馈和思考,分析出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痛点问题.我们围绕“赋能增效”的改革方向,瞄准提高学生动手、思考能力,提升育人实效的优化目标,进行了教学内容的设置优化、课堂时序的组织重构等一系列改革尝试.教学方案的改革显著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赋予学生更强的思考、学习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目的 探索表达CD40配体的溶瘤痘苗病毒(CD40L-VV)对结直肠癌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通过将CD40L的基因序列整合至VV的DNA骨架中,获得CD40L-VV.通过体外感染肿瘤细胞,验证其溶瘤活
目的制备由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ErbB3)二聚化界面区第236至308位氨基酸肽段(ErbB3Ⅱ)与麻疹病毒蛋白第288至302位氨基酸肽段(MVF)连接而成的融合蛋白MVF-ErbB3Ⅱ,并制备和表征其大鼠多克隆抗体.方法化学合成法合成MVF-ErbB3Ⅱ的基因,利用DNA连接酶与pET-21b载体连接成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进行MVF-ErbB3Ⅱ原核表达,MVF-ErbB3Ⅱ经镍离子亲和层析法纯化后,免疫大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检测抗体滴度,Western blo
首先研究∑1-SDD矩阵A的逆矩阵无穷范数的上界,其次,在该上界的基础上,利用∑1-SDD矩阵A和=I-D+DA的关系,得到了A的线性互补问题的误差界,同时借助数值算例对估计式的优越性进行了说明.最后,得到了B-∑1-SDD矩阵线性互补问题的误差界.
目的探讨甜菜碱(BET)对C4-2B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0、100、200、400、600、800)mmol/LBET处理C4-2B前列腺癌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蛋白X(BAX)、裂解型胱天蛋白酶3(c-caspase-3)、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 p65(N
目的 制备可以同时阻断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感染的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mAb).方法 采用EV71病毒体蛋白1(VP1)羧基端的163~ 177位氨基酸(SP55)免疫BA
作为一种新型超宽禁带半导体闪烁材料,β-Ga2O3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室温下可获得几纳秒的快发光成分;理论光产额可达40800 MeV-1;斯托克斯位移大;自吸收弱;晶体不易潮解;可以采用熔体法生长大尺寸单晶。本文详细介绍了β-Ga2O3闪烁晶体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和闪烁性能,着重分析了其作为新型半导体闪烁体的独特优势及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点。
目的 制备可与小鼠及兔来源IgG结合的通用型二抗,并用于多种免疫检测实验.方法 全基因合成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链球菌蛋白G(SPG)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融合基因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