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语文课堂“插嘴”放行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ivewebdynpr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老师讲课,学生是绝对不能插嘴的。如果哪位学生违反了这个规矩,一般都会遭到批评和训斥。
  现象一:
  课堂上,教师正兴致盎然地讲述着苏轼的生平:“……最后死于海南岛……”一位学生站起来打断老师的话:“老师,苏轼不是死于海南岛,而是死于从海南岛回京城的路途中。”教师满脸不悦地问:“是吗?”“是的,前几天我在网上查到的……”没等学生说完,教师不耐烦地打断:“好,我们就不要耽搁时间了,这个问题课下再探讨。”学生悻悻地坐下来,教室顿时满座寂然……
  现象二:
  一位教师正在黑板上书写课题《论雷锋塔的倒掉》,老师刚转过身,就听一学生在嚷:“老师,不是‘雷锋’叔叔的‘锋’,应是‘山峰’的‘峰’。”“啊……”教师一愣,神情略显尴尬,但随即镇定下来说:“这位同学真不错,很细心。老师故意把‘峰’字写错,就是看同学们细心不细心,提醒大家注意。”本来还很得意的学生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
  现象三:
  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教师从我国各大风景名胜引到苏州园林,一位学生打断教师:“老师,我知道苏州园林,我去年和爸爸去过。”“那就请你帮老师讲讲吧。”教师脸上显然有些不悦。“苏州园林有大小一百多处,其中最有名的是四大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那你能说说苏州园林在建造上有何特点吗?”“这……这我不知道……”“连这都不知道,你算是白去了。”教师话音刚落,学生们哄堂大笑,这位学生满脸涨红,手足无措……
  现象四:
  教学《威尼斯商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夏洛克的形象,学生们思维很活跃,气氛相当热烈,等到学生分析、交流后,教师归纳:夏洛克是一个贪婪阴险、偏执凶残、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反面角色。正当教师准备完满收场时,学生中冒出一个声音:“老师,我不认同您的看法。”没等老师反应过来,学生接着说:“作为犹太人,夏洛克遭受到了非人的对待,为了捍卫民族和个人的尊严他孤独地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因此,他更值得我们同情。我的依据是……”当这位学生准备继续陈述时,一旁早已不耐烦的老师接过话茬:“同学请注意,我们可不能为恶人寻找开脱的理由哇,这可是关系到做人的道德准则。”教师话音才落,同学们都齐刷刷地看着这位学生……
  以上现象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于我们的语文课堂。倘若教师遇到学生“插嘴”都采取压制、封杀的方法,久而久之,还有多少学生会积极思考、热烈响应呢?上课没有兴致,没有激情,又何谈课堂效率呢!因此,我认为,在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学生课堂“插嘴”放行。理由有四:
  1.学生能享受人格的尊重
  尊重学生人格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之一。人与人之间只有彼此感受到了尊重、重视和平等,才会乐于交流、合作、探讨。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创设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构建灵动多姿、生机勃勃的课堂。
  在现象一中,如果教师不是“不耐烦地打断”,而是面带微笑鼓励学生说下去,耐心地听完他的发言,而后表扬他:“真棒!谢谢你帮老师改正错误,老师看出你是一位喜爱读书、善于读书的同学。确实,当我们读到某一作家的作品时,就应像这位同学一样多途径广泛查找资料。让我们为他鼓掌!”如此,这位学生会“悻悻地坐下来”?教室会“满座寂然”吗?不会。因为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的尊重,感受到了民主与平等,此时师生之间充满了爱意,彼此敞开了心扉,进行着平等的对话交流,学生的学习热情,必将被激发、点燃。如此,哪有心声不能聆听?哪有心灵不能启迪?哪有心火不能点燃?哪有心花不能绽放?——这不正是我们苦苦追求的吗?
  2.学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素质教育的真谛在于教师用爱心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学生插嘴只是一个小插曲,一句天真、幼稚的插话,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和谐,教师应恰当地采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进而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现象二中,如果教师大胆地承认:“真不错,老师的错误一下子被你发现了,谢谢你!那就请你到黑板上帮老师改正过来吧。”我想这样不仅不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还会让学生看到一个走下神坛的真实而可亲的老师,更重要的是,教师给了他们机会,让他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样一来,其他同学也会受到鼓励,在课堂上敢于发言、敢于表现,在生活中敢于尝试。
  3.学生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课堂上遭遇学生“插嘴”,教师如能以欣赏和宽容的心态去看待、接纳,并顺势引导,则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发言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在现象三中,当学生说“老师,我知道苏州园林,我去年和爸爸去过”时,教师虽然也做了引导,让学生发表了见解,可惜最后还是泼了“冷水”,究其原因还是教师潜意识里的“抵制”在作怪。试想,教师若能以欣赏的态度看待:“高兴地说:‘太好啦!请你给大家讲一讲,好吗?’”等学生有声有色地讲完后,教师对一些不够清楚的地方,再加以补充。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尊重了学生的发言权,又让学生充分参与了学习: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营造了民主的教学氛围,激起了其他学生参与表达的欲望,又让他们在参与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4.学生能培养创新精神
  学生插嘴,常常喜欢提一些奇特的问题或阐述独到的见解,这是求异思维、创新精神的体现,应予以鼓励。
  在现象四中,当学生说“老师,我不认同您的看法”时,教师若能表现出惊奇的神情,并以期待的目光看着他:“是吗?说来大家听听。”当这位学生说完,教师用热烈的掌声由衷地为他新颖、独特的见解喝彩,并适时鼓励其他学生。学生今后在学习中,怎会不主动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怎会不生发出独特的体验?
  “插嘴”虽然有时会暂时打乱课堂秩序,但只要不是“题外话”,就证明学生是在思考,而思考正是创新的前奏。因此,与其为了短暂的“有序”而扼杀学生的创新萌芽,倒不如让他们把想法说出来,让它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让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基于这一点,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理应为学生课堂“插嘴”放行!
其他文献
【摘 要】校企合作是高职化工专业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专业实践教学职业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与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度贯穿和衔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切实促进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全面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和层次。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化工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122-0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119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0月~2008年9月82例妇科病患者,年龄23~66岁,平均36.6岁。其中不孕10例(原发不孕3例,继发不孕7例),子宫出血51例,子宫肌瘤13例,子宫畸形3例,闭经3例,疑宫内残余环2例。手术在月经干净后10天内,不规则阴道流血者在出血减少期进行。  方法:选用奥林巴斯直管硬性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结合课堂教学任务设计一些合理的问题,并注意提问技巧,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他们更加自主地学习,从而更好地完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灌夫之父灌孟在参与平定吴楚等七国之乱时死于吴军之中,灌夫不肯从俗随丧归,慷慨激昂地说“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试验修订本·必修)第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把“若”解释为“或者”,一些权威资料也把“若”解释为“或”“或者”,如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徐中玉和金启隼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辞
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发病率高,常导致错颌畸形的发生和邻牙牙根的吸收,但因其位于口角处,牙根粗大,有支撑口角、尖牙保护颌的功能,若拔除,会使口角塌陷,影响美观,应尽可能予以保留,现将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2010年已矫治结束的尖牙埋伏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12~28岁,平均17岁;单侧阻生9例,双侧2例;唇侧阻生10颗,腭侧3颗;均在正畸治疗前常规拍全口曲面断层片